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是啊,本來就是這個理, 當初陸海康下葬, 他們做為街坊鄰居、或是地瓜藤親戚,本就應該表點心意。
這份心意被陸春歸當成是借款, 現在還債來了。
他們要是收了這錢, 等於當初只是借錢給陸春歸, 可並沒有在陸家隨了份子錢。
人最大不過一死, 鄉間的白事辦得隆重,哪怕是極窮的人家,砸鍋賣鐵也要設法把喪事給辦得風光,不外乎是鄉間村人信奉,人生最大的事,除了生死,但是婚嫁。
死, 是最為隆重的。
若是陸海康死他們都沒有隨份子錢,那就等於是與陸家斷了往來。
斷了往來……放在以前, 與陸家斷了往來, 似乎也問題不是太大, 畢竟陸家唯一的頂樑柱已經死了。
可現在,要是跟陸家斷了人情往來……
別的先不說,都是村里人,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難看不難看?
關鍵是,那香噴噴的油條、一出鍋就滋滋地冒著香的蝦仁蔥餅,以後還要不要吃了?
大人可以忍得住嘴饞不吃,可小孩子呢?小孩子可不管這些,一鬧起來,就是要吃要喝。
誰家沒有個為了吃油條滾地哭鬧的熊孩子啊,那油條和蝦餅,村里陸春歸是獨有的一家。
於是,除了那些當時是借出了十塊五塊這樣的比較大的數目的,大部分人都是不願意收下陸春歸還的錢。
可陸春歸想還,她是確實想還,當初拿錢的時候,說了是借錢,自然得有借有還。
至於隨份子什麼的說辭,那些只是她對陸海田總是回娘家打秋風的行為不滿,而說的託辭。
一方堅決要還,另一方堅決不要,自然是得經過一番推讓,最後陸春歸只能是心領了街坊鄰居們的好意。
還有些八卦心重的阿嬸們,幾番忍了又忍,終於忍不住把心裡的疑問問了出來,「春歸,你這麼快,就掙了這麼多錢了?」
那天陸春歸料理喪事,讓人去訂壽材,又找人吹嗩吶、敲鑼鼓,行事十分老練,不像個十幾歲的丫頭,倒像是經過不少事兒的老人,村里阿嬸們可是印象深刻,都覺得突遭變故,讓這孩子一下子就成熟了。
讓阿嬸們印象深刻的,自然還有陳大海的188塊彩禮,與及陸春歸最後籌到的錢。
那陳大海是個什麼德行,村里人沒有幾個不知道的,年齡又大陸春歸許多,但凡有點良心的人,都不忍讓這朵花插在牛糞上。
可這是陸家的家事,做為外人,倒是不方便置喙。
好在那陸春歸是個聰明的,提出來要通過借錢來辦後事,小姑娘人長得好看,說話又楚楚動人,大伙兒也就你一塊我一塊地出了這個錢,倒也沒真指望陸春歸真能很快把這錢給還上。
一塊錢兩塊錢是好還,可那麼多人幫她,總數是兩百來塊呢,這麼多錢,怎麼還?
