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頁
承德離宮又稱熱河行宮,或承德避暑山莊。它始建於康熙四十三年,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的擴展修建,八十九年方竣工,成為舉世聞名的園林之一。山莊的建築布局大體可分為宮殿區和苑景區兩大部分,苑景區又可分成湖區、平原區和山區三部分,擁有殿、堂、樓、館、亭、榭、閣、軒、齋、寺等建築一百多處。當然了,現在它還達不到乾隆後期的那個高度,雍正在位時沒什麼時間舉辦木蘭秋獮,早期更是國庫空虛,還得支持邊疆戰事,每年能維持修繕已是好的。
“額娘……”好不容易遏制住高熱,不想天氣突變,連下暴雨,永璉的體溫又急遽下降,面色繼一開始大失血的慘白、高熱時的酡紅,又轉成了青白,神志慢慢陷入昏迷,口中時不時囈出低語,都是在喊雲珠。
高熱時永璉還勉強能保持神智清醒,現在……
雍正頓覺心中壓著的那座大山又往下沉了一截,直教他緩不過氣來,臉色十分難得。王朝卿一看不好,趕緊將他扶回房裡歇下,在貼身包袱里找出一個養身玉蘭果捏開了果殼,用內力將它震成粉末溶進水裡給他餵下。“主子覺得如何?”
雍正喘了口氣,“朕沒事。還剩多少玉蘭果?一起給二阿哥送去。”
王朝卿低聲回道:“就剩三顆了,二阿哥那兒有四阿哥和富察統領呢,一時也不缺。”上皇畢竟上了年紀,年青時為了辦差經常不顧身體,登極那幾年也是廢寢忘食地批奏摺忙於政務,這些年保養得再仔細底子也傷了,他留著這幾顆也是防個萬一。
雍正嘆了口氣,闔上眼養神。自永璉出事他就幾夜幾夜地不能安眠,白日裡還要替分了大半精神在兒子身上的皇帝拾缺補漏,又要照應幼孫,實是勞力又費神,能支持這麼些天已不容易。
王朝卿悄聲退了下去。
第一時間將永璉安置到自己居處的後殿,弘曆抑不住內心急躁:“孫太醫,怎麼樣?”
孫太醫為難道:“皇上,現在最重要的不是二阿哥的傷勢,而是怎麼阻止併發症的出現,而且這樣的天氣不宜趕路,二阿哥支持不住。可如果不儘快趕回京城,藥物又是個問題,二阿哥身上多處槍傷,上好的外創聖藥已經快要告罄,連補血的參、何首烏、雪蓮也只能再支持四五天……”最重要的是沒有皇后娘娘親自培植的玉蘭果支撐二阿哥的身體抗不住啊。
停也不行,留也不行!弘曆來回磨著地磚,不時地看著久久吐出模糊囈語的兒子恨不能以身代之。“不管怎樣,先將二阿哥的病情穩定下來再說。”
不這樣還能如何呢?
幾位太醫憂心忡忡,二阿哥的情況很不妙,皇上雖沒說什麼重話,可二阿哥傷重引發高熱風寒時皇上看他們的眼神……猶如看死物,萬一二阿哥真箇不好了,他們最好的下場也就是不禍及家族留個全屍吧?!
其實,二阿哥受了那麼嚴重的槍傷,還不止一處,能支持到現在已經是奇蹟,除了二阿哥本身毅志力堅強,身體底子好,也多虧了四阿哥因為擔心二阿哥而拿出的各種膏藥,有治外創的、去疤的、防蚊叮的、蟲咬的、解毒的……以及敷骨折、養內傷的——都是皇后娘娘親手配製的。
當初孫太醫堅持用皇后娘娘自製的傷藥以及玉蘭果養身,喻太醫王太醫還有些不以為然,之前在太醫院也聽過“皇后娘娘的玉蘭果極養身、皇后娘娘配製的藥真乃聖藥神藥”之類的話,不過他們沒機會接觸實物,總覺著不過是阿諛奉承之輩誇大其詞,皇后娘娘再聰慧也不過一內宅婦人,哪及得上他們幾十年的經驗和學習?孫太醫大約是奉承皇上慣了,竟拿二阿哥的性命作兒戲!
又或者是怕二阿哥最終難保性命所以才拉上皇后娘娘?
不管如何,這對他們來講是件好事。二阿哥身上受了七處槍傷,一處險險傷了心脈,另有一處穿過腹部,兩處在肩膀,兩處在腿部,肩膀的兩處槍傷一處擊碎了肩軸骨……這樣的傷,憑它什麼療傷聖藥,多高的醫術,也是不能恢復如初的。有孫太醫和皇后娘娘擋在前頭,他們也能少些責罰。
王太醫見太上皇、皇上點頭應允,自然跟著孫太醫盡心醫治照料二阿哥。喻太醫臨行前倒得過背後主子指點,這會兒卻不敢動手腳——反正二阿哥就算保得性命,這人也廢了。因而行事也十分盡職盡責,除了二阿哥,他還帶著另外三個醫士負責其他御前侍衛的傷勢。
這一晚,是危險期。
弘曆不顧他人的勸阻決意守在永璉屋裡,都說天子身帶龍氣,陰邪不敢近,他想真是這樣的話,有他守著那陰差便不敢勾走永璉的性命了!
