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顧勵修建水庫,開墾田地一事,朝臣們都知道。但是他要黃河邊的百姓們把良田讓出來種植林木蘆葦,就有不少人表示不以為然,並認為黃河漲水,是神明或者天意安排,種樹和蘆葦能有什麼用,勸顧勵不要把錢往水裡丟。

  要說服他們十分困難,因為顧勵沒辦法跟他們解釋這種環境科學,這事情他只能頂著壓力幹下去,所以地方官在安置老百姓的時候,手段需得溫和,若鬧出什麼強行拆遷的事,到時候民怨沸騰,言官們一定會罵得更厲害。

  聶光裕忙活了大半年,也該獎賞他了,顧勵讓人給他送了錢、布匹,糧食,至於要不要升他的官,需看後效。

  快過年了,今年大家都很辛苦,該賞賜的賞賜一波,該慰問的也要慰問一波。顧勵讓人給各地的藩王、直殿監的宦官、皇莊上勞作的內侍還有謝杏村、吳老三的家人都送了些慰問品過去。

  至於明年的工作,也該提早做安排。有官員向他提議,既然今年土豆大豐收,糧食可以省下來,不如由朝廷在各地方上建平準倉,按市價收來老百姓手裡的糧食,堆入倉內,遇到荒年便可開倉放糧。

  這項建議看起來倒是挺美好,但是顧勵和穆丞相都不太贊同。但凡有政府插手的工作,就有腐敗官僚上下其手的機會,平準倉在以前的朝代也搞過,但是最後都沒有起到多大的效果。畢竟在購買糧食的時候,誰能保證吏胥們不會搞壓價強賣那一套?糧食收上來了,會不會有人中飽私囊?看管糧食的人,會不會監守自盜?地方官會不會把平準倉的糧食挪作他用?

  雖然顧勵這一年來抓貪官抓惡吏花了很大的功夫,聽耿崇明說,地方吏治較往年好多了,但顧勵不想給這些地方官任何一點可以壓迫剝削的機會。

  而且把糧食留在老百姓手裡頭,老百姓自己會進行調節,何必一定要建平準倉呢?

  穆丞相與他也是同樣的看法。

  此外,穆丞相已把明年耕種玉米、紅薯、花生的事宜布置好了,開春了便可安排下去,他這倒是提醒了顧勵,顧勵把李棠叫來,交代他:「明年皇莊內不用再種土豆紅薯這些了。」

  李棠有些不解,說:「陛下,土豆這東西老百姓們喜歡,產量又大,怎麼不種呢?」

  顧勵向他解釋:「全國各地的土豆紅薯產量,足夠供應全國,皇莊上種的糧食,正好可以保存起來,待到荒年時開倉放糧,接濟百姓。」

  李棠懂了,這是皇上個人為民間建的平準倉。

  陳奉近來終於順了許多。

  有夷辛未卜先知的卷宗相助,再加上陳奉坑蒙拐騙,蠱惑人心的本事,要取得尼德蘭等國的好感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再加上他來到歐洲後結交的幾位好友幫忙,很快陳奉就取得了大部分新教國家的支持,在英格蘭建立了一家私人獨立的聯合銀行,新教國家參股,聯合銀行發行紙幣,用紙幣取代貴金屬本位制,對抗天主教國家。

  聯合銀行的資產總額迅速增加,陳奉終於明白這種紙幣魔法究竟妙在哪兒了,他用紙幣為這些國家解決了打仗軍費,同時也壟斷了紙幣的發行權。有數個國家為他背書,聯合銀行發行的股票節節高升,每一天早晨睜眼醒來,銀行的資產都會刷新上漲——這就是不斷膨脹的泡沫,是操控在陳奉手中的魔法。

  甚至,他還可以以銀行的股權為籌碼,對每一次戰爭進行投資,有夷辛未卜先知的卷宗在手,他永遠都不用擔心自己投錯了對象。

  不過短短几個月,就連傲慢保守的黎塞留也派人前來傳話,希望他和陳奉之間的友誼,還能為法蘭西在聯合銀行的股東間保留一席之地。陳奉自然樂意賣他一個人情。

  在海面上來回奔波了數月,再次來到法蘭西,他的地位已今非昔比。參加了幾次宴會,陳奉就對這種所謂上流社會的社交手段感到了厭煩,讓家僕能推就都幫他推了。

  他在巴黎租了宅邸,這些家僕們也都是請朋友幫忙僱傭的,都是些年輕英俊的僕人,可無論是這些人也好,宴會上那些精緻而諂媚的面孔也罷,都無法讓陳奉激動。

  離開大楚已有大半年了,現在這個時間,大楚應當正在度過農曆新年吧,也不知夷辛過年時,是不是一個人呢?

  都已經過了這麼久,被騙的氣憤已被時間消化,如今剩下的,也不過是立場懸殊的惆悵和不想承認的思念罷了。

  陳奉沒有獨處多久,因為他有客人來了。

  這兩名客人都是從事海上貿易的商人,最近剛從遙遠的東方運了一批絲綢茶葉繡品等東西來販賣。

  兩名商人還以為這位法蘭西新貴把他們找來,是為了買他們的絲綢茶葉,熱情兜售吹噓了一番,陳奉靜靜地聽了,臉上難得地帶了點微笑。

  「你們既然剛從大楚過來,那裡近來如何?」

  一商人說:「比起以前有極大不同,可認真說起來,又說不上來。」

  另一名商人就機靈多了,說:「大楚人很聰明,個個都是烹飪天才!這次我們去大楚,發現了好幾種民間流行的新作物,這些作物我們在其他地方都見過,但只有大楚人研究出了好幾種烹飪方法。」

  陳奉思索道:「是麼……這一定是夷辛的功勞。」

  「大楚的居民安居樂業,一切都井井有條,治安穩定,那景象比以前我們去時見過的要好很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