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 *

  “四阿哥到了嗎?”顯得虛弱的聲音傳入耳中。

  他低頭垂手趨前跪倒,“給皇阿瑪請安。”

  “好……”

  聲音有些顫?他疑惑地微微抬頭,驚見老父掙扎著要坐起,下意識地跟隨身太監同時動作,將羸弱的康熙帝扶住,安頓好。

  康熙帝下顎一指,兩名跟隨侍奉多年的中年太監退出門外。

  只剩下他了!

  他只得稍嫌不敬地自行幫皇帝拉被子、墊墊子,撥火倒水。

  “來,別忙乎那些了。朕叫你來可不是看你做活的。”

  “是——兒臣只是……自然地就做了。”

  “嗯,記得你八歲那年生病,朕就在邊上看著,什麼事也幹不了,只能幹著急……嗯……”康熙帝皺緊了眉,憤怒地與突然變得極快的心跳對抗——難道,自己真的過不去這個坎了嗎?!

  他並不曉得皇父心中對生命的不甘與惱火,見萬眾仰視、幾乎堅不可摧的這個人渾身顫抖著,嘴唇發紫、臉色蒼白,立即不顧禮節地搭上皇父的腕間:

  天哪!這是人類的心跳嗎?打鼓也沒那麼快!

  他立即按別人告訴他的法子——一時間記不起是哪個——雙手拇指用上五六分力地壓住皇父雙手虎口上方、指掌骨交合處,按住十個心跳,再放開;看看皇父似乎沒有好轉,又如法炮製按住一回。

  再搭皇父的脈搏時,也只是平常人的快上一些。似乎這場小危險度過去了。

  康熙帝在盯著兒子的頭頂時,有一瞬間是充滿了憎恨。他倒不是因為恨著自己的兒子,而是恨著人生短暫的生命,恨上天不給他多些時間好讓他……

  算了!人,不能與天斗。年老了,就必須面對必然死亡的現實。

  過了許久,當呼吸心跳都恢復的時候——

  “胤禛。”

  “是,兒臣在。”

  “……兒臣,兒臣……嗯,朕都忘記稱呼兒臣的年紀了。好象一直一直地就自稱朕躬……不過尚記得你很小的時候,該是剛兩歲多吧,由貴妃抱在手裡,樂呵呵地伸手要抓一朵丁香的樣子。那隻手非常小,只有我的食指指頭那麼大。可力氣卻不小,抓著就不肯放手,要哄上半天趁你不注意的時候才能拿開……一轉眼,你已經到了反過來照料,照料你老阿瑪的時候了……”

  有打記憶以來,皇父從未跟他這樣講話。

  他努力壓下眼中突然湧出的熱意,“皇阿瑪,您剛喝完藥,該歇息才是。”

  “……會有時間歇息的……”而且是永遠的、永遠的歇息。再也沒有打擾。“祭典怎麼樣了?”

  “是,一切安排妥當,後天如期舉行。”

  “是今天舉行吧?”

  “啊,是前幾日一直下雪,昨晚有幾樣要緊樂器運的時候摔了,樂師正在調。皇阿瑪大可不必擔心。何況,人君心懷仁愛,不就是天下蒼生之福嗎?”

  “……說得好,人君仁愛……”康熙帝忽地鬆懈下來,這是藥效開始生效。是該小憩一會兒……但僅僅是一會兒!“去吧!你今後要多多愛惜眾生才是。”

  “是!兒臣遵訓!”

  * * *

  遠遠見到廊子裡幾名老臣正在候著。

  他想也知道是怎麼回事。最近他把手上個人積欠庫銀和多領冒領庫糧的人列了個清單,死活也要讓他們吐出來。所以他們來找瞧上去越發好說話的康熙帝——他們真以為皇上不知道他們私底下的德行嗎?

  只是,他們就那樣在乎千百兩銀子,勝過皇上的健康和安危?!

  也罷,他們都老了,也煩不了多久……

  馳回圓明園中,剛換下匆匆不及更換的禮服,又有旨意到!

  他忙得套上常服,擺手讓端來早點的太監退下,逕自去接旨。

  來的是皇上的隨身太監之一,只傳口諭讓他去暢春園,原因——不曉得。

  深吸一口氣,他沒有資格質疑皇父的任何古怪的命令,只點點頭,帶上三名親信和對方一起走。

  圓明園距暢春園的北門不過兩里地不到,走路也用不了多久,駿馬很快就又回到剛才方離開的大門邊上。

  冬天裡呵出的氣凝成一團霧氣,但他只覺得透入骨髓的冷。

  想起兩次廢太子,以及他所親近的十三弟……皇父……難道是要衝他下手?他是做錯了什麼,還是根本不應當活於這個世上?

  心在泛涼,似乎連血液都有些凝固。

  無妨的,他已經活了四十幾年,什麼陣仗沒怎麼見識過!真要處死他,儘管來好了,皺眉頭的就不是愛新覺羅家的兒子!

  心中似乎想通了,似乎——腳步也重新變得沉穩。一旁的太監偷偷瞅了他幾眼,繼續引路。

  層層通報之下,他又踏入那間令人感覺透不過氣的寢室。

  “……胤禛,你是理佛之人,你是否覺得……朕,不應當將大阿哥和二阿哥關這麼久?這場大病,許是上天對我這個狠心的阿瑪的懲罰。”

  “皇阿瑪,君為臣綱、父為子綱,這是千年傳下來的理。大阿哥有欺君妄上之罪,理應削爵流放,現在加以拘禁是皇阿瑪為人父的仁慈,只是大阿哥年紀偏大、又沒剩幾名妻妾伺候,可定期令醫士探看;二阿哥有違天下殷殷期待,背祖違德,圈禁是苦了些,但兒臣以為這些年他的黨羽已散,只要嚴加看管也不至生事端,若皇阿瑪覺得不忍,可在京郊建屋令其和妻兒居住。”

  這是他思考了幾年,始終找不到機會向皇父進言的想法——這也是他唯一可以為從小一起長大的兄長們做的了。廢立之爭都過去那麼多年了,他的很多想法都有所改變。

  “那,你說,朕是否也應當將八阿哥圈禁?”

  圈禁八阿哥?用什麼理由?胤禛是一直跪坐矮凳上,聞言也是不由自主地一偏頭,“八阿哥……應當還是孝順的,不然他不會在良妃娘娘薨後大病一場;兒臣想,那隻鷹……不一定是他親為——可他交結朝臣不慎、倚重姻親外戚委實不妥。”

  康熙帝只睜眼盯著寢室內的某個角落,一徑地沉默。

  胤禛的精神已經完全放鬆,該幹什麼、該說什麼,都放在那裡,隨君處置。他還是四平八穩、不講情面的雍親王。

  “十三阿哥的身體好些了嗎?”

  “是,雖然到了冬天有些咳,但並未見加重,想來好好調養應無大礙。”

  “你對十四阿哥如何看待?”

  十四弟?他都思考了有兩年,張口道來:“十四阿哥需多加磨練。如今准部虛弱,皇阿瑪是否……將他召回京主理政務,也省得他一直在外,小阿哥們都沒怎見過自己的阿瑪。”

  “你不必替他謀差事,朕讓他去甘州自有道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