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
池嘉言捏緊了手,一雙眼上下飄飛,半晌後,他眼睛乍亮:「半山殘雲隨風清」。
池燕飛眼睛含著笑,她緩緩開口:「西風不解游女意」。
池嘉言細細想了一會兒,他的眼睛落在窗外,那金黃的陽光灑落在茂密的枝葉上,他啟唇:
「天地華裝滿目金」。
江憫唇角上彎:「不錯。」她又轉身到第二排,考問了其餘幾人的課業,池碧芙詩詞工整有餘,靈氣不足;池香梅年歲尚小,出句聯詩江憫沒太過苛求。
江憫幽嘆:池貞的這對嫡子女,倒是天分超群,尤其是這位嫡小姐。
上午的文道課業過去了,到了下午,是樂之一道。
授樂之師姓郭,為人疏狂,教學隨意,她令幾位學生帶上自己喜愛的樂器,然後坐上馬車,來到了京郊一處湖畔,湖畔在陽明山之腳,山間遍植黃櫨,椒樹,梧桐,青松,那一片片鮮艷的桃紅深紫、明麗溫暖的橙黃、溫和的青綠,互相交織,眩人眼目,遠遠看著好像看到了山間披了一道彩錦雲霞。
古琴為雅樂之器,六位學生之中有四位選的是琴,當然,還跟郭樂師擅長奏琴有關。另外兩位學生,擇了一管笛,一架古箏。選笛的是池燕飛,選古箏的是池嘉言。
郭樂師素手一撥,已拂上膝上古琴,奏出一道淙淙之音:
「樂為心聲,這湖光山色,你們隨意抒情即可……」
這深秋的午後,這湖畔上響起了如水般流緩的琴聲,之後又是清新悠揚的箏音。
琴聲不絕,箏音不斷,兩者似乎在較著勁相鬥。
郭樂師坐在大石上,她閉目傾聽,樂聲瀟瀟急轉而下,漸漸嘈雜起來,她不禁喟嘆:心有雜念,樂聲煩囂。這池相家的嫡子好勝心也強,竟不願服輸,這些個庶子庶女也是各有心思!
這時一道笛聲直插而入,縹薄如山間晨霧,輕渺似谷澗風聲,悠柔緩音如泣如訴,這如絲如縷之聲竟將先前那幾道鼓躁的琴箏之音給壓下去了,它穿越了山間煙雲,飄蕩在湖面,遊走於四野……
諸人聽得如痴如醉之時,忽然響起一道讚賞之聲:
「母親,我就說這陽明山不錯吧!瞧今兒來對了,不然哪能聽到如此之樂!」
「老五,倒是會搶嘴!」
湖畔諸人聽到聲音,微感詫異。
池燕飛移下竹笛,她抬眸,見一行人正緩步而來,這些人面相極貴,氣度非凡,皆以當頭那位中年女子為首,她像是眾星捧月般被圍攏在中心。
中年女子身旁是五個年輕人,瞧著皆是她的子女,最大的那個約摸二十出頭,俊眼修眉,唇間含笑:
「風景如畫,樂聲怡心,母親,今兒確實來得巧!」
那中年女子掃了池家眾人一眼,口裡道:
「瞧著,這幾位公子小姐,比你們都小上幾歲,不然還真想讓你們斗樂一場!」
另一個十七八歲的女子,模樣不俗,只是這眉宇間盡顯傲人盛氣:「這,有何不可?」
已有下侍在湖邊大石上鋪好了錦墊,那中年女子悠然落坐:
「老二,瞧著這幾位之中,只有這兩位稍長的小姐才能與你們相鬥,這輸了可是有罰的!」
老五嘻笑一聲:「女兒不學無術,不擅樂,就不湊這個熱鬧了!」
老大擺了擺手,她接道:「我年長她們十歲,以大欺小,愧於言說。」
