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頁
只是用人最忌一家獨大,她便又提了純妃金嬪協理。
金嬪也是個聰明人,同樣是包衣出身,卻比慧妃高氏看得更通透。在太后受傷病臥不起後便徹度向她投了誠。“奴婢這一輩子到頭也就是個嬪了,求的不過是安穩的生活與子女而已。”
儘管不是滋味,可也是大實話。
女人都不容易,只要金嬪不惦記著不該自己得的東西,她也樂意做個寬和大度的皇后。放下手中茶碗,雲珠看著畢恭畢敬的金嬪微笑道:“聽說你哥哥考中了戶部筆帖式,恭喜了。”
“不過是個九品筆帖式,哪裡敢當娘娘稱賀。”金嬪自然欣喜自己的哥哥從此踏入仕途,可一個九品的筆帖式說出來還是太低微了。每一次皇后讓她協理宮務她都表現得勤懇安份,也是希望皇后對自己印象好點,只需富察家一個態度,哥哥的仕途也能順利些。
金氏家族百多年來一直是上三旗包衣,在內務府謀差生存,可因為自己,她的直系親人都卸了內務府差事,要不是原先有些家底,父兄能幹,置了家業田產,她又頂著個嬪位,只怕連生活都過不下去。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令兄機靈肯干,只要忠於王事,將來未嘗不能成就一番事業福蔭家族。”
金籬見皇后稱讚自己哥哥連連謙遜,金簡雖然有些聰明,比起富察家的那一摞子人物可差遠了。不過心裏面還是為金簡的上進感到驕傲,為皇后言語中的肯定感到高興,從知道自己進位無望後她就只求富察家不要因為太后而為難金家,現在,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使金家得到富察家的照拂。
自己畢竟只是個嬪,膝下又只有一個公主,能給娘家的助力實在太少,最多只是使那些王公貴戚們不敢伸手欺壓罷了。
金家想要崛起,擺脫奴才的身份,還得靠男人們去努力。
想到這裡,她小心翼翼地說道:“主子娘娘賢明抬舉嬪妾協理宮務,嬪妾不敢不用心,底下管事嬤嬤和殿監們也很盡職,領取和發放份例都按娘娘說的造冊簽名……只是嬪妾聽說,純妃娘娘因春裝發的不及時,對衣褲儲緞庫儲兩位司庫有些不滿,針線房那兒也發作了一位管事嬤嬤……”
皇后手眼通明,對純妃的小動作應該也是清楚的吧。
廣儲司是內務府七司三院中最重要的部門,裡頭一丁點的動靜自然不可能瞞得過雲珠。蘇寶柔以前也協理過宮務,別說處置管事嬤嬤了,連一些宮人起爭執都不敢下力處置,現在這般行事,一來是晉了妃位底氣足,二來她想著慈寧宮與長春宮私底下不合,現在太后眼看挺不了多久,她拿親近太后一派的人做筏子不僅皇后不會不高興,她還能趁機擢拔自己的人……
只是內務府裡面的貓膩多,權利盤結錯綜,雍正弘曆幾次出手整治是因為它干涉後宮嬪妃爭鬥,對皇權造成一定威脅,而它本身愈養愈大的貪賄胃口只是有所收斂,並沒有從根底上改變。
這些,雲珠心中有數。
嘉慶之後內務府愈發囂張,道光皇帝甚至拿內務府管事沒辦法,都是因為皇帝母家皆包衣出身,內務府權利高漲把持後宮的緣故,現在雍正既定了凡宮女子上位最高只能品級到嬪,家人不得在內務府當差的規制,這內務府挾制皇帝的可能性便大大減小,只要皇帝精明些、強勢些,沒有太過倚賴身邊的奴才,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內務府的權利膨脹。
天底下沒有永遠不倒的王朝,也沒有盡善盡美的制度,經過了玉蘭樹的吞吐淬鍊,大清的龍脈氣運比原來歷史上的已凝聚強盛了好幾倍了,如果她的後代子孫連身邊的奴才都拿捏不住,還談什麼治理江山社稷?!
