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陳氏的掌柜想莫不是想晾我們一晾好談價格?他也不心急,反正出來之前主家告訴他,事急從權,如果要談價格他看著辦。

  在價格上,能談就談。

  正百無聊賴等著接見,陳氏掌柜透過花木的遮掩看到意想不到的人,葉氏的大掌柜!他騰一下站起來想看個清楚,惹的老對頭驚訝,幹什麼。

  沒錯,他沒看錯,葉氏的掌柜笑臉引人的樣子,腰上掛的玉墜都是他,萬萬沒想到,葉氏還插了一手,如果葉氏要吃下這批貨,怕是他們只能喝湯。

  唉,還是跑的慢了!陳氏掌柜大腿都要拍腫了。

  葉氏掌柜匆匆離開,腦子裡還在回想之前跟曾知縣的對話,因為是五少爺的同年,他們這才破例跑一趟,沒想到還有此等收穫。青木炭的價值對他們來說不高不低,屬於吃不吃都可以。

  但是曾知縣說可以想辦法去換鹽引,這,這就是個大買賣了!他們家倒也可以高價換來鹽引,總不比從正規渠道換來的。因為這個,同行的皇商暗中嘲笑過他們是順著裙帶爬上來的。

  如果,如果能換到的話......

  葉氏掌柜一邊思考一邊舉棋不定。

  曾湖庭送走又一撥人,說的是口乾舌燥,桌邊上的熱茶都放成涼茶。他在跟各家掌柜商量,將物資送到塔林,以物換物,以一斤青木炭,換到十斤大米。

  現在普通大米的價格是十文一斤,因為運輸費用高昂,價值倍增。他算上了大米的利潤,再用批發價格算青木炭的價格,其中讓出很大一部分利潤。就為了改善居民的飲食。民間的自發行為,以利誘之才能讓人心甘情願。

  對看不上利潤的葉氏,則換成讓他們更心動的鹽引。畢竟人可以不用炭,不能不吃鹽。

  這個辦法源自歷史上明朝洪武年的鹽引法,命令各省商人運送糧食至邊關,在換取鹽引。在他發現此處運送困難後,就上奏摺給聖上,聖上再加上回復,一來一去,終於確定了這個辦法,雖然只有一百石,也算是一個突破。

  能從把持已久的大鹽商手裡撬下來一口肉,可不是突破嗎?

  曾湖庭喝完水又探頭問,「還有人嗎?」

  「還有兩家商行。」

  「讓他們一起來吧。總歸是一樣的東西,我懶的講兩遍。」

  陳氏和秦氏一起進了書房,曾湖庭便撐著桌子道,「兩位,來意為何?」

  陳氏商行萬萬沒想到知縣是走的直白路線,一般人不都是從閒聊開始嗎?他咳嗽一聲,正想彎彎繞一番,秦氏商行搶先開口,「大人,為了炭。」說完挑釁的看隔壁一眼。

  臥槽,為什麼還能這樣?!陳氏只能跟著點點頭。

  「來了就好,我粗略估算過,目前青木炭的產量,控制在五萬斤左右,這是價格表。」各種物資到底什麼換取,他在清單上寫了,拿回去慢慢看。

  秦氏大掌柜一看,登時明白新知縣圖謀甚大,他抬眼,試探著問,「大人,以後如果還有類似的物資,也是如此交換嗎?」他有一種直覺,以後塔林的物資絕對不止這一點。

  曾湖庭讚賞的看著他,能一眼看穿他以後的圖謀,是個聰明人,他慢慢後退靠在椅子上,「不錯,日後還有其他物資,也是按照此法。價格是暫時定下的,以後三年一換,根據當年物價來核定。」

  塔林只要沒有突然地殼運動挪到產糧區旁邊,或者突然跑步進入飛機火車時代,就一直需要人力來運送物資,還有旁邊的駐軍更是消耗無數錢糧。他能打動元康帝的心理,說動他拿鹽引換,就是因為戍邊的需要。

  只要形成規模,哪怕讓出利潤,也比朝廷運糧方便的多。

  「那秦氏商行,願意!」大掌柜立刻就答應下來,「我們先預定下一萬斤炭!糧先到,炭後到!」

  「爽快!」既然答應的這麼快,他也可以再讓步點,「既然如此,在這基礎上,秦氏商行提供的物資,再打九折!」只要糧食到,他的其他設想也能逐步完善。

  「大人我們不需要打折,」秦氏掌柜搖頭,「只要您以後的物資,秦氏商行有優先權即可。」

  「好!」他答應了,總歸物資要換,給誰不是換呢?

  陳氏商行就看著他們一言一語就定下一筆大合同,連價格都不還,深感自己輸了!眼看著老對頭都這麼爽快,他趕快舉手。

  「大人,我們也簽一萬斤!」

  今年的青木炭銷售額已經定了下來,陳氏掌柜就順手買了土特產回去,他看到處都有售賣榨菜的,順手給主家帶了幾罐子,也算吃個新鮮。

  雖然主家讓他事急從權,他從了這個結果回來,還是挺心虛的,於是想獻點小殷勤。

  回去的時候正好碰到主家在吃飯,掌柜連忙把榨菜奉上,一邊解釋說。

  主家沒說什麼,一邊聽著一邊吃飯,沉默著:「秦家的掌柜真的這麼說?」

  大掌柜忐忑不安,「我越想越不對,怕不是被聯合起來騙了吧?」利用他的好勝心,和現場的刺激,激的他馬上簽了合同。

  「簽的好!」主家一拍桌子,「以後我們賺的必然多!老陳,幸好派了你去,不然別人沒這麼魄力啊!稍微一延誤,我們就連湯都喝不上。」

  「為,為什麼啊?」

  「因為這榨菜。」主家神秘一笑。「這是你隨意買的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