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來,思道,快叫姐姐……”
鄔思道?????!!!!!!!!!!!
玉徽“嗷”的一聲,徹底暈了過去……
----------------非典型性華麗的分割現-----------
P.S.可能有XDJM沒有看過二月河的《康熙大帝》,裡面的鄔思道是一個諸葛孔明式的人物,是胤禛救下,後來充當他奪嫡時的幕僚的一個人。但是在雍正奪得皇位後,他就見勢而退,過隱居的生活了。不過歷史上記載他是“紹興師爺”這一職業的開山鼻祖,而且並沒有直接當過雍正的幕僚,而是一直都在田文靜府里做事。此處我們暫時就把此篇中提到的“鄔思道”按照二月河的小說里的設定理解吧,呵呵。
觀禮記
本指著這是一個脫身的機會,可朱寶珊因不想連累她姐姐的夫家梁家,決定暫時讓玉徽委屈地留在那座小院裡,等時機成熟了再來接她出去。他們一家三口把已經喪失判斷能力的玉徽送回了那個小院外,臨走之前囑咐她千萬要好好的,忍得一時風平浪靜。鄔祠稔在離開了幾步後,又轉身回到玉徽身邊,在她耳邊輕語到:“不知你的歷史學得如何,康熙三十年,你名義上的祖父梁清標就歸天了,那時再還你自由……”
玉徽苦笑,也輕聲道:“我只知道四阿哥胤禛在三十年就要迎娶烏喇那拉氏為妻了……”
鄔祠稔瞪大了眼睛看著玉徽,不可置信地問她:“怎麼,你對那個皇四子……”
玉徽別過頭去,忿忿地低聲道:“我是未來三百年後堅定的四爺黨之一,你以為我有機會穿越過來會幹什麼?”
鄔祠稔愣愣地看著玉徽,突然暴笑了出來,笑得連眼淚都流出來了,一邊擦淚還一邊念叨著“我女兒的身體竟然被一個花痴占去了”什麼的。
朱寶珊看這父女兩個嘀嘀咕咕了半天,也走過來,問他們在說什麼。玉徽連忙擺手,表示沒說什麼。她看了一眼站在不遠處,頗有些一身傲骨意味的“弟弟”鄔思道,不禁有些好奇這一雙父母準備要帶他去哪裡。
“你們打算去哪裡?弟弟可在念書?”
“我們大概會先回浙江去,不過你父親和我有意游遍大江南北。思道一直都是由你父親親自教導的,這個你放心吧,我們不會耽誤了他的前程。”
他的前程?玉徽忍不住又看了一眼鄔思道,這個在九王奪嫡中在幕後為胤禛出謀劃策的諸葛孔明式的人物。
“我遲早還會再見到他的吧……”玉徽看著他自言自語。
“玉徽,這院子裡,可以信任小翠,她是自己人。”朱寶珊愛憐地撫著玉徽的頭,輕聲交待,“別胡思亂想,別委屈了自己……”
然後,這如憑空冒出來的一家三口也如憑空消失一般,在這個漆黑的夜裡走向了未知的方向。一臉錯愕的玉徽進了小院,朝東廂小翠住的那間房看了看,轉而無言地望向頭頂的夜空。
康熙三十年。那得再過一年半才能來臨啊。難道她真得在這裡無聊地打發這一段悠長的時間麼?
