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頁
皇后六個月的時候,日子已經走過了炎熱的夏天,她有次突然打趣太子,還好端端送了太子一塊並蒂蓮玉佩後就不曾在此出現,如今有三天不曾來東宮看望太子。
皇后年輕時傷了身子,懷太子時便胎像不穩還好當時有神藥保胎,懷這胎時總是隱隱有墜疼,聖人格外緊張,日日有太醫請脈。原本太子並不覺得奇怪,可那日不知為何突然心跳加速,他難得寫好策論主動向著千秋殿走去,他記得那日千秋殿雖然擠了很多人但格外安靜,好多人擠在殿中,岳健大將軍守著門,地下跪了一大片的人。
他那時不過八歲,卻已經有了政治敏銳。他想起三個月前太傅和太師整日唉聲嘆氣,說東邊有個名叫高麗句的小國,兩國交界甚多,時常有些摩擦,可平日戰事大都是秋冬之際,為了搶些糧食來過冬,可今年確實一開春就來搶東西,朝中爭吵了許久,最後派了永安侯府的柳侯爺掛帥出征,兩名副將也皆是柳家的兩位嫡子。
柳家,太子是知道的,柳老夫人有幾次入宮陪皇后聊天,皇后都找人把他叫來,皇后時常帶著他去柳家校場玩。柳家是皇后的外祖母,高大威武的柳侯爺極為儒雅,說話斯斯文文,一把大刀確實耍得虎虎生威,柳家有個未出閣的姑娘沉默寡言,兩位柳家郎君一個火爆一個斯文,像極了柳老侯爺與夫人。
哪怕穩重如太子,也是滿心喜歡柳家和睦的氣氛,柳家人成了他最喜歡的提及的人。
「怎麼會大小將軍都是一家人呢?」當時太子好奇地問著。
安太師也只是笑著不說話,眼神頗為難言,但他當時還不懂這是什麼意思。
他不想從正門進去怕驚擾到各位,便從側門趁著看守小門的黃門不在偷偷溜了進去,他對千秋殿熟門熟路,順著廊橋小心走著,走到假山處突然聽到有人說話。
「怎麼會這樣,柳侯爺不是出了名的大將嗎?怎麼會被那高什麼的人打敗。」
「確實是,聽說是柳侯爺冒險了,導致大軍陷入圍困中,三萬大軍,全沒了。」
「那侯爺……」
空氣中倏地安靜下來,年幼的太子貼著牆根,小手緊握,一張小臉煞白,他連呼吸都慢了下來,聽著假山後面有人輕聲說道。
「自然是沒了,兩位小郎君也……」
「什麼!」驚呼一聲。
「別說了別說了,現在這情況也敢胡說,娘娘如今情況不明……」
太子瞪大眼睛,再也不顧掩護直接跑了出去,驚動了假山後面的人,有人探出腦袋,大喊道:「太子殿下,太子殿下。」
妍芳殿門口跪了一地人,太醫院的人全都在這裡,王順義一看到他大驚失色,臉上上前請安問道:「太子怎麼在這裡?娘娘這邊混亂,太子還是先回東宮歇息吧。」
「柳家……」太子喘著氣問著,盯著王順義,一字一字地說著,「敗了……」
王順義臉色大變,捏著手中浮塵,猶豫不決。
這般神情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太子殿下嘴角抽搐了一下。柳家如母后如之皮肉,劃一下都嫌痛,更別說被活生生刮下,連喘息的時間都沒有。
他白著臉推開王順義,直接推開妍芳殿大門,屋內瀰漫著苦澀的藥味,太醫院的人跪了一地,院首滿頭大汗,抖著手寫著藥方子。
床幔里躺著一人,高高聳起的腹部讓她的身形越發單薄纖細,聖人暴怒的神情看到太子倏地僵住。