永珎不知什麼時候偷跑進來,偎在他身邊睡著了。弘曆看著兩個兒子,一開始還強撐著精神,無奈幾天幾夜不曾闔眼,這當兒身體卻有些支持不住,神智慢慢迷糊起來。
241滿堂風雨不勝寒(六)
很快,雍正與孫太醫前後腳趕了過來。
“給皇阿瑪請安。”弘曆一見雍正就行躬禮,雍正擺手,“這麼急叫我過來,是永璉的傷勢——”
“不是。”弘曆表情古怪,引著走進次間,“兒臣昨夜仿佛見到雲珠過來,今早永璉就好了許多,所以才請皇阿瑪和孫太醫過來看看。”眼睛又瞥了瞥規矩規步跟在後頭的孫太醫,見他眼中閃過一絲訝異,面色不變,滿意地在心中點了點頭。
雍正一聽,轉過六扇鷹揚山河楠木屏風,直接走到永璉床前,果然見他氣色大好,連日繃著的心弦一松,整個人便感到有些暈眩,弘曆趕忙扶住他:“皇阿瑪?孫太醫,先給太上皇看看。”
“我沒事,就是鬆了口氣,整個人沒了力氣。”雍正說道,“先給永璉看看怎麼回事?”昨天剛到行宮那會兒永璉的臉色差的……他以為會熬不過去了。
“還有這個,也是今早在永璉床頭發現的。”弘曆將裝著碎彈片的白瓷碗拿給兩人看。這下,連雍正的表情都有些玄妙起來。他想起當年在圓明園遭到刺殺,賊人布置刁密,仿佛也是雲珠的聲音將他喚醒才倖免於難。
孫太醫剛給永璉把了脈,聽了這話又給永璉檢查起傷口,見那些本已變得黑黃有些異味的創口竟恢復了肉色,頓時又驚又喜:“二阿哥的傷大有好轉!”沒有惡化就是喜訊,何況好轉呢。
“待二阿哥醒來,奴才再進一步檢查。”
雍正和弘曆點頭,心中大為期待,如果永璉體內的碎彈片盡去,是不是就有完全恢復健康的一日?!
這時,殿外響起一聲悠長雕鳴——
兩代帝王立時搶出殿門,舉目一看,兩道一黑一白飛掠如風的矯健身影正在廣場上空盤旋著,可不正是自己的小黑(小白)?!
“跟上去。”弘曆沉聲吩咐身邊的侍衛。從圍場出來,他外松內緊,做出全心撲在兒子傷勢的模樣,私底下卻讓弘晈傅恆盯緊這次隨扈人員,對外又向皇父借了他的海東青與自己的合在一起,兩白兩白,日夜在高空監視著周圍動靜……
“額娘……”好不容易遏制住高熱,不想天氣突變,連下暴雨,永璉的體溫又急遽下降,面色繼一開始大失血的慘白、高熱時的酡紅,又轉成了青白,神志慢慢陷入昏迷,口中時不時囈出低語,都是在喊雲珠。
高熱時永璉還勉強能保持神智清醒,現在……
雍正頓覺心中壓著的那座大山又往下沉了一截,直教他緩不過氣來,臉色十分難得。王朝卿一看不好,趕緊將他扶回房裡歇下,在貼身包袱里找出一個養身玉蘭果捏開了果殼,用內力將它震成粉末溶進水裡給他餵下。“主子覺得如何?”
雍正喘了口氣,“朕沒事。還剩多少玉蘭果?一起給二阿哥送去。”
王朝卿低聲回道:“就剩三顆了,二阿哥那兒有四阿哥和富察統領呢,一時也不缺。”上皇畢竟上了年紀,年青時為了辦差經常不顧身體,登極那幾年也是廢寢忘食地批奏摺忙於政務,這些年保養得再仔細底子也傷了,他留著這幾顆也是防個萬一。
雍正嘆了口氣,闔上眼養神。自永璉出事他就幾夜幾夜地不能安眠,白日裡還要替分了大半精神在兒子身上的皇帝拾缺補漏,又要照應幼孫,實是勞力又費神,能支持這麼些天已不容易。
王朝卿悄聲退了下去。
第一時間將永璉安置到自己居處的後殿,弘曆抑不住內心急躁:“孫太醫,怎麼樣?”
孫太醫為難道:“皇上,現在最重要的不是二阿哥的傷勢,而是怎麼阻止併發症的出現,而且這樣的天氣不宜趕路,二阿哥支持不住。可如果不儘快趕回京城,藥物又是個問題,二阿哥身上多處槍傷,上好的外創聖藥已經快要告罄,連補血的參、何首烏、雪蓮也只能再支持四五天……”最重要的是沒有皇后娘娘親自培植的玉蘭果支撐二阿哥的身體抗不住啊。
停也不行,留也不行!弘曆來回磨著地磚,不時地看著久久吐出模糊囈語的兒子恨不能以身代之。“不管怎樣,先將二阿哥的病情穩定下來再說。”
不這樣還能如何呢?
