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也不是不知道她是在擔心我,可是那些話聽著實在是氣人。我氣不過,這才從府里逃了出來。如今我來府上是待不住人了,我一回去,她肯定又是得找我吵了。」

  李尚書笑著給他斟了一盞酒,往他那邊推了推:「你不是也說了嗎,嫂子是因為關心你才說了那些話,她也是氣過了頭,所以才口不擇言。」

  鎮國公一口把酒悶下:「可是她再生氣也不能咒我吧?」

  「消消氣兒。來,再來一杯。」

  鎮國公將酒盞遞給他。

  李尚書也知道他這兒過來,純粹就是為了倒一倒苦水。可是夫妻倆老是像這樣也不是一回事兒啊,他勸了一句:「你就是脾氣太暴躁了,一聽到什麼不遂你心意的話,便動輒發火。嫂子呢,性子也是剛烈,跟你一樣喜歡衝動。都沒有什麼惡意,可就是碰上的事兒,總是說不到一塊兒去。」

  鎮國公嘆了一口氣:「我何嘗不想跟她好好說呢,吵了這麼多年,我也早就累了倦了,可是我也有什麼辦法?難不成真像她說的那樣,要我做縮頭烏龜?」

  鎮國公是有好幾年沒有上過戰場了,可是他從來都沒有攜帶過,沒人勤練武藝,勤讀兵書,他那寶刀未老並不是隨便說說的,鎮國公是真的覺得他還能一戰。

  他是個天生的武將,平生最愛馳騁沙場,上陣殺敵,他雖然年紀到了,可鎮國公覺得自己本事和威望還在,絕對不會輸給那些年輕人。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這是他在戰場上學會的道理,鎮國公至今不敢忘。

  「我自小習武。練了一輩子的武,打了一輩子的仗,平生所有的功績都是在戰場上掙出來的,如今叫我龜縮在京城裡頭,早已經縮出了一身的牢騷了。要是這回還不能去,興許這輩子都沒機會再去戰場了。」

  鎮國公嘀嘀咕咕,說個不停:「年輕的時候她就不支持我,每回我去戰場的時候,都要吵個天翻地覆。我本想來這回興許會好一些,卻沒想到,反而還變本加厲了。」

  李尚書聞言,無奈地搖了搖頭。

  這就是他們夫妻二人不合的癥結所在了。嫂子一心想要他這老夥計平平安安,在京城裡頭頤養天年,可是他這老夥計卻還不服老,總想著證明自己,將這一身的本事給顯出來,戰場就是他的志向所在,這一輩子都沒改。

  「好好說吧,別總是只想著著吵架。」

  「你以為我想吵啊?」不都是沒辦法的事兒嗎?

  李尚書問:「所以這回是誰勸都沒有用了,你打定心思想要去上陣殺敵?」

  鎮國公堅定地點了點頭。

  李尚書又道:「可聖上都還沒有決定要用兵呢。」

  鎮國公臉色一僵,不過很快就恢復了過來:「聖上如今猶豫不決,可他早晚都會明白的,只有派兵將安南那些人徹底打服了,他們才不敢再進犯大燕。」

  這種事兒,李尚書不好再跟他附和了。

  認真說起來,他還是周丞相那一派的呢,壓根不願意動用武力。打一仗,說的倒是輕巧容易,可兩軍交鋒需要耗損多大的國力財力?說是贏了自然怎麼都好,可若是輸了……後果不堪設想。

  李尚書政見向來保守。比起冒險,他更願意和平地、不耗費一兵一卒地解決這件事情。

  只是有些事兒拿到眼下說似乎都不大合適,李尚書也就只能咽下了這句話,轉而說起了別的。

  孫氏那兒,自然也知道鎮國公跑出府去了。動動腳趾頭想,都知道那老頭子去了哪兒,無非還是尚書府,除了那兒就再沒有別的地方了。

  孫氏可不指望李尚書將那老頭子給勸回來。她如今唯一指望的,只有他們家二郎了。

  這一晚,鎮國公是在書房裡頭過的。孫氏知道他回來,也知道他回了書房,卻壓根沒有搭理他,更不讓丫鬟去尋他。

  等晚上一過,第二天一早,孫氏便收拾了一番,決定去莊子了。

  出門的時候,夫妻倆人還短暫地碰了一個面。只是兩個人都存著氣了,誰也沒有找誰說話。

  彼此錯開之後,陳大管家快步跟上了鎮國公:「老爺,夫人不會是要請晉陽侯府的老夫人過來吧?」

  鎮國公冷笑了一聲:「如今便是天王老子來也不管用了。」

  憑什麼他不能去?孫氏自己的親兒子都可以去養豬,他憑什麼不能去上陣殺敵?

  鎮國公不服。

  孫氏可不管她服不服,鎮國公鐵了心要去戰場,孫氏也是鐵了心想要攔住她。

  孫氏從前就不贊成他出去打打殺殺,守著國公府不好麼,如今他們家都已經富貴成這個樣子,幾輩子的榮華富貴都享不盡,做什麼還要去掙那等尋死的功勞?

  要說年輕的時候是去掙功績,那如今要那麼多的功績又有何用?留著帶去棺材裡頭麼?

  孫氏走得匆匆,路上還嫌馬車不夠快,一直在催促。

  趕車的車夫也是十分為難。這路確實不好走,若是趕得太快的話,少不得要顛簸的。他是不怕被顛簸,就怕夫人坐不慣。

  孫氏一心盼著趕緊去莊子。

  可唐璟的莊子裡頭,卻已經來了一位客人了。

  來人正是成王。

  他昨日晚上回去之後,便立馬把唐璟交給他的幾個方子讓廚房裡頭都試了一遍。那味道,真是,嘖嘖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