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頁
這一刻,允禵突然明白,於公於私自己都可有無窮無盡的欲望。
“可是允禵,現實已是群逐不復,塵埃落定,權力早喪,若再苦苦不放是否只是將自己置於險難之境?”宛琬望著他,忽然道。
允禵一下呆怔了,突然間變臉。
“你們總覺得他是使了手段,可捫心自問,你們誰又沒有使手段呢?技不如人,輸了就是輸了,為什麼還要不甘心?你知道,你們之間的區別是什麼嗎?他的手下對他忠心耿耿,萬死不辭,可八哥手下卻多是些樹倒猢猻散的小人。其實是否忠心這些都是相互的。”
“相互的?”他置疑著,面上神情似不能相信她說的話。“難道我對屬下還不夠好?難道九哥他們出手還不夠大方?”
宛琬有些頭痛,該如何能讓他明白過來。“我懂你的意思,你們總是覺得出手闊綽,給了錢就行,可銀子搭出的關係來得快去得也快。雙方——應相互建立起感情才行。”
“感情?”
“是,感情。”宛琬肯定地點點頭,“允禵,你可知它有多重要。只因我們是人,是會感恩的人。其實你不了解他是怎樣的一個人。”
宛琬思索著,該怎樣形容。她搖了搖頭,無法形容。“我不知該怎麼說,如果你願意深入了解他的話,便會知道他給人印象很極端,他身上有種魅力,或許有人會因受不了他脾性而分道揚鑣,可跟著他的人都會由衷地敬佩他,會為他折服而油生追隨之情。而感情——它可令人們做出許多出乎意料的事,包括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他望著她半響,生硬道:“在你眼裡,他什麼都是好的。”胤禛他冠冕堂皇的那套便是從前皇上也給瞞了過去,更何況是她呢。
慢慢地,允禵的眼神變得悲傷又固扭。
他不過是在等著她偶爾的回首,哪怕,只一眼都好,他只是想要她,看一看他,和他說說話,這樣就夠了,真的。
可就是這樣,胤禛——他都不允許!
“宛琬,你留在這裡不會快活的。我曾和你說過愛新覺羅是個豪豬之家,你還記得嗎?父子、兄弟、夫妻間都長滿了箭刺,若想互相依偎靠近對方只有深深地傷害彼此。宛琬,你跟我走,我們走得遠遠的,就算在西北住穹廬、衣氈裘、食畜肉、飲酪漿,又如何?至少那裡有自由的天空。便是氣候惡劣,習俗迥異,言語不通,也快活過這裡……”
“不,無論這裡是什麼樣的困境,無論未來會如何,我都不會跟你走的。”
突然間允禵指著胤禛的方向憤怒道:“你何曾給過我機會?你眼中只有他,你對他溫柔的笑,深情的笑。你看著他時的眼神,如此驕傲,像在說他是世間最好的男子,而我是那麼微不足道。”他猛的拉住了宛琬的手。
“允禵,你怎麼還不明白,愛本身沒有錯,可它不能傷及旁人。你種下了一顆扭曲苦澀的種子,怎麼能指望它結出甜美的果實?”
允禵面上凝起層厚厚寒霜,他嘗試著要呼出心中那股悶氣,卻適得其反,慘笑道:“是,都是我咎由自取……都是我的錯……”
想起從前,偷梁換柱,以退為進,刻意欺瞞,他都對她做了些什麼?是,他曾經做錯過很多,曾經瞞著她的事很多很多,只除了一件——他愛她,他從未隱瞞自己對她的情意,從無怨悔。
她腦中一片紊亂,渾身皆痛。
允禵接著又道:“從前我心裡有你,便以為你心裡也非得有我,才叫公平,卻沒多想,情字向來由天不由人。琬,是我錯了……誰教我偏偏喜愛你……”允禵緊拉住她不放,眼神中露有哀求之色。
宛琬想起從前她最傷心絕望時,他的情意,兜頭罩來,教她措手不及。她心中泛酸,眸中浮霧,可對於無法回應的感情,藕斷絲連才是真殘忍。
她奮力將手抽出,搖頭堅決道:“允禵,我不愛你,一點也不。如果你什麼都放不下的話,那麼請你以後再也不要糾纏。”
“宛琬,宛琬——”
宛琬腳下未絲毫停留的離去。
雨幕中,允禵孤單的身影更顯冷清,有種被世遺忘的感覺。
宛琬……僅只是在心底輕輕地喚著這個名字,都能感到心頭泛起的一陣漣漪,這究竟是怎樣的感情啊!
