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頁
誰知道夫人們今天臉色也不好。
他們還沒有說話,就聽見夫人在那邊嘆氣的說起話來。
「平日裡總聽周夫人說她那大兒子大兒媳不上門,可今天遇見她那大兒媳,卻發現她連孫兒的名字也不知曉。」
一位夫人一邊替丈夫寬衣,一邊小聲的道:「我們今日去郊外的莊子上去吃茶,結果遇上了沈家大少夫人和秦家大少夫人。」
這兩位少夫人都是皇后娘娘的心頭肉,夫人們儘管不認同她們,卻也不敢晾著她們不管。
所以遇上了人家又來請安,便讓周家夫人陶虞姝將人請進來。
「我原本想著那沈家大少夫人進來,好好的跟她說道說道——畢竟這世上,哪有因為娘親改嫁而怨懟的,結果人進來,我就說不出口了。」
老大人本來是要訓斥自家老妻一把年紀還四處散播謠言,可是聽她這般一說,便將話壓了回去,問,「這是為何?」
他夫人便道,「那沈家大少夫人一進去,陶氏就冷了臉,無論沈家少夫人說什麼,她都不搭話。她敢那麼做,我們可不敢,畢竟你跟沈大人同朝為官,皇后娘娘又寵著那位沈大少夫人,所以呀,伸手不打笑臉人,自然是要接過話茬子的。」
結果人家陶虞姝不樂意了。
第一問便是:「你來做什麼?」
折晚就道:「我家夫君最近胃口不佳,總吃不下飯,我便來莊子上,摘一些他喜歡吃的菘菜回去。」
菘菜可不是什麼貴菜。只是平民百姓家愛吃的玩意。
於是,陶虞姝條件反射就挑理:「他是何種身份,怎麼會吃這些東西?你是平民小家出來,到底會不會伺候夫君?」
折晚就哭了,手帕擦擦眼淚,道:「倒也不是每日都吃,只是當年夫君不容易,最苦的時候,只有一把菘菜活命,於是每當胃口不好,就喜愛吃菘菜,回想當年不容易,憶苦思甜,自然就吃的下飯了。」
於是在陶虞姝沒反應過來之前,一把鼻涕一把淚,絲毫不要形象,把沈汀形容成一個被拋棄以後,差點都活不了了的地里黃小白菜。
她的感染力太強,惹得幾位老夫人當場掉淚。
本來到這裡,夫人們還沒說什麼,因為本朝改嫁也不是什麼大事情,改嫁之後,孩子活的艱難些,也是常有的。
可陶虞姝太愛要強了,於是又一番話,字字句句指出她當年不去看沈汀可以,可是沈汀不能不來看她,即便她將茶杯丟他腦袋上,他也不准躲。
夫人們當場沉默。
折晚回家就歡喜死了。
「她如今越來越好強了,隨著陶家跟周家的勢力膨脹,她也越來越不遮掩了。」
沈汀就看著她聰明的小腦袋一昂一昂。
「她如果一起的是我這般年紀或者比她小一些的少夫人們,那她隨著周家跟陶家的勢力越強,擺擺譜也就算了,可如今跟她一起的卻跟她差不多年紀的老夫人們,她再一副我讓你們說誰壞話就說誰壞話的模樣,大家心裡沒有一點不高興我才不信哩。」
雖然只說中了一點,但是小沈先生卻大誇特夸,然後酒足飯飽一頓,高高興興的睡覺了。
誰也不願意在別人口中是個不孝子。
不過,這事情也沒繼續鬧起來,都是成年人了,難道還能真的撕破臉皮不成?
陶家老夫人當即發帖子給周家還有沈家以及折家眾人,說是家宴。
折晚也痛痛快快的去了,她是個逼到頭上才會跳起來的窩裡橫,這次赴宴,有齊婉君在,於是她就乖乖的坐在桌子上,抱著沈眷一起用飯。
陶家老夫人到了這把年紀,特別講究家和萬事興,所以和和氣氣,又因為見了沈眷,說哭就哭,抱著沈眷不放,說是死也瞑目了。
在此過程中,折晚佩服的就是齊婉君的演技了。
陶老夫人哭,她也哭,不哭別的,只哭沈汀不容易。
說什麼寒冬臘里沒有一件厚衣服,說他每天啃窩窩頭,晚上喝涼水飽肚子。
一邊說一邊哭,哭的比老夫人還厲害,然後看著沈眷道:「就希望這孩子啊,是個爭氣的,將來孝順他爹,畢竟他爹太不容易了。」
陶老夫人:「…………」
這話題都不好再說下去。
沈汀為什麼那麼苦?除了他爹不作為,還有他娘不聞不問。
她就順著這個勢頭,罵陶虞姝,也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還是說順嘴了,道了句:「這天下做娘的,哪有你這般狠心?」
結果她年紀雖然大了,卻還是不夠了解自己的女兒。只聽陶虞姝回了句:「那也沒有你這般的娘親!我當年被父親逐出門去,可也沒見你幫著我。」
然後氣急了一般,倒了句:「上樑不正下樑歪,可見狠心也是有緣故的。」
然後揮袖而走,將陶老夫人氣的半死,齊婉君及時勸慰道:「兒女都是債,哎,沒事兒,老夫人,債多了不愁。」
陶老夫人就更氣了。
這算是個什麼事呀?
