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頁
第二個人一看事情不好,迅速欺身向前,舉刀便向介涼手腕砍去。
「咣」的一聲,那刀猛地被擋開,荀翊站在一側沉聲說道:「別玩。」
介涼有些不好意思的吐了吐舌頭,說道:「這不是好久沒打架了嗎,活動活動筋骨。」
戴庸在後面喊道:「你就差把自己的手腕給活動沒了!還活動活動!」
「左手活動完了。」介涼瞥了他一眼,右手卻不知道何時抬起,上面是他不常用的一把半長不短匕首,將一旁揮刀而來的人擋住,反手一抖那匕首,直接抹掉了身旁攻來之人的脖子。「現在是右手。」
「嘖嘖。」戴庸雙手持著一把精鋼劍,快縮成了一個團,但還是有空和介涼唇槍舌戰:「花架子。」
「花架子也比你管用。」介涼左手又是一盪,旗杆所到之處劃下一片士卒。「他們用的都是彎刀,這不是我們的士卒。」
「早就知道了!」戴庸回道:「不然你以為為什麼南邊那麼容易敗,他們又哪裡來的五萬兵卒藏在京城?」
「你的意思是……」介涼心裡一驚,再看荀翊,卻見荀翊臉上並沒有什麼波瀾,想來皇上是知道這件事情的,甚至連這件事情也是在他的計算之內。
南部久戰不止,賊寇使用百姓血肉作為城牆抵擋晉國公所率士卒。
想想也是,即便是再勢大的賊寇,又怎麼能和晉國公麾下相比,以百姓血肉之軀作為盾牌確實能延緩頹勢,但也只是守而非攻。最不濟就是那些將領俱都不敢擔責,這才慢慢拖著。
可晉國公哪裡敢拖著?拖著如何與皇上交代?
但他卻就是拖了。
再仔細想想,那些百姓被擼到了賊寇那兒,難道能不吃不喝?可這些賊寇卻偏偏將這些百姓養著,先不管吃的好壞,反正沒讓他們死,每次打仗的時候就拖出來用一遍。
如今看著眼前的彎刀,介涼是想明白了,那些賊寇就是如今的逆賊,他們用挾持來的百姓充人數,要打仗了也不著急,就拖著,一邊造勢聲討皇上寧妃,一邊借著兵荒馬亂的態勢將那些兵卒想方設法的移動到京城來。
先不管京兆衙門有沒有和他們沆瀣一氣,也不管他們怎麼將這些士卒送來的,但如今他們有如此之多在京城,那南部的壓力定然少了很多。
如此一來,晉國公便可率眾襲擊。
而對於這些逆賊們而言,京城才是最重要的地方,南部可放,於是他們行此招數。
但對於皇上來說,這就是他想要的結果。逆賊在遠處不好解決,不如引到自己的地盤上,且還給南部減緩了壓力,對那些被俘的百姓也能更為輕易的解救。
介涼甚至想到,說不定就是因為今年藻災,所以皇上讓這些人幫他養百姓也說不準呢。
寧姝突然停住,她眉頭微微蹙起,似是想要再確定什麼似的。
過了須臾,她對一旁的近衛說道:「良嬪出來了,她好像是要去……牽禾門附近。」
按理來說,良嬪如今已經被禁足,只等著個日子去往寺廟,可她如今無緣無故亦在無人管束的時候出了自己所在的宮宇,這並不尋常。
如今外面一片混亂,想來良嬪下面的宮人也應當知道,她怎得還會向外去?
那近衛一拱手,說道:「屬下這就去看看。」
寧姝略一沉吟,說道:「一個人去興許有危險,多帶幾個。」
「姝姝應當沒事兒吧。」爍望宮內多寶閣上,幾個瓷器議論紛紛。
方才有個宮人想趁機進來摸些東西,被及時攔住,但瓷器們卻是聽聞到了不少內容,尤其是外面的瓷器似乎不停地在喊些什麼,他們聽的模模糊糊,但聯繫在一起便也能將現今發生的事情串個七七八八。
汝奉小聲說道:「想來沒事的,皇上定然將姝姝護的好好的呢。」
「只怕寧姝如今還有別的用處。」靈雲好似剛睡醒,聲音還有些飄,「你聽外面的瓷器好似在傳訊息,大多說的是一些各宮境況。這消息傳給誰呢?瓷器們自己傳著玩?想來不是,兒時要說給某人聽。那這宮中除了寧姝,還有誰能聽見瓷器說話呢?」
「這倒是個妙用。如此一來宮中的戒防壓力確實小了很多。」青叔說道:「姝姝如今應該是在調教後宮,這般戰事往往是後宮先亂,但凡有人敢開宮門,即便是個小小角門,那也會引來無數逆賊,到時候就後患無窮了。」
元青在旁慢悠悠地說道:「不論如何,後宮但凡干政,總會引起後患,只是輕一時重一時罷了。」
「等等等等!」小白突然大聲喊道:「那這意思就是皇上知道姝姝能和瓷器說話的事兒了?」
秘葵應道:「想來應當是知道了。倘若事態到了這樣的程度,依照姝姝的脾氣,她略一糾結就會將自己能聽見瓷器說話一事說給皇上聽。」
「那……」小白磕磕巴巴:「那皇上知道了之後,不會覺得姝姝是妖邪嗎?!姝姝可怎麼辦啊!這才剛剛過上好日子沒多久,怎得又起了波折?」
渣斗顯然是今晚最興奮的那個瓷,他聲音有些亢奮,為這到來的大亂而激動,「這就是女人!她以為皇上喜歡她,定然會放她一條生路,卻不知道原來天下最無情的就是皇上!說不準這一會兒利用完她,下一刻就要治她的罪了!」
