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只是兩年的光景,活佛大喇嘛就後悔了。

  可是他不管不行啊,不管皇帝怎麼辦?

  只能硬挺了!

  可他也只是挺了不到半年就倒下了。

  等到這位活佛大喇嘛,章嘉唿圖克圖·阿噶旺羅布桑卻拉丹坐化之後,根據他的遺言,眾人在甘肅涼州找到了他的轉世靈童,即章嘉唿圖克圖二世羅賴畢多爾吉。

  彼時他才出生,已經被選中做了靈童。

  活佛大喇嘛都扛不住,康熙爺嚇壞了!

  派人去請龍虎山的天師,結果回來人說那天師太小了,根本不能當個大人用。

  又派人到處找大師過來看,結果人沒少死,什麼事情都不管用啊!

  不過有人說,這裡是皇帝棲居之地,有龍氣護佑,想那妖魅不敢隨便作亂,只是當時已經是康熙末年了,朝堂上的官員們站隊,皇子阿哥們的奪嫡,皇太子兩立兩廢,比唱大戲還熱鬧!

  折騰了快十年,整個京城都鬧騰的不得安寧,最後硬生生的將康熙爺也給折騰沒了。

  再說章嘉唿圖克圖二世羅賴畢多爾吉,他八歲的時候,就奉詔駐北京旃檀寺,又移駐嵩祝寺,但是這位靈童不簡單啊,一入京就跟當時的雍親王認識了,等到雍正登基稱帝,他也成了一個小少年,與同時入京朝賀的張天師同歲。

  少年人意氣重,都是「大師」,都是各個宗教里的領袖之人,都是皇帝請來解決問題的貴賓。

  本來雍正爺也是信佛的,他第一個見的也是佛門中人,加上他本身也對黃教很虔誠,這見的人,自然是章嘉唿圖克圖二世羅賴畢多爾吉這位昔日的「忘年交」舊友了。

  不過章嘉唿圖克圖二世羅賴畢多爾吉不愧是章嘉唿圖克圖·阿噶旺羅布桑卻拉丹的轉世,倆人雖然從未蒙面卻有著一樣的思維方式,他給雍正爺的建議,很符合雍正爺的想法。

  第一就是不能大張旗鼓,只能悄悄地進行。

  第二就是需要一個黃教喇嘛廟。

  第三就是將其供奉在喇嘛廟裡。

  第四就是由他或者其他來京的活佛大喇嘛們在廟裡誦經祈福!

  黃廟是寺院的一種,寺院分為青廟和黃廟兩種,青廟住和尚,黃廟住喇嘛。

  而「黃廟」的「黃」並不是泥土的黃色,而是金碧輝煌的金黃色。

  這個要求,雍正帝當然可以達到,甚至不用驚動任何人,因為給章嘉唿圖克圖二世羅賴畢多爾吉準備的黃廟,就符合這種要求。

  別看這是在暢春園裡頭,但是那黃廟可是大清皇帝留宿活佛或者班禪、達賴的地方,整個廟宇依山坡而築,別看是個黃廟,卻背附高山,座北地向陽,殿宇依次遞接,疏密均衡,和諧對稱。

  尤其是金頂紅牆的高大主殿,非常雄偉、深厚、壯觀。

  遠處眺望,樓台醒目,殿堂疊聳,莊嚴肅穆,非常壯美。

  就因為是黃廟,內里裝飾用的都是貼金、鉑金,甚至是金沙、金粉、金漆。

  那可是真正的「金碧輝煌」!

  過去可不像現在,有各種塗料,那個時候用的都是真金白銀!

  皇帝有錢啊!

  此事就這麼解決了。

  最終,少年天師也只是做了一個事情,他請雍正帝重新寫了一個「封」字,以天師道的手段封好了罐子口。

  因為章嘉唿圖克圖二世羅賴畢多爾吉將此事料理的很好,又沒有驚動什麼人,更沒有傳出什麼不好的話,這讓雍正爺很是滿意,所以在雍正十二年的時候,他就受封了大國師之位,同年入藏從達賴七世習梵典,從班禪五世受大戒,次年回京。

  更因為受到雍正爺的重視,後來干隆爺登基之後,他就被留在京中,干隆皇帝為了表示尊重雍正爺這個皇阿瑪的傳統,授予他管理京師寺廟喇嘛札薩克達喇嘛印。

  干隆十四年的時候,他還纂修《欽定同文韻統》八卷。

  干隆二十三至三十八年,監修《滿漢蒙古西番合璧大藏全咒》八十八卷。

  而且早在干隆十六年,干隆帝賜他振興黃教大慈大國師印。

  混的可謂是風生水起,榮華富貴的過了一輩子。

  而那位小天師同樣清清靜靜的過了一輩子。

  後來的事情就更有趣了,干隆帝跟他的祖父康熙帝一樣,愛住在風景優美的園子裡,所以才有了舉世聞名的圓明園。

  再後來,大清朝氣數盡了,八國聯軍進了京城,直奔漂亮的圓明園,有個倒霉蛋兒,就找到了這陶罐。

  以後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

  但是上面的記載卻沒有完,小夏秘書又翻了一頁,上面竟然是近代天師的筆跡,上面寫的還很風趣!

  原來天師道的張家人一直都知道那細陶罐的去向,只是上面寫道:因妖魂即將消融,無處發散,如若未曾丟失,勢必送去黃泉地府,但已經丟失……那就不管了。

  小天師他們瞪大了眼睛,啥叫「那就不管了」啊?

  後來還有記載,上面的語氣明顯輕快了很多,應該是一個年輕的天師留下來的,說他曾經問過自己的父親,為什麼知道是那些洋鬼子帶走了東西,不去追回來?

  全部追回來是不可能的,天師不是逆天的存在。

  但是追回一個還是能做到的,然後他就被父親打了一個爆栗子在頭上,告訴他說:「那玩意兒本身就是個禍害,也就在鎮宮裡能安然無恙,一旦出世,勢必引起天下大亂,你看看記載,自從康熙爺開始,就沒消停,後來雍正爺為什麼登記十二年就完蛋了?還不是因為那東西當年作的太狠,連龍氣都要鎮壓不住了,結果它跟龍氣同歸於盡了,所以雍正爺才英年早逝,雖然干隆爺活的時間長,但是要沒有祖宗給重新封口,你試試?儘管如此,這玩意兒也消耗了不少國運,就像是臨死前最後的瘋狂,讓大清朝跟著它一起完蛋了,現在洋鬼子來了,能把這個禍害帶走,咱們不燒香放炮就不錯了,還追回來?不許追!日後就當沒這回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