老六是個十二三歲的小男孩,一雙眼睛直直愣愣地落在池燕飛的臉上:「你叫什麼名字?」
池嘉言眼露涼意:「問別人名字前,得自報家門吧!」
老六噎了下,他道:「我,我姓季,你叫我季瑜吧!」
池燕飛瞟了眼老六那滿身的錦衣華服,還有衣上的彩雲鸞紋,再看了眼那中年女子——季夫人,她發上金冠鑲寶,飾有鳳紋,池燕飛心下一轉,已猜出幾位的身份來。
「我姓池,名燕飛,我們是池相的家眷。」
老六眼睛璀亮:「原來你就是池燕飛,果然名不虛傳!」接著他調眸看向老三,笑道:「這池小姐比三姐稍小,可瞧著這模樣也一點也不差呢!」
老二不忿道:「小六,眼裡只有老三,話說你二姐我模樣可俗了?」
季夫人笑了笑,她指了指老二,又看向老三:
「你二人,與這池家二位小姐斗樂一番如何?」季夫人瞟向郭樂師,淡笑道:「這位先生與我做這評判如何?」
郭夫子早已起身,一雙眸深幽莫測,她緩緩地點頭。
季二借了郭夫子的琴,她席地而坐,素手一勾,玉碎之聲滑落,眾人入耳,皆知這是琴中名曲
《流雲賦》,季二奏的這曲流暢自然之餘,還多出幾分鏗鏗快意。
季二奏完,輪上池若清,她撫琴之曲同樣是《流雲賦》,悠揚如風鳴,柔緩如流水,眾人聽得痴迷時,琴音進入結尾,竟猛地拔高,已然錯了一個音。
郭夫子眸光微暗:這位池相庶長女,果然是令她失望了。
這一局,毫無懸念,季二勝了。
池嘉言滿目不可置信:「大姐吶,這可是你平日最擅長的曲子!閉眼也能彈!你要放水也別放得這麼明顯!」
此話一出,場上氣氛怪異,季家幾人皆是若有所思。
池若清微微斂眸,她臉有慚愧,起身朝季家幾人欠身一禮:
池燕飛眼睛含著笑,她緩緩開口:「西風不解游女意」。
池嘉言細細想了一會兒,他的眼睛落在窗外,那金黃的陽光灑落在茂密的枝葉上,他啟唇:
「天地華裝滿目金」。
江憫唇角上彎:「不錯。」她又轉身到第二排,考問了其餘幾人的課業,池碧芙詩詞工整有餘,靈氣不足;池香梅年歲尚小,出句聯詩江憫沒太過苛求。
江憫幽嘆:池貞的這對嫡子女,倒是天分超群,尤其是這位嫡小姐。
上午的文道課業過去了,到了下午,是樂之一道。
授樂之師姓郭,為人疏狂,教學隨意,她令幾位學生帶上自己喜愛的樂器,然後坐上馬車,來到了京郊一處湖畔,湖畔在陽明山之腳,山間遍植黃櫨,椒樹,梧桐,青松,那一片片鮮艷的桃紅深紫、明麗溫暖的橙黃、溫和的青綠,互相交織,眩人眼目,遠遠看著好像看到了山間披了一道彩錦雲霞。
古琴為雅樂之器,六位學生之中有四位選的是琴,當然,還跟郭樂師擅長奏琴有關。另外兩位學生,擇了一管笛,一架古箏。選笛的是池燕飛,選古箏的是池嘉言。
郭樂師素手一撥,已拂上膝上古琴,奏出一道淙淙之音:
「樂為心聲,這湖光山色,你們隨意抒情即可……」
這深秋的午後,這湖畔上響起了如水般流緩的琴聲,之後又是清新悠揚的箏音。
琴聲不絕,箏音不斷,兩者似乎在較著勁相鬥。
郭樂師坐在大石上,她閉目傾聽,樂聲瀟瀟急轉而下,漸漸嘈雜起來,她不禁喟嘆:心有雜念,樂聲煩囂。這池相家的嫡子好勝心也強,竟不願服輸,這些個庶子庶女也是各有心思!
