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頁
淑賢見狀撿起摺子看了一遍,發現三阿哥還是跟歷史上一樣,新皇登基後就拿給兄弟們改名的事來‘爭功,,這難道算是性格決定命運麼?
“為避諱聖上名諱,著請把諸阿哥名中胤字改為允字。”淑賢挑著念了一句後,笑著安撫胤道:“三弟最喜歡玩筆桿子了,在這方面看重多些也是情有可原的。想必即便上皇知道了也頂多一笑置之罷了。”
胤礽撓著自己光光的腦門道:“哎!朕只是頭疼老三時不時的就來這麼一出,真是怪嚇人的!”
淑賢笑道:“三弟一直都是這個性子,皇上多體諒體諒吧!”
胤礽在淑賢這發泄了一下心中的悶氣之後,這才說起正事來,只聽他道:“最近西北頗不太平,準噶爾部又開始四處征戰禍害四方了。”
淑賢知道歷史上有這一出,她小心的問道:“您是打算對外用兵麼?還是有什麼別的煩惱?”
胤礽拍著淑賢的手道:“你放心,起兵暫時還用不上,只是提前打算一番卻是有必要的。朕今兒個和你說這個,主要是因著朕要把年羹堯派到西北去,到時候年羹堯若是做的好的話,朕難免要給他妹妹純貴人一點子寵愛,也好讓年家知道朕並不曾虧欠他家的女兒。想必當初汗阿瑪把純貴人指給朕,心中也是有這種打算的吧!你心裡有點數,到時可別多心才是啊!哈哈。”
若沒有最後那揶揄的大笑,淑賢沒準還能為胤礽特地的說明感動一下,可這一切感動都被胤礽得瑟的笑容給毀了,淑賢撐著僵硬的冷臉啐道:“您是皇上,您愛寵愛誰就寵愛誰唄?何必跟臣妾說呢?”
這麼些年可不是白過的,胤礽早就知道淑賢肚量到底有多大了,要說胤礽真什麼都不說的就寵愛年氏,淑賢說不準就獨自生什麼悶氣了。胤礽也真是個難得的夫君,他念舊情,心腸也軟,這些年跟淑賢相互扶持著走下來,在他心中淑賢所占的分量是不言而喻的。
要不然他也不會多年來一直獨寵淑賢,要說太子爺沒女人,這可能嗎?還不是想要多少有多少,全憑自製罷了。
淑賢的惱羞成怒讓胤礽又是一陣朗笑,他見淑賢的臉越來越黑,不由笑著攬住淑賢的肩膀哄道:“瞧你甩臉子了吧?行啦,別惱啦,朕就是先跟你說上一聲,沒別的意思,行了吧!對了,內務府送到暢春園的份例你多看著點,可別讓那起子奴才虧待了母妃們,另外朕打算在暢春園旁再起座園子,等暑熱的時候,咱們也好有個地方避暑才是。”
淑賢應了一聲,也不跟胤礽鬧彆扭了,她想了想西北的事,生怕年羹堯如歷史上一樣做大跋扈了,不由問道:“若是朝廷對西北起兵的話皇上可有領兵的人選?”
胤的臉上躍躍欲試著,淑賢瞧著心裡不由咯噔一聲,果然,咱英明的卻一直沒有機會上戰場的皇帝陛下終於氣勢萬千的開口了:“朕打算御駕親征,這次朕定要親自領著八旗健兒好好收拾收拾準噶爾的叛逆!只有把他們打疼了,打殘了,他們才能知道什麼是忠於大清,忠於朕!”
淑賢的嘴角抽搐著半晌無言。
胤礽見狀有些不悅的問道:“怎麼?皇后不相信朕?”
得皇后都出來了!
淑賢見狀只得委婉的說道:“您一直沒親自上過戰場,這···…能行麼?而且打仗不是一朝一夕能完了的事您難道要甩掉京城裡的一切,只為了出征殺敵麼?到時候京城交給誰鎮守?您有打算了麼?”
