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唐璟卻叫住了他們。

  眾人立馬停了下來。

  「打開瞧瞧吧,若是看中了什麼,自己拿回去用便是,左右我這邊也不缺什麼東西。」

  「可……」眾人有些遲疑,「這可是國公府送給您的東西。」

  「你們若是不要的話,那我就讓人退回去。」

  「要!」

  眾人瞬間改了口。

  唐璟這才滿意地擠出了一絲笑意。

  鎮國公送衣物這件事兒,雖說大張旗鼓,卻並沒有改變唐璟對他的態度。唐璟這邊仍舊是心一意地種土豆,而朝廷派去交涉的官員,也已經有了行動。

  這自然不是從朝廷裡頭派遣過去的。若是從朝廷出發,發到邊境之地,少說也得要一兩個月的功夫。這還是日夜兼程,方才可行。

  如今朝廷派過去的,都是北方的地方官府所充當的使臣。

  不過,大燕使臣過去之後,情況卻並不怎麼好。

  第154章 決意開戰

  若是按著大燕這邊的意思,安南小國既然為藩屬國,自然得向大燕稱臣的。

  安南的一國之君,也並非是君王,而是王爺。受大燕爵位,統安南之地。可如今的安南王,顯然已經不滿足這個身份了,大燕的使臣來了安南之後,竟然聽聞,安南君主打算自封為帝,與二月末登基。

  這害人聽聞的事,竟然真就發生了。

  且這事兒在安南百姓看來,顯然還是一樁頭等大事,如今都城裡頭人人都在議論此事。安南民風彪悍,當初大燕可是費了不小的功夫才讓他們俯首稱臣,可這稱臣似乎也只是權宜之計,安南人從來都沒有真正地心悅誠服過。如今安南王自立為帝,朝野之外都是一片讚頌之聲。

  這位新王本來因為手段暴戾,喜怒無常,惹了不少人不快。可是如今這番野心表露出來之後,反而讓旁人對他越發信服了起來。歸根究底,如果是因為安南上上下下,自朝臣到民眾,對大燕都從未有過歸屬之心。

  如今百姓得知新王對手段如此直接,便越發的振奮起來了,想要趁勢而上,一舉攻陷大燕。

  想當年,他們也不過就是因為一時大意,所以才輸下陣來,如今安南早已經是不同往日了,且眾人都聽說,如今大燕四地都起天災,年年歉收,那位大燕皇帝治下的百姓早就已經苦不堪言了。這般看來,這大燕分明就已經不堪一擊了。若是再戰的話,誰輸誰贏還不一定。

  使臣幾番打聽過後,差點沒有嚇出一身冷汗。

  等到了安南王世,看到那位不可一世的新王之後,使臣團都已經兩股戰戰,開始擔心自己的腦袋了。

  以安南這野蠻之風,若是強行將他們扣押下來的話,那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

  事實上,安南王確實有想過這麼做,可他到底沒有這般。

  不是因為心裡有什麼仁義道德,而是看這幾個都不是什麼大官兒,更不是京城裡頭來的,打從心底里瞧不起他們,也不願大費周章做著這樣的扣押之事。倘若來的人是大燕的丞相或者皇子,那便不一樣了,等到兩國開戰的時候,還能以此作為要挾。如今這些人,關在牢籠裡頭,他都嫌費地方。

  安南王態度不屑地將那幾個使臣都丟了出去。

  令人扒了他們的衣裳,趕出了安南。

  使臣受辱,可想而知是多大的事了。等到他們回了大燕之後,羞憤之下,轉頭便讓人快馬加鞭將這個消息給送到京城裡頭來了。

  送信的人到了大明宮之後,又惹出了一番軒然大波。

  外頭的人不知道,可是大明宮裡頭伺候的太監宮女卻看了個清清楚楚,當天大明宮裡頭的震怒聲,可是許久都沒有消。

  他們聖上從來就是個好脾氣的人,輕易不會發火。能讓聖上如此震怒,想也知道那安南王是有多麼不是東西了。

  兩國開戰,一觸即發。

  使臣受辱一事,將朝中那些反對開戰的聲音全都給壓了下去。這臉打的實在是太厲害了,此仇不報的話,他們大燕哪兒還有臉再去威懾那些個藩屬國?

  仗,是肯定要打得。

  幾乎是一夜之間,京城裡頭的方向就變了。前些日子,坊間的人尚且在議論哪家的姑娘又跟哪家的公子定了親事,哪家有偷納了幾個妾,汝陽侯莊子裡頭的豬都養得怎麼樣了……可如今最近議論之聲全都沒了,取而代之的便是對安南的討伐。不管是文人還是武將,俱是一身憤慨,恨不得立馬隻身奔赴疆場。

  這裡頭,被打的最猝不及防的,便是孫氏了。

  她這陣子太高興了,也太得意了,滿心以為大燕的使臣出馬,畢竟能將這件事情漂漂亮亮地解決了,可是萬萬沒想到那些使臣這麼的不中用,到頭來還是要朝廷訴諸武力。

  孫氏又氣又怒,中間還夾雜著無法言語的緊張:「這些人,難不成都是吃白食的?怎麼這點事情都辦不好?」

  「我的夫人,您還是少說兩句吧。這種話,要是傳出去了得多得罪人啊?」

  「我說的都是實話。他們不中用,難不成還不讓別人說。」孫氏坐在凳子上,一邊摸著眼淚,一邊罵人,「可憐我高興了這麼長時間,到頭來竟是空歡喜一場。那老頭子這會兒肯定高興死了,他就盼著打仗,就盼著他能去戰場上頭耍威風去!」

  老嬤嬤寬慰道:「國公爺這不是還沒定下要去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