他有什麼好放不下的?有什麼好捨不得的?難道是捨不得那鑽心的痛,徹肺的苦嗎?
“呵呵……”允禵輕輕地笑了。宛琬已有了這世間最尊貴的人,根本不再需要他的呵護了,他一個人再怎麼努力地愛著,都無用啊!
雨漸漸停了。
雨過天晴的太陽有些刺眼,允禵有些暈眩。
剛剛她靠得他那麼近,溫熱的氣息灑在他受傷的心底。
鼻間似還留有宛琬身上的淡淡檀香味,她人卻已走遠。
允禵搖了搖頭,淒楚一笑。
他不能貪戀她的味道,因為那永遠都不會屬於他。
她的笑容,她的溫柔,她的懷抱,她的寬容,她的深情,全都是胤禛的,他——允禵,從來就不是她愛的那個人,哪怕,他這樣的深愛著她。
伸手拭去面上潮濕,允禵起了身,朝外走去。
不知不覺,允禵竟走了整整一夜。
路邊青石縫裡蹦出不知名的野花,不勝風力地微微顫動著。清晨微弱的光線中一切都灰濛濛的,叫人看不真切。正像此刻允禵他自己也說不清的心緒,晦暗不明。他唯一無比清楚肯定的是——他恨胤禛,那個奪走他生命中最珍貴一切的男人!
正文 第七十章
雍正元年四月初二。
天熱得早,烈日無遮無攔傾瀉。早在三月末由皇帝率王公大臣,皇太后率聖祖妃嬪及皇后妃嬪,護送康熙帝梓宮至遵化,擇定今日行葬禮。
景陵位於城郊昌瑞山主峰南麓,坦蕩開闊,峰青嶺翠。
此時已禮畢,夕陽西下,暮靄雲飄,四處是盤旋歸窠的宿鳥啞啞叫喚。
允禵心緒重重,太后在於皇帝說些什麼,他並未在意,他心中留存的那絲疑惑如昏化的墨團越加擴大:那樣英武、矍鑠的皇阿瑪不過是偶感小疾,何至於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匆匆逝去?八哥、九哥他們固是不甘心,可指出的種種可疑之處,難道皆無可信可取之處?皇阿瑪病危於夜裡戌時左右,時間並不算太晚,為何除隆科多外,竟無第二位朝臣留守暢春園?是被有心人勸走的,還是因為懼怕什麼?而向來中立的隆科多為何一反常態,旗幟鮮明的立於他一邊,難道不是他事先已做了手腳?
允禵盯著面前這位永遠叫人琢磨不定的雍正皇帝——先皇死後的最大受益者,神情忽就恍惚起來。他清楚記得皇阿瑪在太和殿親手將大將軍印交於自己手中那欣慰信賴的目光;清楚記得他騎馬離去回首時皇阿瑪眼中流露的殷殷期盼。而眼前這位與他一母同胞的所謂哥哥——他比世上任何人都更了解了他的真面目。胤稹自小便是個會察言觀色、趨炎附勢的“勢利眼兒”,棄生母不顧,心甘情願做別人的孝子,現更厚顏稱隆科多為“親舅舅”,他們的親額娘、親舅舅白啟可都沒死!他在皇阿瑪面前裝得清心寡欲什麼要遁跡空門,勘破三關,不過是裝模做樣,巧取豪奪,搶先出手!
