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他無家可歸的時候, 可曾有人推己及人, 賞過他一口熱飯?在他招人毒打的時候,可曾有人以己之心待人,手下留情?所以說,書上教的東西, 都是為了教化人成為君子, 可讀書的人少,能被教化的人更少, 由是君子少之又少。

  對著現實, 一無所有的他是不可能成為君子的, 因為很少很少的人為真正做到推己及人, 那些看著他受飢受凍,幾乎沒有人會擔心他餓著,凍著,哪怕他死了,都不會有人會為他難過。他唯一的願望是帶著妹妹好好活下去,所以以前爹教過他的君子之道,在生存面前,都成了無用之物。

  肖拾祿換了個姓跟著崔福安成了崔拾祿,為著崔拾祿與譚淑婉的一片真心,他早已把他們當成了自己的再生父母,由是有時候他也會問他們一些問題,期盼他信任的乾爹乾娘能給他一個方向。

  「爹,為什麼有時候做對了的人反而會被人說是做錯了呢?為什麼當大部分人都錯了的時候,剩下的那些做對了的人就該遷就他們呢?」

  崔福安先是一驚,他沒想到這個孩子會突然問出這樣的問題,難道是他在外面受了委屈不成。「怎麼了,發生什麼事了嗎?有人欺負你了?」

  崔拾祿搖了搖頭,繼續問道:「沒有,只是突然想到這個問題。」其實不算突然,他一直都想不通這個問題,他的親爹從前教給他的是無論什麼時候,不管別人做對做錯,他都應該堅守自己,做對的事。可是在外面流浪的生活讓他開始懷疑爹說的話,有時候堅持正確的做法反而會被人嘲笑呢,嚴重的甚至會威脅生命,所以堅持對的做法真的是必須的嗎?

  他盯著崔福安,希望能從他嘴裡得到一個可信的答案。崔福安本來想說這個世道就是這樣,可是他要是這樣說來了,以後這個孩子豈不是也會成為那種不管對與錯,只做被人認同的事?哪怕是犯罪!

  想了想,崔福安才回道:「堅持正確做法的人自然是沒有錯的,錯的是那些走錯了路的人,可是這個世界常常是恃強凌弱的。你現在還是個孩子,還沒有能力保護好自己,但是有什麼事都不要怕,儘管去做對的,要是出事了,爹會替你擔著。不過你總歸有要長大的一天,到那時候,就沒人能擔得了你了,所以你要好好學習,多學點本事,等你有了足夠的能力保護自己了,你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了。到那個時候,就算有很多人走了錯的路,但是只要你走了對的路,就會影響很多人跟你走上對的路,慢慢的,那些走錯了路的人也會更正方向的。你不要做隨波逐流的人,你要做的是,引領風向的人,只是做這種人,會有很大的風險,他可能會被人嫉妒,會被人辱罵攻擊,所以你一定要足夠的力量保護好自己!」

  崔拾祿聽了崔福安的這段話,似乎有些領悟,他點了點頭,對著崔福安咧了個笑臉道:「爹,我知道了。」

  很多年後,崔拾祿長大成人了,他滿懷一腔抱負,將妹妹交託給汪秋水,與爹娘告別,離開了福安居,去了遠方闖蕩。

  第一年的春節,他兩手空空地回了家,正好趕上了妹妹和汪秋水的婚禮。時隔一年,一家人團聚在一起,眾人無話不談。崔拾祿興致勃勃地向大家講述他在外面見過的事情,可家人聽了,半是讚許半是擔憂。崔承恩勸哥哥以後別再出去了,就留在家裡守著福安居,過安穩的生活,可崔拾祿並不聽勸,國家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他不願意獨享安樂,毅然決然地又一次下了南方。

  第二年的春節,他帶了一個女人回了家,看樣子是個可愛的南方姑娘,她說話帶著口音,但是聽著有趣極了。她的臉蛋小小的,裝了一雙明亮的大眼睛,十分惹人喜歡。原以為崔拾祿這次帶了個姑娘回家是打算留下來成婚的,沒想到他帶著這位南方姑娘見了爹娘,拜了堂成了親,過完年沒多久就又帶著新婚妻子離開了家。大傢伙兒還是沒能勸得動他,就這樣看著他又一次離開了他們。

  第三年的春節,他沒有回家,回家的是他那位南方的太太,聽他太太說他現在有任務在身,回不了家。家裡人並不知道崔拾祿在外面幹什麼,他們只盼著他能平平安安。

  第四年的春節,崔拾祿也沒有回家,他那位太太也沒有音信,知道大年初二的早上,一個陌生男人抱著一個孩子敲響了崔家的門,他們才知道,崔拾祿與他那位太太犧牲了,這個陌生男人懷中的孩子是他們的孩子,崔拾祿囑託他將這個孩子帶過來,跟著孩子一起回家的還有他的一封信。

  崔家的四個人都不願意接受這樣的事,他們家最聰明最懂事最有抱負的那個人怎麼會年紀輕輕就沒了呢?而崔拾祿留下的孩子,因為年齡太小,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被譚淑婉抱在懷裡,睡得十分香甜。

  崔福安年紀大了,看書信有些眼花,便讓汪秋水來念崔拾祿托人帶回家的那封信回家。汪秋水的年紀跟崔拾祿差不多大,兩個人的聲音是一樣的爽朗洪亮,只是此刻多了份淒涼。眾人聽他念這封信,眼前立馬就浮現出一腔熱血舍小家為大家的崔拾祿伏在桌前寫著予家書的畫面,也許他在寫這封信的時候也曾想到過他的家人在看這封信時的難過場面吧!

  「不孝兒叩稟:爹、娘,孩兒不孝,今世恩情,恐來世才能報答。信紙太薄,不能道盡兒的謝意與愧疚,時間倉促,兒只能揀要緊事說一二,忘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