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頁
裴雲岫最忌諱她提這個,當時便一口回了,說:「我不想見他。」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江熠來清河許久,兩人竟是沒能碰上面。
直到今日。
「那你以為我想幹什麼?」江熠嗤笑道。
她整個人都被罩在他的陰影中,鼻尖嗅見他身上的氣味,又冷又洌,像是開鋒的寶劍那樣,森森然地直逼她門面。
她幾乎不敢相信,這人就是當年那個穿一件衣裳,要叫下人提前一天用香料熏過才穿的江熠。
她瞪視著他,賭氣說:「我都說了,我不知道!」
江熠嘆了口氣,坐回了原地。
「半年前,我隨吳將軍出征,從百夫長做起,」他說,「那時候邊境動亂,臨近城池民不聊生,阿娘苒苒都勸我別去,我還是去了。那幾個月,我沒收到你的信。」
心中隱秘的角落忽然被揭開,榮安手指一顫,緊緊抓住了裙擺。
「阿娘不會拆我的信,」江熠繼續說,「所以一直等我回來,我才看見你說的事情,我……我很抱歉,沒能在那個時候,趕到你的身邊。」
她啞聲說:「也不要緊,都過去了。我母親以死相逼,舅舅到底還是惦念著我是朝廷封的縣主,不敢再逼。」
約莫是半年前,榮安同家中姐妹外出打馬球,不料在球場上,叫另一位世家郎君瞧中了,回去後便纏著家中人,死纏爛打,非要娶榮安。
榮安的舅舅,如今清河崔氏的家主,本來就眼見著家族式微,想要尋機會聯姻,可要他將家中的女兒嫁給不如崔家的小世家,又覺得不甘心,如今對方來求娶榮安,反倒正合了他意,他自覺裴雲岫母女如今都是女眷,自己又是長輩,理應能給這門婚事做主,一口便應下了。
等彩禮都上門了,榮安才知道這回事兒。她求崔家舅舅無果,走投無路之下,才給江熠去信,說了此事。
在那之前,兩人一直保持著密切的聯絡,十天半個月,總要通信一回,先前年少時沒有說的那些話,到了紙上,反而像是說不完一般。
江熠抱怨軍營太累太苦,可又覺得甘之如飴;榮安說崔家一堆臭規矩,只是清河遠比京城安靜,終於能喘口氣。
有時候,兩個人也會互相寄東西。
榮安早先對女紅一竅不通,如今卻不好這麼由著性子,學著做的第一個荷包,便是給了江熠。
江熠那會兒的回禮,卻是一支斷了的箭頭,他一本正經地在信里寫:第一回 隨將軍出征,肩頭負傷,我把箭頭洗淨了珍藏起來,用來警醒自己,如今將這十分有紀念意義的東西送給你。
榮安哭笑不得地收了這東西。
也許是信里的彼此實在太過溫柔,兩個人身邊又沒有什麼能話得來的異性,幾年下來,竟是生出了一些莫名的情愫。
終於有一回,江熠借著公務的由頭來過清河,那時候榮安大半夜叫他用石子敲門吵醒,睡眼惺忪地去給他開門,就看到他爬在牆頭,笑吟吟地同自己招手。
兩人喝了一夜的酒,像有說不完的話。
那一回,江熠走的時候,忽然十分鄭重地同她說:「……等我再長進一些了,我就再到清河來,絕不再爬牆頭了,而要堂堂正正地給你母親遞拜帖,來拜訪你。」
她得了這話,是很安心的。
所以一旦出事,她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江熠。可怎麼也沒想到,她去信去說了此事,江熠卻久久沒有回音。
她等啊等,懷著全部的期盼,等過好多場風雨,等到庭前的花枝都謝了,終於還是沒能等到曾經說好的那個少年郎回來。
若非她的母親以死相逼,如今這婚事只怕已經成了。
「要說失望,」榮安輕聲說,「那會兒,自然是有一點的。」
江熠怔然地看著她,澀然說:「對不起,我不該來得這麼晚。」
她這麼驕傲的性子,被人逼婚的時候,該有多絕望,多無助呢?
