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顧勵道:「江巡捕,聽說你昨夜去宣城伯府大鬧了一場?有沒有這事?」

  江夏生不知顧勵葫蘆里賣了什麼藥,如實回稟道:「卑職昨夜去宣城伯府,並非尋釁滋事,乃是為了捉拿叛賊陳奉。」

  顧勵說:「原來是這樣,你把原委細細道來。」

  江夏生只得把昨夜之事從頭到尾說了一遍,略去顧勵不提。

  待他說完,顧勵問道:「這麼說你昨夜攪和了一通,卻還是沒抓到陳奉?」

  江夏生心裡苦,心說這陳奉不是被您救走了嘛?昨夜顧勵挺身而出救人的時候,他並未猜到杜麗娘就是陳奉,還當是皇帝陛下看上這小旦了。直到昨夜回去,自己琢磨了一通,才終於理清思路。

  而陳奉居然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溜了,這事他想想就憾恨。

  穆丞相說:「雖然沒能抓到叛賊陳奉,但依老臣看,江巡捕心思縝密,行事果斷,乃是可造之材,再給江巡捕一些時日,定然能擒拿陳奉歸案。」

  顧勵嘆道:「穆丞相,朕明白你的惜才之心,只是若當真輕輕繞過江夏生,宣城伯那裡,朕不好交代啊。」

  翰林院編修許其芬點頭附和道:「陛下所言極是。」

  江夏生低著頭,不敢出聲。他昨夜得罪了宣城伯,又沒抓到陳奉,今日一早康啟宗就找了他,接著又聽說宣城伯跑宮裡告狀來了。江夏生知道陛下雖然寬容,但他得罪了皇親國戚,陛下若不給個交代,不能服眾。

  是以江夏生不免有些忐忑,不敢抬頭看眾人。

  就在這時,內侍匆匆走進來,向顧勵回稟道:「陛下,康府尹求見。」

  俞廣樂剛把江夏生帶進來,康啟宗就來求見,多半是來救人的了。這老小子倒是挺愛惜屬下麼。顧勵對內侍道:「沒看見朕這兒有要事商議麼,暫且讓康府尹在殿外等著。」

  顧勵又說:「不過,江巡捕找到了周總兵的遺孤,乃是功德一件,朕賞罰分明,江巡捕立下功勞,朕也不能不賞。」

  穆丞相連忙道:「正是!依老臣之見,不如功過相抵吧。」

  顧勵向楊鴻見問道:「楊尚書覺得呢?」

  楊鴻見跟著點頭:「臣以為穆丞相說的極是。周總兵為國捐軀,能尋回他的遺孤,也算是未辜負周總兵的拳拳報國之心!」

  顧勵看向許其芬,問道:「許翰林覺得呢?」

  許其芬擦了擦腦門的汗,乾笑道:「穆丞相與楊尚書所言甚是!」

  顧勵於是道:「好吧,江夏生,既然穆丞相、楊尚書,許翰林都為你求情,那麼朕這次就饒了你。」

  江夏生逃過一劫,那孩子明明是昨夜顧勵塞給他的,他焉能看不出這是顧勵故意放他一馬,連忙磕頭謝恩。出了文華殿,就見康啟宗正急的團團轉,不禁心中一暖,笑道:「康府尹,卑職沒事了。」

  康啟宗鬆了一口氣,小聲道:「我說呢,陛下寬厚,定然不會為難你。」

  二人一前一後出了宮。

  俞廣樂適時地讓人把顧由貞和周爾茂帶進來。顧勵看著周爾茂,說:「周聞深為國捐軀,周爾茂封為真定伯,食歲祿四百石,世襲遞降。」

  楊鴻見聞言,還想為周爾茂爭取一下:「陛下,我大楚自開國以來,從無世襲遞降的規矩。」

  大楚與明朝一樣,封爵位都是世襲罔替,以至於幾百年下來,這些靠國家養著的勛戚多達十萬之眾,這幫權貴們有國家養著還不用納稅,顧勵這個社會主義國家出身的人對此表示不滿。

  但是武斷地從此取消王爵,在這個封建時代也是不現實的,他想仿照漢代的推恩令,從尚且懵懂的周爾茂著手,改世襲罔替為世襲遞降,這樣五十年內,便可為大楚解決掉這個財政包袱。

  顧勵對楊鴻見笑道:「規矩都是人定的,楊尚書無需如此拘泥。」

  內侍引導著周爾茂下跪謝恩。

  顧勵又問周爾茂:「小貓,你願意留在宮裡嗎?」

  周爾茂想了想,說:「我想要方哥哥。」

  顧勵還沒說話,顧由貞先拉住周爾茂的手:「小貓!留在宮裡陪貞兒好不好?」

  顧勵沖顧由貞招招手,把他抱進懷裡,安慰道:「小貓哥哥住在宮外,也能時常進來看你,和你一起玩。」

  顧由貞有點悶悶不樂。

  顧勵對俞廣樂說:「你把小茂送到傅寺丞家,小茂想見的那位方哥哥就住在那裡。」

  楊鴻見遲疑道:「陛下,這方從鑒是什麼人?能妥善撫養周總兵的遺孤嗎?不如讓老臣來……」

  顧勵說:「楊總兵放心,那方從鑒人品不錯,與周爾茂親如兄弟,周爾茂剛失去親人,還是讓方從鑒陪伴著他吧。」

  楊鴻見只得應了。

  俞廣樂把周爾茂送出去,穆丞相、楊尚書並許翰林三人亦告退了。顧勵卻沒歇下,對身旁內侍道:「去京城外的兵營,把一個叫譚季倫的年輕人給朕找來。」

  他要好好徹查撫恤銀的事!

  小譚趕過來沒那麼快,顧勵便先處理公務,俞廣樂向他回報,《大楚晨報》今日銷量有所上漲,每日約莫能賣出五十份。看俞廣樂這樂觀知足的樣子,顧勵簡直頭痛,這京城裡至少八十萬人口,才賣出五十份就讓他滿足了,好好的年輕人,怎麼這麼不知道上進呢?!

  作者有話要說:月底了,大家有沒有快要過期的……那個……白白的液體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