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
「那我們明天再打家裡的棗子。」
崔拾祿也跟著抬頭看了看樹,確實挺高的,不過他應該能爬得上去。
「爹,婉姨,明天我和哥哥給你們帶板栗回來。」崔承恩覺得自己幫了家裡不少忙,高興極了。
「那你們得小心點,板栗殼砸臉上可疼呢!」對於孩子的孝心,他們自然是開心的,可不管做什麼,他們首先想到的都是孩子們的安全與健康。
「我們不會有事的,哥哥可厲害了!」崔承恩十分信賴她的哥哥,在她眼裡,只要她的哥哥想要,不管用什麼辦法都能做到,崔拾祿聽到妹妹這麼誇他,心裡也是頗有幾分驕傲的。
四人並不著急做晚飯,由是圍著石桌剝起了大蒜。孩子們學著大人的模樣將一整顆蒜扳開,剝去表面白里透著紫紅的老皮,一瓣瓣放在一個青瓷碗裡。才裝滿一個瓷碗,崔福安便停下了手,去廚房拿出兩個鼓肚子粗陶罈子洗淨預備用來醃蒜。一個罈子用來裝咸蒜,一個罈子用來裝糖蒜。兩個罈子各倒一半蒜,料加足,封上口子,用石頭壓著,放在窗戶下面。等待著時間將裡面白白胖胖的蒜瓣從辣口變成半透明卻偏黃的酸甜味糖蒜和半透明的醬油黑的鹹味蒜。
這兩罐在發酵的蒜成了他們艱難的日子裡的盼頭,往後幾天,孩子們都愛問上一句「爹,蒜什麼時候才醃好啊?」
崔福安每次都裝著樣子挨個敲一敲那兩個裝了蒜的粗陶罈子,然後故作深沉地回道:「哎呀,現在還不行呢,裡面的蒜說他們還沒入味呢,現在拿出來不好吃,要再等幾天。」
不過才過了七天,崔福安自個兒就迫不及待地開了罈子,比起兩個孩子,他倒顯得更心急了些。這時的蒜還不夠入味呢,嘗著還有些生蒜的辛辣味,可四人碗裡都夾了一塊蒜,伴著粥喝,滋味也是不錯的。
窮人也有窮人的過法,雖然吃的簡單些,可日子一天天的也就這樣過去了,馬上冬天就要來了。這些日子,崔福安每次都會將所得來的錢交給譚淑婉,囑咐她好好收著,等什麼時候裝錢的那個罐子滿了,也就攢夠了彩禮錢,是時候娶她了。
第41章
可是他最近老是接不到活, 明個就是冬至了, 距離臘八就剩下不到一個月了。崔福安是打算在臘八那一天辦喜事的, 他想著只要在這段時間內有半月能接到活, 他很快就能夠攢到彩禮錢娶她進門了。
譚淑婉那邊也是一樣的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她每日看著裝錢的粗陶罐子漸漸滿起,縫製嫁衣的動作也變得越來越快了,與崔福安一樣,她盼著早一日與他成為一家人, 這樣以後不管遇到什麼事他們都能共同進退了。
雖說他們早就如家人一般互相照拂, 但是她知道崔福安老是一個人將傷心事憋在心裡,不願意告知他人。她希望她與他成親之後,她能夠替他分擔一些他的痛苦,從前他一個人承受的, 往後她要與他一起去抵抗。她要和他一起去面對那些瞧不起人的「貴人」,她要和他一起承受那些流言蜚語,她要和他一起撐起這個家,兩個人一起扛著, 總是要比一個人好去扛要好。
前段日子崔福安醃的那些蒜,因為家裡沒什麼吃食,早就被他們吃了一大半了。所以這些天, 他們又一起醃了不少菜, 除了蒜, 還有蘿蔔和白菜, 廚房的窗欞下整齊地擺放著八個裝滿了醃菜的粗陶罈子, 它們受著日曬雨淋,靜靜地等著醃入味的那天。
冬至的這一天,崔福安沒有出去幹活,兩個孩子也沒有去上學,所以今天這一天四個人都呆在家裡面。這段日子,他們實在是沒什麼好吃的,為了攢著錢,一直以來他們都只能吃些清淡的素菜,即便得了些許錢也不敢去添些葷菜,至多偶爾買兩條魚嘗嘗葷腥,如果雞蛋也算葷菜的話,那麼他們這段時間吃得最多的葷菜就是雞蛋了。