「誰讓太子來的。」聖人大喝一聲。
王順義直接跪倒在地上,時庭瑜站在門前,他看著紋絲不動的床幔,紅著眼,輕聲說道:「是我自己來的。」
「是瑜兒啊。」床幔中傳來一個虛弱的聲音,那聲音比銅爐里冒出的香薰煙還要輕飄,喘口氣都能把她吹散。
床帳里的人俏臉雪白一片,她看著出現在自己床頭的小人,嘴角含笑,眼眶通紅,手指輕輕勾著他的手,輕輕喘著氣說著:「好孩子,母后,好得很啊。」
柳家一門殉國,聖人本瞞著消息不說,可三萬將士的死終究是瞞不住的,風聲傳到皇后耳邊,皇后本就胎位不穩,如今受了驚,立馬見了紅。院首戰戰兢兢,這胎像本就弱,這次越發飄忽,可聖人在前,不吉利的話是萬萬不能說的。
皇后到底命硬,挺了過來,只是極為虛弱,再也下不得床,一向勤勉的太子上課總是走神,有日他問著安太師:「如今河南道如何了?可有將軍過去?」
安太師嘆了一口氣,太子聰慧,突然想明白,柳家戰績赫赫有名,鎮守河南道三十年,這樣的人都落得如此下場,其他將軍難敢再上。
沒曾想安太師點了點頭:「倒有一人。」
「誰。」太子抬起頭來,不知是驚是喜,不由提高音量。
「柳家嫡幼女柳南枝。」
柳南枝,太子也認識,去年年底剛剛及笄,皇后親自插得簪子,如今才十五歲,論輩分可比他高許多,自幼隨著柳老夫人在長安城長大。她平日極為沉悶,不苟言笑,常常嚇哭小孩,但武藝極好,一手長槍變幻莫測,連母后都讚不絕口。
「如何?」太子緊著嗓子問道。
「原本聖人不同意,後來皇后親自去了御書房與聖人交談,明日便會下旨封鎮遠侯府的顧侯爺為征東大將軍,她為副將,統帥五萬大軍,立即開往河南道。」安太師兼參知政事,這些事情自然全都知道。
皇后年輕時傷了身子,懷太子時便胎像不穩還好當時有神藥保胎,懷這胎時總是隱隱有墜疼,聖人格外緊張,日日有太醫請脈。原本太子並不覺得奇怪,可那日不知為何突然心跳加速,他難得寫好策論主動向著千秋殿走去,他記得那日千秋殿雖然擠了很多人但格外安靜,好多人擠在殿中,岳健大將軍守著門,地下跪了一大片的人。
他那時不過八歲,卻已經有了政治敏銳。他想起三個月前太傅和太師整日唉聲嘆氣,說東邊有個名叫高麗句的小國,兩國交界甚多,時常有些摩擦,可平日戰事大都是秋冬之際,為了搶些糧食來過冬,可今年確實一開春就來搶東西,朝中爭吵了許久,最後派了永安侯府的柳侯爺掛帥出征,兩名副將也皆是柳家的兩位嫡子。
柳家,太子是知道的,柳老夫人有幾次入宮陪皇后聊天,皇后都找人把他叫來,皇后時常帶著他去柳家校場玩。柳家是皇后的外祖母,高大威武的柳侯爺極為儒雅,說話斯斯文文,一把大刀確實耍得虎虎生威,柳家有個未出閣的姑娘沉默寡言,兩位柳家郎君一個火爆一個斯文,像極了柳老侯爺與夫人。
哪怕穩重如太子,也是滿心喜歡柳家和睦的氣氛,柳家人成了他最喜歡的提及的人。
「怎麼會大小將軍都是一家人呢?」當時太子好奇地問著。
安太師也只是笑著不說話,眼神頗為難言,但他當時還不懂這是什麼意思。
他不想從正門進去怕驚擾到各位,便從側門趁著看守小門的黃門不在偷偷溜了進去,他對千秋殿熟門熟路,順著廊橋小心走著,走到假山處突然聽到有人說話。