這時一道笛聲直插而入,縹薄如山間晨霧,輕渺似谷澗風聲,悠柔緩音如泣如訴,這如絲如縷之聲竟將先前那幾道鼓躁的琴箏之音給壓下去了,它穿越了山間煙雲,飄蕩在湖面,遊走於四野……
諸人聽得如痴如醉之時,忽然響起一道讚賞之聲:
「母親,我就說這陽明山不錯吧!瞧今兒來對了,不然哪能聽到如此之樂!」
「老五,倒是會搶嘴!」
湖畔諸人聽到聲音,微感詫異。
池燕飛移下竹笛,她抬眸,見一行人正緩步而來,這些人面相極貴,氣度非凡,皆以當頭那位中年女子為首,她像是眾星捧月般被圍攏在中心。
中年女子身旁是五個年輕人,瞧著皆是她的子女,最大的那個約摸二十出頭,俊眼修眉,唇間含笑:
「風景如畫,樂聲怡心,母親,今兒確實來得巧!」
那中年女子掃了池家眾人一眼,口裡道:
「瞧著,這幾位公子小姐,比你們都小上幾歲,不然還真想讓你們斗樂一場!」
另一個十七八歲的女子,模樣不俗,只是這眉宇間盡顯傲人盛氣:「這,有何不可?」
已有下侍在湖邊大石上鋪好了錦墊,那中年女子悠然落坐:
「老二,瞧著這幾位之中,只有這兩位稍長的小姐才能與你們相鬥,這輸了可是有罰的!」
老五嘻笑一聲:「女兒不學無術,不擅樂,就不湊這個熱鬧了!」
老大擺了擺手,她接道:「我年長她們十歲,以大欺小,愧於言說。」
老六是個十二三歲的小男孩,一雙眼睛直直愣愣地落在池燕飛的臉上:「你叫什麼名字?」
池嘉言眼露涼意:「問別人名字前,得自報家門吧!」
老六噎了下,他道:「我,我姓季,你叫我季瑜吧!」
池燕飛瞟了眼老六那滿身的錦衣華服,還有衣上的彩雲鸞紋,再看了眼那中年女子——季夫人,她發上金冠鑲寶,飾有鳳紋,池燕飛心下一轉,已猜出幾位的身份來。
「我姓池,名燕飛,我們是池相的家眷。」
老六眼睛璀亮:「原來你就是池燕飛,果然名不虛傳!」接著他調眸看向老三,笑道:「這池小姐比三姐稍小,可瞧著這模樣也一點也不差呢!」
老二不忿道:「小六,眼裡只有老三,話說你二姐我模樣可俗了?」
季夫人笑了笑,她指了指老二,又看向老三:
「你二人,與這池家二位小姐斗樂一番如何?」季夫人瞟向郭樂師,淡笑道:「這位先生與我做這評判如何?」
郭夫子早已起身,一雙眸深幽莫測,她緩緩地點頭。
季二借了郭夫子的琴,她席地而坐,素手一勾,玉碎之聲滑落,眾人入耳,皆知這是琴中名曲
《流雲賦》,季二奏的這曲流暢自然之餘,還多出幾分鏗鏗快意。
季二奏完,輪上池若清,她撫琴之曲同樣是《流雲賦》,悠揚如風鳴,柔緩如流水,眾人聽得痴迷時,琴音進入結尾,竟猛地拔高,已然錯了一個音。
郭夫子眸光微暗:這位池相庶長女,果然是令她失望了。
這一局,毫無懸念,季二勝了。
池嘉言滿目不可置信:「大姐吶,這可是你平日最擅長的曲子!閉眼也能彈!你要放水也別放得這麼明顯!」
此話一出,場上氣氛怪異,季家幾人皆是若有所思。
池若清微微斂眸,她臉有慚愧,起身朝季家幾人欠身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