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個夜晚難得的沒有加班,顧勵卻一時間有些睡不著。人生了病便容易沮喪,顧勵重重地嘆了一口氣。

  李棠就在一旁候著,聽見顧勵嘆氣,難得地出聲詢問:「陛下可是有什麼煩心事?」

  作者有話要說:這一章早就寫好了,剛才修改了一個小時!畢竟是很重要的一章,是這兩個談戀愛的傢伙,終於有了更深層次的交流。這個交流對陳奉和顧勵來說都是很重要的,甚至會直接影響到陳奉後續的行為。喜歡就要大大方方地承認,要說出來啊,藏著掖著,會讓對方不安的。

  PS:謝給諫就是在很前面曾經勸諫過顧勵不要出宮的那個給事中,顧勵被他氣壞了,還在紙上寫「謝杏村,煩!」怕大家忘了,特意提醒一下。他不是奉奉殺的惹。奉奉可能壓根不知道這個人。

  第56章

  顧勵說:「想起這大楚的江山沉甸甸地壓在肩頭,東北有建虜,朝廷有蠹蟲,官場有陋規,朕還要擔心雨下多了黃河決堤,雨下少了田地大旱,近些年總有瘟疫蝗災。後宮也不省心,朕好累啊。」

  李棠說:「陛下,臣的老家就在河間府,您減免了三年賦稅,又把成親王的皇莊田地分發給鄉親們,還讓朝廷下發耕牛和種子,鄉親們都很感謝您。您是一國之君,可到底也不是聖人,無論您做到什麼樣的地步,都已經盡了全力,百姓們會感謝您的恩德。」

  顧勵沉默片刻,問道:「百姓們當真能明白我的苦心嗎?」

  如果顧勵願意退一步,別非得揣著救國濟世、造福萬民的理想主義,只求讓他的子孫後代坐穩江山,那麼是很容易的。他可以對官場中的陋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當官的別做的太過分,把百姓們逼上絕路,斷了他的稅收來源。這樣一來,官僚們可以分肥,自然聽從他的命令,百姓們不到走投無路,也不至於造反,他可以穩坐皇位,也可以讓子孫享受一世的榮華富貴。

  可顧勵做不到。這種做法,是在把百姓們看做每年提供兩石米的稅基,看做割了一茬還會長一茬的韭菜,獨獨不是看做人。曾經也只是一個普通人的顧勵,沒辦法做到這般冷酷。所以他覺得累,因為他的敵人不僅僅是天災,還有龐大的官僚體系。他是在用一個人的力量,約束著一整個龐大的機器,面對狡猾多端,詭計頻出的官員們,他要坑蒙拐騙,要用帝王權術,有些話,連穆丞相都沒是辦法說的。

  如果,連他盡力守護著的萬民,都不能理解他的用意,反而被他的敵人煽動,站到他的對面,那麼及時是再堅強的人,也會有心灰意冷的時候。

  「或許會有百姓一時間無法理解陛下,但是時間久了,一定會有人給您公正的評價,也一定會有人理解您的苦心。」

  顧勵點點頭,說:「這樣說來,朕也不算白費力氣。」

  顧勵看著床帳上的綠瓔珞,不由自主地想到了陳奉,以陳奉的聰明才智,如果能來輔佐他該多好,那些不能跟穆丞相說的話,他可以向陳奉傾吐。

  經李棠一番寬慰,顧勵稍微放鬆了一些,漸漸睡著了。

  第二天醒來,燒倒是退了,喉嚨卻疼得厲害,顧勵照舊服了藥,用了早膳,便擺駕建極殿平台,聽取關於謝杏村被害一事及牛種案查案進度的匯報。

  六部九卿科道已在建極殿平台恭候,顧勵由李棠扶著,慢慢坐下。眾臣見狀,臉露憂色。言官勸諫道:「陛下乃是承天壽命之天子,是天下百姓之父母,需得愛惜身體才是啊。」

  「陛下總吃些青菜蘿蔔,不知進補身子,又總是批閱奏摺到深夜,不知修養身體,如此焉能長久?宮人也該當多勸勸陛下才是。」

  「說到底,還是該為陛下選些體己溫柔的嬪妃,好生照顧陛下。」

  這些言官們說的都是心裡話,雖說他們沒事也要找點事向顧勵勸諫,可除了那些訕君賣直為自己博取直臣美名的投機之徒,其他人還是為了履行自己諫言的職責。陛下勤政節儉,賞罰分明,查貪官,治蠹蟲,再加上脾氣溫和,動了氣也頂多背地裡罵罵,不曾當真對他們動手,近來行使廷杖之刑的侍衛們都閒得無事可做,他們心中對這樣的陛下都有自己的評價。於公於私,大家都不希望這樣一位皇帝英年早逝。

  不過顧勵聽見諫言們勸他選妃,登時就頭大了,連忙咳了兩聲,說:「其他事容後再議,穆丞相,謝給諫遇害一事查的如何了?」

  穆華齡回稟:「陛下,謝給諫乃是前天夜裡遇害的,當時遇害之處在白帽胡同,離三法司不遠,經仵作查驗,謝給諫是被人從身後砸傷後腦致命。前天夜裡下了大雨,現場痕跡不甚清晰,因是下雨,夜裡也沒甚行人,是以也沒找到目擊證人。」

  顧勵問道:「謝給諫去白帽胡同做甚?」

  「當天下午,謝給諫借了牛種案的卷宗翻看,與他同為吏部給事中的何方玉作證,當時謝給諫看了卷宗,認為有一處判得不妥,要去找都察院理論,散了衙他便離開了,是以臣推測,謝給諫出現在白帽胡同,或許是為了牛種案一事。」

  「謝給諫是覺得牛種案何處判得不妥?」

  「當天他借回來的卷宗,老臣正在翻看,尚未發現不妥之處。」

  顧勵想了想,謝給諫是親自出了京調查牛種案的,他對犯案人員的案情了解比穆丞相更清楚,哪些人該判什麼刑,他想必也有自己的考量。只不過他不是三法司官員,或許對量刑拿捏不到位,也是有可能的。穆丞相這一時半會兒,恐怕也看不出究竟哪裡不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