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頁
“就聽嬤嬤的。”雲珠嫣然笑應,有空間在她的身體自然能很快恢復到最佳狀態,只是快速出了月子對她沒甚好處,白當靶子罷了。
“對了,太后可有說對小七的洗三如何辦?”
“沒有。”郭嬤嬤搖了搖頭。
“她是小七的瑪嬤,怎麼也繞不過他她去。明兒讓葉嬤嬤去慈寧宮請示,看她怎麼說。”雲珠吩咐道,“至於洗三要用到的東西嬤嬤讓底下的人精心些,別讓人鑽了空子。”
“主子放心,長春.宮上下一條心,這時候個個都提著精神呢。”
雲珠輕搖了下頭,“嬤嬤這話可別說了,人心易變。在宮裡頭呀規矩和忠心是本分,可再本分的人也有七情六慾,哪日心中起了念頭,咱們又怎能知曉。”
若是受了挾制和蠱惑,反倒容易在神色行動上教人看出來。郭嬤嬤想了想,覺得不無道理1,那些背主爬床成功了的奴才可不都個個在人前裝的恭順無比的?
“如此,小主子洗三那天也得多安排些人手……只是,萬一太后不願出面主持,那——”
“沒事,私底下跟堂姐先說一聲就行,倘若太后一開始就找藉口拒絕咱們自然課明堂正道的請人,哪個親王福晉的身份都是夠的,倘或她一開始沒拒絕,咱們也請堂姐早些兒進宮以備萬一。”
……
太后對七阿哥的出生對外表現向來是歡喜重視的,自然有意大辦洗三。葉嬤嬤等人回來一說,雲珠就拒絕了,“太過奢靡了,雖是嫡出,到底不是長子,哪能壓過前頭的幾個哥哥,且如今太上皇、皇上都在外為了大清1江山辛苦操勞……我看按例辦就好。”
太后並非真心抬舉七阿哥,聽了底下轉達的回話臉色便有些淡:“皇后是七阿哥的母親,怎麼說就怎麼辦吧。”
這話內含諷刺,她還是皇帝的聖母呢。
慈寧宮裡剛好有太后娘家的嫂嫂侄媳在,見此很大意見:“太后娘娘一番拳拳愛孫之心倒成了驢肝肺!”
“到底是生了三子兩女的,底氣恁強!”
“姑母也太慈和了!”
言語中皆是皇后不敬太后的意思!
葉嬤嬤幾個回去一學,雲珠就笑了:“估計她們一會去,什麼‘皇后賢明寬和、淑惠知禮,都是謠傳吶,真實的皇后其實是個強勢不體人意、不敬長輩的,兩宮但有矛盾,太后才是仁慈忍讓的那個’等傳言就會出來……幾位嬤嬤是宮裡裡頭有臉面的,還得你們親自給幾個親王府送帖。有理無理的,話得說在前頭,晚了,就百口莫辯了。”
“奴才知道該怎麼做了。”
237滿堂風雨不勝寒(二)
金秋十月,天高雲淡,風景如畫。紫禁城外,山脈延綿,喜慶楓葉紅遍,千山層林盡染。皇宮之中,濃蔭如雲,長春宮主殿左右的百年槐桂香芬鬱郁,生機勃勃,直透蒼穹。
七阿哥的洗三便是在長春宮主殿前廣場舉行。考慮到秋老虎的威力,雅座便分設於槐桂蔭下,合著送爽秋風,酸甜飲料及各色糕點,使人頗覺愜意。如果在吉時開始前沒發生那麼一段事故的話。
延禧宮有宮人來報,嫻嬪烏喇那拉氏一早就身體不適,怕是要生了!
太后向來看重她肚子裡的那塊肉,以延禧宮不可無人主持為由拋下眾多賓客帶了幾個嬪妃去了延禧宮。
居然拋下嫡孫的洗三去守著個嬪生產?!
在場的都是嫡妻福晉,怎麼想怎麼覺得不合適。
郭嬤嬤很快出來,給眾人行了個禮,不卑不亢道:“皇后娘娘說子嗣為重,她如今不能盡嫡母之責,勞動太后幫襯實是不孝。七阿哥的洗三禮便請履親王福晉代為主持。”
履親王是當今的皇叔,貴為親王,又掌著宗人府宗令,他的福晉代為主持是再合適不過的,眾人自然無有意見。
精美的魚龍變化盆里盛著槐條蒲艾熬煮的湯水,添盆之後,吉祥姥姥開始就著湯水給嬰兒祝吉。她動作輕柔,聲音緩和脆亮,可七阿哥仍不客氣地手腳蹭動著大哭起來……
“哎喲,瞧那小胳膊小腿的,真有勁兒!”
“是呀,這才三天,眉眼已經長開了,粉嫩得跟個小姑娘似的,我看著像皇后娘娘。”
“是個有福氣的,竟是萬壽節出生呢!”