“可是允禵,現實已是群逐不復,塵埃落定,權力早喪,若再苦苦不放是否只是將自己置於險難之境?”宛琬望著他,忽然道。
允禵一下呆怔了,突然間變臉。
“你們總覺得他是使了手段,可捫心自問,你們誰又沒有使手段呢?技不如人,輸了就是輸了,為什麼還要不甘心?你知道,你們之間的區別是什麼嗎?他的手下對他忠心耿耿,萬死不辭,可八哥手下卻多是些樹倒猢猻散的小人。其實是否忠心這些都是相互的。”
“相互的?”他置疑著,面上神情似不能相信她說的話。“難道我對屬下還不夠好?難道九哥他們出手還不夠大方?”
宛琬有些頭痛,該如何能讓他明白過來。“我懂你的意思,你們總是覺得出手闊綽,給了錢就行,可銀子搭出的關係來得快去得也快。雙方——應相互建立起感情才行。”
“感情?”
“是,感情。”宛琬肯定地點點頭,“允禵,你可知它有多重要。只因我們是人,是會感恩的人。其實你不了解他是怎樣的一個人。”
宛琬思索著,該怎樣形容。她搖了搖頭,無法形容。“我不知該怎麼說,如果你願意深入了解他的話,便會知道他給人印象很極端,他身上有種魅力,或許有人會因受不了他脾性而分道揚鑣,可跟著他的人都會由衷地敬佩他,會為他折服而油生追隨之情。而感情——它可令人們做出許多出乎意料的事,包括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他望著她半響,生硬道:“在你眼裡,他什麼都是好的。”胤禛他冠冕堂皇的那套便是從前皇上也給瞞了過去,更何況是她呢。
慢慢地,允禵的眼神變得悲傷又固扭。
他不過是在等著她偶爾的回首,哪怕,只一眼都好,他只是想要她,看一看他,和他說說話,這樣就夠了,真的。
可就是這樣,胤禛——他都不允許!
“宛琬,你留在這裡不會快活的。我曾和你說過愛新覺羅是個豪豬之家,你還記得嗎?父子、兄弟、夫妻間都長滿了箭刺,若想互相依偎靠近對方只有深深地傷害彼此。宛琬,你跟我走,我們走得遠遠的,就算在西北住穹廬、衣氈裘、食畜肉、飲酪漿,又如何?至少那裡有自由的天空。便是氣候惡劣,習俗迥異,言語不通,也快活過這裡……”
“不,無論這裡是什麼樣的困境,無論未來會如何,我都不會跟你走的。”
突然間允禵指著胤禛的方向憤怒道:“你何曾給過我機會?你眼中只有他,你對他溫柔的笑,深情的笑。你看著他時的眼神,如此驕傲,像在說他是世間最好的男子,而我是那麼微不足道。”他猛的拉住了宛琬的手。
“允禵,你怎麼還不明白,愛本身沒有錯,可它不能傷及旁人。你種下了一顆扭曲苦澀的種子,怎麼能指望它結出甜美的果實?”
允禵面上凝起層厚厚寒霜,他嘗試著要呼出心中那股悶氣,卻適得其反,慘笑道:“是,都是我咎由自取……都是我的錯……”
想起從前,偷梁換柱,以退為進,刻意欺瞞,他都對她做了些什麼?是,他曾經做錯過很多,曾經瞞著她的事很多很多,只除了一件——他愛她,他從未隱瞞自己對她的情意,從無怨悔。
她腦中一片紊亂,渾身皆痛。
允禵接著又道:“從前我心裡有你,便以為你心裡也非得有我,才叫公平,卻沒多想,情字向來由天不由人。琬,是我錯了……誰教我偏偏喜愛你……”允禵緊拉住她不放,眼神中露有哀求之色。
宛琬想起從前她最傷心絕望時,他的情意,兜頭罩來,教她措手不及。她心中泛酸,眸中浮霧,可對於無法回應的感情,藕斷絲連才是真殘忍。
她奮力將手抽出,搖頭堅決道:“允禵,我不愛你,一點也不。如果你什麼都放不下的話,那麼請你以後再也不要糾纏。”
“宛琬,宛琬——”
宛琬腳下未絲毫停留的離去。
雨幕中,允禵孤單的身影更顯冷清,有種被世遺忘的感覺。
宛琬……僅只是在心底輕輕地喚著這個名字,都能感到心頭泛起的一陣漣漪,這究竟是怎樣的感情啊!
