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太后娘娘被人扶著慢慢向前,聞言輕笑了一聲。要是平常她聽到這些,肯定一早就炸了,可是如今卻仍舊心平氣和地往前走著。

  她實在是吃的有些撐了,撐到她的話都不想說只靜靜地聽著宮人談笑。

  太后沒有阻止,旁邊的宮人說的也就越發的肆意起來了。

  事實上,如今唐璟的消息到哪兒都受歡迎,畢竟他前頭鬧出了這麼多的事,每一件都足夠叫人在茶餘飯後討論許久。便是宮人,便是住在這深宮大院裡頭,也總免不了想要打聽打聽外頭的熱鬧事兒,熱鬧人。

  太后也是頭一次發現,她身邊伺候的這些,對唐璟的大小事兒,可都是門清。唧唧歪歪,像一隻只麻雀似的。

  「奴才還聽說,唐大人養的那頭豬比別人養的要大的多了。奴才先前聽了這話,總以為這豬也就是個頭大了一些,卻沒想到味道還這樣的好。」

  太后突然一怔。

  之前自己吃著是覺得不錯,如今身邊的人都說不錯,太后才反應過來一件事。她把那些肉全都分了下去,回去剩下的,豈不是不多了?本來也就兩隻豬腿。

  太后忽然有些心疼,按著她的脾性,也做不出吃完還要找人要的事兒,太沒臉了。失策啊失策,這麼一想,還真是讓人後悔。

  世上難買早知道啊……太后面上八風不動地僵著一張臉,實則心裡已經掀起了驚濤駭浪。

  宮人的閒聊聲還未停:

  「原來養豬也是有這麼多的名頭的。」

  「那可不,你以為誰都能養豬嗎?唐大人一開始想要養豬,可不是只為了顧著一口吃的,他是想要改進養豬的手藝,讓人人都吃得起豬肉!聽說,連聖上和太子都十分支持呢。如今這批豬都已經出來了,那便說明唐大人的法子是真的有效的。奴才覺得,要不了多長時間,唐大人肯定就會把這法子分享出來,讓所有人都知道。」

  「是了。」此言一出,立馬就有人跟著贊同,「先前陽畦出來的時候,唐大人便沒有藏私。」

  「唐大人高風亮節,從來都不藏私的,你看他拿回藏私了?從陽畦,到榨油之法,再到踏犁跟土豆,哪一樣獻出來?聽說如今唐大人還在種什麼棉花,棉花這東西,奴才也沒有見過,只聽說是禦寒的東西,冬天穿在身上就不會冷了。」

  另一人附和:「唐大人心胸確實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就是不知道那棉花什麼時候能夠出來,要是早點讓百姓種上,那就太好了,到時候大家都不用挨凍了。」當奴才的都是窮苦出身,他們自然也知道窮人的難處。若是能吃飽喝足的話,誰願意做伺候人的活呢?

  「如今有了種子,遲早都會讓所有的人都種上的。還有那土豆,高產得嚇人,想必要不了幾年的功夫,咱們大燕上下,都會過上衣食富足的日子。」

  這話實在是太惹人心動了。哪怕他們如今並不缺衣少食,哪怕他們就是伺候人的奴才,可卻也憧憬旁人都能過上如此生活。如今正是仰仗著唐大人,這些事才不會是奢望。這也是他們為何如此關心唐璟的事兒,且對唐璟的每一件事,都能津津樂道許久。

  太后不知出於什麼心思,並沒有打亂他們的話,反而放任他們繼續往下說。

  他們說得越多,太后心裡越複雜。

  他們這話裡頭,有幾分是真事,有幾分是他們吹噓的,只怕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了。擱在以前,太后聽到這等沒所謂的話,肯定是要出聲嘲諷的。可是被打了這麼多次的臉,她嘲諷什麼唐璟便做成了什麼,到如今,逼得太后不得不愛惜羽毛,少說那些話了。

  再有,要真是像這些宮人們說的那樣的話,那唐璟這小子,還確確實實是他們大燕的功臣了,卻還是名垂千古的大功臣。就連他們蕭姓皇室,都要對他道一聲謝。

  太后這樣想了,忽然覺得自己之前做的那些怪沒意思的。

  自己再不待見,那唐璟不還是憑自己實力起來了麼,如今這樣,倒顯得她不會做人了。

  太后搖了搖頭。

  眾人見狀,立馬不敢往下說了,生怕惹著太后生氣。

  太后無奈道:「你們說你們的吧,哀家又沒不讓你們說。」

  她就真的這般可怕?太后琢磨著,覺得自己挺講道理的啊。只怪這一個個的,是他們沒良心。

  宮人面面相覷,卻也不敢說唐璟如何了,轉而提了別的。

  太后心中更是無奈。

  也是這一天過後,唐璟送的豬肉差點把那些人給饞哭了。

  除了鎮國公府跟晉王府送得多一些,餘下的那些份,份量都不多。就連皇上嘗到那豬肉,都十分想去唐璟那兒再要一頭,也是後來聽福祿公公說唐璟莊子裡就殺了這麼幾頭豬,才暫且作罷。

  晉王那兒也是驚為天人,為了自己能吃多些,晉王甚至將府里人攔下,不讓他們往親戚家送肉。

  在晉王看來,好東西自然要留給自家吃,送給別人想什麼話。

  還是晉王妃開口,才免了晉王的胡鬧,仍舊讓人各處都送了些。

  晉王大失所望,覷著妻女:「你們倆,可真是不知道享福。」

  只是誰也沒有理睬他,對於晉王妃與蕭朝安而言,讓旁人覺得好吃,比他們自己覺得好吃,要來得重要的多了。

  嘗到的一個個都把這豬肉吹到了天上,最饞的是那些從來就沒吃過的,心裡跟有螞蟻在撓似的,已經對唐璟下一批豬望眼欲穿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