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唐璟蹙起了好看的眉頭。

  確實是這樣。他們本來還計劃著,等這個老頭子回來就成親了。可唐璟卻不願意說這樣的話,顯得他好像有求於人一樣:「確實如此。前段時間一直挑不到什麼吉日,所以這事情便一直耽擱了下來。」

  鎮國公倒是沒覺得兒子這話有什麼錯。他反而慶幸這段時間挑不到什麼吉日呢。否則以他們家老二的性子,多半是不會等他回來的:「沒吉日也不要緊,如今年過了,吉日必定是要多少就有多少的。不過這段時間各處都忙,若是要成親的話,最好再過個大半個月。」

  鎮國公並不是信口開河。這仗雖然是打完了,可是後面大大小小的事情全都還沒有解決呢。不說別的,單單就是戰死的將士後續補償事宜,便足夠朝廷忙活半個月了。更何況還有別的事情呢。

  唐璟也道:「這我知道。」

  鎮國公猜著他的心意,又緩緩道:「等過段時間,我打算親自上門拜訪晉王府。怎麼說咱們兩家也是親家了,我離開京城的這些日子,聽說晉王府對府里多有照拂。我記著他們的好,所以想送些薄禮過去。」當然這些話在鎮國公看來,都是些廢話,他要說的也不是這個,下面的一句才是他真正的意思,「我打算下個沐休日再過去,你……要不要也一同前去?若是不去也不打緊,下回去便是了。」

  這麼說著,鎮國公不自禁地露出些許期待。他是真想要跟兒子緩和緩和關係的,就是不知道他們家二郎給不給他這個機會了。

  好在唐璟確實是想去晉王府的。能見朝安,他為何不願意?

  「自然是要去的。」唐璟應道。

  鎮國公心頭大定。

  他又坐在那兒說了些有的沒的,可是一直都是他在說,說了半天,腦子裡想到的那些話,終於被他說盡了。

  鎮國公本來也不是多麼善言辭,準備的那些話都說完了之後,他也沒辦法再腆著臉待下去了。鎮國公起身,不舍地告了辭,才半低著頭,頗有些心事重重地出了門。

  奉安見國公爺走遠了之後,才從外頭溜了進來,神神叨叨地來了一句:「少爺,國公爺已經出去了!」

  唐璟卻只覺得他閒著沒事情做:「我又不是瞎子,還用得著你來說?」

  奉安嘿嘿地笑了兩聲:「我這不是也覺得太驚訝了嗎。國公爺竟然也會過來討好少爺,擱在以前哪有這樣的事兒?」

  誰說不是呢,唐璟想到。

  他心裡也深知,這老頭子如今服軟,也不過就是因為自己有幾分本事,做出了一些事情叫他心服口服了起來。可倘若如今的他依舊和以前一樣呢,倘若他沒有被聖上封侯,依舊只是個聲名不顯種地的,是不是他如今依舊會被那老頭子唾棄,瞧不起?甚至恨不得把他逐出族譜呢?

  說到底,如今的這些善待,也不過就是因為他做出了一點實績罷了。要不然,這世上哪有那麼無緣無故的另眼相待呢。

  正是因為如此,唐璟見著那老頭子主動想要重修舊好,心裡才沒有什麼波動。這感情來的並不是那麼純粹,他也就不那麼稀罕了。

  唐璟沒有理會奉安抽風似的感慨,只是吩咐著:「讓張屠夫過兩天宰一頭小豬,我要帶你去晉王府。」

  奉安笑憨憨地應下了。放在以前誰能想到了,有朝一日連豬肉都成了稀罕的玩意兒,拿出去還頗受歡迎,倍有面子。總而言之一句話,他們家少爺可真厲害!

  回了京的鎮國公也沒有在外面瞎溜達,他正打算回府,不過在回府的路上,鎮國公忽然看到了一家鋪子。

  心中忽然划過一個念頭,鎮國公當即讓他停下馬車。

  他從馬車上下來,對著那首飾鋪子擰了擰眉頭,有些糾結地走了進去。

  鎮國公府裡頭,孫氏瞥見他回來,也沒給什麼好臉色。想想也知道,這人肯定又在外頭說她的壞話了,這就是孫氏為何不願意去李家的原因——那李尚書對自己做的糊塗事兒清楚的很,每次一看到那人,孫氏都渾身地不自在。

  當然,孫氏最恨的還是這個死老頭子,見天兒在外人面前說她的不是,好在李尚書不是什麼多嘴多舌的人,如若不然,只怕整個京城都覺得是她胡攪蠻纏了。

  鎮國公在孫氏跟前坐了下來。

  孫氏被自己七想八想地給氣到了,實在是懶得搭理他,臉一偏,便轉到了另一邊。

  鎮國公摸了摸袖口。

  半晌,孫氏眼前出現了一個木盒子,盒子半開著,裡頭躺著一支碧玉簪子。

  第184章 封萬戶侯

  府上的人都知道,自打他們國公爺去外頭轉了一圈過後,國公爺跟夫人便和好如初了。

  眾人也不知道這裡頭到底又發生了什麼事兒,但兩位主子和好總歸是好事兒。否則,他們這些下人也要連著吃掛落。

  鎮國公送的那支碧玉簪子,孫氏雖然嘴上說不稀罕,可是過會兒從房裡出來的時候,卻還是插在髮髻上了。

  有丫鬟眼尖,立馬就看出來了他們夫人今兒帶的簪子,丑得有些新奇。

  「夫人這簪子是哪兒買的?怎麼以前從來沒有見過呢。」

  孫氏捂著嘴巴笑了笑,滿是期待地問了一句:「怎麼樣,好看吧?」

  「……」丫鬟心裡一突,忽然開始慶幸起來,自己方才沒有胡說八道,她只能昧著良心點了點頭:「好,好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