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張御史不服氣:「周丞相您笑什麼?」

  「我笑你不知所謂,更笑你愚昧無知。」

  這小御史當即一臉憤怒。沒有一點功利心,也不會攤上這樣的事,沒有一點血性,也不敢攤上這樣的事。即便對方是丞相,這小御史也不願意給個面子,該生氣還是生氣,明晃晃地就掛在臉上了。

  周丞相卻不在意他到底生不生氣,轉身朝著聖上拱了拱手:「聖上容稟,微臣到有幾句話,想要當廷問一問張御史。」

  「你問吧。」皇上看熱鬧不嫌事大。

  「張御史,你可知什麼樣的人才能將菜送進醉仙閣這種酒樓裡頭?」

  張御史氣得不想搭理他:「這我怎麼知道?」

  「你不知道,便在這裡胡言亂語?那我告訴你,能給醉仙閣供應菜果酒水的,無一不是家有恆產之輩,因為這些酒樓里要的東西不僅要品質上佳,還得數量足夠,一般百姓,壓根入了醉仙閣這些酒樓管事的眼。且唐經歷買這些菜的時候,可是寒冬臘月,大雪封天,這樣的時節,除了他,還能有哪個百姓能種出菜來,能供應到醉仙閣裡頭?是以你這與民爭利的民字,便用地不大恰當。」

  張御史不甘心,想要反駁,無奈周丞相卻沒有給他這個機會。

  「再者,唐經歷只賣了這麼兩回的菜,知道這陽畦之法行之有效之後,便將此道交給了司農司的一眾官員,又督促司農司出了農書,讓天下百姓都能用這陽畦之法,都能在冬日裡種出菜蔬,不說餵飽了他們的口腹之慾,也能讓他們多一條謀生之計。這哪裡是與民爭利,這分明是讓利於民。」

  「他這是追名啄利。」張御史狡辯,

  「追名逐利也好,心繫百姓也罷,你張御史也有這本事,自然也能如唐經歷一般,深得百姓看重。可你又這樣的本事麼?」

  「我——」

  「這便是沒有了。」周丞相攤手,「唐經歷為了陽畦一事,不辭勞苦,每每半夜起身,就為了查探地里的情況。他處處辛勤,才得了如今的功績,這裡頭的辛苦,又豈是你張御史三兩句話就能抹去的?若朝中上下都似你張御史這般,那大燕的功臣有何立足之地?」

  「說得好!」皇上情不自禁地拍了兩下巴掌。

  周愛卿許久沒有與人廷上爭辯,這回一來,就說得人啞口無言,看來功力還是一點不輸以往。

  不錯!皇上聽著甚是滿意。

  「確如周愛卿所言,唐經歷乃是一心為民,又怎會是與民爭利?這樣的話,往後別再讓朕聽到了,免得寒了功臣的心。」

  這話可就言重了,方才還理直氣壯的張御史聞言,不得不收斂一下自己的脾氣。他敢跟周丞相硬著頂撞,卻不敢在皇上面前沒大沒小。

  「不過這買賣一事,確實不該是為官者所為。往後唐經歷也需注意些,切莫再犯了。」

  皇上說完,才想起了唐璟如今不在朝上。唐璟不在,可他老子在,皇上立馬點了鎮國公:「這話就讓鎮國公帶過去好了,千萬記得告誡唐經歷。」

  鎮國公不甘願地領了旨意。

  解決了一樁莫須有的事兒之後,皇上抖了抖袖子,神清氣爽地下了大殿:「退朝吧。」

  兩側百官立馬躬身行禮。

  這一場小小的風波,隨著聖上三兩句話落下,便被輕輕揭過了。有不在意的,亦有不甘心的,且不甘心的還不知張御史一個。

  只是,朝中並沒有多少人在意他們罷了。

  唐璟老老實實地待在司農司裡頭,對外面的事情壓根不清楚,也不知道。

  說起來,他如今還是司農司里官職最高的一個呢。他上頭的那些人一個個被派遣去了各地,親授陽畦之法。因為朝廷重視這件事情,所以年前陳司農幾個便已經離開了,連一個正經的除夕都沒有過上。

  真是,聞者落淚,見者傷心。唐璟虛偽地心疼了他們一下,而後繼續高高興興地跟底下的小吏混成一團了。

  閒著無事,唐璟就跟他們說起了菜怎麼燒才好吃。

  底下坐著的一排聽著也是津津有味。

  正說在興頭上時候,鎮國公來了。

  第50章 一頓好罵

  鎮國公過來的時候,屋子裡頭壓根沒有一個人注意到他。

  眾人都在聽唐璟說話,聽得那叫一個如痴如醉,哈喇子恨不得流一地,這會子別說是鎮國公來了,就是當今聖上來了,他們也未必發現得了。

  也不知過了多久,其中有一個憋得太久了,實在是憋不住了,這才站起來想要去方便一下。誰想到一回頭,便看到門口有個人門神似的杵在那兒。

  再一細看,老天爺啊,這門神不是鎮國公是哪個?

  小吏猛地打了一個寒戰,硬是憋住了,隨後趕忙提醒:「快停下,鎮國公來了。」

  一語驚天。

  圍在唐璟周圍的十來個小吏忙不迭地回頭印證,待發現後面的人確實是鎮國公之後,差點嚇得魂都沒了。

  「真的是鎮國公!」

  「國公爺怎麼來了?」

  「遭了糟了。」

  一陣騷亂,唯有鎮國公和唐璟紋絲未動。

  鎮國公黑著臉站在那兒已經多時了,起初進來的時候,他還在想一會兒看到那個不孝子自己該擺出什麼樣的臉。可後來等著等著,鎮國公甚至覺得自己的臉都可以扔掉不要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