別說陸春歸一個沒有什麼收入來源的小姑娘,就是一個已經能出海打魚的小伙子,讓他兩年湊出兩百塊,他也不見得能湊得出來。
可陸春歸就是做到了。
而且,時間上是這麼短,別說兩年,陸春歸才兩個月不到,就把這筆錢給還上了。
還挑了一擔魚,一家一家地送,帶著姐弟幾個,一家家地鞠躬道謝,就這份誠意,這份感恩的心思,讓借錢出去的人受用無比,感覺自己仿佛做了一件多麼了不得的事情,自個兒都覺得自個兒的形象高大起來了。
大伙兒都是平常普通的老百姓,平時顧自己都勉強,哪裡有什麼機會去扶助弱小、英雄救美,可通過給陸春歸借錢辦喪事,當時也沒覺得有多了不起,現在卻是覺得做了一件超級大的好事。
想當初,要不是大伙兒慷慨解囊,那陸春歸可不就得嫁給陳大海了麼,那大安村可就沒有什麼聞名鄉里的「蝦餅西施」了。
陸春歸可沒想到村里人的反應居然是這樣。
陸春喜更是驚訝萬分,她還沒有見過去還債,別人居然不認這筆帳的。
這事兒,沒等陸春歸回到家,陸報國便聽說了。
村子不大,陸春歸如今也算是村裡的風雲人物,有點什麼動靜,街坊鄰居們便衝過來告訴陸報國,「你那孫女可真厲害!不到兩個月就掙到錢還債了!陸伯啊,你可享福了,有個這麼會掙錢的孫女!每個月光孫女給的錢,就隨便你吃喝享福了吧!」
陸報國苦笑,「哪有啊,春歸會掙錢是真的,不過她掙的都歸她自己。」
那來報訊的鄰居愣了愣,隨即想起村里傳過陸春歸和陸家是簽了協議的,便拍了下他的肩膀,「陸伯,呵呵,那你得想辦法啊!春歸還沒出嫁,你咋就掌控不住她了呢?春歸是個好孩子啊,你們早先對她也不地道了些,得想法子補回來啊,不然春歸一出嫁,就把掙的錢都帶走了!」
送走了這個鄰居,陸報國心裡很不痛快,一方面是春歸的錢跟他關係不大;一方便是村里人都不要陸春歸還錢,那自然是十分看重陸春歸的。
陸報國很是驚訝,他完全沒有想到村里人是這麼想的。這麼一比較,便愈加顯得陸海田和陸二嫂娘家兄弟的涼薄無情。
不過女兒到底是自己的,有著血緣關係,心裡雖然不舒坦,但還是想著,海田嫁的男人老實不會掙錢,家裡困難,雖然這樣做不應,可到底是事出有因。
至於陸二嬸的娘家那邊麼?陸報國暗自想著,以後不來往也罷。
這份心意被陸春歸當成是借款, 現在還債來了。
他們要是收了這錢, 等於當初只是借錢給陸春歸, 可並沒有在陸家隨了份子錢。
人最大不過一死, 鄉間的白事辦得隆重,哪怕是極窮的人家,砸鍋賣鐵也要設法把喪事給辦得風光,不外乎是鄉間村人信奉,人生最大的事,除了生死,但是婚嫁。
死, 是最為隆重的。
若是陸海康死他們都沒有隨份子錢,那就等於是與陸家斷了往來。
斷了往來……放在以前, 與陸家斷了往來, 似乎也問題不是太大, 畢竟陸家唯一的頂樑柱已經死了。
可現在,要是跟陸家斷了人情往來……
別的先不說,都是村里人,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難看不難看?
關鍵是,那香噴噴的油條、一出鍋就滋滋地冒著香的蝦仁蔥餅,以後還要不要吃了?