大清也是他們的,她不能替他們全部都料理完。
“看她想做什麼吧。”她神色澹然地朝金籬笑了笑,“這後宮沒一兩點事情發生也挺無聊的,就像魏貴人還有嫻嬪,不覺得好玩嗎?”
敢情是當戲看啊。金籬吐了口氣。
轉眼到了四月十一日,太后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幾個月的時間,內務府和禮部早備下治喪事儀。雍正對鈕祜祿氏並不上心,百年之後也不準備與她合葬,因此太后葬的是泰東陵,弘曆更不必說了,太后薨逝他“哀痛不能理事”,命內務府總管大臣和親王弘晝全權處理喪禮,一切規儀比照仁壽皇太后烏雅氏,完全沒有了歷史上乾隆給予的種種尊榮致祭大禮。
諡號依舊是孝聖皇太后,升祔太廟依舊排在孝敬皇太后之下。
喪禮進行得格外順利快速,如果不是出靈的時候出了點意外雲珠也會覺得輕快,畢間很多事皇帝能躲她是不能的,光是一批又一批進宮哭喪的宗親命婦就夠她受的……
“怎麼了?”有外命婦察覺送靈隊伍出了點亂。
一會兒原因就出來了,“是魏貴人和嫻嬪因為太過傷心太后的薨逝,暈厥過去了!”
“這可真是難得。”通透的人拿著帕子拭了拭眼角,再度摧紅了眼眶,表示很感動。
“那可不,這兩位在慈寧宮侍疾可是出了名地盡心,聽說太后生前也十分看重她們……”這是憨直的人說的,“聽說哭靈的時候就暈厥過幾次了。”
……
魏貴人對太后的尊重敬愛真是無人能比,到慈寧宮侍疾過的福晉夫人們都見過她,對她侍奉太后的各種親力親為讚嘆不已,太后一去,她悲痛不能自己,屢次哭暈。
太后生病期間性情不定,難侍候是出了名的,嫻嬪烏喇那拉氏卻在太后薨逝前的兩個月日日不輟地給太后侍疾,替皇后分擔了不少,要不是秦嬤嬤幾個代表太后拒絕,她甚至還想給太后值夜。兩個月下來人足足瘦了一圈,又經過連串喪禮,會頂不住厥過去也是正常。
喪禮一過,這些流言已傳得到處都是。
皇帝十分感念她們的孝心,加上皇后賢孝替她們請功,大筆一揮晉了魏氏為嬪,烏喇那拉氏恢復妃位。而侍疾期間,哲妃純妃金嬪也協理宮務有功各有封賞,金嬪多了個“嘉”的封號。
愉嬪珂里葉特氏沒沾到太后的半點餘澤。
248月朗風和大地春(上)
白駒過隙,時光荏苒。
乾隆六年,金秋十月。奉旨出降土爾扈特部的首領烏納恩蘇珠克圖親王敦羅卜喇什的淑裕長公主愛新覺羅.芷馨拜別了皇父與皇兄皇嫂,登上了前往大清西北額爾古納河的車馬。
額爾古納河……
聽說那是一片欣欣向榮的土地,闊朗,自由,彪悍……透過車簾,芷馨看著漸遠漸小的送嫁人群,心中湧起無限的希望,在那裡有屬於她的公主府,有她的丈夫。
這些年,她跟著皇嫂學習管家理事,學習騎射……還有簡單的醫藥知識,她相信自己一定能過得很好。
想起出嫁前皇嫂的殷殷叮囑,她笑了笑,心中升起淡淡的憂傷,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再回京城……
“回去吧。”弘曆雙手扶著雲珠的肩膀說道。在幾個妹妹當中,芷馨是跟雲珠最親的,也許是因她幼時喪母,分別在西三所和齊妃身邊生活過,幼小敏感的心更珍惜別人的善意。人的感情是處出來的,卻也需投桃報李才能維持,芷馨這些年對雲珠的用心也不比和敬她們差。看在這點份上,他也不會虧待她。
金嬪也是個聰明人,同樣是包衣出身,卻比慧妃高氏看得更通透。在太后受傷病臥不起後便徹度向她投了誠。“奴婢這一輩子到頭也就是個嬪了,求的不過是安穩的生活與子女而已。”
