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
“主子,一直都只會害怕失去而不去正視危險的人,那他的結局就是失去一切。”徐嬤嬤太明白這個主子了,每個在後宮中的女人都會害怕失去現有的一切,尤其爬的越高,心中的那份恐懼就越發厲害。但是大家都知道一味的恐懼是沒有用的,就連皇貴妃都知道只有抓住一切能利用的東西,才能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也才能不失去,甚至是擁有更多的東西。
可是如筠她又何嘗不知道這些呢,只不過那些夢還有她自己的心結就如同一堵堵高牆將她困在其中,而不得出。
“主子,奴才瞧那身形好像是太子爺過來了,咱們要不要先避一避。”喜豆看著穿著淡黃衣服的人正朝他們這個方向走來,而且越來越近,趕忙上前稟告了正在沉思的如筠。
作者有話要說:哎,又辦錯事了,難受一直都認為自己很成熟了,現在卻發現在為人處世上面我還遠遠不及以前一直想著,上大學之後就要找個地方打工
走出困境,苦命公主
後宮之中一直以來都有一個奇怪的關係,對於尋常皇子而言稱呼那些不是生養他們的妃子,一般都稱都是在那個妃子的名號後面加上“額娘”,比如一直以來胤禩稱呼如筠為“成額娘”一般,當然這些稱呼僅限於在後宮之中極有分量的妃子才能得到眾皇子如此的禮遇。但是對於太子,那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皇子而言,卻又有著不一樣的規矩,當後宮妃子和太子遇上時,一般不在妃位以上的後宮女子只有給太子請安的份,而在妃位上的女子如榮妃,敏妃,宜妃她們遇到太子時,雙方都不用給對方請安,只是客套的問好,而貴妃皇貴妃皇后這些在後宮之中地位超然的女子,則是能得到太子的請安。
皇宮之中可以一直居住的男人只有兩個,一個為掌管天下的皇帝,還有一個就是未來即將成為掌天下者的太子。太子在未成為皇帝之前一般都會帶著他的一眾女人居於東宮,在正常的情況下,為了避嫌,皇帝的後宮和太子的東宮甚少有所往來。
而皇帝的妃嬪們一般遇到了太子,也會趕緊避開,以免惹出什麼流言蜚語。所以即使是如筠和當朝太子見面的機會也寥寥可數,小的時候,康熙總會領著一眾皇子去慈寧宮請安,那時她遠遠地見過那個被眾人包圍著的太子,後來皇子們漸漸長大了,太子進入朝堂之後,她就甚少見到那個令康熙一直得意不已的皇子了。
可是這回她是想避都避不開了,看上去太子好像心情不好,走路都有些冒冒失失,橫衝直撞的。如筠心裡笑了一下,這個被康熙一直讚賞有加的太子從某一方面來說,其實他還是沒有成熟,一個成熟的人是不會讓別人能有機會透過他的臉看到他在想些什麼。
“太子爺,太子爺,您慢點,求您走慢點,小心磕著碰著。”太子前面走的飛快,就如同一陣來勢洶洶的風一般,還沒待那些在後花園伺候的太監宮女們反應過來呢,臉色極差的太子爺就已經從他們身邊過去了,嚇得那些奴才們全是發抖一個個都跪在地上給太子磕頭請安請罪,希望苦命的他們不會成為太子惡劣心情下的產物。
如筠扯起笑臉迎風而立,看著那個比胤禛大上幾歲卻還學不會內斂的太子,不禁在心裡暗暗的比較起他們兩人。
而那個被生氣沖昏了頭腦的太子,看到在不遠處那個披著淡粉色披風站在梅花林里的女子,不由得愣住了,後宮只要有些分量的妃嬪他都認識,因為那些女人極有可能會為了她們自己的兒子而把她這個太子當成絆腳石,在朝中在後宮想要他這個太子命的人不計其數,而他也必須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但是他對那些同是皇阿瑪女人,而不是他親生額娘的妃子們一直以來都懷有一種隔閡和敵意,如同一個孩子一般,他自然希望皇阿瑪心裡的女人永遠都要是那個為皇阿瑪整頓後宮,不惜以生命為代價而生下他這個兒子的皇額娘。可是就如他不可能只有太子妃一個女人一樣,他知道但卻不願意相信皇阿瑪的心裡一直都有著另一個女人占著原本該屬於他皇額娘的位置。
而眼前的那個女人,養育了宮裡的好幾個皇子,雖然皇阿瑪一直和他說,只要和四弟打好關係,將四弟控制在手掌之中,那整個景仁宮的一眾皇子就會為他所用,而他這個一直在宮裡沒有兄弟幫襯的太子就有如如虎添翼一般。