“有福氣的是皇后娘娘,這三兒兩女的,個個都鍾靈毓秀,惹人得很。”
“是很難得,咱們大清開國以來還沒哪個主子娘娘有這福氣……”
來參加皇七子洗三禮的宗親福晉與嬪妃、誥命們十分讚嘆,氣氛又熱絡起來。洗三禮結束時,吉祥姥姥固然收了一盆子的富貴財氣,來參與洗三禮的賓客也得到了長春宮精心備下的回禮,有紅雞蛋、福果、鮮花與金子打造的桂圓花生等模樣的吉祥錁子。
巧之又巧地,延禧宮又使人來報,嫻嬪誕下一小公主。
誰也不會沒眼色到這會兒出聲恭賀,倒有不少加快了出宮速度。“不是說天生的鳳命,肚子裡懷的是貴不可言的阿哥麼?”有人側耳低語。“誰知道呢?當初這流言就起得莫明其妙……”
天色還早,與雲珠交好的幾位親王福晉郡王福晉又多留了一會兒。倒不是為了安慰雲珠,小小的一個嬪她們還不看在眼裡,不過是長春宮景色佳,酒水又可口,難得的機會讓她們聚在一起聊點子近況八卦罷了。
“今天的桂花糕甜中有咸、香裡帶涼,格外酥滑爽口。”老怡親王福晉兆佳氏如今孫子孫女正是可愛的時候,平日裡自然也關注這些孩子愛吃的東西。“紅豆糕也不錯。”
“長春宮的桂花皆是從這棵百年金桂上採摘,最是新鮮難得。”履親王福晉說著,問道:“聽說納喇氏這一胎懷得辛苦,等下不如問問皇后娘娘有什麼開胃的蜜餞或點心方子,能用點也好。”
“原來就有這個打算。”佛拉娜又懷了第二胎,怡親王福晉又是開心又是擔憂,開心的是終於又有了,要是再得個孫子,也可過繼一個給弘暾——這是早說好的。
弘暾身體孱弱,是在胎中就傷的根子,再怎麼精心保養也不過是一年少生幾次病罷了,要像個常人般健康是難的,雍正十年得了個女兒已是僥倖。這些年過去,珺雅肚子再沒消息,夫妻倆人也漸漸過了生育年齡,從兄弟中過繼一個承嗣香火成了緊要問題。
擔憂的是,佛拉娜這一胎妊娠反應嚴重,也不知是不是擔憂生下兒子被抱走,整個人瘦得厲害。沒有一個母親看著親生孩子被抱走不難過的,即便她早有心理準備。兆佳氏能體諒她的心情,只是手心手背都是肉,她也不能看著弘暾無子承嗣,死後無人供奉。
“那十二嫂可得一起問問,今年的桂花酒可還有餘?”莊親王福晉雖愛菊花清傲,可面對這象徵著“吉祥富貴”的花中仙友,也免不了心生歡喜。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對了,太后可有說對小七的洗三如何辦?”
“沒有。”郭嬤嬤搖了搖頭。
“她是小七的瑪嬤,怎麼也繞不過他她去。明兒讓葉嬤嬤去慈寧宮請示,看她怎麼說。”雲珠吩咐道,“至於洗三要用到的東西嬤嬤讓底下的人精心些,別讓人鑽了空子。”
“主子放心,長春.宮上下一條心,這時候個個都提著精神呢。”
雲珠輕搖了下頭,“嬤嬤這話可別說了,人心易變。在宮裡頭呀規矩和忠心是本分,可再本分的人也有七情六慾,哪日心中起了念頭,咱們又怎能知曉。”
若是受了挾制和蠱惑,反倒容易在神色行動上教人看出來。郭嬤嬤想了想,覺得不無道理1,那些背主爬床成功了的奴才可不都個個在人前裝的恭順無比的?
“如此,小主子洗三那天也得多安排些人手……只是,萬一太后不願出面主持,那——”
“沒事,私底下跟堂姐先說一聲就行,倘若太后一開始就找藉口拒絕咱們自然課明堂正道的請人,哪個親王福晉的身份都是夠的,倘或她一開始沒拒絕,咱們也請堂姐早些兒進宮以備萬一。”
……
太后對七阿哥的出生對外表現向來是歡喜重視的,自然有意大辦洗三。葉嬤嬤等人回來一說,雲珠就拒絕了,“太過奢靡了,雖是嫡出,到底不是長子,哪能壓過前頭的幾個哥哥,且如今太上皇、皇上都在外為了大清1江山辛苦操勞……我看按例辦就好。”
太后並非真心抬舉七阿哥,聽了底下轉達的回話臉色便有些淡:“皇后是七阿哥的母親,怎麼說就怎麼辦吧。”
這話內含諷刺,她還是皇帝的聖母呢。
慈寧宮裡剛好有太后娘家的嫂嫂侄媳在,見此很大意見:“太后娘娘一番拳拳愛孫之心倒成了驢肝肺!”
“到底是生了三子兩女的,底氣恁強!”
“姑母也太慈和了!”
言語中皆是皇后不敬太后的意思!