胤皺眉道:“朕估計著等到出征起碼要三五年後,到時候弘智也能獨當一面了,再有老四老十三幾個叔叔幫襯著,坐鎮京師是足夠的。至於親上戰場,汗阿瑪能御駕親征噶爾丹,朕為什麼不能?朕就是要讓世人知道,不是只有他大阿哥會打仗的,朕也能!”
淑賢見胤礽不容置疑的樣子,再想到以前大阿哥沒少在軍事上嘲笑胤礽的黑歷史,只得默默地把勸阻的話咽下,反正康熙還沒薨呢,到時候讓康熙這個老爺子來說吧!
至於別的,淑賢有點自己的小小強國心愿建議道:“您不是說要把噶爾丹打疼打殘麼?臣妾有點想法,不知實不實用,您姑且聽著,若是不好的話,不用也罷!”
胤礽好奇起來,哦了一聲問道:“淑賢已經很少跟朕建議什麼了,你說著,朕聽聽。”
淑賢心道宮裡那大大的牌子上可寫著‘後1宮不得干政,,一般的事我敢多說麼?不過此時她卻真心想說,只聽她沉吟了一會開口道:“臣妾想著,每每咱大清有什麼戰事發生,一切軍需糧草之物都是國庫來支付的,而戰敗的一方只要投個降、稱個臣,頂了天年年納點供奉,就沒別的懲罰措施了。這隻有出的,沒有入的,這種仗多打幾場,國庫也負擔不起啊!若是那些戰敗的一方能賠款割地的話,這買賣做起來還值一些。若是咱們要的狠一點,沒準還有得賺呢!而且這樣下來,那些想造反的在造反前就該有顧忌了,他們得想想失敗後賠償的土地和金銀,這樣興許能減少些不必要的戰爭呢!”
淑賢說到這,見胤礽有聽進去,於是那準噶爾舉例道:“比如說準噶爾,汗阿瑪打了他們兩次,只殺了他們一個領頭造反的噶爾丹和一些戰場上死亡的士兵罷了,最後坐上大汗位的還是噶爾丹的侄子,新大汗休養生息十幾年後,就又滋生出野心要戰亂了,不就是因為當初咱們把他們罰的不夠狠麼?若是收繳了他們最肥美的草原,還有供他們東山再起的金銀財寶,或是把準噶爾部的部民打散了分給別的蒙古部落,是不是能避免這種無休止的,十幾年或幾十年來一次的戰爭呢?”
“罰的越狠越多,他們越疼越殘!到時候咱們也不吃虧,還能避免將來的戰禍,您說呢?”淑賢把現代時的戰爭賠款說了出來,爭取能讓胤礽聽進心裡去,她其實挺暈的,這時候打仗贏了就完了,多虧啊!戰爭財戰爭財,別人都是越打越富,就咱們越打越窮,想想都鬱悶!
而胤礽聽了淑賢的話後倒是仔細思索起來,淑賢的話仿佛給他推開了一扇嶄新的大門,大門外的世界是那麼的美好,讓胤礽這個封建頭子都忍不住嚮往起來。
不過……
“這事是不是有損咱大清的顏面,若是朕當朝說出來的話,那些個老學究的嘴臉朕都能預見到了。”胤礽苦笑著說道。
淑賢吐著舌頭道:“臣妾只是說了個想法罷了,具體如何,還得看皇上不是?不如皇上先跟四弟和十三弟商量一下,還有九弟最愛銀子的,他估計能贊同,若是他贊同的話,憑他那些個心眼,定能想法子治住冥頑不化的大臣。
胤礽哈哈一笑,許是想到九阿哥雁過拔毛的習慣,還有那給八阿哥出的層出不窮的餿主意,一時高興的站起身道:“行,朕叫幾位弟弟進宮來,先與他們商議一番,若是能成的話,國庫定會再次充盈起來。”
畢竟是跟淑賢一同生活了近二十年的胤礽,就算是潛移默化吧,淑賢許多現代些的思想胤礽也見怪不怪,並接受程度超高了,所以此時胤礽的心裡是真的贊同淑賢的想法的,他琢磨著這個戰爭賠款的事,竟是有些興沖沖的等著戰爭的開始了。
“為避諱聖上名諱,著請把諸阿哥名中胤字改為允字。”淑賢挑著念了一句後,笑著安撫胤道:“三弟最喜歡玩筆桿子了,在這方面看重多些也是情有可原的。想必即便上皇知道了也頂多一笑置之罷了。”
胤礽撓著自己光光的腦門道:“哎!朕只是頭疼老三時不時的就來這麼一出,真是怪嚇人的!”
