第1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灌湯包的秘訣,是將皮凍和餡料混在一起包,這樣蒸熟之後,皮凍融化,就成了湯。

  正好家裡的皮凍也是現成的——昨天燉豬頭、後來又下了蘿蔔的湯,放了一夜之後,撇去表層白色的油脂,底下就全都是顫巍巍的皮凍。唐含小時候會空口吃這個,涼幽幽的,還帶著蘿蔔的微甜,味道十分特別。

  唐楓舀出一部分皮凍,混著肉餡兒包進小包子裡,然後拿到電磁爐那邊去,用平底鍋做生煎包。

  等唐媽的餃子熟了,炸得金黃的生煎灌湯包也被唐楓裝進了盤子裡,端上了桌。

  唐含先夾了一個生煎包,先在皮上咬破一個小口,然後吹涼吸汁,最後再一口把包子吃掉,酥脆的外皮裹著肉餡,一口下去別提多滿足了。再夾一個餃子,在蘸水裡滾上一圈,麻辣鮮香的味道有些嗆人,但更讓人上癮。

  她就有點兒理解北方人為什麼總喜歡吃餃子了。

  「你們家以前也常吃嗎?」她湊過去,低聲問江黛。

  這樣說來,江黛在這邊,其實是一直在將就他們的口味,肯定多少也有不適應的地方,但她卻從來沒有說過。想到這裡,唐含不免有些羞愧。江黛為了她留在這裡,要吃到家鄉的味道就很難了。

  或許自己也可以學幾道那邊的菜色,有空的時候做給她吃。雖然味道肯定比不上,但是多少還是可以聊慰思鄉之情的吧?

  兩個人竟是想到一塊兒去了。

  不過包餃子就算了,太複雜了,手殘如她估計很難學會、做好。唐含看了一眼被留在桌上的擀麵杖,如此想到。

  吃完了餃子,照例砸算命核桃。——今年唐含也沒能犟過唐媽,讓她留下了好些核桃過年。

  今年大概是更加精挑細選的緣故,所有人的核桃都還算不錯,偶爾有一兩個品相不好的,也只是核桃仁沒那麼飽滿。得了個好彩頭,所有人的都十分心情愉快。

  雖然積雪依舊沒有融化,但大年初一,照例是要去給先人們上墳的。

  這回秦嶼父子不在,江黛一個人留在家難免孤單,所以唐含提議讓她一起去,並沒有人反對。只是唐媽和唐楓心裡都不免憂心忡忡,覺得唐含這越陷越深的樣子,顯然是很認真的,估計是不太能指望她分手了。

  而江黛自己,在身份轉變之後,也覺得可以去祭拜一下唐家的先祖。

  名分這種東西,又不嫌多。反正先祖們不能開口說話,祭拜過了,她就當是得到認可了。

  雪很大,開車不太方便,所以他們是走著去的。唐媽把要用的香蠟紙燭和供品放進背簍里背著,其他人就打空手。

  雖然是去祭拜,但最後一個去世的唐奶奶也已經走了七八年了,哀思已經淡了許多,可以平常心對待。所以一群人走在路上,氣氛還算輕鬆,更像是去踏雪遊玩的。

  因為山上的雪景還未被破壞,蒼山覆雪別有一種美感,中途大家還拿出手機拍了許多照片。

  後來在墓地也拍了一些,

  畢竟唐楓難得回來祭拜一次。

  唐媽的背簍里也沒忘了放上柴刀,因為沒開車,所以回家的路上象徵性地砍了一棵手腕粗細的樹,帶回家「進財」。

  不過這世間之事,從來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他們回到家之後沒多久,唐媽出門和人閒談一番,回來就說,村子裡有一位老人過世了。

  其實這事倒也不太令人驚訝,今年天氣一直比較反常,臨到過年又下了這麼大的雪,老年人受不住也是正常的。只是去年疫情那樣嚴重,村子裡卻沒有出什麼事,一直太太平平的,卻沒想到,都已經熬過了疫情,卻沒熬過這場雪。

  同住在一個村子裡,大家的關係自然是極為親近的。去年是嚴禁聚會和辦各種婚喪嫁娶的酒席,今年好像也放開了一些。既然政策允許,孝子賢孫們自然是想風風光光送老人上路。

  所以稍晚一些的時候,就有先生領著孝子過來請人幫忙。聽到敲門聲,坐得距離門口最近的唐含就被支使去開門。結果一開門孝子「噗通」一聲跪下了,嚇得她趕緊讓到一邊,喊唐爸過來。

  唐爸換了一件衣服過去幫忙,直到深夜才回來。

  因為是冬天,倒也不急著下葬,可以停靈七日。這七日裡,主要是請道士過來超度,另外也是要等一下離得比較遠一些的親戚過來弔唁。

  雖然人是在正月里去世的,但按照年紀來算,還是喜喪。村子裡辦喪事,也一向熱鬧得很,尤其現在無事可做,大半個村子裡的人都會聚集過去,甚至還有人開牌桌小賭怡情。

  村子裡的這些事,唐含以前是很少參與的。因為是還沒有出嫁的姑娘,倒也沒人說什麼。

  結果這一回,因為江黛年前包山建房子鬧了好大的動靜,村里人都知道她會在這裡定居,現在雖然是暫住在唐家,但其實是兩家人,所以還鄭重其事地邀請了她,也就不能不去看看了。

  但不是太親近的關係,也就是過去走個過場,跟主人家說幾句安慰的話,把禮金送上,就可以回來了,接下來就等第六日去吃席,第七日送人上山。

  而這期間,秦嶼一家終於搬過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昨天生理期,躺平了QAQ

  下輩子我不做人了,要做一棵行道樹,最好是不會開花結果的那種,最最好是長在警察局門口,應該就很安全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