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說完,抬手道:「送太妃娘娘回去。」

  成太妃還想再說什麼,嘴唇動了動,終於是無言,只是深深地看了一眼熹妃。

  等到成太妃走出去後,胤禛才緩緩道:「熹妃,成太妃為你求情,朕也有皇孫喜事,弘昕緊接著更要娶嫡福晉,朕不想在這時候折騰發作,但不代表朕心裡沒有一桿秤!你在王府、宮中這麼多年,應當知道朕的秉性,更知道因了成太妃的緣故,朕今日對你已是十分寬容,這筆帳,朕記在心裡,暫不跟你追究——你若是真心疼愛弘曆,就回去好好反省反省該怎麼做一個額娘!沒想清楚之前,別來叨擾朕。」

  熹妃的一滴眼淚掛在下巴上,搖搖欲墜。

  ……

  日子轉眼到了雍正十七年的九月,正是秋高氣爽的好時節。

  皇室婚禮沒有議婚的過程,而由皇帝指婚代替,一般的皇子,皇帝可以直接指定貴女人選,倘若怕範圍太小,未能挑選到合心意的,也可以從秀女中指定。

  這便要選秀了。

  沉寂了多年的選秀,終於又紅紅火火地辦了起來。

  清代的選秀女制度,本來就是為了皇帝及皇子皇孫、親王、郡王等擇妻的制度。

  始自順治年間,每隔三年進行一次。

  當然,如果皇上覺得沒必要,選秀也可以不選。

  選秀女前,由戶部下發行文,命將應選之秀女具結逐級呈報。待戶部奏准日期後,將秀女送至京師神武門交內監引閱初選、再選。

  應選秀女一般是滿洲、蒙古、漢軍八旗官員家中的少女。

  選秀女需由皇帝、皇太后或皇后選看,初中者記名,定期複選。

  再中者或入皇帝後宮,或為皇子皇孫指婚,再為親王、郡王及其子弟指婚。

  正好宗室子弟中,一樣有幾個孩子到了合適的年紀,胤禛便想著一併辦了。

  如今宮中沒有太后、沒有皇后,選秀指婚,便只看皇帝與皇貴妃的心意了。

  最後站到吉靈面前的女孩子,一排排瞧過去,水嫩嫩的像小花一樣。

  吉靈只看了一眼,就低下了頭。

  胤禛伸手握緊了吉靈的手,嘴角含笑地望著她。

  他伸手指在她手心裡寫字,吉靈細細體會著他寫的字,嘴角也漸漸彎了起來。

  胤禛寫的是「一生一世。」

  一生一世一雙人。

  可是她想到後面的句子,心又有些沉了下去。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她用力回握住了胤禛的手。

  收斂回心神,吉靈看著眼前的秀女。

  唱禮太監高聲報著各家的門族、年齡、姓氏等。

  嫡福晉不是格格,由不得只看容貌。

  相比之下,容貌反而是重要性排名比較靠後的一項。

  更重要的是家世和性情。

  足足看了三天,權衡各方因素考量,最後胤禛拍板定下來了富察家的姑娘。

  吉靈特別滿意——撇去性情不說,這女孩子長得也好,眉目如畫,周身透著一股溫婉,站在那兒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中帶著文雅的書卷氣,跟一朵小白蓮似的,清新出塵。

  哦,她形容的「小白蓮」絕對沒有貶義!

  「這長相和性格,弘昕應該喜歡。」她側頭過去對胤禛道。

  胤禛也笑:「朕也瞧著富察家合適,沒想到孩子也不錯,真是天賜佳偶了。」

  吉靈偷偷地就讓小芬子去通知七阿哥,說要給哥哥娶嫡福晉,讓哥哥悄悄地過來看一眼。

  弘昕被弟弟手腳並用地硬拽了來,正好富察氏跪下去謝恩,抬起頭來的一瞬間,弘昕就怔在當地了。

  這天晚上,吉靈就把他喊到九洲清晏殿了,在書房裡問他:「如何?」

  弘昕臉漲得通紅:「全憑皇阿瑪、額娘做主。」

  吉靈本來是坐著捧著茶盞的,聽了這話便笑的打跌,險些將茶盞也摔了。

  她站起身來,七喜已經掏著手帕給她擦著身上水漬。

  吉靈笑著道:「你這話,額娘聽得很耳熟,你三姐姐當時看額駙畫像時候,也是這麼說的。」

  她走到弘昕面前,看著兒子耳朵都已經紅了。

  小小少年郎很窘迫。

  吉靈心中一股老母親的慈愛之心油然而生。

  她柔聲道:「好好準備些吧,往後娶了嫡福晉了,便是大人了,你雖是皇子,也要知道這是別人家千萬般疼愛養大的女兒,一定要愛她護她,尊重她,小夫妻兩好好過日子,額娘……額娘也老了,總不能看顧著你一輩子。」

  弘昕抬起頭道:「額娘,兒子會一直孝順您。」

  吉靈笑著點頭,眼前卻有些模糊:「好孩子,只要你們好,額娘就放心了。」

  皇子大婚之前,宮裡規矩,為了曉得人事,總會在婚前,先讓宮女與皇子親昵。

  這般之後,若是皇子滿意這個宮女,便可以收了做侍妾,若是不滿意,重新打發回去便是。

  內務府送來的宮女,各個相貌都秀麗可人,都是精心挑選過的,年紀差不多都比弘昕大,也有和弘昕一樣年紀的。

  弘昕最後只定了個年紀小的。

  這個年數的男孩子還沒完全長大,過早地履歷風月,對身體安康未必是件好事。

  吉靈委婉地提醒了胤禛幾次,讓他去和兒子說一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