「你也不必抱歉,」榮安反而釋然,只是笑說,「都過去了,我如今也挺好的,你只當沒看見那封信就是了,這原就是我自己的事情,不好叫你困擾。」
「我……」
「江熠,」榮安忽然抬起眼來看著他,認真說,「我真的沒有再介懷了。我如今不嫁人,不是為了等你,不過是覺得沒意思。我母親當年嫁人的時候,多風光體面啊,一直到出事之前,我都覺得我的母親是全天下最幸福的人,可一朝夢散了,我才知道婚姻有多麼不堪。我當時去信給你,不過是情急之下,想找你求助,並沒有旁的意思。」
江熠勉強維持著面上的鎮定,可內心已然翻湧起了驚濤駭浪。
他說:「可曾經,你是盼著我來的。」
「對,曾經盼過,你沒來。」裴雲岫笑起來,「等得久了,也就倦了。再說,將軍年少有為,也不差我一個。」
她曾經就是一個口齒伶俐的小娘子,兩個人但凡碰上,少有不吵嘴的時候。江熠好幾回都覺得,她這人能活生生把自己氣死。
可是怎麼也沒想到,如今她這樣平靜的一番話,反而可以比起往日更刻薄,像一把軟刀子,軟綿綿地刺進去,卻叫人痛徹心扉。
裴雲岫起身,輕輕地衝著他福了一福,瞧著柔順又妥帖,她說:「我那幾個表姐妹,都不是輕省的人物,你別應她們的邀最好,今兒原是我多管閒事了。將軍,走好。」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江熠來清河許久,兩人竟是沒能碰上面。
直到今日。
「那你以為我想幹什麼?」江熠嗤笑道。
她整個人都被罩在他的陰影中,鼻尖嗅見他身上的氣味,又冷又洌,像是開鋒的寶劍那樣,森森然地直逼她門面。
她幾乎不敢相信,這人就是當年那個穿一件衣裳,要叫下人提前一天用香料熏過才穿的江熠。
她瞪視著他,賭氣說:「我都說了,我不知道!」
江熠嘆了口氣,坐回了原地。
「半年前,我隨吳將軍出征,從百夫長做起,」他說,「那時候邊境動亂,臨近城池民不聊生,阿娘苒苒都勸我別去,我還是去了。那幾個月,我沒收到你的信。」
心中隱秘的角落忽然被揭開,榮安手指一顫,緊緊抓住了裙擺。
「阿娘不會拆我的信,」江熠繼續說,「所以一直等我回來,我才看見你說的事情,我……我很抱歉,沒能在那個時候,趕到你的身邊。」
她啞聲說:「也不要緊,都過去了。我母親以死相逼,舅舅到底還是惦念著我是朝廷封的縣主,不敢再逼。」
約莫是半年前,榮安同家中姐妹外出打馬球,不料在球場上,叫另一位世家郎君瞧中了,回去後便纏著家中人,死纏爛打,非要娶榮安。
榮安的舅舅,如今清河崔氏的家主,本來就眼見著家族式微,想要尋機會聯姻,可要他將家中的女兒嫁給不如崔家的小世家,又覺得不甘心,如今對方來求娶榮安,反倒正合了他意,他自覺裴雲岫母女如今都是女眷,自己又是長輩,理應能給這門婚事做主,一口便應下了。
等彩禮都上門了,榮安才知道這回事兒。她求崔家舅舅無果,走投無路之下,才給江熠去信,說了此事。
在那之前,兩人一直保持著密切的聯絡,十天半個月,總要通信一回,先前年少時沒有說的那些話,到了紙上,反而像是說不完一般。
江熠抱怨軍營太累太苦,可又覺得甘之如飴;榮安說崔家一堆臭規矩,只是清河遠比京城安靜,終於能喘口氣。
有時候,兩個人也會互相寄東西。
榮安早先對女紅一竅不通,如今卻不好這麼由著性子,學著做的第一個荷包,便是給了江熠。
江熠那會兒的回禮,卻是一支斷了的箭頭,他一本正經地在信里寫:第一回 隨將軍出征,肩頭負傷,我把箭頭洗淨了珍藏起來,用來警醒自己,如今將這十分有紀念意義的東西送給你。
榮安哭笑不得地收了這東西。
也許是信里的彼此實在太過溫柔,兩個人身邊又沒有什麼能話得來的異性,幾年下來,竟是生出了一些莫名的情愫。
終於有一回,江熠借著公務的由頭來過清河,那時候榮安大半夜叫他用石子敲門吵醒,睡眼惺忪地去給他開門,就看到他爬在牆頭,笑吟吟地同自己招手。
兩人喝了一夜的酒,像有說不完的話。
那一回,江熠走的時候,忽然十分鄭重地同她說:「……等我再長進一些了,我就再到清河來,絕不再爬牆頭了,而要堂堂正正地給你母親遞拜帖,來拜訪你。」
她得了這話,是很安心的。
所以一旦出事,她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江熠。可怎麼也沒想到,她去信去說了此事,江熠卻久久沒有回音。
她等啊等,懷著全部的期盼,等過好多場風雨,等到庭前的花枝都謝了,終於還是沒能等到曾經說好的那個少年郎回來。
若非她的母親以死相逼,如今這婚事只怕已經成了。
「要說失望,」榮安輕聲說,「那會兒,自然是有一點的。」
江熠怔然地看著她,澀然說:「對不起,我不該來得這麼晚。」
她這麼驕傲的性子,被人逼婚的時候,該有多絕望,多無助呢?
「你也不必抱歉,」榮安反而釋然,只是笑說,「都過去了,我如今也挺好的,你只當沒看見那封信就是了,這原就是我自己的事情,不好叫你困擾。」
「我……」
「江熠,」榮安忽然抬起眼來看著他,認真說,「我真的沒有再介懷了。我如今不嫁人,不是為了等你,不過是覺得沒意思。我母親當年嫁人的時候,多風光體面啊,一直到出事之前,我都覺得我的母親是全天下最幸福的人,可一朝夢散了,我才知道婚姻有多麼不堪。我當時去信給你,不過是情急之下,想找你求助,並沒有旁的意思。」
江熠勉強維持著面上的鎮定,可內心已然翻湧起了驚濤駭浪。
他說:「可曾經,你是盼著我來的。」
「對,曾經盼過,你沒來。」裴雲岫笑起來,「等得久了,也就倦了。再說,將軍年少有為,也不差我一個。」
她曾經就是一個口齒伶俐的小娘子,兩個人但凡碰上,少有不吵嘴的時候。江熠好幾回都覺得,她這人能活生生把自己氣死。
可是怎麼也沒想到,如今她這樣平靜的一番話,反而可以比起往日更刻薄,像一把軟刀子,軟綿綿地刺進去,卻叫人痛徹心扉。
裴雲岫起身,輕輕地衝著他福了一福,瞧著柔順又妥帖,她說:「我那幾個表姐妹,都不是輕省的人物,你別應她們的邀最好,今兒原是我多管閒事了。將軍,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