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早在太子被廢之時, 各地藩王便蠢蠢欲動,調兵等待時機,召見諸王入京是宗紀的意思, 各地藩王平日不能隨意出封地, 新帝登基本就是朝堂不穩之時,藩王手上都有兵馬, 私底下也不知隱藏了多少兵馬,自古以來造反的藩王比比皆是,何況宗紀非寧熙帝親子, 他亦是藩王世子出身,他能繼位, 定會讓有些藩王心裡不服,若有藩王私下勾結, 在禪位大典上生事, 恐會讓宏朝陷入戰事。

  以喬相為首的眾多官員請奏宗紀收回成命, 待禪位大典結束, 再召藩王入京, 宗紀聽了他們的擔憂, 不以為意,他對喬丞相說, 他想看看,有哪些藩王,心懷異心。

  喬丞相看著這位未來的帝王神色莫測的臉, 知道他這是想要用那些內心不臣服於他的藩王的血,震懾天下。

  宗紀監朝這些日子,喬丞相心裡清楚,這個與自家兒子年紀相差無幾的少年,心思縝密,讓人看不透他心裡在想什麼,喬丞相對他越來越敬畏,若是寧熙帝做此決定,他必然要死守衍慶殿,求寧熙帝收回成命,但這事既然是宗紀決定的,他上表異議,知道宗紀此舉有他自己的考量便不再糾纏,聽從宗紀吩咐。

  六月初九,王公大臣於朝堂上拜見新帝,寧熙帝被抬到大典上,親手將玉璽交給宗紀,同日冊封姜妤為後。

  當日大典並未有任何異常,因為有幾位企圖生事的藩王前腳踏入皇城,後腳便被宗紀像拔蘿蔔一樣一個個拔了出來,現在站在朝堂上的,都是老老實實前來拜賀的,即便是心裡有些微詞,也被新帝的雷霆手段嚇得憋了回去。

  宗紀登基的第二日,被奉為太上皇的寧熙帝便要啟程前往行宮,姜妤依依不捨的拉著太上皇的手,「舅舅,阿妤捨不得你走。」

  太上皇扶著她的肩膀說:「舅舅就在行宮,閒暇無事的時候,你與阿紀可以到行宮走走。」

  姜妤點頭,「我現在就想隨你和表姐一道過去。」

  太上皇板著臉說:「你現在是皇后了,母儀天下,阿紀初登皇位,你要留在宮裡好好輔佐他,可不能再像從前一樣任性了。」

  「阿妤知道,舅舅放心,陛下待我很好,他說了,無論我闖什麼禍他都不會怪罪我,他會像舅舅一樣護著我的。」

  太上皇沉吟片刻,道:「此次眾藩王入京,來的可不止是藩王世子,有的把郡主都帶來了,有的帶了封地屬臣之女,你可知曉?「

  諸家藩王入京,近來一直是百姓茶前飯後的話題,且那些藩王入京也不是一日兩日了,誰家帶了郡主小姐入皇城準備攀附宗紀這位新帝不可能一點動靜都沒有,姜妤對這些當然清楚。

  「陛下初登皇位,後宮只有我一位皇后,那些人有此心思並不奇怪,此事與陛下無關。」

  太上皇見她急著給宗紀辯解的樣子,無奈的嘆口氣,「看你這不爭氣的樣。」

  姜妤很委屈,「我怎麼不爭氣了?」

  太上皇道:「朕是擔心你性子嬌燥,容易被人挑釁,拿住話柄,想叮囑你幾句,又沒說這是阿紀的不是,你就急著護他,我都這把老骨頭了,半癱在床上,江山都是你夫君的了,朕還能拿你那位夫君如何?」

  他一口一個你夫君,姜妤紅著臉說:「我不是護著他,我這是明辨是非,若為了沒影的事就拈酸吃醋同陛下鬧脾氣,豈不是讓別人看笑話。」

  太上皇欣慰道:「你能這麼想,朕便安心了,以後朕不能再護著你了,因為朕已經把江山和你,都託付給了阿紀。」

  「阿妤明白,舅舅要保重身體。」

  太上皇抬頭,視線落到姜妤的身後,笑著說:「阿紀來了。」

  宗紀躬身給太上皇行禮,姜妤猶豫著行了一禮,宗紀牽過他的手,溫聲道:「不是說了,私底下不用行禮,太上皇又不是外人。」

  姜妤看了太上皇一眼,抽出自己的手,「又不是大禮,彎下腰也沒什麼,現在藩王都還沒走,我可不想被人家說我沒規矩。」

  宗紀笑了笑,對太上皇說:「阿妤與太上皇感情深厚,不如太上皇晚些時候再移駕行宮吧。」

  太上皇擺手道:「朕在這皇宮住了大半輩子,能看到你們成親,夫妻琴瑟,已是心滿意足。」

  宗紀和姜妤將太上皇的儀駕送至宮門口,姜妤看著遠去的隊伍,目露悵然,宗紀把她攬到懷裡,過了會,儀駕徹底消失在視線中的時候,姜妤長舒口氣,從宗紀懷裡抬起頭,「咱們回去吧。」

  宗紀帶著姜妤回泰興宮,初登皇位,許多事情要處理,宗紀坐到案桌前批奏摺,姜妤坐在他身邊時不時的給他餵點糕點水果。

  她又剝了一顆葡萄遞到宗紀唇邊,宗紀停了下筆,腹部被她餵的有些撐,無奈道:「你吃吧,不用再給我剝了。」

  姜妤無聊道:「可我在這裡也沒什麼事,不如讓我回去吧。」

  宗紀隨手拿了一沓奏摺丟給她,「無聊就看看這些奏摺,各地呈上來的奏摺涉及各地事務,你看了也能長些見識。」

  姜妤搖頭,「後宮不能干政,我不看。」

  「只讓你看,又沒讓你批。」

  「我看了肯定會忍不住發表見解。」

  「哦?」宗紀挑眉,從中抽出一個奏摺,展開放到姜妤面前,「不知皇后對此有何見解?」

  姜妤隨意的掃了一眼,居然是請奏讓宗紀立妃的奏摺,這些大臣動作還真是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