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唐璟交代得殷切,如若不是他實在脫不開身來養大雁,唐璟才不願意將這麼重要的事情交代其他人呢。這可是大雁啊,說是他跟朝安的定情之物因為不為過,這麼重要的東西,要讓別人養,唐璟還覺得有些委屈了呢。

  「知道啦少爺。」吉祥在後面回了幾句之後,不堪其擾,立馬走得遠遠的。走得遠了,就不必聽他們少爺來來回回的叮囑了。

  懷裡揣著一封信,吉祥腦子裡卻還是在胡思亂想。他想的不是別個,正是王管事。

  他們一個個的離開了莊子不說,連張嬤嬤也離開了莊子去國公府待著了,如今莊子裡頭除了王管事元屠夫莊大夫之外,也就沒剩下多少人了。

  真難為王管事,竟然能忍著不去國公府。

  唐璟在這擔心他們的大雁的時候,北境前線,實則已經小打了一場了。因是初戰,大燕這邊未曾赴全力,只試個水,想要探一探安南的底。

  結果一探之後,方才知道情況是有多不容樂觀。

  第166章 戰事焦灼

  有一件事情他們如今不得不承認,那便是——不管如今鎮國公他們如何不待見安南,可這安南,的確是個棘手的東西。

  首戰下來,兩邊各有損傷,如今還並不知道哪邊損傷得多一些。只是這一戰,卻叫眾人陡然驚醒。

  那安南果真是民風剽悍,連兵將都是身強體壯的,這一上戰場,一個個就像不要命似的衝到最前線,大燕這邊雖也英勇,可是首戰時原本只是為了試試水,壓根沒想到對方的攻勢竟然這樣猛烈,一時間竟然被他們壓著打。若不是後來領戰的那位老將軍眼疾手快,拿下了對方將領的首級,大大鼓舞了士氣,這仗,他們大燕還不知道要損失多少精兵強將。

  戰後,幾個將軍圍坐在一塊,聽著元帥分析如今的戰況。一時說起了那日安南軍的戰況,幾個老將軍也是覺得煩惱。

  聽說安南那邊既種糧食也牧牛,可是如今看來,那些人的體格壓根就不像是吃糧食長大的,與他們差異也太大了些。且因為戰事來得急,他們這邊甚至都沒有及時打聽出來安南那邊的消息,對於安南的情況,所知甚少。

  這一仗本來就打得突然,還沒打出什麼成就來,如何能叫人不惱火。且如今不光是惱火,還有些忌諱在裡頭,哪怕就是小試了一次,也足夠讓他們知道,這安南原本就是有備而來。這仗,肯定是不好打的。

  一個老將忍不住罵開了:「這群混帳玩意兒。只怕咱們不應戰,那些人也是會揮兵南下的。當真是狼子野心,且還蓄謀已久!那安南本來還是大燕的藩屬國呢,受了大燕這般多的好處,卻還是不知滿足,蠻夷到底是蠻夷,絲毫不懂禮數。」

  兵部尚書回道:「倘若他懂禮數,自然也就沒有這麼多的事兒了。」

  如今說這些話不都是廢話嗎?兵部尚書也不願意聽再提這些:「老將軍還是不要再抱怨的好,如今咱們議論的,是如何派人潛入安南,打探安南的軍情。餘下諸事,也沒有再罵的必要了。」

  這兩國都已經開戰了,你便是罵他,他難道就會退兵嗎?想也知道是不可能的,還費那些口舌幹什麼?

  那老將軍被懟了一下,本想回敬一句,卻被鎮國公壓了下來。

  鎮國公知道,此次首戰未捷,他們如今心裡肯定不好受。可越是在這個時候,越不能自亂了陣腳,那叫旁人看了笑話。

  老將軍看在鎮國公的面子上,暫且安下了心頭的怒火。鎮國公因道:「我倒是有一辦法,不知可行不可行。」

  兵部尚書直接道:「國公爺但說無妨。」

  軍營裡頭,隨著鎮國公開口,焦灼的氣氛還算是稍微緩和了些。不似一開始那般,跟個炸藥桶似的,誰心裡都不舒服,一點即炸。

  日子一晃,大燕兵將駐紮在此地已有十多日。

  前線的戰事,朝廷自然日日都有關注。不管是什麼消息,只要是前線傳過來的,都是快馬加鞭急送到宮中,片刻都不敢耽誤。這陣子,京城雖說是一片祥和,但是這祥和背後,卻還是有些人因為這戰事吃緊而擔憂了起來。

  大燕跟安南已經打了不少場戰事了,大大小小的加起來,已經有五次了。大燕這邊,勝了三場,自然,也折了不少人進去。若是尋常人也就罷了,戰場上刀劍無眼,怎麼的都得葬送一些性命。可這回沒的,是聖上親封的一位驃騎大將軍,才剛到了不惑之年,家中妻母具在,兒女雙全。

  這消息傳到京城之後,大將軍一家如同天塌了一般。他們怎麼都沒想到,自家老爺會出了這樣的大禍。雖說聖上不久便安撫了將軍府,可是好好的一個人就這麼去了,這叫將軍府的人怎麼能不傷心?

  皇命在前,即便是自己家裡死了人,也是不敢有一絲埋怨的,對外傷心歸傷心,卻並不能有半句怨言。

  唐璟陪著孫氏一道前去探望。這家的王夫人,與孫氏關係向來不錯,所以聽聞這噩耗之後,孫氏立馬就帶著唐璟上前探望了。林夫人唐璟也見過的,從前是何等光彩的人,如今再見,已經頹然地叫人可憐了。

  孫氏看到她,心裡疼得跟什麼樣,嘴裡埋怨:「這才幾天的功夫沒見,你怎麼就變成了這樣?」

  「孫姐姐——!」王夫人連站都站不穩了,若不是旁邊還有丫鬟扶著,只怕她早就已經倒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