儘管不是滋味,可也是大實話。
女人都不容易,只要金嬪不惦記著不該自己得的東西,她也樂意做個寬和大度的皇后。放下手中茶碗,雲珠看著畢恭畢敬的金嬪微笑道:“聽說你哥哥考中了戶部筆帖式,恭喜了。”
“不過是個九品筆帖式,哪裡敢當娘娘稱賀。”金嬪自然欣喜自己的哥哥從此踏入仕途,可一個九品的筆帖式說出來還是太低微了。每一次皇后讓她協理宮務她都表現得勤懇安份,也是希望皇后對自己印象好點,只需富察家一個態度,哥哥的仕途也能順利些。
金氏家族百多年來一直是上三旗包衣,在內務府謀差生存,可因為自己,她的直系親人都卸了內務府差事,要不是原先有些家底,父兄能幹,置了家業田產,她又頂著個嬪位,只怕連生活都過不下去。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令兄機靈肯干,只要忠於王事,將來未嘗不能成就一番事業福蔭家族。”
金籬見皇后稱讚自己哥哥連連謙遜,金簡雖然有些聰明,比起富察家的那一摞子人物可差遠了。不過心裏面還是為金簡的上進感到驕傲,為皇后言語中的肯定感到高興,從知道自己進位無望後她就只求富察家不要因為太后而為難金家,現在,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使金家得到富察家的照拂。
自己畢竟只是個嬪,膝下又只有一個公主,能給娘家的助力實在太少,最多只是使那些王公貴戚們不敢伸手欺壓罷了。
金家想要崛起,擺脫奴才的身份,還得靠男人們去努力。
想到這裡,她小心翼翼地說道:“主子娘娘賢明抬舉嬪妾協理宮務,嬪妾不敢不用心,底下管事嬤嬤和殿監們也很盡職,領取和發放份例都按娘娘說的造冊簽名……只是嬪妾聽說,純妃娘娘因春裝發的不及時,對衣褲儲緞庫儲兩位司庫有些不滿,針線房那兒也發作了一位管事嬤嬤……”
皇后手眼通明,對純妃的小動作應該也是清楚的吧。
廣儲司是內務府七司三院中最重要的部門,裡頭一丁點的動靜自然不可能瞞得過雲珠。蘇寶柔以前也協理過宮務,別說處置管事嬤嬤了,連一些宮人起爭執都不敢下力處置,現在這般行事,一來是晉了妃位底氣足,二來她想著慈寧宮與長春宮私底下不合,現在太后眼看挺不了多久,她拿親近太后一派的人做筏子不僅皇后不會不高興,她還能趁機擢拔自己的人……
只是內務府裡面的貓膩多,權利盤結錯綜,雍正弘曆幾次出手整治是因為它干涉後宮嬪妃爭鬥,對皇權造成一定威脅,而它本身愈養愈大的貪賄胃口只是有所收斂,並沒有從根底上改變。
這些,雲珠心中有數。
嘉慶之後內務府愈發囂張,道光皇帝甚至拿內務府管事沒辦法,都是因為皇帝母家皆包衣出身,內務府權利高漲把持後宮的緣故,現在雍正既定了凡宮女子上位最高只能品級到嬪,家人不得在內務府當差的規制,這內務府挾制皇帝的可能性便大大減小,只要皇帝精明些、強勢些,沒有太過倚賴身邊的奴才,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內務府的權利膨脹。
天底下沒有永遠不倒的王朝,也沒有盡善盡美的制度,經過了玉蘭樹的吞吐淬鍊,大清的龍脈氣運比原來歷史上的已凝聚強盛了好幾倍了,如果她的後代子孫連身邊的奴才都拿捏不住,還談什麼治理江山社稷?!