按理來說冬至他們得吃餃子才行,看著廚房菜籃子裡的青菜蘿蔔,崔福安捨不得再讓譚淑婉和兩個孩子在這天再吃這些沒油水的東西了,所以他一大早就帶著譚淑婉和兩個孩子一起出門去菜市場買菜了,孩子們知道今天有肉吃,走起路來都蹦蹦跳跳的,別提多開心了。
說來真是巧,他們在買菜的時候竟然遇上了郭青山和他新娶進家門的媳婦。雖然郭青山先前就跟他說過了他要娶親的事情,但是他成親那一天卻沒有邀請他們去喝他的喜酒,崔福安也是後來才從別人那裡知道他已經娶了媳婦的事的,由此今天這是他們第一次瞧見郭青山的媳婦的模樣,看上去模樣還算端正,臉上一直帶著笑容,臉上還有兩個酒窩,可見她嫁給郭青山一定很幸福。
郭青山正跟他的新媳婦說笑呢,一抬頭瞧見崔福安,他身後跟著譚淑婉和他的乾兒子乾女兒,一時有些尷尬,露出一個勉強的笑容。他本來是想請崔福安和譚淑婉一起去喝他的喜酒的,可是他娘知道崔福安是一個太監,死活不讓他請,說是太監會壞人風水,到時候會連累他們家。不僅如此,他原先還跟他說過喜歡譚淑婉,想娶她做他媳婦,可一轉頭才多少天他竟然娶了別人家的姑娘,不管是哪件事,郭青山都覺得自己實在是對不住崔福安。
幸好崔福安並未沒有將這件事放在心上,他與郭青山打了個招呼,兩人談了會兒天,又恢復了原來的熱情。互相告辭後,郭青山將他與崔福安的交情說給了他的新婚妻子聽,當然郭青山隱瞞了他曾看上過譚淑婉這件事,他的妻子聽了她婆婆反對崔福安過去喝他們喜酒的事,並沒有反對他繼續與崔福安來往,還反過來安慰郭青山,鼓勵他遵守自己內心的想法。她雖然才嫁給郭青山不久,但是她卻常常與她的婆婆發生矛盾,由此她是很不屑她婆婆的為人的。
崔拾祿也跟著抬頭看了看樹,確實挺高的,不過他應該能爬得上去。
「爹,婉姨,明天我和哥哥給你們帶板栗回來。」崔承恩覺得自己幫了家裡不少忙,高興極了。
「那你們得小心點,板栗殼砸臉上可疼呢!」對於孩子的孝心,他們自然是開心的,可不管做什麼,他們首先想到的都是孩子們的安全與健康。
「我們不會有事的,哥哥可厲害了!」崔承恩十分信賴她的哥哥,在她眼裡,只要她的哥哥想要,不管用什麼辦法都能做到,崔拾祿聽到妹妹這麼誇他,心裡也是頗有幾分驕傲的。
四人並不著急做晚飯,由是圍著石桌剝起了大蒜。孩子們學著大人的模樣將一整顆蒜扳開,剝去表面白里透著紫紅的老皮,一瓣瓣放在一個青瓷碗裡。才裝滿一個瓷碗,崔福安便停下了手,去廚房拿出兩個鼓肚子粗陶罈子洗淨預備用來醃蒜。一個罈子用來裝咸蒜,一個罈子用來裝糖蒜。兩個罈子各倒一半蒜,料加足,封上口子,用石頭壓著,放在窗戶下面。等待著時間將裡面白白胖胖的蒜瓣從辣口變成半透明卻偏黃的酸甜味糖蒜和半透明的醬油黑的鹹味蒜。
這兩罐在發酵的蒜成了他們艱難的日子裡的盼頭,往後幾天,孩子們都愛問上一句「爹,蒜什麼時候才醃好啊?」
崔福安每次都裝著樣子挨個敲一敲那兩個裝了蒜的粗陶罈子,然後故作深沉地回道:「哎呀,現在還不行呢,裡面的蒜說他們還沒入味呢,現在拿出來不好吃,要再等幾天。」
不過才過了七天,崔福安自個兒就迫不及待地開了罈子,比起兩個孩子,他倒顯得更心急了些。這時的蒜還不夠入味呢,嘗著還有些生蒜的辛辣味,可四人碗裡都夾了一塊蒜,伴著粥喝,滋味也是不錯的。
窮人也有窮人的過法,雖然吃的簡單些,可日子一天天的也就這樣過去了,馬上冬天就要來了。這些日子,崔福安每次都會將所得來的錢交給譚淑婉,囑咐她好好收著,等什麼時候裝錢的那個罐子滿了,也就攢夠了彩禮錢,是時候娶她了。