第二天起來,玉徽發現這院裡竟然沒有一個人察覺到她昨天晚上曾離開過這裡,不禁微笑著看向正在擇菜的小翠:她負責這些人的伙食,估計是昨晚在飯菜里做了手腳。
小翠覺得玉徽在看她,抬起頭來用手背擦了擦額上熱出的汗,也靦腆地沖玉徽笑了笑。這無聲的微笑,竟然給了玉徽一絲等待下去的巨大信心。
古人云:“冬讀經書夏讀史,秋讀百家春讀詩。”玉徽發現在書香的陪伴下,時間過得竟然也飛快。由於她並沒有再鬧出什麼事端,甚至一副準備在這裡住一輩子的樣子,侍衛們也不再象剛開始那會兒那樣把她看得牢牢的了,甚至允許她在僅有蕙雲或小翠的陪伴的情況下在周邊走走。可是玉徽明白,每次所謂的兩人行,身後都還跟著一個躲躲藏藏的影子。說是為了她的安全著想,其實還是對她實行的監視。這期間,玉徽教蕙雲和小翠識字,竟然發現小翠是個天分極高的女孩。而且她還和小翠之間建立起了一種只有她們之間才明白的肢體語言交流方式,常常是她們兩個手舞足蹈地聊天,旁人看得一頭霧水。
剛開始的時候,宮裡還隔三差五地派人來看望她,送些宮外不常見的美食來。可是漸漸地,人來的次數是越來越稀少了,從原來的每隔十天半月,減到了常常三十多天才會有人來問安,不過必要的物資,比如換季的衣物、水粉、食物等還是每十天便有人從宮中送來。其實玉徽倒是落個輕閒,因為每次來人還得拿出本來就不多的銀兩打賞,與其那樣,她寧願把銀兩打賞給身邊的人。
現在她唯一掛念的就是胤禛。無端地失去了一個朋友,不知他的心裡作何感想。也不知道有沒有人告訴他她被送出宮軟禁的消息。而此時的他,在那座被紅牆金瓦圍得嚴嚴實實的宮殿裡,又在做什麼呢?
當時間悠長的都快被玉徽遺忘的時候,李德全帶著一套華麗的宮裝突然親自從宮中來到了這個小院,還帶來了一條對於玉徽來說不啻于晴天霹雷的消息:康熙為四阿哥胤禛和內大臣費揚古之女烏喇那拉氏指婚,擇吉日完婚,准梁玉徽入宮觀禮。
聽罷這個口諭,玉徽呆愣了半晌:枉她時常憂心他和蘭慧該如何按照歷史記載成婚,原來自有天定!他是他皇阿瑪身邊的孝子,現在是,將來也是,自不會做出有違他皇阿瑪旨意的事情;她是他命中注定的皇后,即使出現一百個梁玉徽,鬧到這份田地,也不會動搖她的歷史地位。原來這穿越不過是一場正劇中的插曲,無論插在哪段情節中,都不過是無足輕重的點綴,影響不了主旋律……也好,也好……
有點想放棄……無論如何努力,該來的還是來了;不該來的,來了也沒用……他還會記得她那日在靈堂中的話嗎……為了他而來,原本就是一廂情願……
“玉徽姑娘,您看這妝扮如何?”蕙雲的問話打斷了玉徽的沉思。玉徽回過神來朝鏡子裡看去——
峨眉淡掃,雙星流盼,雙頰飛紅,朱唇櫻潤,冰肌玉膚,雲鬢輕垂,表情恬淡……從來沒有留意過,在這一年半間,梁玉徽的童子之容已經悄悄地開始蛻變成了少女之貌……
“謝謝蕙雲姐姐的照顧。”玉徽對著鏡子沖蕙雲淡淡地笑了一下。
蕙雲一時猜不透她話中的含義,只是怔怔地看著鏡中玉徽那美麗的容顏。突然,她彷佛明白了什麼似的。她輕輕地俯下身子,在玉徽的耳邊低語道:“姑娘不要忘了,梅花香自苦寒來。老天爺若是給了劫後餘生,自會以正果償之。今兒說不定就是您的出頭之日,在皇上面前多美言幾句,討個彩,皇上說不定就准你回家了。”
出頭?槍打出頭鳥。可她偏偏成了愛上了獵人的兒子的那隻痴鳥!
“家?何處為家啊……”她本來就不屬於這裡,回到哪裡,心還不是緊緊地只系在那一個人身上?除非讓她回到未來,死了這顆痴心。
鄔思道?????!!!!!!!!!!!