可是他卻並不相信,因為四弟太難以捉摸了,四弟一直都在他手下辦事,可也就是因為如此他看到了景仁宮的這碗水太深了,而且四弟七弟十四弟那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兄弟,在皇宮裡有著一母同胞的兄弟是極其難能可貴的,他們又怎麼會容許一個外人插足他們中間,又或者將他們的關係打破呢。不過,那個八弟到底可以好好利用一番,既然他可以為了權勢而棄暗投明,轉向長公主和皇貴妃那邊,那他就有可能為了權力而去對付景仁宮昔日的兄弟。當然,他也不會任由四弟七弟他們抱成一團,否則那將會成為他最大的威脅。
一邊想著,太子一邊放慢腳步走到了距離如筠十來步的地方,“胤礽未曾知曉成妃娘娘正在後花園賞梅,突兀娘娘了。”
“沒事,太子爺客氣了,我也只是路過這裡罷了。”一陣冷風吹過,如筠拉緊了身上的披風,微笑著向太子點頭示意。
“胤礽公務繁忙,先行告退了。”原本與后妃見面就是宮裡禁忌,而且心情不好的他此刻也不想再和這個女人多廢話下去。
“恩”,如筠點了點頭,微微側過身,朝著太子做了一個請的姿勢。
太子向如筠道謝之後,昂首挺胸再次快步向前走去,而跟隨在他後面的那一群奴才也不得不在雪地里奔跑了起來,還要隨時擔心著太子爺會不會被磕著碰著。
“太子爺也是怪可憐的,從小沒有親額娘的貼心照顧,被皇上罵了,連個從中調和,說說軟話的人都沒有。”徐嬤嬤看著那遠去的太子一干人等,壓低著聲音,說著她的猜想。確實在這天下間,剛把太子爺惹到臉色發青的也只有當今聖上了。
徐嬤嬤的一句無心之言,突然令這段時間一直陷在困局之中,不得其解的如筠豁然開朗。即使他是太子那又怎麼了,即使康熙的心一直都在太子那裡,那又如何?
在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這兩個角色對於孩子人生初期和性格的形成有著決定性的因素,對於從小失去了母親,在皇帝父親嚴厲教導下成長的太子,性格上或多或少都有著幾分孤僻和叛逆。相對於其他皇子而言,太子是最得康熙寵愛的皇子,同時也是康熙花了最多時間和功夫去栽培的兒子,就光這兩點足以讓其他皇子嫉妒上大半輩子,甚至是一輩子都耿耿於懷。但是對於一個生來就擁有這些先天條件的太子而言,或許他不能感受到皇帝父親那份厚重而深沉的愛。即使他從小擁有著全宮上下所有人的寵愛,可也就是他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更加導致了沒有人在一些細小的事情上給與他正確的幫助。
而同時遠去的太子由於見了成妃的緣故,而使得他想起了自幼沒有額娘庇護的他曾受了多少委屈,倘若剛剛有額娘在,皇阿瑪還能那麼不顧所有人的眼光當眾批評他嗎?
可是如筠她又何嘗不知道這些呢,只不過那些夢還有她自己的心結就如同一堵堵高牆將她困在其中,而不得出。
“主子,奴才瞧那身形好像是太子爺過來了,咱們要不要先避一避。”喜豆看著穿著淡黃衣服的人正朝他們這個方向走來,而且越來越近,趕忙上前稟告了正在沉思的如筠。
作者有話要說:哎,又辦錯事了,難受一直都認為自己很成熟了,現在卻發現在為人處世上面我還遠遠不及以前一直想著,上大學之後就要找個地方打工
走出困境,苦命公主
後宮之中一直以來都有一個奇怪的關係,對於尋常皇子而言稱呼那些不是生養他們的妃子,一般都稱都是在那個妃子的名號後面加上“額娘”,比如一直以來胤禩稱呼如筠為“成額娘”一般,當然這些稱呼僅限於在後宮之中極有分量的妃子才能得到眾皇子如此的禮遇。但是對於太子,那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皇子而言,卻又有著不一樣的規矩,當後宮妃子和太子遇上時,一般不在妃位以上的後宮女子只有給太子請安的份,而在妃位上的女子如榮妃,敏妃,宜妃她們遇到太子時,雙方都不用給對方請安,只是客套的問好,而貴妃皇貴妃皇后這些在後宮之中地位超然的女子,則是能得到太子的請安。
皇宮之中可以一直居住的男人只有兩個,一個為掌管天下的皇帝,還有一個就是未來即將成為掌天下者的太子。太子在未成為皇帝之前一般都會帶著他的一眾女人居於東宮,在正常的情況下,為了避嫌,皇帝的後宮和太子的東宮甚少有所往來。
而皇帝的妃嬪們一般遇到了太子,也會趕緊避開,以免惹出什麼流言蜚語。所以即使是如筠和當朝太子見面的機會也寥寥可數,小的時候,康熙總會領著一眾皇子去慈寧宮請安,那時她遠遠地見過那個被眾人包圍著的太子,後來皇子們漸漸長大了,太子進入朝堂之後,她就甚少見到那個令康熙一直得意不已的皇子了。
可是這回她是想避都避不開了,看上去太子好像心情不好,走路都有些冒冒失失,橫衝直撞的。如筠心裡笑了一下,這個被康熙一直讚賞有加的太子從某一方面來說,其實他還是沒有成熟,一個成熟的人是不會讓別人能有機會透過他的臉看到他在想些什麼。