第41章
可是他最近老是接不到活, 明個就是冬至了, 距離臘八就剩下不到一個月了。崔福安是打算在臘八那一天辦喜事的, 他想著只要在這段時間內有半月能接到活, 他很快就能夠攢到彩禮錢娶她進門了。
譚淑婉那邊也是一樣的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她每日看著裝錢的粗陶罐子漸漸滿起,縫製嫁衣的動作也變得越來越快了,與崔福安一樣,她盼著早一日與他成為一家人, 這樣以後不管遇到什麼事他們都能共同進退了。
雖說他們早就如家人一般互相照拂, 但是她知道崔福安老是一個人將傷心事憋在心裡,不願意告知他人。她希望她與他成親之後,她能夠替他分擔一些他的痛苦,從前他一個人承受的, 往後她要與他一起去抵抗。她要和他一起去面對那些瞧不起人的「貴人」,她要和他一起承受那些流言蜚語,她要和他一起撐起這個家,兩個人一起扛著, 總是要比一個人好去扛要好。
前段日子崔福安醃的那些蒜,因為家裡沒什麼吃食,早就被他們吃了一大半了。所以這些天, 他們又一起醃了不少菜, 除了蒜, 還有蘿蔔和白菜, 廚房的窗欞下整齊地擺放著八個裝滿了醃菜的粗陶罈子, 它們受著日曬雨淋,靜靜地等著醃入味的那天。
冬至的這一天,崔福安沒有出去幹活,兩個孩子也沒有去上學,所以今天這一天四個人都呆在家裡面。這段日子,他們實在是沒什麼好吃的,為了攢著錢,一直以來他們都只能吃些清淡的素菜,即便得了些許錢也不敢去添些葷菜,至多偶爾買兩條魚嘗嘗葷腥,如果雞蛋也算葷菜的話,那麼他們這段時間吃得最多的葷菜就是雞蛋了。
按理來說冬至他們得吃餃子才行,看著廚房菜籃子裡的青菜蘿蔔,崔福安捨不得再讓譚淑婉和兩個孩子在這天再吃這些沒油水的東西了,所以他一大早就帶著譚淑婉和兩個孩子一起出門去菜市場買菜了,孩子們知道今天有肉吃,走起路來都蹦蹦跳跳的,別提多開心了。
說來真是巧,他們在買菜的時候竟然遇上了郭青山和他新娶進家門的媳婦。雖然郭青山先前就跟他說過了他要娶親的事情,但是他成親那一天卻沒有邀請他們去喝他的喜酒,崔福安也是後來才從別人那裡知道他已經娶了媳婦的事的,由此今天這是他們第一次瞧見郭青山的媳婦的模樣,看上去模樣還算端正,臉上一直帶著笑容,臉上還有兩個酒窩,可見她嫁給郭青山一定很幸福。
郭青山正跟他的新媳婦說笑呢,一抬頭瞧見崔福安,他身後跟著譚淑婉和他的乾兒子乾女兒,一時有些尷尬,露出一個勉強的笑容。他本來是想請崔福安和譚淑婉一起去喝他的喜酒的,可是他娘知道崔福安是一個太監,死活不讓他請,說是太監會壞人風水,到時候會連累他們家。不僅如此,他原先還跟他說過喜歡譚淑婉,想娶她做他媳婦,可一轉頭才多少天他竟然娶了別人家的姑娘,不管是哪件事,郭青山都覺得自己實在是對不住崔福安。
幸好崔福安並未沒有將這件事放在心上,他與郭青山打了個招呼,兩人談了會兒天,又恢復了原來的熱情。互相告辭後,郭青山將他與崔福安的交情說給了他的新婚妻子聽,當然郭青山隱瞞了他曾看上過譚淑婉這件事,他的妻子聽了她婆婆反對崔福安過去喝他們喜酒的事,並沒有反對他繼續與崔福安來往,還反過來安慰郭青山,鼓勵他遵守自己內心的想法。她雖然才嫁給郭青山不久,但是她卻常常與她的婆婆發生矛盾,由此她是很不屑她婆婆的為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