於是回到馬車上,齊婉君的笑臉就沒停過,折晚也高興,抱著兒子逗,不僅捏了捏他的臉,還往人家臉上咬了一口,糯糯的,好啃。
這可不得了,惹怒了齊婉君,啪的一聲就將折晚打的手都紅了,然後抱著沈眷哄:「外祖母的小乖,不哭哈。」
他們還沒有說話,就聽見夫人在那邊嘆氣的說起話來。
「平日裡總聽周夫人說她那大兒子大兒媳不上門,可今天遇見她那大兒媳,卻發現她連孫兒的名字也不知曉。」
一位夫人一邊替丈夫寬衣,一邊小聲的道:「我們今日去郊外的莊子上去吃茶,結果遇上了沈家大少夫人和秦家大少夫人。」
這兩位少夫人都是皇后娘娘的心頭肉,夫人們儘管不認同她們,卻也不敢晾著她們不管。
所以遇上了人家又來請安,便讓周家夫人陶虞姝將人請進來。
「我原本想著那沈家大少夫人進來,好好的跟她說道說道——畢竟這世上,哪有因為娘親改嫁而怨懟的,結果人進來,我就說不出口了。」
老大人本來是要訓斥自家老妻一把年紀還四處散播謠言,可是聽她這般一說,便將話壓了回去,問,「這是為何?」
他夫人便道,「那沈家大少夫人一進去,陶氏就冷了臉,無論沈家少夫人說什麼,她都不搭話。她敢那麼做,我們可不敢,畢竟你跟沈大人同朝為官,皇后娘娘又寵著那位沈大少夫人,所以呀,伸手不打笑臉人,自然是要接過話茬子的。」
結果人家陶虞姝不樂意了。
第一問便是:「你來做什麼?」
折晚就道:「我家夫君最近胃口不佳,總吃不下飯,我便來莊子上,摘一些他喜歡吃的菘菜回去。」
菘菜可不是什麼貴菜。只是平民百姓家愛吃的玩意。
於是,陶虞姝條件反射就挑理:「他是何種身份,怎麼會吃這些東西?你是平民小家出來,到底會不會伺候夫君?」
折晚就哭了,手帕擦擦眼淚,道:「倒也不是每日都吃,只是當年夫君不容易,最苦的時候,只有一把菘菜活命,於是每當胃口不好,就喜愛吃菘菜,回想當年不容易,憶苦思甜,自然就吃的下飯了。」
於是在陶虞姝沒反應過來之前,一把鼻涕一把淚,絲毫不要形象,把沈汀形容成一個被拋棄以後,差點都活不了了的地里黃小白菜。
她的感染力太強,惹得幾位老夫人當場掉淚。
本來到這裡,夫人們還沒說什麼,因為本朝改嫁也不是什麼大事情,改嫁之後,孩子活的艱難些,也是常有的。
可陶虞姝太愛要強了,於是又一番話,字字句句指出她當年不去看沈汀可以,可是沈汀不能不來看她,即便她將茶杯丟他腦袋上,他也不准躲。
夫人們當場沉默。
折晚回家就歡喜死了。
「她如今越來越好強了,隨著陶家跟周家的勢力膨脹,她也越來越不遮掩了。」
沈汀就看著她聰明的小腦袋一昂一昂。
「她如果一起的是我這般年紀或者比她小一些的少夫人們,那她隨著周家跟陶家的勢力越強,擺擺譜也就算了,可如今跟她一起的卻跟她差不多年紀的老夫人們,她再一副我讓你們說誰壞話就說誰壞話的模樣,大家心裡沒有一點不高興我才不信哩。」
雖然只說中了一點,但是小沈先生卻大誇特夸,然後酒足飯飽一頓,高高興興的睡覺了。
誰也不願意在別人口中是個不孝子。
不過,這事情也沒繼續鬧起來,都是成年人了,難道還能真的撕破臉皮不成?
陶家老夫人當即發帖子給周家還有沈家以及折家眾人,說是家宴。
折晚也痛痛快快的去了,她是個逼到頭上才會跳起來的窩裡橫,這次赴宴,有齊婉君在,於是她就乖乖的坐在桌子上,抱著沈眷一起用飯。
陶家老夫人到了這把年紀,特別講究家和萬事興,所以和和氣氣,又因為見了沈眷,說哭就哭,抱著沈眷不放,說是死也瞑目了。
在此過程中,折晚佩服的就是齊婉君的演技了。
陶老夫人哭,她也哭,不哭別的,只哭沈汀不容易。
說什麼寒冬臘里沒有一件厚衣服,說他每天啃窩窩頭,晚上喝涼水飽肚子。
一邊說一邊哭,哭的比老夫人還厲害,然後看著沈眷道:「就希望這孩子啊,是個爭氣的,將來孝順他爹,畢竟他爹太不容易了。」
陶老夫人:「…………」
這話題都不好再說下去。
沈汀為什麼那麼苦?除了他爹不作為,還有他娘不聞不問。
她就順著這個勢頭,罵陶虞姝,也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還是說順嘴了,道了句:「這天下做娘的,哪有你這般狠心?」
結果她年紀雖然大了,卻還是不夠了解自己的女兒。只聽陶虞姝回了句:「那也沒有你這般的娘親!我當年被父親逐出門去,可也沒見你幫著我。」
然後氣急了一般,倒了句:「上樑不正下樑歪,可見狠心也是有緣故的。」
然後揮袖而走,將陶老夫人氣的半死,齊婉君及時勸慰道:「兒女都是債,哎,沒事兒,老夫人,債多了不愁。」
陶老夫人就更氣了。
這算是個什麼事呀?
於是回到馬車上,齊婉君的笑臉就沒停過,折晚也高興,抱著兒子逗,不僅捏了捏他的臉,還往人家臉上咬了一口,糯糯的,好啃。
這可不得了,惹怒了齊婉君,啪的一聲就將折晚打的手都紅了,然後抱著沈眷哄:「外祖母的小乖,不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