淑賢笑道:“三弟一直都是這個性子,皇上多體諒體諒吧!”
胤礽在淑賢這發泄了一下心中的悶氣之後,這才說起正事來,只聽他道:“最近西北頗不太平,準噶爾部又開始四處征戰禍害四方了。”
淑賢知道歷史上有這一出,她小心的問道:“您是打算對外用兵麼?還是有什麼別的煩惱?”
胤礽拍著淑賢的手道:“你放心,起兵暫時還用不上,只是提前打算一番卻是有必要的。朕今兒個和你說這個,主要是因著朕要把年羹堯派到西北去,到時候年羹堯若是做的好的話,朕難免要給他妹妹純貴人一點子寵愛,也好讓年家知道朕並不曾虧欠他家的女兒。想必當初汗阿瑪把純貴人指給朕,心中也是有這種打算的吧!你心裡有點數,到時可別多心才是啊!哈哈。”
若沒有最後那揶揄的大笑,淑賢沒準還能為胤礽特地的說明感動一下,可這一切感動都被胤礽得瑟的笑容給毀了,淑賢撐著僵硬的冷臉啐道:“您是皇上,您愛寵愛誰就寵愛誰唄?何必跟臣妾說呢?”
這麼些年可不是白過的,胤礽早就知道淑賢肚量到底有多大了,要說胤礽真什麼都不說的就寵愛年氏,淑賢說不準就獨自生什麼悶氣了。胤礽也真是個難得的夫君,他念舊情,心腸也軟,這些年跟淑賢相互扶持著走下來,在他心中淑賢所占的分量是不言而喻的。
要不然他也不會多年來一直獨寵淑賢,要說太子爺沒女人,這可能嗎?還不是想要多少有多少,全憑自製罷了。
淑賢的惱羞成怒讓胤礽又是一陣朗笑,他見淑賢的臉越來越黑,不由笑著攬住淑賢的肩膀哄道:“瞧你甩臉子了吧?行啦,別惱啦,朕就是先跟你說上一聲,沒別的意思,行了吧!對了,內務府送到暢春園的份例你多看著點,可別讓那起子奴才虧待了母妃們,另外朕打算在暢春園旁再起座園子,等暑熱的時候,咱們也好有個地方避暑才是。”
淑賢應了一聲,也不跟胤礽鬧彆扭了,她想了想西北的事,生怕年羹堯如歷史上一樣做大跋扈了,不由問道:“若是朝廷對西北起兵的話皇上可有領兵的人選?”
胤的臉上躍躍欲試著,淑賢瞧著心裡不由咯噔一聲,果然,咱英明的卻一直沒有機會上戰場的皇帝陛下終於氣勢萬千的開口了:“朕打算御駕親征,這次朕定要親自領著八旗健兒好好收拾收拾準噶爾的叛逆!只有把他們打疼了,打殘了,他們才能知道什麼是忠於大清,忠於朕!”
淑賢的嘴角抽搐著半晌無言。
胤礽見狀有些不悅的問道:“怎麼?皇后不相信朕?”
得皇后都出來了!
淑賢見狀只得委婉的說道:“您一直沒親自上過戰場,這···…能行麼?而且打仗不是一朝一夕能完了的事您難道要甩掉京城裡的一切,只為了出征殺敵麼?到時候京城交給誰鎮守?您有打算了麼?”
