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陸二嬸躊躇滿志,今天是她單立門戶的好日子,是她賺大錢的好日子了!

  想到一會兒去賣油條,那些錢就會像流水一樣滾滾而來,跑進自己的腰包,陸二嬸心花怒放,走路都哼起了歌兒。

  陸春歸幾個沒挑著擔子出來,路上遇到的人都有些詫異,「春歸,油條呢?今天不賣油條了嗎?」

  「今天不賣了,我們今天要去縣城。」

  「咦?去縣城?你們這麼多人去縣城幹啥?」

  「要開學了,買新衣服去啊!一人一條!」陸鑫插嘴道,他高興極了,不是過年,也有新衣服穿,這日子,就跟過年一樣滋潤。

  村里人都尚節儉,聽了一人一條的話,不免有點吃驚,「啊?買衣服?為啥不在鎮上裁縫店找人做啊?到縣城買多浪費錢呀!」

  陸春歸:「不礙事,縣城裡商場賣的好看。」

  最關鍵的是,縣城供應的布多,現在已經放開布和衣服的供應了,不需要布票了。

  這消息,還是前些天她在城裡看到的舊報紙《首都日報》上寫著的頭條新聞,《提前三年取消布票》,說的是現在紡織業超前發展,生產力大大提高,足夠供應民眾需要,不再需要通過統購統銷、更不需要通過布票的手段來限制供應了。

  這是個好消息。

  陸春歸知道,這只是個開頭,不久的將來,別說是日常生活用品,就是一些工業類的產品,也都會逐漸取消票券供應制。

  只要有錢,就可以買,不再磕頭求爺爺告奶奶地到處去求票了。

  這也意味著個體經濟的崛起。

  陸春歸想到前景,不由得嘴角邊浮起了微笑。

  她不經意的回答,和那嘴角暢快喜悅的笑容,如同冬日的暖陽,春日的繁花,讓村人見之驚嘆。

  有錢就是好,陸春歸可真能幹,賣油條賺了不少錢啊。

  陸春歸對家裡人真好,真是顧家的好閨女。

  在她們身後,自是留下了一串這樣或在心底、或流淌於嘴邊的議論。

  沈母坐在窗前,借著將亮的天光,正在看一本《唐詩三百首》,讀到酣暢處,覺得意猶未盡,短短一句詩,越是揣磨,就越是意味深長。

  正在仔細揣摩品味,卻被這些陸春歸與鄉人的對話所打斷了。

  她凝眸看向陸春歸的背影。

  這個小姑娘,嘖嘖。確實不一般。

  昨天她來還債,不像到別家那樣送魚,而是送了幾個蘋果,態度很是恭謹,帶著姐弟幾個一起鞠躬道謝,言行之間,自有一股禮儀風度。

  這樣的禮儀,很難在一個鄉下小姑娘身上看到。生活在村里,看多了婦人掐腰罵架,像陸春歸這樣禮貌、感恩的小姑娘,猶如鶴立雞群。

  她到別家是送魚,到沈家,卻是送蘋果,這份區別對待,自是因為沈家有船之故。

  知禮之外,還十分細心妥當呢。

  沈母對陸春歸的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漂亮,會賺錢,心思靈活。

  現在還得加上懂禮、感恩、細心,辦事妥當。

  沈母自然知道,沈青岩現在都把魚弄到縣城去賣,是陸春歸出的主意。

  因為賺的錢確實不少,每次出海沈青岩都能比往常多交五六十,沈母也就默許了。

  不毀信譽的前提下,多多賺錢有何不何。

  因此陸春歸總是跟著沈青岩出海,沈母也默許了,甚至當做不知。

  一個多月前,在陸海康的靈堂上,陸春歸哭得梨花帶雨、嬌弱地提出借錢葬父。

  那個時候,沈母可沒想到,不過兩個月的時間,陸春歸就可以活得這麼風生水起。

  可真不錯。陸春歸不錯,沈青岩的眼光也不錯。

  可惜,沈青岩的年歲還是小了些。

  沈母正有些遺憾著,腳步聲傳來,沈青岩起床洗漱了。

  沈青岩是個乖兒子,起床洗漱後,便拿了錢出去買早餐。

  自從陸春歸做起了賣油條的營生後,沈家的早餐都是油條稀飯了。

  沈母看著沈青岩腳步匆匆地出去了,她想了想,沒有提醒他。

  陸春歸今天不賣油條,他到了村口就自然知道,沒必要提。

  沈母低頭繼續看書,卻覺得心緒有些煩亂,索性丟開了唐詩,到廚房去燒火。

  以前覺得自己兒子樣樣優秀,現在看來,好像沒有她認為的那麼優秀啊。

  眼看參軍入伍的時間也差不多到了,可沈青岩到底是個什麼章程,要參軍還是要繼續讀書,他也沒有表個態。

  有幾次問起來,沈青岩就只是說,「這不是要開學了嗎,我先讀書。參軍的事以後再說。」

  可開學後兩三個月,就是徵兵的時間。

  這入伍,可不是好入的,尤其是對有商品糧戶口的人來說,總得提前去打點走動一下。

  這孩子,好像不怎麼想讀書,也不怎麼想入伍,倒是對出海打漁的事情特別上心。

  沈母知道他為何上心,還不是因為陸春歸喜歡跟著他一起出海。

  沈母沒有阻止這事,甚至提都沒有提,不過這些事兒都瞞不過她。

  不阻止,自是知道孩子喜歡陸春歸。而陸春歸呢,是個什麼心思,沈母可沒有觀察出來。若說喜歡吧,陸春歸每次跟沈青岩出海,都帶著一串人,她的兩個姐姐妹妹是從來沒有缺席過的。

  灶上的米粥溢了出來,沈母站起來,拿出了兩個蛋下油鍋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