幾位太醫憂心忡忡,二阿哥的情況很不妙,皇上雖沒說什麼重話,可二阿哥傷重引發高熱風寒時皇上看他們的眼神……猶如看死物,萬一二阿哥真箇不好了,他們最好的下場也就是不禍及家族留個全屍吧?!
其實,二阿哥受了那麼嚴重的槍傷,還不止一處,能支持到現在已經是奇蹟,除了二阿哥本身毅志力堅強,身體底子好,也多虧了四阿哥因為擔心二阿哥而拿出的各種膏藥,有治外創的、去疤的、防蚊叮的、蟲咬的、解毒的……以及敷骨折、養內傷的——都是皇后娘娘親手配製的。
當初孫太醫堅持用皇后娘娘自製的傷藥以及玉蘭果養身,喻太醫王太醫還有些不以為然,之前在太醫院也聽過“皇后娘娘的玉蘭果極養身、皇后娘娘配製的藥真乃聖藥神藥”之類的話,不過他們沒機會接觸實物,總覺著不過是阿諛奉承之輩誇大其詞,皇后娘娘再聰慧也不過一內宅婦人,哪及得上他們幾十年的經驗和學習?孫太醫大約是奉承皇上慣了,竟拿二阿哥的性命作兒戲!
又或者是怕二阿哥最終難保性命所以才拉上皇后娘娘?
不管如何,這對他們來講是件好事。二阿哥身上受了七處槍傷,一處險險傷了心脈,另有一處穿過腹部,兩處在肩膀,兩處在腿部,肩膀的兩處槍傷一處擊碎了肩軸骨……這樣的傷,憑它什麼療傷聖藥,多高的醫術,也是不能恢復如初的。有孫太醫和皇后娘娘擋在前頭,他們也能少些責罰。
王太醫見太上皇、皇上點頭應允,自然跟著孫太醫盡心醫治照料二阿哥。喻太醫臨行前倒得過背後主子指點,這會兒卻不敢動手腳——反正二阿哥就算保得性命,這人也廢了。因而行事也十分盡職盡責,除了二阿哥,他還帶著另外三個醫士負責其他御前侍衛的傷勢。
這一晚,是危險期。
弘曆不顧他人的勸阻決意守在永璉屋裡,都說天子身帶龍氣,陰邪不敢近,他想真是這樣的話,有他守著那陰差便不敢勾走永璉的性命了!
永珎不知什麼時候偷跑進來,偎在他身邊睡著了。弘曆看著兩個兒子,一開始還強撐著精神,無奈幾天幾夜不曾闔眼,這當兒身體卻有些支持不住,神智慢慢迷糊起來。
241滿堂風雨不勝寒(六)
很快,雍正與孫太醫前後腳趕了過來。
“給皇阿瑪請安。”弘曆一見雍正就行躬禮,雍正擺手,“這麼急叫我過來,是永璉的傷勢——”
“不是。”弘曆表情古怪,引著走進次間,“兒臣昨夜仿佛見到雲珠過來,今早永璉就好了許多,所以才請皇阿瑪和孫太醫過來看看。”眼睛又瞥了瞥規矩規步跟在後頭的孫太醫,見他眼中閃過一絲訝異,面色不變,滿意地在心中點了點頭。
雍正一聽,轉過六扇鷹揚山河楠木屏風,直接走到永璉床前,果然見他氣色大好,連日繃著的心弦一松,整個人便感到有些暈眩,弘曆趕忙扶住他:“皇阿瑪?孫太醫,先給太上皇看看。”
“我沒事,就是鬆了口氣,整個人沒了力氣。”雍正說道,“先給永璉看看怎麼回事?”昨天剛到行宮那會兒永璉的臉色差的……他以為會熬不過去了。
“還有這個,也是今早在永璉床頭發現的。”弘曆將裝著碎彈片的白瓷碗拿給兩人看。這下,連雍正的表情都有些玄妙起來。他想起當年在圓明園遭到刺殺,賊人布置刁密,仿佛也是雲珠的聲音將他喚醒才倖免於難。
孫太醫剛給永璉把了脈,聽了這話又給永璉檢查起傷口,見那些本已變得黑黃有些異味的創口竟恢復了肉色,頓時又驚又喜:“二阿哥的傷大有好轉!”沒有惡化就是喜訊,何況好轉呢。
“待二阿哥醒來,奴才再進一步檢查。”
雍正和弘曆點頭,心中大為期待,如果永璉體內的碎彈片盡去,是不是就有完全恢復健康的一日?!
這時,殿外響起一聲悠長雕鳴——
兩代帝王立時搶出殿門,舉目一看,兩道一黑一白飛掠如風的矯健身影正在廣場上空盤旋著,可不正是自己的小黑(小白)?!
“跟上去。”弘曆沉聲吩咐身邊的侍衛。從圍場出來,他外松內緊,做出全心撲在兒子傷勢的模樣,私底下卻讓弘晈傅恆盯緊這次隨扈人員,對外又向皇父借了他的海東青與自己的合在一起,兩白兩白,日夜在高空監視著周圍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