胤皺眉道:“朕估計著等到出征起碼要三五年後,到時候弘智也能獨當一面了,再有老四老十三幾個叔叔幫襯著,坐鎮京師是足夠的。至於親上戰場,汗阿瑪能御駕親征噶爾丹,朕為什麼不能?朕就是要讓世人知道,不是只有他大阿哥會打仗的,朕也能!”
淑賢見胤礽不容置疑的樣子,再想到以前大阿哥沒少在軍事上嘲笑胤礽的黑歷史,只得默默地把勸阻的話咽下,反正康熙還沒薨呢,到時候讓康熙這個老爺子來說吧!
至於別的,淑賢有點自己的小小強國心愿建議道:“您不是說要把噶爾丹打疼打殘麼?臣妾有點想法,不知實不實用,您姑且聽著,若是不好的話,不用也罷!”
胤礽好奇起來,哦了一聲問道:“淑賢已經很少跟朕建議什麼了,你說著,朕聽聽。”
淑賢心道宮裡那大大的牌子上可寫著‘後1宮不得干政,,一般的事我敢多說麼?不過此時她卻真心想說,只聽她沉吟了一會開口道:“臣妾想著,每每咱大清有什麼戰事發生,一切軍需糧草之物都是國庫來支付的,而戰敗的一方只要投個降、稱個臣,頂了天年年納點供奉,就沒別的懲罰措施了。這隻有出的,沒有入的,這種仗多打幾場,國庫也負擔不起啊!若是那些戰敗的一方能賠款割地的話,這買賣做起來還值一些。若是咱們要的狠一點,沒準還有得賺呢!而且這樣下來,那些想造反的在造反前就該有顧忌了,他們得想想失敗後賠償的土地和金銀,這樣興許能減少些不必要的戰爭呢!”
淑賢說到這,見胤礽有聽進去,於是那準噶爾舉例道:“比如說準噶爾,汗阿瑪打了他們兩次,只殺了他們一個領頭造反的噶爾丹和一些戰場上死亡的士兵罷了,最後坐上大汗位的還是噶爾丹的侄子,新大汗休養生息十幾年後,就又滋生出野心要戰亂了,不就是因為當初咱們把他們罰的不夠狠麼?若是收繳了他們最肥美的草原,還有供他們東山再起的金銀財寶,或是把準噶爾部的部民打散了分給別的蒙古部落,是不是能避免這種無休止的,十幾年或幾十年來一次的戰爭呢?”
“罰的越狠越多,他們越疼越殘!到時候咱們也不吃虧,還能避免將來的戰禍,您說呢?”淑賢把現代時的戰爭賠款說了出來,爭取能讓胤礽聽進心裡去,她其實挺暈的,這時候打仗贏了就完了,多虧啊!戰爭財戰爭財,別人都是越打越富,就咱們越打越窮,想想都鬱悶!
而胤礽聽了淑賢的話後倒是仔細思索起來,淑賢的話仿佛給他推開了一扇嶄新的大門,大門外的世界是那麼的美好,讓胤礽這個封建頭子都忍不住嚮往起來。
不過……
“這事是不是有損咱大清的顏面,若是朕當朝說出來的話,那些個老學究的嘴臉朕都能預見到了。”胤礽苦笑著說道。
淑賢吐著舌頭道:“臣妾只是說了個想法罷了,具體如何,還得看皇上不是?不如皇上先跟四弟和十三弟商量一下,還有九弟最愛銀子的,他估計能贊同,若是他贊同的話,憑他那些個心眼,定能想法子治住冥頑不化的大臣。
胤礽哈哈一笑,許是想到九阿哥雁過拔毛的習慣,還有那給八阿哥出的層出不窮的餿主意,一時高興的站起身道:“行,朕叫幾位弟弟進宮來,先與他們商議一番,若是能成的話,國庫定會再次充盈起來。”
畢竟是跟淑賢一同生活了近二十年的胤礽,就算是潛移默化吧,淑賢許多現代些的思想胤礽也見怪不怪,並接受程度超高了,所以此時胤礽的心裡是真的贊同淑賢的想法的,他琢磨著這個戰爭賠款的事,竟是有些興沖沖的等著戰爭的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