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弘晅:“皇瑪法死要面子活受罪。後來的事也證明策妄阿拉布坦並不是真心投靠咱們,而是爭取喘息之機。咦,朝鮮?”

  “朝鮮求援。”胤禩道,“今年大旱,請求朝廷賑災。”

  弘晅問挑奏章的胤禛:“有關外的摺子嗎?”

  “沒有。”胤禛道。

  弘晅:“東北跟朝鮮接壤,老天爺不可能只挑朝鮮彈丸之地不下雨,不用管他。點個火盆,把摺子扔火盆里。”

  “燒了?”胤禩驚訝,“朝鮮使臣的摺子怎麼能燒?”

  弘晅反問:“還給他?什麼都不批?”

  “你就算壓下來,也不能燒。”胤禩道,“回頭朝鮮使臣找到理藩院,你十一叔怎麼跟朝鮮解釋?”

  弘晅沖跑腿太監招招手:“去跟十一叔說,趕明兒朝鮮使臣找他,就跟他說賑災一事重大,孤不敢自專,必須向汗阿瑪稟報。朝鮮使臣的奏摺,孤已經使人去關外,請朝鮮使臣耐心等些日子。”

  胤禩聽直了眼。

  胤禛頷首:“此事甚好,應該這樣處理。辰時了,太子回東宮用膳吧。”

  “四哥?”胤禩簡直不敢相信他的耳朵。

  胤禛:“我會派人去朝鮮查清楚,朝鮮真無力賑災,我會命關外將士運糧過去。”

  “四叔,這事不用查,一準是朝鮮國王誇大其詞。”弘晅道,“去了也是白跑一趟。這麼熱的天就別折騰了。”

  胤禛反問:“萬一是真的呢?”

  第229章 康熙駕崩

  弘晅想也沒想:“真的又如何,假的又如何, 死的又不是大清百姓。”

  “不是大清百姓就不是人命?”胤禩簡直不敢相信他聽到的。

  太子理所當然的說:“在孤眼裡朝鮮百姓和俄人沒什麼區別, 八叔非要答案,孤告訴你, 不是人命不人命的問題,而是他們的死活跟孤沒關係。有那麼多閒糧,還不如分給大清吃不上飯的百姓。”

  “你——”胤禩張了張嘴,“豈有此理!”

  弘晅被叔叔哥哥們擠兌慣了, 絲毫沒感到不快:“八叔覺得孤不對,大可向汗阿瑪稟報。不過,孤敢保證你的皇帝哥哥會稱讚孤, 數落你一頓。”

  胤禩看向胤禛無聲地問, 真的?

  “皇上二哥怎麼想的我不清楚。”胤禛道,“咱們可以算算, 朝鮮比京城冷, 今年二月中京城下了一場大雪, 朝鮮那邊即便沒有雪,先前下的雪也不可能化。

  “據我所知朝鮮主食大米, 為保秧苗不凍死,他們大概四月初或者三月底插秧。而那邊的水稻大概四個月左右收割。這個時候稻苗應該都沒黃,或者剛剛泛黃,至於這季水稻能見多少,至少得再過二十天才能知曉。即便顆粒無收,也沒到必須賑災的時候。”

  胤禟不解:“那你還要派人查看?”

  “朝鮮國王若真胡扯, 咱們也無需找理由應付。”胤禛說著話轉向太子。

  弘晅:“孤不同意呢?”

  “那就不去。”胤禛說的乾脆。

  弘晅睜大眼:“四叔都不想想?”

  “想什麼?”胤禛道,“朝鮮百姓又不是大清百姓,太子剛才已經說了。太子覺得我會為了幾個朝鮮人跟你作對?我恨不得除了大清以外的人都死光。”

  弘晅嘖一聲:“還是你狠,不愧是孤的四叔。今兒孤心情好,請你們去東宮用膳。”起身伸個懶腰就往外走。

  胤禩扯扯胤禛的衣角:“真由著他?”

