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事跟唐璟說得一樣,確實是最要緊的事。唐璟本來是想著過些日子再教他的,讓他們先緩一緩。可是他今兒氣過了頭,所以不想再緩。

  趕緊教會了,然後讓他們滾蛋才是最要緊的。至於他們受不受得住,誰管他們呢。他都受得住,憑什麼這幾個老他二三十多歲的都受不住?

  為了讓幾位大人能更迅速地學習挑糞的本事,唐璟還可以領著他們去了京城的馬市,讓幾位大人親自去挑一挑糞。

  那場面,陳司農幾個當真是畢生難忘。

  這輩子跌的臉都沒有這天多了。

  這梁子也就越結越深,哪怕表面上還能維持一下笑意,可那笑臉背後,總免不了暗藏刀光劍影。

  也只有唐璟這個傻的還沒有察覺到了。

  他出了一口氣之後,對待陳司農幾個還是一如既往。

  至於陳司農幾個,不提也罷。

  這水深火熱的日子又過去了幾日之後,幾個大人才終於從小湯山莊子裡被釋放了出來。從裡頭出來的那天,各家派來接人回去的車夫看著從裡頭走出來的主子,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又黑又消瘦的樣子,當真是他們家老爺麼?

  可走近了才發現還真是。

  老天爺啊,他們老爺這段時間在這裡頭都遇到了什麼?

  沒人給這些車夫解惑了,剛從裡頭出來的幾個大人也實在沒有精力給他們解惑。

  這幾個人離開之後,唐璟消散的日子也算是到頭了。

  十二月中旬。

  這日一大早,唐璟便被迫從床上爬起來,眼睛還沒睜開呢,便被自家親娘拉著換上了一身官服。

  今兒是唐璟頭一天去官署的日子。

  上回蕭衡過來授官的時候曾經說過,聖上雖說給了唐璟官職,可卻還特意交代了別的話。

  唐璟這個司農司經歷,跟別人畢竟不同,他是因為他的務農有道才被欽點做了官,皇上惦記著他說不定能多做些於國於民於國有利的事,所以特地給了他一項特權——若是出於公務,必要的時候,唐璟甚至可以在小湯山的莊子裡辦公。

  能給出這樣的條件,不得不說當今聖上是真看重農桑之事了。是以在唐璟心中,重地才是最要緊的事情,當官兒反而像是附帶的一樣。

  不過今兒畢竟唐璟頭一次去上職,意義重大。因為唐璟不願意回鎮國公府,所以一大早上,孫氏將能拉過來的人全都拉了過來,包括過會兒也要去上職的唐郢,包括挺著大肚子的楚氏,也包括嘴巴翹得老高,一臉不情願的鎮國公。

  鎮國公是真的不想過來,才這麼一個小官,說出去他都嫌丟人,可孫氏倒好,看的比什麼還重。前幾天便跟他說一定要過來親自送送。

  這有什麼好送的?一來一去都有馬車接著,又不用那小子費神,淨幹這些竟幹這些不知所謂的事!

  因這回過來不是鎮國公的本意,所以鎮國公全程都沒有給什麼好臉。

  不過也沒有人在意他便是了。

  楚氏自打過來了之後,便一直老老實實的站在丈夫旁邊。

  她其實完全沒有必要過來,即便不過來,孫氏這個當婆婆的也不會說什麼,可是楚氏向來會做人,這陣子婆婆越發重視小叔子,丈夫的心又漸漸地偏了過去,楚氏權衡了一二,還是決定跟著一道來了。

  至於唐郢,他是一早就看破了,知道親爹指望不上,唐郢只得自己上陣,跟弟弟交代些為官之道。

  孫氏也連連附和:「你哥說的對,你多聽,總歸是不差的。」

  唐璟連連點頭了一聲,表面耐心地聽了好一會兒,可眼瞧著他這兄長一說起來就跟沒完沒了似的,漸漸也有些受不住了。

  「大哥,再說下去可就來不及了。」

  唐郢收住了話,這才反應過來原來自己已經說了差不多兩刻鐘的功夫了:「那咱們先上馬車,一邊走一邊兒說。」

  楚氏嘴角一抽,無言以對。

  自家丈夫對著大兒子的時候,可都沒有這樣的關心備至。

  「行了行了,二郎說得也對,時辰都要到了咱們就先不說,先讓二郎出門比什麼都強。」

  慌慌張張地出了門之後,唐郢兄弟倆坐著一輛馬車,鎮國公一個人坐一輛馬車。

  這正上職的時候,馬車跟扎堆似的,都往那麼幾個方向涌。

  鎮國公府這邊兩輛馬車進了城之後,沒多久便跟一輛馬車在拐角上碰上了。

  巧了,車上的人剛好是還是跟唐璟大有淵源之人。

  看到對面之人,兩聲冷哼不約而同地從兩個方向傳了過來。

  唐璟聽到動靜,從車簾處鑽出了腦袋。

  見到唐璟,沈侍郎面上划過一絲惱怒。

  鎮國公毫不留情地嗤笑一一聲:「怎麼了,眼熱了?可不是什麼人都能給朝廷效力,我們家出了三個官兒,你們家那位,可就未必了。」

  生平第一次,鎮國公能硬著身板說出這樣的話。

  沈侍郎聽著都笑了:「我說國公爺啊,您可別高興的太久了。我可聽說,貴公子差點將司農司的幾個大人都得罪乾淨了。這麼愛得罪人,怕是沒等到他為朝廷效力,就已經將朝廷得罪乾淨了吧。」

  鎮國公立即看向唐璟。

  唐璟一臉純良。

  他得罪了誰了?

  這臭小子,鎮國公早就知道,但凡是好事兒都輪不到這臭小子身上,但凡是壞事,那肯定是一說一個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