大清也是他們的,她不能替他們全部都料理完。
“看她想做什麼吧。”她神色澹然地朝金籬笑了笑,“這後宮沒一兩點事情發生也挺無聊的,就像魏貴人還有嫻嬪,不覺得好玩嗎?”
敢情是當戲看啊。金籬吐了口氣。
轉眼到了四月十一日,太后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幾個月的時間,內務府和禮部早備下治喪事儀。雍正對鈕祜祿氏並不上心,百年之後也不準備與她合葬,因此太后葬的是泰東陵,弘曆更不必說了,太后薨逝他“哀痛不能理事”,命內務府總管大臣和親王弘晝全權處理喪禮,一切規儀比照仁壽皇太后烏雅氏,完全沒有了歷史上乾隆給予的種種尊榮致祭大禮。
諡號依舊是孝聖皇太后,升祔太廟依舊排在孝敬皇太后之下。
喪禮進行得格外順利快速,如果不是出靈的時候出了點意外雲珠也會覺得輕快,畢間很多事皇帝能躲她是不能的,光是一批又一批進宮哭喪的宗親命婦就夠她受的……
“怎麼了?”有外命婦察覺送靈隊伍出了點亂。
一會兒原因就出來了,“是魏貴人和嫻嬪因為太過傷心太后的薨逝,暈厥過去了!”
“這可真是難得。”通透的人拿著帕子拭了拭眼角,再度摧紅了眼眶,表示很感動。
“那可不,這兩位在慈寧宮侍疾可是出了名地盡心,聽說太后生前也十分看重她們……”這是憨直的人說的,“聽說哭靈的時候就暈厥過幾次了。”
……
魏貴人對太后的尊重敬愛真是無人能比,到慈寧宮侍疾過的福晉夫人們都見過她,對她侍奉太后的各種親力親為讚嘆不已,太后一去,她悲痛不能自己,屢次哭暈。
太后生病期間性情不定,難侍候是出了名的,嫻嬪烏喇那拉氏卻在太后薨逝前的兩個月日日不輟地給太后侍疾,替皇后分擔了不少,要不是秦嬤嬤幾個代表太后拒絕,她甚至還想給太后值夜。兩個月下來人足足瘦了一圈,又經過連串喪禮,會頂不住厥過去也是正常。
喪禮一過,這些流言已傳得到處都是。
皇帝十分感念她們的孝心,加上皇后賢孝替她們請功,大筆一揮晉了魏氏為嬪,烏喇那拉氏恢復妃位。而侍疾期間,哲妃純妃金嬪也協理宮務有功各有封賞,金嬪多了個“嘉”的封號。
愉嬪珂里葉特氏沒沾到太后的半點餘澤。
248月朗風和大地春(上)
白駒過隙,時光荏苒。
乾隆六年,金秋十月。奉旨出降土爾扈特部的首領烏納恩蘇珠克圖親王敦羅卜喇什的淑裕長公主愛新覺羅.芷馨拜別了皇父與皇兄皇嫂,登上了前往大清西北額爾古納河的車馬。
額爾古納河……
聽說那是一片欣欣向榮的土地,闊朗,自由,彪悍……透過車簾,芷馨看著漸遠漸小的送嫁人群,心中湧起無限的希望,在那裡有屬於她的公主府,有她的丈夫。
這些年,她跟著皇嫂學習管家理事,學習騎射……還有簡單的醫藥知識,她相信自己一定能過得很好。
想起出嫁前皇嫂的殷殷叮囑,她笑了笑,心中升起淡淡的憂傷,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再回京城……
“回去吧。”弘曆雙手扶著雲珠的肩膀說道。在幾個妹妹當中,芷馨是跟雲珠最親的,也許是因她幼時喪母,分別在西三所和齊妃身邊生活過,幼小敏感的心更珍惜別人的善意。人的感情是處出來的,卻也需投桃報李才能維持,芷馨這些年對雲珠的用心也不比和敬她們差。看在這點份上,他也不會虧待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