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哪裡是在遼東?咱們是去京城才見到他的。」

  幾人把從遼東回到京城的這一段說了。

  楊廷璧問道:「那陛下……他長什麼模樣?」

  好友們還惦記他當時不肯一同去遼東,偏要賣個關子,說:「來年春闈你入了殿試,自然能見到陛下了。待你見到陛下,一定會大吃一驚的!」

  南方生員們的事總算處理完了,顧勵倒希望這幫人裡頭能出幾個國之棟樑,他的一番良苦用心才算沒有白費。他交代俞廣樂,可選些生員文人們的文章刊登在《大楚晨報》上,顧宜興這個馬甲拋磚引玉的作用已經達到了,以後不必再用了。

  江西與湖南地區戕害百信的吏胥已被押解入京,交由刑部審理這事。刑部審訊了,他才弄明白這些基層的吏胥隊伍有多麼龐雜。

  在衙門裡當差的吏胥很多,稱作正役,也有叫正牢子,一個正役的職位時常有五六個人來做,除此之外,還有依附這些吏胥的幫閒,便被稱為白身,或叫白員。

  換句話解釋,這些白身就是基層政府的臨時工。當然,這些臨時工都是有關係和人脈才能當上的。

  而白員的人數,往往是正員數量的十幾倍!這些人的薪俸,小部分由衙門發放,大頭都是從搜刮百姓而來。

  如何搜刮百姓,刑部的審訊中給了一個例子。這些查牌差役們把酒鋪酒具收繳,以「天旱糧貴,不許煮酒熬糖」(1)為由進行勒索,酒家翁不知告官能有多大的成功性,便只能在權衡利弊後忍一時之氣,取私財賄之。

  從顧勵的了解來看,就算酒家翁狀告上級官員,恐怕成功的概率也小。因這些正役白身隊伍龐大,在本地盤根錯節,在衙門官署都有人脈,如同地頭蛇一般,父母官都是外地調任,強龍難壓地頭蛇;若這父母官良知未泯,非要強壓,大概率會落得楊庭芳一般的下場。這也是為什麼江西、湖廣的兩位父母官要向他上書求助。

  而這幫白身們借著勒索敲詐,每年能有百餘兩白銀的收入,抵得過一普通農家種地十年了。

  這種損公肥私,侵害群眾利益的白員不除去,老百姓們不會有好日子過。這幫人帶來的禍患,與弄權貪污的王正一般大了。顧勵下旨,罪大惡極之人,推出宣武門處斬,其餘人等家財籍沒,押去工部修官道,修水庫,讓他們服勞役十年。

  顧勵在邸報、《大楚晨報》上都提及白員一事,以白員的家財為獎勵,鼓勵老百姓們檢舉揭發,捉拿白員。此外,各地方需得進行自查,把各衙門經制名額上報吏部,若有超編,及時整改。

  他讓江延書派人出去檢查整改情況,謝蓮帶侍衛們保護著。若不是他不便出京,他倒想自己出去看看。

  此外,他也把江延書找來商量過,他在京城設立監察部,其實能庇護的,也僅僅是北直隸範圍內的百姓罷了。有的百姓不被逼到死路上,是不會千里迢迢進京告官的,對於那些侵害利益的小地方,能忍就忍了。

  他和江延書商量,自十三道御史中抽調人手,派往十三省,設立監察司,獨立於當地行政體系之外,監察地方官員,當地的百姓若有不平之事,官府又推諉扯皮或整治無效的,可以來監察司報案。

  十三道御史一百多人,派出去的人手還是有的,只是需得選拔正直能幹的,否則監察司與地方官沆瀣一氣,反倒叫百姓日子更難過。

  江延書領命去了。

  顧勵又想著,下次耿崇明回來時,需得交代他留心觀察各府州縣是否有衙役超編冗員之事,此外也要請他幫忙監督著監察司,若有不得力的,便可立即撤下。

  大楚地大物博,這些事辦好估計都要過年了。顧勵眼下最關心的,除此之外,一是遼東的局勢,不知焦烈威怎麼做的,建虜老實不少,目前沒有開戰的跡象;二是鋪設水泥官道一事正在緊鑼密鼓安排,穆丞相親自去看了一次;三是聶光裕等人在平陽府修建水庫,開墾荒地,他也叫都察院和司禮監的人一起去看過,有水泥與□□,再加上顧勵送去的免費勞工,這事情也進展得頗為順利。

  陳奉在法蘭西的的進展就不是那麼順利了。

  他已經得到了英格蘭女王授予的爵位,在羅伊爵士的好友,諾曼第公爵的幫助下越過英吉利海峽,來到了法蘭西,面見紅衣主教黎塞留。

  黎塞留雖然對陳奉防治天花的辦法頗為感興趣,但他似乎把陳奉當成了神棍,對陳奉所說的建立公司,發行紙幣以籌措軍費一事沒什麼興趣。

  是的,陳奉打算建立類似東印度公司的擁有貿易特權的股份公司。也不知夷辛是有意還是無意的,給他看了不少經濟學方面的書籍,自來到海外,見識了東印度公司的貿易特權之後,陳奉打算建立公司,獲得各國的貿易許可,趁著三十年戰爭的大好機會撈一筆。

  至於新教和天主教的宗教爭端會造成多少人口傷亡,西班牙等過向美洲大陸的移民會對美洲土著人造成多少傷害,他都不在乎。他不是救世主,既然趕上了三十年戰爭的好機會,他唯一想做的,就是想盡辦法把水攪渾。

  有夷辛為他寫的卷宗,陳奉很容易就能取得黎塞留的好感,但是黎塞留的傲慢也讓陳奉明白,說服法蘭西入股的時機未到。陳奉在法蘭西逗留數日,在黎塞留的引薦下拜訪了路易十三國王與本國的諸侯貴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