玉徽“嗷”的一聲,徹底暈了過去……
----------------非典型性華麗的分割現-----------
P.S.可能有XDJM沒有看過二月河的《康熙大帝》,裡面的鄔思道是一個諸葛孔明式的人物,是胤禛救下,後來充當他奪嫡時的幕僚的一個人。但是在雍正奪得皇位後,他就見勢而退,過隱居的生活了。不過歷史上記載他是“紹興師爺”這一職業的開山鼻祖,而且並沒有直接當過雍正的幕僚,而是一直都在田文靜府里做事。此處我們暫時就把此篇中提到的“鄔思道”按照二月河的小說里的設定理解吧,呵呵。
觀禮記
本指著這是一個脫身的機會,可朱寶珊因不想連累她姐姐的夫家梁家,決定暫時讓玉徽委屈地留在那座小院裡,等時機成熟了再來接她出去。他們一家三口把已經喪失判斷能力的玉徽送回了那個小院外,臨走之前囑咐她千萬要好好的,忍得一時風平浪靜。鄔祠稔在離開了幾步後,又轉身回到玉徽身邊,在她耳邊輕語到:“不知你的歷史學得如何,康熙三十年,你名義上的祖父梁清標就歸天了,那時再還你自由……”
玉徽苦笑,也輕聲道:“我只知道四阿哥胤禛在三十年就要迎娶烏喇那拉氏為妻了……”
鄔祠稔瞪大了眼睛看著玉徽,不可置信地問她:“怎麼,你對那個皇四子……”
玉徽別過頭去,忿忿地低聲道:“我是未來三百年後堅定的四爺黨之一,你以為我有機會穿越過來會幹什麼?”
鄔祠稔愣愣地看著玉徽,突然暴笑了出來,笑得連眼淚都流出來了,一邊擦淚還一邊念叨著“我女兒的身體竟然被一個花痴占去了”什麼的。
朱寶珊看這父女兩個嘀嘀咕咕了半天,也走過來,問他們在說什麼。玉徽連忙擺手,表示沒說什麼。她看了一眼站在不遠處,頗有些一身傲骨意味的“弟弟”鄔思道,不禁有些好奇這一雙父母準備要帶他去哪裡。
“你們打算去哪裡?弟弟可在念書?”
“我們大概會先回浙江去,不過你父親和我有意游遍大江南北。思道一直都是由你父親親自教導的,這個你放心吧,我們不會耽誤了他的前程。”
他的前程?玉徽忍不住又看了一眼鄔思道,這個在九王奪嫡中在幕後為胤禛出謀劃策的諸葛孔明式的人物。
“我遲早還會再見到他的吧……”玉徽看著他自言自語。
“玉徽,這院子裡,可以信任小翠,她是自己人。”朱寶珊愛憐地撫著玉徽的頭,輕聲交待,“別胡思亂想,別委屈了自己……”
然後,這如憑空冒出來的一家三口也如憑空消失一般,在這個漆黑的夜裡走向了未知的方向。一臉錯愕的玉徽進了小院,朝東廂小翠住的那間房看了看,轉而無言地望向頭頂的夜空。
康熙三十年。那得再過一年半才能來臨啊。難道她真得在這裡無聊地打發這一段悠長的時間麼?