“太子爺,太子爺,您慢點,求您走慢點,小心磕著碰著。”太子前面走的飛快,就如同一陣來勢洶洶的風一般,還沒待那些在後花園伺候的太監宮女們反應過來呢,臉色極差的太子爺就已經從他們身邊過去了,嚇得那些奴才們全是發抖一個個都跪在地上給太子磕頭請安請罪,希望苦命的他們不會成為太子惡劣心情下的產物。
如筠扯起笑臉迎風而立,看著那個比胤禛大上幾歲卻還學不會內斂的太子,不禁在心裡暗暗的比較起他們兩人。
而那個被生氣沖昏了頭腦的太子,看到在不遠處那個披著淡粉色披風站在梅花林里的女子,不由得愣住了,後宮只要有些分量的妃嬪他都認識,因為那些女人極有可能會為了她們自己的兒子而把她這個太子當成絆腳石,在朝中在後宮想要他這個太子命的人不計其數,而他也必須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但是他對那些同是皇阿瑪女人,而不是他親生額娘的妃子們一直以來都懷有一種隔閡和敵意,如同一個孩子一般,他自然希望皇阿瑪心裡的女人永遠都要是那個為皇阿瑪整頓後宮,不惜以生命為代價而生下他這個兒子的皇額娘。可是就如他不可能只有太子妃一個女人一樣,他知道但卻不願意相信皇阿瑪的心裡一直都有著另一個女人占著原本該屬於他皇額娘的位置。
而眼前的那個女人,養育了宮裡的好幾個皇子,雖然皇阿瑪一直和他說,只要和四弟打好關係,將四弟控制在手掌之中,那整個景仁宮的一眾皇子就會為他所用,而他這個一直在宮裡沒有兄弟幫襯的太子就有如如虎添翼一般。
可是他卻並不相信,因為四弟太難以捉摸了,四弟一直都在他手下辦事,可也就是因為如此他看到了景仁宮的這碗水太深了,而且四弟七弟十四弟那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兄弟,在皇宮裡有著一母同胞的兄弟是極其難能可貴的,他們又怎麼會容許一個外人插足他們中間,又或者將他們的關係打破呢。不過,那個八弟到底可以好好利用一番,既然他可以為了權勢而棄暗投明,轉向長公主和皇貴妃那邊,那他就有可能為了權力而去對付景仁宮昔日的兄弟。當然,他也不會任由四弟七弟他們抱成一團,否則那將會成為他最大的威脅。
一邊想著,太子一邊放慢腳步走到了距離如筠十來步的地方,“胤礽未曾知曉成妃娘娘正在後花園賞梅,突兀娘娘了。”
“沒事,太子爺客氣了,我也只是路過這裡罷了。”一陣冷風吹過,如筠拉緊了身上的披風,微笑著向太子點頭示意。
“胤礽公務繁忙,先行告退了。”原本與后妃見面就是宮裡禁忌,而且心情不好的他此刻也不想再和這個女人多廢話下去。
“恩”,如筠點了點頭,微微側過身,朝著太子做了一個請的姿勢。
太子向如筠道謝之後,昂首挺胸再次快步向前走去,而跟隨在他後面的那一群奴才也不得不在雪地里奔跑了起來,還要隨時擔心著太子爺會不會被磕著碰著。
“太子爺也是怪可憐的,從小沒有親額娘的貼心照顧,被皇上罵了,連個從中調和,說說軟話的人都沒有。”徐嬤嬤看著那遠去的太子一干人等,壓低著聲音,說著她的猜想。確實在這天下間,剛把太子爺惹到臉色發青的也只有當今聖上了。
徐嬤嬤的一句無心之言,突然令這段時間一直陷在困局之中,不得其解的如筠豁然開朗。即使他是太子那又怎麼了,即使康熙的心一直都在太子那裡,那又如何?
在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這兩個角色對於孩子人生初期和性格的形成有著決定性的因素,對於從小失去了母親,在皇帝父親嚴厲教導下成長的太子,性格上或多或少都有著幾分孤僻和叛逆。相對於其他皇子而言,太子是最得康熙寵愛的皇子,同時也是康熙花了最多時間和功夫去栽培的兒子,就光這兩點足以讓其他皇子嫉妒上大半輩子,甚至是一輩子都耿耿於懷。但是對於一個生來就擁有這些先天條件的太子而言,或許他不能感受到皇帝父親那份厚重而深沉的愛。即使他從小擁有著全宮上下所有人的寵愛,可也就是他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更加導致了沒有人在一些細小的事情上給與他正確的幫助。
而同時遠去的太子由於見了成妃的緣故,而使得他想起了自幼沒有額娘庇護的他曾受了多少委屈,倘若剛剛有額娘在,皇阿瑪還能那麼不顧所有人的眼光當眾批評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