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顧臨深是來找他的。

  這傢伙是從來沒自己出過門的生活白痴,居然獨自來到這麼遠的地方。

  顧臨深為他而來,他不能讓顧臨深一個人死在這裡。

  好友是專業的,應該有應對這種情況的經驗,只要再撐一會,顧臨深就能等到救援。

  至於他,沒什麼要緊的。

  他活了三十幾年,錢賺了不少,朋友也交了不少,該享受的都享受到了。

  他這樣的人,活著對這個世界沒什麼貢獻,死了也不會有太多人覺得惋惜。

  相比之下,顧臨深活著更有意義,他有著被老天偏愛的大腦。

  他見證過顧臨深創造的奇蹟。

  他相信顧臨深以後還可以走得更遠。

  即使那份榮耀里不再有他也不要緊。

  他希望他永遠璀璨耀眼、一身光明。

  在令人惶恐的黑暗與寂靜之中,空氣正逐漸變得稀薄。

  宋頌有些支撐不住了,他覺得背上的雪越來越沉,自己離戴著呼吸罩的顧臨深也越來越近。

  宋頌額頭輕輕地抵在顧臨深額上,無聲地與他道別。

  「再見了,顧臨深。」

  作者有話要說:

  突然開文!

  還有人在嗎(小心試探.jpg

  *

  註:文里關於自閉症、學者綜合徵以及專業知識自然知識求生知識的內容都是瞎嗶嗶,不要當真,切勿模仿

  第2章

  「心若在夢就在,天地之間還有真愛~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重頭再來~」

  洪亮的歌聲從外面飄來,宋頌緩緩睜看了眼,呼吸著周圍帶著點水果甜香的空氣。

  外面傳來兩個女人的吵架聲——

  「你們怎麼回事?說了我兒子明天就高考了,現在正在車裡睡覺,你們還把歌放這麼大聲,存心不讓別人好好休息是吧?」

  「喲,你兒子都要高考了,你還不忘出來投機倒把?」

  「呸!投機倒把罪今年都取消了,你多看點新聞吧!」

  「你也說多看點新聞,我跟你說,我們放的這歌可是上了央視的,怎麼就不許放了,我偏要放!」

  對話越來越清晰。

  一切真實得過分。

  宋頌艱難地坐了起來,只覺胸腔還殘餘著冰雪壓身帶來的寒意。他偏頭看向狹窄的車廂里貼著張報紙,上面寫著日期,1997年7月1日,頭版新聞是一張鮮紅的國旗在紫荊花旗旁升起。

  1997年發生的大事不算少,一件是港城回歸,一件是國內正面臨著巨大的失業潮。

  國家為了鼓勵下崗職工再就業,請人操刀了不少勵志歌曲,外面正循環播放著的《從頭再來》就是其中之一。

  港城回歸之後,他爺爺特別高興,特地花錢買了份幾份報紙,鄭重其事地貼在他們家牆上和破爛卡車上,每天都要把頭版新聞讀上兩遍,高興得跟個孩子似的。

  這一切本來已經沉眠在宋頌的記憶里,偏偏又真真切切地來到眼前,叫宋頌一時沒法確定自己到底是不是在夢裡。

  回憶起雪山上那種逐漸失去空氣的痛苦,宋頌又用力地呼吸了幾口新鮮空氣。

  宋頌活動了一下手腳,越過外面一筐筐水果,走到了車廂外頭。

  明媚的陽光照得他睜不開眼。

  宋頌適應了一會明亮的日光,才看清外面老舊的街道。

  這個地方他認得,這是省會的老街,後來搞拆遷還出了不少家破人亡的鬧劇。

  「兒子,你睡好了?」宋媽本來正和人吵著架,注意到宋頌下了車,立刻轉回來拉著宋頌念叨,「明天你就要高考了,想休息就多休息會,別太擔心家裡的事。你爸的醫藥費我心裡有數,實在不行,你彪叔那邊也還能借點,這些事不是你該想的。你還小,明天好好考試才是正經事,別人越是瞧低咱家,你越要出息給他們看。」

  宋頌喉結微微滾動。

  這些嘮叨,他已經許多年沒聽見了。

  在看到外面的老街時,宋頌就隱隱猜測到這是什麼日子,可親耳聽宋媽說出來他還是如墜夢中。現在是1997年7月6號,明天是1997年7月7號,他要參加高考了。

  這次高考他註定收不到任何錄取通知書。

  不是因為他成績有多糟糕,也不是因為他重活一世把高中知識忘光了,而是因為這時候的高考是提前填志願的。

  後來的高考大多是分數出來後再填報志願,考生們對自己能上什麼學校、不能上什麼學校,基本都心裡有數。

  可在1997年不一樣,他們是先填報志願再參加高考,不管考試時發揮得怎麼樣,志願都不可能更改了。

  宋頌填的志願只填了一個:首都大學。

  不是宋頌當年學習多好或者多自信,而是他當年壓根沒準備去上大學。

  他腦子挺靈活,也會來事,哄得老師長輩們都對他喜愛有加,只是學習方面始終只是平平。

  青春期的男孩都是這樣的,有點聰明勁就不願意下功夫,馬馬虎虎過得去就好。

  家裡接連出事,爸爸車禍了都捨不得用好的鋼板,爺爺心臟有問題也不敢去醫院,奶奶麼,耳朵不太好使了,還有點老年痴呆先兆。

  一家老小五口人,全靠他媽吃飯。

  再過兩年妹妹也要高考了,他妹妹才是學習的料,從小到大都是年級第一,可比他強多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