他有什麼好放不下的?有什麼好捨不得的?難道是捨不得那鑽心的痛,徹肺的苦嗎?
“呵呵……”允禵輕輕地笑了。宛琬已有了這世間最尊貴的人,根本不再需要他的呵護了,他一個人再怎麼努力地愛著,都無用啊!
雨漸漸停了。
雨過天晴的太陽有些刺眼,允禵有些暈眩。
剛剛她靠得他那麼近,溫熱的氣息灑在他受傷的心底。
鼻間似還留有宛琬身上的淡淡檀香味,她人卻已走遠。
允禵搖了搖頭,淒楚一笑。
他不能貪戀她的味道,因為那永遠都不會屬於他。
她的笑容,她的溫柔,她的懷抱,她的寬容,她的深情,全都是胤禛的,他——允禵,從來就不是她愛的那個人,哪怕,他這樣的深愛著她。
伸手拭去面上潮濕,允禵起了身,朝外走去。
不知不覺,允禵竟走了整整一夜。
路邊青石縫裡蹦出不知名的野花,不勝風力地微微顫動著。清晨微弱的光線中一切都灰濛濛的,叫人看不真切。正像此刻允禵他自己也說不清的心緒,晦暗不明。他唯一無比清楚肯定的是——他恨胤禛,那個奪走他生命中最珍貴一切的男人!
正文 第七十章
雍正元年四月初二。
天熱得早,烈日無遮無攔傾瀉。早在三月末由皇帝率王公大臣,皇太后率聖祖妃嬪及皇后妃嬪,護送康熙帝梓宮至遵化,擇定今日行葬禮。
景陵位於城郊昌瑞山主峰南麓,坦蕩開闊,峰青嶺翠。
此時已禮畢,夕陽西下,暮靄雲飄,四處是盤旋歸窠的宿鳥啞啞叫喚。
允禵心緒重重,太后在於皇帝說些什麼,他並未在意,他心中留存的那絲疑惑如昏化的墨團越加擴大:那樣英武、矍鑠的皇阿瑪不過是偶感小疾,何至於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匆匆逝去?八哥、九哥他們固是不甘心,可指出的種種可疑之處,難道皆無可信可取之處?皇阿瑪病危於夜裡戌時左右,時間並不算太晚,為何除隆科多外,竟無第二位朝臣留守暢春園?是被有心人勸走的,還是因為懼怕什麼?而向來中立的隆科多為何一反常態,旗幟鮮明的立於他一邊,難道不是他事先已做了手腳?
允禵盯著面前這位永遠叫人琢磨不定的雍正皇帝——先皇死後的最大受益者,神情忽就恍惚起來。他清楚記得皇阿瑪在太和殿親手將大將軍印交於自己手中那欣慰信賴的目光;清楚記得他騎馬離去回首時皇阿瑪眼中流露的殷殷期盼。而眼前這位與他一母同胞的所謂哥哥——他比世上任何人都更了解了他的真面目。胤稹自小便是個會察言觀色、趨炎附勢的“勢利眼兒”,棄生母不顧,心甘情願做別人的孝子,現更厚顏稱隆科多為“親舅舅”,他們的親額娘、親舅舅白啟可都沒死!他在皇阿瑪面前裝得清心寡欲什麼要遁跡空門,勘破三關,不過是裝模做樣,巧取豪奪,搶先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