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唐璟自知理虧,應下了這一聲批。

  晉王自然也沒有說的太多,他知道唐璟這會兒心裡也怕是不好受:「知道你急得慌,可也不能這麼急。嘴上說得倒是硬氣,仿佛一點都不在意的樣子,可是這會兒不還是著急了?」

  「我沒著急。」唐璟再三強調。

  「嘴犟吧,這點你跟你家老頭子倒是像得十成十,果然是親生的父子,脾性都是一模一樣。」

  唐璟可不願意承認這件事情,給自己找了一個合適的理由:「我剛才不過是在想著太后娘娘的事情,所以才一時間忘了您還在後頭。」

  「想太后?你怎麼又想到了她老人家?」

  唐璟嘆了一口氣:「還不是今兒的事。我知道您這次帶我進宮是為了什麼,不過是想討好討好太好。可是我今兒瞧著,貌似適得其反了。太后不僅沒有喜歡我,反而更厭棄了幾分。」

  晉王抱著胳膊:「這又是從何說起呀?」

  「你沒看出來嗎,太后娘娘壓根都不願意跟我說話。我說要送東西進宮的時候,她也不同意來著。」

  晉王沒忍住,一下子咧開了嘴:「你這小子,觀察還挺仔細。」

  唐璟有些埋怨:「都這時候了,您還在笑?」

  「我笑你傻呀,看事兒怎麼就看一半。太后確實不大喜歡你,可也沒到你嘴裡的那個份兒上。她若是真心實意地討厭一個人,便壓根不會讓他踏進長樂宮半步的。如今她還肯定讓你去長樂宮,便說明她還沒厭棄你厭棄到十分。否則,你連她的邊兒都沾不上。」

  且今兒晉王在邊上看著,覺得母后對唐璟的態度已然有所緩和了,只是這臭小子到現在還不知道吧。

  晉王說得老道:「聽我的話總不會錯的。這段時間你最好隔三差五地就隨我進一趟宮,去得久了,太后自己也習慣了,便不會再對你有什麼意見了。」

  唐璟試探著問了一句:「確定不會越來越討厭麼?」

  「自然不會,太后可是我的母后,我還不了解她?」

  這話聽著似乎是沒錯的,唐璟權衡了一下,決定聽晉王的先去長樂宮去個幾次,等次數多了,說不定太后真就對他改觀也不一定呢?不是唐璟非得要太后喜歡他,實在是太后這關必須得過。如若不然,等他跟朝安成親之後,每回一遇上太后便得討個沒趣兒,多有傷自尊啊。

  唐璟與晉王離了大明宮,直接出了皇宮去。

  可大明宮的那些人卻一直沒有散開。

  安南自古便是藩屬國,只是民風一向野蠻得很,大燕初立之時,甚至與大燕數次兵戎相接,鬧得很不好看。前陣子安南朝廷動盪,原先的安南王世子因為性子桀驁,得罪了不少人,被朝臣拉了下來,又擁立了一位新世子。這位新世子,威望甚高,初立之後沒多久,便將老王爺從王位上拉了下來,自己做了王位。

  且這人比之先前的那位王世子更為激進,更為暴戾,只因為他允諾的好處著實太多,所以仍有不少人支持他。那王世子登基之後,便一直派兵進犯大燕邊境,派人奪了大燕的不少的東西,其中就包括之前安南使臣垂涎已久的踏犁,還有榨油機子之類。奪了這些東西之後,這位安南王仍舊不知滿足,仗著大燕沒有追究,越發養大的膽子,讓人在大燕邊境殺燒搶掠,無惡不作。

  他們仗得便是大燕這些年連城不好,國庫不豐,應該不會有餘錢來發動戰事。既然不會動武,那他們做得再過分也沒有什麼關係,若是大燕這邊派使臣的話,大不了他們明面上服一聲軟,就是背地裡還是怎麼舒服怎麼來。若是大燕不中用的話,或許他們連服軟都沒必要了。

  不得不說,這做派可將大燕這邊的人都給噁心壞了。

  如今朝臣分兩派,一派以丞相為首,認為如今國內的情況實在不適合動兵,貿然出手,只會勞民傷財,到時候反而不利。可以鎮國公為首的諸武將,卻只想著給那安南小國一個教訓,揚他們大國之威。

  政見不同,自然是要起爭執的。

  他們在跟前吵,皇上聽著也是一個頭兩個大。最棘手的是,兩邊都有道理。若是不顧實情的話,皇上自然是容不得這些事情的,勢必要派兵給那些人一個教訓。可丞相說的也沒錯,如今國庫不豐,打仗卻是一件勞民傷財的事。他們這兩年國庫已經隱有虧欠之態了,連國家都在節衣減事,不過就是為了緩解一下如今財政緊張的狀況。

  鎮國公見皇上還在猶豫,下了一記狠藥:「聖上,這打仗雖廢財,可若是打勝仗,這還能有賺頭呢。」自古以來,都是輸家隔地賠款,若是贏了,自然什麼損失都抹平了,還能從中再得一筆。

  周丞相擰著眉頭問道:「鎮國公就這盤篤定,大燕一定能力壓安南?」

  「區區蠻夷,又怎是我大燕的對手?」

  鎮國公一表態,餘下的武將都跟著附和。他們可不像這些文臣一樣磨磨唧唧的,估計來估計去,到最後什麼事兒都辦不成。看不慣,打就是了,哪有那麼多的講究。

  幾乎是所有的武將都篤定了,他們絕對不會輸。

  周丞相據理力爭。

  鎮國公帶著人寸步不讓。

  皇上嘆了一口氣,得,又吵起來了,煩啊……

  前朝的事兒畢竟事情前朝的事兒,如今後宮卻還沒得到消息,仍舊是一片安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