「你胡說!」汝奉「哼」了一聲,說道:「最討厭渣斗啦!」
「咣」的一聲,那刀猛地被擋開,荀翊站在一側沉聲說道:「別玩。」
介涼有些不好意思的吐了吐舌頭,說道:「這不是好久沒打架了嗎,活動活動筋骨。」
戴庸在後面喊道:「你就差把自己的手腕給活動沒了!還活動活動!」
「左手活動完了。」介涼瞥了他一眼,右手卻不知道何時抬起,上面是他不常用的一把半長不短匕首,將一旁揮刀而來的人擋住,反手一抖那匕首,直接抹掉了身旁攻來之人的脖子。「現在是右手。」
「嘖嘖。」戴庸雙手持著一把精鋼劍,快縮成了一個團,但還是有空和介涼唇槍舌戰:「花架子。」
「花架子也比你管用。」介涼左手又是一盪,旗杆所到之處劃下一片士卒。「他們用的都是彎刀,這不是我們的士卒。」
「早就知道了!」戴庸回道:「不然你以為為什麼南邊那麼容易敗,他們又哪裡來的五萬兵卒藏在京城?」
「你的意思是……」介涼心裡一驚,再看荀翊,卻見荀翊臉上並沒有什麼波瀾,想來皇上是知道這件事情的,甚至連這件事情也是在他的計算之內。
南部久戰不止,賊寇使用百姓血肉作為城牆抵擋晉國公所率士卒。
想想也是,即便是再勢大的賊寇,又怎麼能和晉國公麾下相比,以百姓血肉之軀作為盾牌確實能延緩頹勢,但也只是守而非攻。最不濟就是那些將領俱都不敢擔責,這才慢慢拖著。
可晉國公哪裡敢拖著?拖著如何與皇上交代?
但他卻就是拖了。
再仔細想想,那些百姓被擼到了賊寇那兒,難道能不吃不喝?可這些賊寇卻偏偏將這些百姓養著,先不管吃的好壞,反正沒讓他們死,每次打仗的時候就拖出來用一遍。
如今看著眼前的彎刀,介涼是想明白了,那些賊寇就是如今的逆賊,他們用挾持來的百姓充人數,要打仗了也不著急,就拖著,一邊造勢聲討皇上寧妃,一邊借著兵荒馬亂的態勢將那些兵卒想方設法的移動到京城來。
先不管京兆衙門有沒有和他們沆瀣一氣,也不管他們怎麼將這些士卒送來的,但如今他們有如此之多在京城,那南部的壓力定然少了很多。
如此一來,晉國公便可率眾襲擊。
而對於這些逆賊們而言,京城才是最重要的地方,南部可放,於是他們行此招數。
但對於皇上來說,這就是他想要的結果。逆賊在遠處不好解決,不如引到自己的地盤上,且還給南部減緩了壓力,對那些被俘的百姓也能更為輕易的解救。
介涼甚至想到,說不定就是因為今年藻災,所以皇上讓這些人幫他養百姓也說不準呢。
寧姝突然停住,她眉頭微微蹙起,似是想要再確定什麼似的。
過了須臾,她對一旁的近衛說道:「良嬪出來了,她好像是要去……牽禾門附近。」
按理來說,良嬪如今已經被禁足,只等著個日子去往寺廟,可她如今無緣無故亦在無人管束的時候出了自己所在的宮宇,這並不尋常。
如今外面一片混亂,想來良嬪下面的宮人也應當知道,她怎得還會向外去?
那近衛一拱手,說道:「屬下這就去看看。」
寧姝略一沉吟,說道:「一個人去興許有危險,多帶幾個。」
「姝姝應當沒事兒吧。」爍望宮內多寶閣上,幾個瓷器議論紛紛。
方才有個宮人想趁機進來摸些東西,被及時攔住,但瓷器們卻是聽聞到了不少內容,尤其是外面的瓷器似乎不停地在喊些什麼,他們聽的模模糊糊,但聯繫在一起便也能將現今發生的事情串個七七八八。
汝奉小聲說道:「想來沒事的,皇上定然將姝姝護的好好的呢。」
「只怕寧姝如今還有別的用處。」靈雲好似剛睡醒,聲音還有些飄,「你聽外面的瓷器好似在傳訊息,大多說的是一些各宮境況。這消息傳給誰呢?瓷器們自己傳著玩?想來不是,兒時要說給某人聽。那這宮中除了寧姝,還有誰能聽見瓷器說話呢?」
「這倒是個妙用。如此一來宮中的戒防壓力確實小了很多。」青叔說道:「姝姝如今應該是在調教後宮,這般戰事往往是後宮先亂,但凡有人敢開宮門,即便是個小小角門,那也會引來無數逆賊,到時候就後患無窮了。」
元青在旁慢悠悠地說道:「不論如何,後宮但凡干政,總會引起後患,只是輕一時重一時罷了。」
「等等等等!」小白突然大聲喊道:「那這意思就是皇上知道姝姝能和瓷器說話的事兒了?」
秘葵應道:「想來應當是知道了。倘若事態到了這樣的程度,依照姝姝的脾氣,她略一糾結就會將自己能聽見瓷器說話一事說給皇上聽。」
「那……」小白磕磕巴巴:「那皇上知道了之後,不會覺得姝姝是妖邪嗎?!姝姝可怎麼辦啊!這才剛剛過上好日子沒多久,怎得又起了波折?」
渣斗顯然是今晚最興奮的那個瓷,他聲音有些亢奮,為這到來的大亂而激動,「這就是女人!她以為皇上喜歡她,定然會放她一條生路,卻不知道原來天下最無情的就是皇上!說不準這一會兒利用完她,下一刻就要治她的罪了!」
「你胡說!」汝奉「哼」了一聲,說道:「最討厭渣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