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過想想以姑母的為人,最是不看中那些俗事,反而最重人的品性,必是那曹家人入了她的眼,這才想著將趙郡主下嫁。

  「那倒是好事,曹鋮雖機敏不足,可憨直爽快,想來也是這點能入長公主的眼。」

  「也就是了,我與曹夫人一通氣,她是再願意不過了,這樣的好姻緣求都求不來,我就等著那謝媒禮呢!」杜氏愉快地笑起來,大長公主請她做媒,這臉面給的,讓她著實歡喜。

  又想到自家的常樂,與趙郡主一般大,這親事也該相看起來,「你妹妹也要到年紀了,我與你爹對這京中的關係還是一知半解,怕是錯了眼,你和王爺結交的人更多,有什麼合適的你也尋摸一下。」

  「好,娘放心,常樂的事情,我會記著的。」蓮笙立馬點頭答應,便是杜氏不說,她也會將此事放在心中,必定會替常樂挑個好夫家。

  「那便託付你與王爺了,不要找多麼顯貴的家世,只要人品好,沒那麼花花腸子就行,那些個屋裡塞滿通房的不能要。」

  「嗯,我心中有數。」

  有通房妾室的一律排除在外,她的常樂,哪能斗得過那些陰私手段的女子,要找就找身家清白的,只要人有才幹,憑著夫君的關係,必能平步青雲。

  戴嬤嬤將手中的包裹遞給杜氏,杜氏打開給蓮笙一瞧,只見裡面是幾套嬰孩的衣物,軟綿的料子做成的小衣裳讓人愛不釋手,小小的如意鞋上繡著胖胖的虎頭。

  「大丫頭,我知道你王府中什麼也不缺,這些是娘親自己做的,繡工做法都不出色,卻是我做外祖母的一片心。」

  蓮笙細細地撫著那些衣裳,「娘做的,再合意不過,等孩子出生,就讓她穿她外祖母親自做的衣裳,想來她也會極喜歡的。」

  「那敢情好,以後我們的小郡主可千萬要長得似她娘啊。」

  杜氏也早已得知女兒這胎不是兒子,剛開始還怕王爺會不高興,不過見霍風依然對大丫頭疼寵有加,也是放下心來。

  目送杜氏離開後,蓮笙笑著接過宮嬤嬤手中的湯盤,親自送到前院的書房中,一打帘子,只見厚重的紫檀木案桌上,身著褚青長袍的男子單手執書,玉冠將他的墨發束起,平靜的臉正專注地看著手中的書。

  聽見聲響,眼一抬,便起身朝她走來,一邊接過湯盤,一邊解下她的斗篷,牽著她的手往桌案走去。

  「怎麼自己端過來,雪路太滑。」

  「無事的,我小心得很。」蓮笙笑著坐下,雙手疊與腹前,傾上前去看那本書,卻是前朝遺記,她驚訝地抬頭看著丈夫,真想不到他還愛看這種野史。

  男子的大手翻到其中一頁,長指點向其中的幾排,只見上書,「殷十五年,皇太女請願西征,路行險山處,忽天崩地裂,黃沙漫天,烏雲遮日,日隱月現,足有兩刻鐘之久,雲去日出,山中只余沙石,人影全無。」

  蓮笙抬頭看著他,這書中的情景,看起來倒像是天狼逐日,可也不至於整個軍隊都失了影蹤,其中可有何玄妙?

  霍風的大手一隻手環著她,另一隻手拿出另一本書,上面印著仙客遊記,翻到中間一頁,寥寥幾排字,「吾迷於山木,樹木蒼翠,霧氣環繞,突聞遠處琴笙悠揚,人聲鼎沸,間或還有孩童的嬉鬧聲,吾大喜,直奔而去,卻輾轉折回,尋之未果,側耳細聽,琴聲似近在眼前,卻又遠在天邊。」

  她凝眉細思,莫非那皇太女一脈並未消亡,而是隱居山中,可當初皇太女率領的可是數萬大軍,這麼多人,怎麼可能完全無蹤可尋,為何多年來從未聽過?

  「殷皇后乃世間奇才,殷皇能從一介草莽奪得江山,她居功至偉!」

  蓮笙點點頭,史書曾記載,支撐整個殷朝的國庫便是殷皇后一手創辦,更別提她曾與千萬大軍中,救殷皇於刀下,當真是一代奇女子。

  若皇太女深得她的真傳,會那行兵布陣之法,帶著幾萬人消失無蹤,也不是沒有可能,那殷後曾預言過,殷朝五年內必亡,怕是她早已看出端倪,讓女兒隱去避世。

  若自己和宸兒真是她的後人,也算是沒有辱沒她!

  可她們一脈,既然避世而居,她的祖母,為何會離開族人,來到這京都呢?

  霍風垂下眼帘,若他猜得不錯,洪家的祖母與魯國公口中的煙娘便是同一人,當年魯國公正值壯年,曾有一回奉旨西巡,煙娘不知為何正好出山,可能便是那時與煙娘結識,而不知是何緣故,煙娘居然跟著他來到京中。

  剩下的便不難猜出,煙娘得知魯國公居然有妻室,才會離開。

  蓮笙似是與他想到一處,臉色也冷下來,若真是如此,那魯國公府,加諸在煙娘身上的痛苦,她必讓他們加倍奉還。

  而那邊魯國公府中,大安氏再一次向丈夫示好,親手熬了參湯,正要邁進魯國公住的院子,卻被侍衛攔著不得入內,她氣得將手中的參湯摔在地上,只差沒有破口大罵。

  「好大的膽子,你們這些個奴才,居然敢攔我。」

  那侍衛一臉的面無表情,他們是國公府的家衛,一切都聽從國公的吩咐,可對著國公夫人,能攔下就可以,當場頂撞的事他們還是不敢做的。

  見那些侍衛如死人般地不言不語,大安氏更加來氣,丈夫多年來都對著她陰陽怪氣的,別人不知,可她心中的苦從何去訴說,人都說當年國公言浪子回頭,只守她一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