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頁
雲珠雖然想一舉將鈕祜祿.訥親解決,無奈這人當官還有幾把手段。乾隆六年的閱河南、江南、山東諸省營伍,並勘海塘、河工,他崇實效、去虛文、飭吏治、厚民生,何事當興舉,何事當整飭,著實做得不錯;乾隆八年入山西會巡撫愛必達讞萬全民張世祿、安邑民張遠等挾眾抗官狀,論如律,愛必達及總兵羅俊、蒲州知府朱發等皆坐譴黜之事,也算舉措得當;乾隆九年入浙江會大學士高斌覆勘巡撫常安貪婪狀,也是如律處理;今年三月,他入山東會巡撫阿里袞一起治賑去了……
一個人不可能永遠不犯錯。雲珠想,他要真能一輩子當個好官,她也未嘗不能容他。
更何況,還橫生了和徽的指婚問題。
和敬的親事,弘曆早早就看中了九歲就養在宮的色布騰巴勒珠爾。他是科爾沁左翼中旗扎薩克達爾漢親王滿珠習禮的玄孫,世祖固倫端敏公主額駙班第孫,身份尊貴,人又憨厚老實,對和敬百依百順,這麼多年下來弘曆早當他半個兒子看。
雲珠也覺得和敬跟色布騰巴勒珠爾一個鍋一個蓋,性情互補,很不錯。
只有和徽,弘曆對這個貌似妻子的女兒更疼愛,由於宮中長公主、公主不少,夫妻倆個早有默契要將她留在京城,只是勳爵子弟出色的就那麼幾個,挑來挑去有些拿不定主意。
——拿不定主意的是雲珠,弘曆抱著再不行就讓和徽嫁在幾個表哥里選一個,左右富察家的子弟都很出色,只是雲珠堅決不同意,說血緣關係太近不好。
等她將好不容易篩選出來的名單放到和徽面前時,和徽卻暈紅著小臉支支吾吾地問起豐升額的事來。
豐升額是誰?一等公尹德的孫子,鈕祜祿.阿里袞的兒子,御前三等侍衛。雲珠從來都覺得遏必隆傳下的這一支鈕祜祿氏不安份,遏必隆就不用說了,做輔政大臣時就是牆頭草,阿靈阿承爵時摻合奪嫡,子女教養上都偏驕矜,到了雍正,倒是替他們選了尹德這個勤謹的承爵,阿里袞也還可以,但旁支里,像訥親這樣野心勃勃的可不少……比如弘曆那個愛折騰的老娘孝聖太后,比如以後的大貪官和珅。
“豐升額比你大了幾歲吧,他還沒成親?”雲珠神色轉淡。
和敬似有所覺,嘻嘻笑道:“額娘您不知道,妹妹自那次馬上摔下來後好幾次去校場練習騎射碰到表哥和豐升額他們呢,豐升額身手很好的……他現在還沒成親呢,聽說他親自上禮部推了兩次大選指婚……”
“哦?”雲珠從和敬的話里敏感地察覺到這豐升額跟和徽是早彼此有意,一股怒氣從心底升起,他是故意招惹和徽的?
“額娘?”和徽小心翼翼地看著雲珠。
“你們先回去吧,這事兒我會好好考慮。不過和徽,做為皇家公主,即使最後指的那個人不是你中意的,你也要好好地承擔起公主的責任,不可任性。”
和徽臉色一白,她不知道為什麼母親會不喜歡豐升額,明明他很優秀,性格也很好,只是年齡上比自己大,可也才八歲……他又沒有嫡福晉,連妾侍也沒有。
還是和敬這個局外人看得明白一些,“額娘,妹妹跟他沒什麼的,平時也不過多說幾句話……”
不過多見幾次,多說幾句話,就能勾走她的女兒,不是好本事是什麼?!
“行了,這事我會跟你們皇阿瑪商量,先回去吧。”
和徽還要說什麼,被和敬拉了一下,兩人向雲珠行了禮後出了長春宮。
“你傻了,與其在這裡磨著額娘加深她對豐升額的不喜,還不如去找皇阿瑪呢……”和敬低聲說著。
和徽眼睛一亮,“這就去!”
