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太子最近又在鬧,信陽侯擔心聖上存著私心,不願意現在就賜婚。

  信陽侯的擔心沒有錯,寧熙帝聽到宗紀和信陽侯是來請旨賜婚的,沉默片刻道:「賜婚一事,還需從長計議。」

  信陽侯道:「阿妤和阿紀兩情相悅,郎才女貌,也到了婚配的年紀,臣已觀察阿紀很久,實為良配,陛下不用不放心把阿妤嫁給他。」

  幾人心知肚明寧熙帝先前也有意把姜妤嫁給宗紀,突然猶豫不是為了姜妤,而是為了他那個寶貝兒子。

  寧熙帝不好意思同信陽侯對視,轉而看向宗紀,「阿紀雖是從小在皇城長大,畢竟也還是平陽王的血脈,成婚一事,要先告知平陽王。」這一來一回,也能拖上一兩個月了。

  任誰都聽出來寧熙帝這會不想賜婚,寧熙帝覺得宗紀肯定會體諒他的難處。

  宗紀拱手道:「陛下言之有理。」

  還沒等寧熙帝鬆口氣,宗紀又說:「臣的父王很早之前就寫信給臣,讓臣早些成家,臣派人同父王說過心儀郡主,父王聞之只覺得郡主身份尊貴,陛下未必肯將郡主嫁給臣,若陛下能將郡主賜給臣,平陽王府必會感念聖恩。」

  寧熙帝臉色一僵,低垂著眼皮,決定不再找藉口搪塞,擺擺手道:「此事容後再議,朕還有事要同信陽侯商議,阿紀,你先退下吧。」

  宗紀看了信陽侯一眼,躬身行禮後告退,到外面等著信陽侯。

  汪祺福站在殿外,看宗紀面色沉著,心裡不免為宗紀感到遺憾,先前他見郡主和世子走在一起,那可真是天造地設的一對,郡主那般驕橫脾氣,世子都願意遷就她,郡主在世子跟前性情也一日比一日溫順,分明就是郎有情妾有意,可偏偏太子那裡不願意撒手,這婚事只怕是成不了了。

  不多會殿裡就傳出信陽侯的咆哮聲,「為什麼阿妤不能嫁給宗紀?」

  寧熙帝長嘆口氣,面容又蒼老幾分,從椅子上站起來,走到信陽侯面前,「妹夫,太子鬧自殺了,朕只有這麼一個兒子,朕不能眼睜睜看著他送命,大宏的江山,還指望交到他手裡呢。」他也不怕在信陽侯跟前丟臉,他從小和信陽侯一起長大,再尷尬的時候信陽侯都知道。

  信陽侯不吃他這一套,「先前阿妤想嫁給太子,陛下覺得阿妤不配做太子妃,無論阿妤怎麼求你,你都不同意賜婚,如今阿妤改變心意,想嫁給別人,陛下你依然不同意讓她嫁給想嫁的人,難道臣的女兒,就不配嫁給想嫁的人嗎?」

  寧熙帝辯解道:「阿妤是朕的外甥女,朕何嘗不想讓她一輩子快樂,無憂無慮,可是你也看到了,如今只是想讓太子立妃他便不想活了,如果在這個時候把阿妤許配給別人,他怎麼承受的住。」

  這點事就承受不住,又如何承受的住大宏江山,信陽侯冷笑,「太子東宮納了那麼多姬妾,臣沒有看出半分他對阿妤的真心,到底是喜歡阿妤才非要立阿妤為太子妃,還是因為太子跟宗紀過不去,不甘心阿妤喜歡的是宗紀,才不顧一國儲君的身份,非要同自己的臣子較勁。」

  就是太子自己不學無術,還討厭比他強的人。

  寧熙帝道:「這些都不重要。」

  「怎麼不重要?」信陽侯紅著眼吼,「別說什麼太子都願意為阿妤去死了,日後必會待阿妤好,他只是孩子心性,明知陛下你心疼他,不會真的看著他死,故意用自己的性命做要挾,太子從小就與宗紀針鋒相對,現在也不過是為了同宗紀爭一口氣,臣怎麼放心把阿妤嫁給他,他是太子,將來還會繼承陛下的位子,他若不痛快就拿臣子開刀,在百姓和大臣們的眼裡,就是後宮之首無德,不能規勸君王。」

  「妹夫,稍安勿躁,太子眼下心緒不穩,阿妤的婚事暫且推遲些日子再商議,朕再勸勸太子。」

  信陽侯聽了冷著臉不再搭話,他怕自己忍不住說出大逆不道的話,太子這樣的德性,即便大宏江山交到他手裡,他也未必守得住,萬一丟了江山,還要把這頂帽子怪到女人頭上。

  寧熙帝看了信陽侯一會,命人端了酒進去,拿著酒杯敬信陽侯,「妹夫,這些年,你為大宏立下汗馬功勞,日後,太子也要靠你輔佐,是朕,愧對於你,朕敬你一杯。」

  信陽侯接過酒杯,一飲而盡。

  「陛下,只要臣在這世上一日,就一定會忠於陛下,但臣與陛下年歲相差無幾,又常年在戰場,身上受了不少傷,說不定哪天就先陛下而去了,臣只有阿妤一女,家中侄兒也不行軍打仗的料,手裡的虎符早晚要交給有能力勝任這個位子的人,陛下該早做打算了。」

  寧熙帝嘆氣道:「這滿朝文武,除了你,朕還能相信誰呢。」本來這些下一輩的事情,用不著他現在就操心,奈何太子不爭氣,他這個做父皇的就得提前安排好這些。

  信陽侯道:「聽說陛下多夢少覺,陛下整日繁忙政務,難免思慮過重,晚上睡不著覺,不如放下心事,多去後宮走走,陪娘娘們說說話,說不定就能豁然開朗。」

  寧熙帝聽懂信陽侯的意思了,這是多讓他陪嬪妃睡覺,爭取再生個皇子出來。

  信陽侯躬身行禮,「今日是臣魯莽了,冒犯陛下,請陛下處置。」

  寧熙帝連忙扶起他,「妹夫,你言重了。」

  信陽侯從衍慶殿出來,看到宗紀還在,同他一道往宮外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