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獨子心知青年人總是受不了激將法,他哀哀切切的說上幾句,再表達一下有多委屈,自然能激的葉仲昌行動起來,萬萬沒想到葉仲昌居然這麼說?

  「安穩度日就是最好的......」他還在順著意思說,突然反應過來,「什麼?」

  怎麼突然變了口風?

  「哎呀,你能想通最好,我之前都不敢勸你,怕你尋了短見。」葉仲昌欣慰十足,「這裡是二十兩銀子,你好生拿著當路費,要是一路搭順風車也該夠,回去好好孝順你爹!」葉仲昌犯了十成的老媽子脾氣,絮絮叨叨的說。最後還請了管家來,讓管家幫忙雇馬車。總之等那獨子反應過來,他人已經在城門口,在差一點就出城門。

  「出不出去啊?!快關門了!」不耐煩的城門衛喊聲驚醒了獨子,他一咬牙,「不出去!」他調轉馬車在城門口隨意找了客棧。

  馬車夫很警惕,「為什麼不出城?耽誤了路程要加錢的。我還得養家餬口。」

  「用不著你。」獨子揮揮手,「你走吧。」

  不做事還能拿錢,車夫美滋滋的離開。

  獨子在客棧住了一宿,第二天獨自去了某個城外的宅院。

  「還跟嗎五少爺?」

  「不跟了,免得打草驚蛇。」

  「好的五少爺。」

  一場計劃好的昏王爺蠻橫奪牡丹,俊榜眼盡忠告御狀的大戲,還沒開始就落幕了。葉仲昌一切如常,在翰林院當值,休沐就去葉家的商鋪看看。葉家經常運送最新鮮的江南花樣上京城,生意也逐漸好做起來,雖然賣不到高門貴族去,在小官家中人氣極高。小姐們暗中比較著,首飾要買繁葉閣,肥皂要選興旺商行。

  曾湖庭就一心想買個院子。可惜啊可惜,京城的院子著實不好買,甚至日益漲價,而位子好的院子都放在手裡等著漲價。

  而臨近過年,朝廷又是一場忙碌,天天就看著那些學士們連軸轉,有些身體不好的學士甚至生了病。這就只能讓新人頂上。

  曾湖庭跟著許學士進過幾次議事殿,他從來不搶許學士出頭的機會,只在一邊沉默淹沒,要麼整理文卷,幾次下來,許學士終於願意讓他碰一碰詔書。

  「這份詔書你來抄寫。」許學士手指輕點,小聲嘀咕他實在忙不過來,以前他剛進翰林時等了一年多才碰到詔書。

  似乎所有前輩都會對後輩說當年的辛苦,曾湖庭分了半隻耳朵聽著應付,同時把心思放在抄寫詔書上。

  詔書用的是標準館閣體,他一提筆慢慢抄寫,一字不敢馬虎。這份詔書也不算太重要,是吩咐六部統計數據,以備來年戶部往下撥銀子。

  戶部尚書又要哭窮了。戶部尚書賈大人每年都要來上這麼一遭,已經成了一景。賈大人大刀闊斧的砍開支,下面也有對策,絞盡腦汁的多報開支等著賈大人來砍。最初幾年還見了成效,最近賈大人也進化了,從砍對摺變成對對摺。

  倒也不怪賈大人摳門,一直以來州郡的賦稅基本是靠江南等富裕地區支撐貧困地區,很多州郡只能自給自足,拆東牆補西牆,難怪賈大人愁禿了發。

  他一邊抄寫一邊想著自己打聽來的消息,抄完後恭敬遞給許學士,再有許學士遞給元康帝過目。

  元康帝略略看過詔書,饒有興致的說,「成戈這不太像你的字跡啊?」成戈是許學士的名字。

  「但請聖上一猜?」許學士猜度聖心也是很有一套,他順著話頭湊趣。也是他覺得曾湖庭知進退,順手提一把。

  「讓我猜?那必定是我應該知道的。筆法雖然工整,卻難得透露出一股銳意,寫字的人年紀很輕?想來想去,也就只有今年剛進來的進士們?而且這筆跡我還略眼熟.....」他翻來覆去看了兩次,很肯定的說,「是今科的狀元!」

  「聖上雄才大略,我所不及啊!」許學士真情實意拍了馬屁。

  本來在查房等候的曾湖庭就突然被召見,他摸不著頭腦的進了正殿,元康帝正在跟許學士說笑,「說來人就來了。」

  「最近朕事忙,還沒來得及跟新科狀元好好聊聊。」元康帝問道,「倒是不知道在京城住的習慣?」

  「回陛下,之前會試住過大半年,也適應京城的氣候,倒也習慣。」曾湖庭用親近不失恭敬的口氣說。

  作者有話要說:  第二更~打boss要先鋪墊。

  第82章

  他用閒話家常的語氣說起, 許學士捏了一把汗,連忙使眼色給曾湖庭。

  曾湖庭沒接收到,倒是讓聖上看到了, 他擋了一下,「成戈這是做什麼?朕不過是關心關心新科進士的生活。」他又轉過來頭, 和顏悅色的說,「別緊張,朕就是想問問這些。」

  「京城的子民到底怎麼生活,朕很有興趣。」

  於是曾湖庭無視了許學士快要抽筋的眼神, 很認真的回答,「天子腳下,芸芸眾生各有其道。就拿臣現在住的地方來說, 主人分割了四片小宅院, 只靠著舉人進京趕考賺的銀子就足夠三年所需。」

  喔?元康帝的表情有些遲疑,會嗎?

  「在客棧住,一天是八百文,一月就是二十兩多,貴卻省事。租院子一月耗費八兩, 主人家還可以幫忙做飯食,半年下來就是五六十兩, 四個院子怎麼不夠生活呢?」曾湖庭小小算一筆帳,「很多人家都靠臨時出租過日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