大人可以忍得住嘴饞不吃,可小孩子呢?小孩子可不管這些,一鬧起來,就是要吃要喝。
誰家沒有個為了吃油條滾地哭鬧的熊孩子啊,那油條和蝦餅,村里陸春歸是獨有的一家。
於是,除了那些當時是借出了十塊五塊這樣的比較大的數目的,大部分人都是不願意收下陸春歸還的錢。
可陸春歸想還,她是確實想還,當初拿錢的時候,說了是借錢,自然得有借有還。
至於隨份子什麼的說辭,那些只是她對陸海田總是回娘家打秋風的行為不滿,而說的託辭。
一方堅決要還,另一方堅決不要,自然是得經過一番推讓,最後陸春歸只能是心領了街坊鄰居們的好意。
還有些八卦心重的阿嬸們,幾番忍了又忍,終於忍不住把心裡的疑問問了出來,「春歸,你這麼快,就掙了這麼多錢了?」
那天陸春歸料理喪事,讓人去訂壽材,又找人吹嗩吶、敲鑼鼓,行事十分老練,不像個十幾歲的丫頭,倒像是經過不少事兒的老人,村里阿嬸們可是印象深刻,都覺得突遭變故,讓這孩子一下子就成熟了。
讓阿嬸們印象深刻的,自然還有陳大海的188塊彩禮,與及陸春歸最後籌到的錢。
那陳大海是個什麼德行,村里人沒有幾個不知道的,年齡又大陸春歸許多,但凡有點良心的人,都不忍讓這朵花插在牛糞上。
可這是陸家的家事,做為外人,倒是不方便置喙。
好在那陸春歸是個聰明的,提出來要通過借錢來辦後事,小姑娘人長得好看,說話又楚楚動人,大伙兒也就你一塊我一塊地出了這個錢,倒也沒真指望陸春歸真能很快把這錢給還上。
一塊錢兩塊錢是好還,可那麼多人幫她,總數是兩百來塊呢,這麼多錢,怎麼還?
別說陸春歸一個沒有什麼收入來源的小姑娘,就是一個已經能出海打魚的小伙子,讓他兩年湊出兩百塊,他也不見得能湊得出來。
可陸春歸就是做到了。
而且,時間上是這麼短,別說兩年,陸春歸才兩個月不到,就把這筆錢給還上了。
還挑了一擔魚,一家一家地送,帶著姐弟幾個,一家家地鞠躬道謝,就這份誠意,這份感恩的心思,讓借錢出去的人受用無比,感覺自己仿佛做了一件多麼了不得的事情,自個兒都覺得自個兒的形象高大起來了。
大伙兒都是平常普通的老百姓,平時顧自己都勉強,哪裡有什麼機會去扶助弱小、英雄救美,可通過給陸春歸借錢辦喪事,當時也沒覺得有多了不起,現在卻是覺得做了一件超級大的好事。
想當初,要不是大伙兒慷慨解囊,那陸春歸可不就得嫁給陳大海了麼,那大安村可就沒有什麼聞名鄉里的「蝦餅西施」了。
陸春歸可沒想到村里人的反應居然是這樣。
陸春喜更是驚訝萬分,她還沒有見過去還債,別人居然不認這筆帳的。
這事兒,沒等陸春歸回到家,陸報國便聽說了。
村子不大,陸春歸如今也算是村裡的風雲人物,有點什麼動靜,街坊鄰居們便衝過來告訴陸報國,「你那孫女可真厲害!不到兩個月就掙到錢還債了!陸伯啊,你可享福了,有個這麼會掙錢的孫女!每個月光孫女給的錢,就隨便你吃喝享福了吧!」
陸報國苦笑,「哪有啊,春歸會掙錢是真的,不過她掙的都歸她自己。」
那來報訊的鄰居愣了愣,隨即想起村里傳過陸春歸和陸家是簽了協議的,便拍了下他的肩膀,「陸伯,呵呵,那你得想辦法啊!春歸還沒出嫁,你咋就掌控不住她了呢?春歸是個好孩子啊,你們早先對她也不地道了些,得想法子補回來啊,不然春歸一出嫁,就把掙的錢都帶走了!」
送走了這個鄰居,陸報國心裡很不痛快,一方面是春歸的錢跟他關係不大;一方便是村里人都不要陸春歸還錢,那自然是十分看重陸春歸的。
陸報國很是驚訝,他完全沒有想到村里人是這麼想的。這麼一比較,便愈加顯得陸海田和陸二嫂娘家兄弟的涼薄無情。
不過女兒到底是自己的,有著血緣關係,心裡雖然不舒坦,但還是想著,海田嫁的男人老實不會掙錢,家裡困難,雖然這樣做不應,可到底是事出有因。
至於陸二嬸的娘家那邊麼?陸報國暗自想著,以後不來往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