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顧勵早想到用水泥修路一事,但這和興修水利,開墾荒地一樣,乃是個大工程,這其中又得提防經手的官員們中飽私囊,就怕錢花了出去,卻不見成效啊。

  這經濟才剛有所好轉,老百姓們手裡頭糧食也不多,虎視眈眈的建虜不知何時就會來犯,到時候一旦開戰就是燒錢,這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他實在是不敢亂花錢啊。

  一戶部官員站出來,抗議道:「夏先生所說,實在是空中樓閣,不切實際。您知不知道,這鋪路墾荒,需得多少花費?現如今陛下減免三年賦稅,太倉內收入不多,泰半都是查抄貪官污吏家財、開海禁後貿易所得。修路墾荒那就是燒錢,就算要做,也得等過了兩年,國庫內豐盈了才好推行。」

  顧勵沉吟片刻,其實還有一個辦法啦,那就是印鈔票。印鈔票就像往酒里兌水,只要別太過了,百姓們察覺不到的。

  但是印鈔票收取通脹稅,那仍舊是從民間抽取財富,老百姓的日子剛剛好過一點,不到萬不得已最好別這麼做。而且一旦印鈔票成了習慣,一旦缺錢就想著印鈔,那只會把紙幣市場搞垮。

  顧勵又想起了陳奉的那批寶藏,現在想想,當時居然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他,自己怎麼就那般高風亮節呢!

  另一名戶部官員又出列道:「陛下,龔郎中所言不錯!太倉府庫內並不充盈,陛下徵用民夫,乃是理所當然,為何還要付錢?雖然只是一天十鈔,但一千人,那就是一天一萬鈔!陛下若是要鋪路墾荒,萬不可再如此了!」

  顧勵皺起眉頭,說:「這八月正是農忙時節,農人放下田裡的活計不做,來黃河邊治水,你們又知不知要損失多少?休要飽漢不知餓漢飢,你們有朝廷俸祿,官場陋規在手,夏天冰敬,冬天碳敬,出行程儀,可知不知老百姓們過的是什麼日子?」

  他這話說得重了,官員們連忙跪下,一都察院官員出列規勸道:「陛下,自您今春起連查幾件大案,又在京城設立了監察部,鼓勵百姓們前來進京告御狀,別說大楚,就是歷數前朝,也未曾給過百姓這般大的權力,現在誰還敢收這些孝敬?如今吏治清明,陛下又為何說出這番話?」

  顧勵嘆了口氣,說:「監察部焉有這般大的功用?不過能造福北直隸範圍內的百姓罷了。那偏遠地段的百姓們,上京全靠兩條腿,走過來都得幾個月,更別說這半途中會不會遭遇意外。京官們吏治清明,可地方上如何,朕就不知道了。」

  他見官員們還惶恐跪著,說:「都起來吧。」

  原本是匯報工作,卻搞得現在這般氣氛沉重,顧勵想了想,把這班人留下來用膳。這些人也辛苦了幾個月了,各個都曬得又黑又瘦,該當褒獎才是。

  李棠乃是個機敏人,已吩咐了御膳房早做準備,到了午膳時分,便有一道道精美御膳準時呈送上來。

  「也不知各位愛卿在外治水,嘗過了這些新鮮菜沒有。這些是土豆、紅薯、玉米、花生,愛卿們嘗嘗看?」

  土豆這些人或多或少都嘗過的,至於紅薯、玉米、花生還只在京城範圍內流通,這些人外出許久,都是頭一次見。

  一官員嘗了一粒炒花生米,只覺得入口香酥脆,越嚼越香,一連吃了幾粒花生米,驚嘆道:「也不知這是什麼?想必和土豆一樣,都是金貴東西吧!」

  顧勵微笑不語。

  他身旁一人夾起一顆鹽水煮花生,剝去外殼,發現居然與炒花生米用的是同種食材,只是做法不同。

  他嘗了幾顆,讚不絕口:「香甜軟糯,妙啊!」

  此外還有一盤玉米炒青豆,一疊油炸紅薯丸子,雖說新鮮,卻不太下飯。就在這時,宮人將最後一道菜端了上來,不過是一道平平無奇的辣椒炒肉。

  顧勵象徵性夾了一筷子,眾臣便跟著動筷子,嘗了一口,雖說有些辛辣,可滋味居然不錯,而且還挺開胃下飯。

  顧勵看著下頭用膳的臣子們,不禁有些蕭索。玉米炒青豆不香嗎?水煮花生不香嗎?炒花生米和油炸紅薯丸子不香嗎?為什麼大家的筷子都頻頻伸向了辣椒炒肉?顧勵看一眼身旁認真吃飯的貞兒,貞兒啊嗚一口,把紅薯丸子咬下大半,兩個腮幫子一鼓一鼓的,油炸花生米和玉米炒青豆也吃得差不多了,只有那一小碟辣椒炒肉沒怎麼碰,看來貞兒還是他的堅強盟友!

  吃了午飯,貞兒回乾清宮午睡,席面撤了,顧勵帶著官員們移步到建極殿平台,繼續問詢治水一事。

  這次治水有沒有效果,還得等過兩年才能看得到,現在他想聽的是這次究竟花了多少錢。

  官員們出行車馬費用、徵用民夫花費、買□□、制水泥、每日飯食米漿等等,林林總總,花出去一大筆錢。

  這一下子把好不容易攢了點錢的國庫都快掏空了,顧勵雖然肉疼,但畢竟是事關民生的大事,花錢也是值得。他聽戶部與督察院對了帳,出去不大,便讓聶光裕等人先回家休息,稍後讓李棠送去絹布寶鈔並土豆紅薯等物慰問。夏星騁在京城的宅邸已經被查抄了去,眼下住在正陽門外的關帝廟內,顧勵還有些事想問他,住在正陽門外行走不便,許他先住在內城曹存霖那座宅子裡。

  夏星騁出了宮,便去了曹宅,隨便打掃過便住了下來。他聽說左尚書居然過世了,不免好生唏噓,當年與左尚書在朝堂上斗得兩眼發紅,你死我活,可短短半年多,竟已是物是人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