雲珠收回神識,搖了搖頭,女大不中留啊。“靈樞,去讓叔貂仔細查查豐升額這個人。”
“是。”靈樞領命去了。
不是她信不過和徽的魅力,而是和徽與豐升額聯姻帶來的影響太過巨大,如果豐升額這個人不夠好,她是不會允許的。
她可不想永璉的身邊出現一個“索額圖”或“阿靈阿”。
富察一族日益繁盛,特別是傅恆。弘曆甫登基他便在軍機處行走,不管在外領軍作戰還是在禁衛軍里擔著護軍統領的職,身上都兼著戶部侍郎的職位,到了乾隆十年,終於被擢為戶部尚書。
才三十四歲,圖像已進過紫光圖,成了一部堂官,在內閣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其他兄弟,身居二、三品要職的也很多,遍布軍政兩路。侄子裡更不用說了,侍衛一堆,領著三、四品官銜的也不少……
弘曆現在對她情深意重自是什麼都好,可幾十年後呢?就算恩愛不改吧,她也不敢將自己與他的江山放在一個秤桿來比。皇帝這種生物,不能以常人的心態去揣測。
而且再過不久,拖垮了大清江山一半基業的金川戰役就要打響。歷史上,清朝前後兩次平定大小金川,耗費了大清國庫數不清的錢糧,還埋葬了大清不少優秀的將領以及士兵……而大清,只能算慘勝。大小金川有什麼呢?戰後還得安撫他們。
歷史上說乾隆生活奢靡,不僅敗光了雍正給他積下的家業,晚年還靠和珅貪賄維持他的開銷……其實她更相信大部份的錢糧都填到了平定西域、金川及台灣的幾次大規模戰役里(後期還有很多地方農民起義,教派起義)。
從帝王的角度來看,乾隆的這幾次戰役都是為了維護江山的穩定,國土的統一,並沒有做錯。但他不知道,他平庸無能的子孫,並沒有承托起社稷的發展,甚至連守成都做不到,一代代衰敗下去……
想到嘉慶,雲珠又一陣噁心。清朝十二帝里,她最討厭的前三位他能排得上號,無能、斤斤計較、眼光狹隘、自卑、自大……很多形容詞她都能在他身上找到。富察一族的落沒他居功至偉。或許是這輩子投生到富察家,她切身感受到這個家族那種忠誠正直平和溫暖的家風,才格外不能忍受這些伴著她長大的親人一個個戰死在沙場上,卻受到了帝王的猜忌打壓,致使家族衰敗。
這一世,不會再有這個人出現了!
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現在的富察家族也不是歷史上的那個富察家族,在她這些年的潛移默化地影響下,熱衷出海探險並在海外定居的家族子弟不少,就像她的七哥傅玉,如今在英國也有了爵位和土地……
而傅恆明亮他們對各種地形戰的重視與研究,就算征戰金川,也不會像歷史上那樣輕易就折損在那裡。再說,大清如今的槍炮也不是吃素的。
她慮的是,沒有了歷史上戰死那麼多富察家的人,弘曆還會不會如歷史上那樣終他一生都信任重用富察家族的人。
因此,她對兒女的指婚對象自然要更慎重一些。
251月朗風和大地春(四)
“就要最後閱選了,不知娘娘選定了哪個秀女?”蘇寶柔試探地問。
永璋也要指嫡福晉,為了杜絕事到臨頭出現搶人的事件,她早早就打探清楚皇后看中的是哪幾家秀女,好繞開另找人選——在她想來,滿洲勛貴一大堆,不怕兒子找不到好的。
一個人不可能永遠不犯錯。雲珠想,他要真能一輩子當個好官,她也未嘗不能容他。
更何況,還橫生了和徽的指婚問題。
和敬的親事,弘曆早早就看中了九歲就養在宮的色布騰巴勒珠爾。他是科爾沁左翼中旗扎薩克達爾漢親王滿珠習禮的玄孫,世祖固倫端敏公主額駙班第孫,身份尊貴,人又憨厚老實,對和敬百依百順,這麼多年下來弘曆早當他半個兒子看。
雲珠也覺得和敬跟色布騰巴勒珠爾一個鍋一個蓋,性情互補,很不錯。
只有和徽,弘曆對這個貌似妻子的女兒更疼愛,由於宮中長公主、公主不少,夫妻倆個早有默契要將她留在京城,只是勳爵子弟出色的就那麼幾個,挑來挑去有些拿不定主意。
——拿不定主意的是雲珠,弘曆抱著再不行就讓和徽嫁在幾個表哥里選一個,左右富察家的子弟都很出色,只是雲珠堅決不同意,說血緣關係太近不好。
等她將好不容易篩選出來的名單放到和徽面前時,和徽卻暈紅著小臉支支吾吾地問起豐升額的事來。
豐升額是誰?一等公尹德的孫子,鈕祜祿.阿里袞的兒子,御前三等侍衛。雲珠從來都覺得遏必隆傳下的這一支鈕祜祿氏不安份,遏必隆就不用說了,做輔政大臣時就是牆頭草,阿靈阿承爵時摻合奪嫡,子女教養上都偏驕矜,到了雍正,倒是替他們選了尹德這個勤謹的承爵,阿里袞也還可以,但旁支里,像訥親這樣野心勃勃的可不少……比如弘曆那個愛折騰的老娘孝聖太后,比如以後的大貪官和珅。
“豐升額比你大了幾歲吧,他還沒成親?”雲珠神色轉淡。
和敬似有所覺,嘻嘻笑道:“額娘您不知道,妹妹自那次馬上摔下來後好幾次去校場練習騎射碰到表哥和豐升額他們呢,豐升額身手很好的……他現在還沒成親呢,聽說他親自上禮部推了兩次大選指婚……”
“哦?”雲珠從和敬的話里敏感地察覺到這豐升額跟和徽是早彼此有意,一股怒氣從心底升起,他是故意招惹和徽的?