第二天起來,玉徽發現這院裡竟然沒有一個人察覺到她昨天晚上曾離開過這裡,不禁微笑著看向正在擇菜的小翠:她負責這些人的伙食,估計是昨晚在飯菜里做了手腳。
小翠覺得玉徽在看她,抬起頭來用手背擦了擦額上熱出的汗,也靦腆地沖玉徽笑了笑。這無聲的微笑,竟然給了玉徽一絲等待下去的巨大信心。
古人云:“冬讀經書夏讀史,秋讀百家春讀詩。”玉徽發現在書香的陪伴下,時間過得竟然也飛快。由於她並沒有再鬧出什麼事端,甚至一副準備在這裡住一輩子的樣子,侍衛們也不再象剛開始那會兒那樣把她看得牢牢的了,甚至允許她在僅有蕙雲或小翠的陪伴的情況下在周邊走走。可是玉徽明白,每次所謂的兩人行,身後都還跟著一個躲躲藏藏的影子。說是為了她的安全著想,其實還是對她實行的監視。這期間,玉徽教蕙雲和小翠識字,竟然發現小翠是個天分極高的女孩。而且她還和小翠之間建立起了一種只有她們之間才明白的肢體語言交流方式,常常是她們兩個手舞足蹈地聊天,旁人看得一頭霧水。
剛開始的時候,宮裡還隔三差五地派人來看望她,送些宮外不常見的美食來。可是漸漸地,人來的次數是越來越稀少了,從原來的每隔十天半月,減到了常常三十多天才會有人來問安,不過必要的物資,比如換季的衣物、水粉、食物等還是每十天便有人從宮中送來。其實玉徽倒是落個輕閒,因為每次來人還得拿出本來就不多的銀兩打賞,與其那樣,她寧願把銀兩打賞給身邊的人。
現在她唯一掛念的就是胤禛。無端地失去了一個朋友,不知他的心裡作何感想。也不知道有沒有人告訴他她被送出宮軟禁的消息。而此時的他,在那座被紅牆金瓦圍得嚴嚴實實的宮殿裡,又在做什麼呢?
當時間悠長的都快被玉徽遺忘的時候,李德全帶著一套華麗的宮裝突然親自從宮中來到了這個小院,還帶來了一條對於玉徽來說不啻于晴天霹雷的消息:康熙為四阿哥胤禛和內大臣費揚古之女烏喇那拉氏指婚,擇吉日完婚,准梁玉徽入宮觀禮。
聽罷這個口諭,玉徽呆愣了半晌:枉她時常憂心他和蘭慧該如何按照歷史記載成婚,原來自有天定!他是他皇阿瑪身邊的孝子,現在是,將來也是,自不會做出有違他皇阿瑪旨意的事情;她是他命中注定的皇后,即使出現一百個梁玉徽,鬧到這份田地,也不會動搖她的歷史地位。原來這穿越不過是一場正劇中的插曲,無論插在哪段情節中,都不過是無足輕重的點綴,影響不了主旋律……也好,也好……
有點想放棄……無論如何努力,該來的還是來了;不該來的,來了也沒用……他還會記得她那日在靈堂中的話嗎……為了他而來,原本就是一廂情願……
“玉徽姑娘,您看這妝扮如何?”蕙雲的問話打斷了玉徽的沉思。玉徽回過神來朝鏡子裡看去——
峨眉淡掃,雙星流盼,雙頰飛紅,朱唇櫻潤,冰肌玉膚,雲鬢輕垂,表情恬淡……從來沒有留意過,在這一年半間,梁玉徽的童子之容已經悄悄地開始蛻變成了少女之貌……
“謝謝蕙雲姐姐的照顧。”玉徽對著鏡子沖蕙雲淡淡地笑了一下。
蕙雲一時猜不透她話中的含義,只是怔怔地看著鏡中玉徽那美麗的容顏。突然,她彷佛明白了什麼似的。她輕輕地俯下身子,在玉徽的耳邊低語道:“姑娘不要忘了,梅花香自苦寒來。老天爺若是給了劫後餘生,自會以正果償之。今兒說不定就是您的出頭之日,在皇上面前多美言幾句,討個彩,皇上說不定就准你回家了。”
出頭?槍打出頭鳥。可她偏偏成了愛上了獵人的兒子的那隻痴鳥!
“家?何處為家啊……”她本來就不屬於這裡,回到哪裡,心還不是緊緊地只系在那一個人身上?除非讓她回到未來,死了這顆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