葉嬤嬤幾個回去一學,雲珠就笑了:“估計她們一會去,什麼‘皇后賢明寬和、淑惠知禮,都是謠傳吶,真實的皇后其實是個強勢不體人意、不敬長輩的,兩宮但有矛盾,太后才是仁慈忍讓的那個’等傳言就會出來……幾位嬤嬤是宮裡裡頭有臉面的,還得你們親自給幾個親王府送帖。有理無理的,話得說在前頭,晚了,就百口莫辯了。”
“奴才知道該怎麼做了。”
237滿堂風雨不勝寒(二)
金秋十月,天高雲淡,風景如畫。紫禁城外,山脈延綿,喜慶楓葉紅遍,千山層林盡染。皇宮之中,濃蔭如雲,長春宮主殿左右的百年槐桂香芬鬱郁,生機勃勃,直透蒼穹。
七阿哥的洗三便是在長春宮主殿前廣場舉行。考慮到秋老虎的威力,雅座便分設於槐桂蔭下,合著送爽秋風,酸甜飲料及各色糕點,使人頗覺愜意。如果在吉時開始前沒發生那麼一段事故的話。
延禧宮有宮人來報,嫻嬪烏喇那拉氏一早就身體不適,怕是要生了!
太后向來看重她肚子裡的那塊肉,以延禧宮不可無人主持為由拋下眾多賓客帶了幾個嬪妃去了延禧宮。
居然拋下嫡孫的洗三去守著個嬪生產?!
在場的都是嫡妻福晉,怎麼想怎麼覺得不合適。
郭嬤嬤很快出來,給眾人行了個禮,不卑不亢道:“皇后娘娘說子嗣為重,她如今不能盡嫡母之責,勞動太后幫襯實是不孝。七阿哥的洗三禮便請履親王福晉代為主持。”
履親王是當今的皇叔,貴為親王,又掌著宗人府宗令,他的福晉代為主持是再合適不過的,眾人自然無有意見。
精美的魚龍變化盆里盛著槐條蒲艾熬煮的湯水,添盆之後,吉祥姥姥開始就著湯水給嬰兒祝吉。她動作輕柔,聲音緩和脆亮,可七阿哥仍不客氣地手腳蹭動著大哭起來……
“哎喲,瞧那小胳膊小腿的,真有勁兒!”
“是呀,這才三天,眉眼已經長開了,粉嫩得跟個小姑娘似的,我看著像皇后娘娘。”
“是個有福氣的,竟是萬壽節出生呢!”
“有福氣的是皇后娘娘,這三兒兩女的,個個都鍾靈毓秀,惹人得很。”
“是很難得,咱們大清開國以來還沒哪個主子娘娘有這福氣……”
來參加皇七子洗三禮的宗親福晉與嬪妃、誥命們十分讚嘆,氣氛又熱絡起來。洗三禮結束時,吉祥姥姥固然收了一盆子的富貴財氣,來參與洗三禮的賓客也得到了長春宮精心備下的回禮,有紅雞蛋、福果、鮮花與金子打造的桂圓花生等模樣的吉祥錁子。
巧之又巧地,延禧宮又使人來報,嫻嬪誕下一小公主。
誰也不會沒眼色到這會兒出聲恭賀,倒有不少加快了出宮速度。“不是說天生的鳳命,肚子裡懷的是貴不可言的阿哥麼?”有人側耳低語。“誰知道呢?當初這流言就起得莫明其妙……”
天色還早,與雲珠交好的幾位親王福晉郡王福晉又多留了一會兒。倒不是為了安慰雲珠,小小的一個嬪她們還不看在眼裡,不過是長春宮景色佳,酒水又可口,難得的機會讓她們聚在一起聊點子近況八卦罷了。
“今天的桂花糕甜中有咸、香裡帶涼,格外酥滑爽口。”老怡親王福晉兆佳氏如今孫子孫女正是可愛的時候,平日裡自然也關注這些孩子愛吃的東西。“紅豆糕也不錯。”
“長春宮的桂花皆是從這棵百年金桂上採摘,最是新鮮難得。”履親王福晉說著,問道:“聽說納喇氏這一胎懷得辛苦,等下不如問問皇后娘娘有什麼開胃的蜜餞或點心方子,能用點也好。”
“原來就有這個打算。”佛拉娜又懷了第二胎,怡親王福晉又是開心又是擔憂,開心的是終於又有了,要是再得個孫子,也可過繼一個給弘暾——這是早說好的。
弘暾身體孱弱,是在胎中就傷的根子,再怎麼精心保養也不過是一年少生幾次病罷了,要像個常人般健康是難的,雍正十年得了個女兒已是僥倖。這些年過去,珺雅肚子再沒消息,夫妻倆人也漸漸過了生育年齡,從兄弟中過繼一個承嗣香火成了緊要問題。
擔憂的是,佛拉娜這一胎妊娠反應嚴重,也不知是不是擔憂生下兒子被抱走,整個人瘦得厲害。沒有一個母親看著親生孩子被抱走不難過的,即便她早有心理準備。兆佳氏能體諒她的心情,只是手心手背都是肉,她也不能看著弘暾無子承嗣,死後無人供奉。
“那十二嫂可得一起問問,今年的桂花酒可還有餘?”莊親王福晉雖愛菊花清傲,可面對這象徵著“吉祥富貴”的花中仙友,也免不了心生歡喜。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