「怎麼會這樣,柳侯爺不是出了名的大將嗎?怎麼會被那高什麼的人打敗。」
「確實是,聽說是柳侯爺冒險了,導致大軍陷入圍困中,三萬大軍,全沒了。」
「那侯爺……」
空氣中倏地安靜下來,年幼的太子貼著牆根,小手緊握,一張小臉煞白,他連呼吸都慢了下來,聽著假山後面有人輕聲說道。
「自然是沒了,兩位小郎君也……」
「什麼!」驚呼一聲。
「別說了別說了,現在這情況也敢胡說,娘娘如今情況不明……」
太子瞪大眼睛,再也不顧掩護直接跑了出去,驚動了假山後面的人,有人探出腦袋,大喊道:「太子殿下,太子殿下。」
妍芳殿門口跪了一地人,太醫院的人全都在這裡,王順義一看到他大驚失色,臉上上前請安問道:「太子怎麼在這裡?娘娘這邊混亂,太子還是先回東宮歇息吧。」
「柳家……」太子喘著氣問著,盯著王順義,一字一字地說著,「敗了……」
王順義臉色大變,捏著手中浮塵,猶豫不決。
這般神情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太子殿下嘴角抽搐了一下。柳家如母后如之皮肉,劃一下都嫌痛,更別說被活生生刮下,連喘息的時間都沒有。
他白著臉推開王順義,直接推開妍芳殿大門,屋內瀰漫著苦澀的藥味,太醫院的人跪了一地,院首滿頭大汗,抖著手寫著藥方子。
床幔里躺著一人,高高聳起的腹部讓她的身形越發單薄纖細,聖人暴怒的神情看到太子倏地僵住。
「誰讓太子來的。」聖人大喝一聲。
王順義直接跪倒在地上,時庭瑜站在門前,他看著紋絲不動的床幔,紅著眼,輕聲說道:「是我自己來的。」
「是瑜兒啊。」床幔中傳來一個虛弱的聲音,那聲音比銅爐里冒出的香薰煙還要輕飄,喘口氣都能把她吹散。
床帳里的人俏臉雪白一片,她看著出現在自己床頭的小人,嘴角含笑,眼眶通紅,手指輕輕勾著他的手,輕輕喘著氣說著:「好孩子,母后,好得很啊。」
柳家一門殉國,聖人本瞞著消息不說,可三萬將士的死終究是瞞不住的,風聲傳到皇后耳邊,皇后本就胎位不穩,如今受了驚,立馬見了紅。院首戰戰兢兢,這胎像本就弱,這次越發飄忽,可聖人在前,不吉利的話是萬萬不能說的。
皇后到底命硬,挺了過來,只是極為虛弱,再也下不得床,一向勤勉的太子上課總是走神,有日他問著安太師:「如今河南道如何了?可有將軍過去?」
安太師嘆了一口氣,太子聰慧,突然想明白,柳家戰績赫赫有名,鎮守河南道三十年,這樣的人都落得如此下場,其他將軍難敢再上。
沒曾想安太師點了點頭:「倒有一人。」
「誰。」太子抬起頭來,不知是驚是喜,不由提高音量。
「柳家嫡幼女柳南枝。」
柳南枝,太子也認識,去年年底剛剛及笄,皇后親自插得簪子,如今才十五歲,論輩分可比他高許多,自幼隨著柳老夫人在長安城長大。她平日極為沉悶,不苟言笑,常常嚇哭小孩,但武藝極好,一手長槍變幻莫測,連母后都讚不絕口。
「如何?」太子緊著嗓子問道。
「原本聖人不同意,後來皇后親自去了御書房與聖人交談,明日便會下旨封鎮遠侯府的顧侯爺為征東大將軍,她為副將,統帥五萬大軍,立即開往河南道。」安太師兼參知政事,這些事情自然全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