  “太子並沒說錯。”胤禛道,“屬國強大起來對朝廷沒好處。”

  胤禩頓時無語。

  胤礽抵達赤峰,向蒙古諸台吉炫耀一下他的軟車軲轆馬車,在眾台吉的羨慕嫉妒中繼續往北。聽到策凌說俄人如今已撤到離原先劃定的邊界線八十里外,便叮囑策凌見好就收,他並不想把紅毛子惹毛。

  策凌也不想把紅毛子惹毛,不過他也得防著紅毛子,於是提出向朝廷買火器。其實策凌更想找朝廷要,可惜皇帝太小氣,借給他火器都要他出來回費用,送他?這輩子甭想。

  胤礽聽到策凌要的不多,便跟策凌說火器由胤禟負責,他並不知道一枚火炮造價多少,吩咐他直接給胤禟寫信。

  八月初,胤禟接到策凌的信,過了三五天又接到幾封蒙古王爺的信。縱然九王爺去過漠北,到過南海最南端,見多識廣,可是看到皇帝出去一趟賣掉三十枚火炮,兩百粒彈,忍不住感慨,他見識太少。

  翌日,見著弘晅,沒有外臣在場,胤禟故意把策凌寫給他的信給弘晅看:“有什麼想說的?”

  “咱們不用的那些火器賣給他們。”弘晅道,“別賣最新的火炮。”

  胤禟:“你的汗阿瑪太大方,之前借給策凌的火器就是前年做出來的。”

  “這兩年沒有改進?”弘晅問。

  胤禟仔細一想:“是有一點點改進。”

  “這就行了啊。”弘晅道,“即便策凌請懂行的人研製,等他做出來一模一樣的,咱們新的又出來了。怕什麼,儘管賣。”

  胤禟服氣:“真是你汗阿瑪的好兒子。”

  “必須的。”弘晅道,“給雲南、四川和西藏那邊去信,叫他們聯絡一下那邊的外國人,問問他們要不要火器,把以前的火器全部清理出去。”

  胤禟皺眉:“賣給他們做什麼?”

  “聽汗阿瑪說南邊那些小國都被西方來的洋人占了,當地人肯定想奪回來。”弘晅知道胤礽一直惦記簽《尼布楚條約》讓出去的地,將心比心,“咱們提供火器,他們把洋人打回去,消減洋人的地盤,咱們也不用整天擔心被洋人比下去,洋人攻打咱們啊。”

  胤禛看了他一眼:“你倒是會一舉反三。”

  “謝謝四叔誇讚。”太子臉皮十分厚,沖胤禛笑笑,就問胤禟,“除了火器,還有別的事?”

  胤禟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沒了。本來還指望你勸勸你汗阿瑪。”

  “汗阿瑪決定的事,孤勸不了。”弘晅道,“汗阿瑪連皇瑪法的話都不聽,孤說得多了,他直接揍孤。”

  胤禛:“每次都是一巴掌,跟撓痒痒似的還好意思往外說。”

  “那是沒打在你身上。”弘晅扔下硃筆,“孤得陪皇瑪法用膳去了,剩下的你們處理。”不等叔叔們開口,又說,“汗阿瑪說了,你們協助孤處理政務,別想什麼都不干。”說完就往慈寧宮方向跑。

  胤禟望著他一蹦三跳,很是無語:“難怪皇嫂不給他選太子妃,就這樣選了太子妃,他也能把太子妃給氣得天天都想回娘家。”

  “羨慕不?”胤禛問。

  胤禟楞了一下:“我羨慕他?開什麼玩笑。”突然一頓,苦笑道,“有時候是挺羨慕。兩位嫡兄比他年長六歲,又是皇兄和皇嫂最小的孩子,無需像你我小時候為了能讓汗阿瑪多看一眼,絞盡腦汁想法子引起汗阿瑪注意,皇兄和皇嫂就把世間最好的送到他面前。唉,咱們這個太子,最厲害的一點就是會投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