“額娘?”和徽小心翼翼地看著雲珠。
“你們先回去吧,這事兒我會好好考慮。不過和徽,做為皇家公主,即使最後指的那個人不是你中意的,你也要好好地承擔起公主的責任,不可任性。”
和徽臉色一白,她不知道為什麼母親會不喜歡豐升額,明明他很優秀,性格也很好,只是年齡上比自己大,可也才八歲……他又沒有嫡福晉,連妾侍也沒有。
還是和敬這個局外人看得明白一些,“額娘,妹妹跟他沒什麼的,平時也不過多說幾句話……”
不過多見幾次,多說幾句話,就能勾走她的女兒,不是好本事是什麼?!
“行了,這事我會跟你們皇阿瑪商量,先回去吧。”
和徽還要說什麼,被和敬拉了一下,兩人向雲珠行了禮後出了長春宮。
“你傻了,與其在這裡磨著額娘加深她對豐升額的不喜,還不如去找皇阿瑪呢……”和敬低聲說著。
和徽眼睛一亮,“這就去!”
雲珠收回神識,搖了搖頭,女大不中留啊。“靈樞,去讓叔貂仔細查查豐升額這個人。”
“是。”靈樞領命去了。
不是她信不過和徽的魅力,而是和徽與豐升額聯姻帶來的影響太過巨大,如果豐升額這個人不夠好,她是不會允許的。
她可不想永璉的身邊出現一個“索額圖”或“阿靈阿”。
富察一族日益繁盛,特別是傅恆。弘曆甫登基他便在軍機處行走,不管在外領軍作戰還是在禁衛軍里擔著護軍統領的職,身上都兼著戶部侍郎的職位,到了乾隆十年,終於被擢為戶部尚書。
才三十四歲,圖像已進過紫光圖,成了一部堂官,在內閣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其他兄弟,身居二、三品要職的也很多,遍布軍政兩路。侄子裡更不用說了,侍衛一堆,領著三、四品官銜的也不少……
弘曆現在對她情深意重自是什麼都好,可幾十年後呢?就算恩愛不改吧,她也不敢將自己與他的江山放在一個秤桿來比。皇帝這種生物,不能以常人的心態去揣測。
而且再過不久,拖垮了大清江山一半基業的金川戰役就要打響。歷史上,清朝前後兩次平定大小金川,耗費了大清國庫數不清的錢糧,還埋葬了大清不少優秀的將領以及士兵……而大清,只能算慘勝。大小金川有什麼呢?戰後還得安撫他們。
歷史上說乾隆生活奢靡,不僅敗光了雍正給他積下的家業,晚年還靠和珅貪賄維持他的開銷……其實她更相信大部份的錢糧都填到了平定西域、金川及台灣的幾次大規模戰役里(後期還有很多地方農民起義,教派起義)。
從帝王的角度來看,乾隆的這幾次戰役都是為了維護江山的穩定,國土的統一,並沒有做錯。但他不知道,他平庸無能的子孫,並沒有承托起社稷的發展,甚至連守成都做不到,一代代衰敗下去……
想到嘉慶,雲珠又一陣噁心。清朝十二帝里,她最討厭的前三位他能排得上號,無能、斤斤計較、眼光狹隘、自卑、自大……很多形容詞她都能在他身上找到。富察一族的落沒他居功至偉。或許是這輩子投生到富察家,她切身感受到這個家族那種忠誠正直平和溫暖的家風,才格外不能忍受這些伴著她長大的親人一個個戰死在沙場上,卻受到了帝王的猜忌打壓,致使家族衰敗。
這一世,不會再有這個人出現了!
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現在的富察家族也不是歷史上的那個富察家族,在她這些年的潛移默化地影響下,熱衷出海探險並在海外定居的家族子弟不少,就像她的七哥傅玉,如今在英國也有了爵位和土地……
而傅恆明亮他們對各種地形戰的重視與研究,就算征戰金川,也不會像歷史上那樣輕易就折損在那裡。再說,大清如今的槍炮也不是吃素的。
她慮的是,沒有了歷史上戰死那麼多富察家的人,弘曆還會不會如歷史上那樣終他一生都信任重用富察家族的人。
因此,她對兒女的指婚對象自然要更慎重一些。
251月朗風和大地春(四)
“就要最後閱選了,不知娘娘選定了哪個秀女?”蘇寶柔試探地問。
永璋也要指嫡福晉,為了杜絕事到臨頭出現搶人的事件,她早早就打探清楚皇后看中的是哪幾家秀女,好繞開另找人選——在她想來,滿洲勛貴一大堆,不怕兒子找不到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