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這個人的父親最後要起兵謀反,險些讓他喪命。

  所以霍政擔憂的是怕景元被李承鄴利用,倒也是情有可原。

  錢宴植道:「嗯,我一定會好好教導他的,放心吧,憑藉我在九年義務教育理的成績,保准給他教成優秀的接班人。」

  霍政見著錢宴植伸手發誓般的應承,看似玩笑,還有些吊兒郎當,可他的眼神告訴自己,錢宴植信得過。

  霍政捏緊了些他的手,接著道:「朕的確與李承鄴識於微時,說起來,他心脈受損不能習武,以致如今身體羸弱,朕也有責任。」

  錢宴植靜靜地坐在他身邊,只做一個安靜個聆聽著。

  自霍政記事起,他與母親就已經在道觀中生活,說好聽些道觀,可實際不過是觀內最偏僻無人照管的地方,不過好在有陽信侯李昶的接濟照料,他們的生活倒也不至於過於清苦。

  許是成長環境貧苦,霍政早慧,時常見李昶來找他們,他就會問自己的母親楊氏,這個人是不是他的父親,為什麼不接他們回家。

  「他不是。」楊氏如此回答,然後又抱著年幼的霍政道,「你的父親是一個高高在上的人,但是他能幫助我們,幫助你好好的成長,政兒,你要好好的長大,只有你活著,有出息,娘親才有希望。」

  霍政從來都是最敬愛自己母親的人,尤其是再大一些他才得知,那位陽信侯是在自己母親來道觀的途中遭遇刺殺,得他所救。

  陽信侯疼愛霍政,更甚親子李承鄴,等著霍政到了讀書識字的年紀,他便將霍政接到了侯府,當做親戚的孩子來教導讀書,教他習武。

  可無親無故卻如此受他疼愛,侯爺夫人自然是不信的,以為楊氏母子是陽信侯養的外室,跟陽信侯鬧過好幾次,每次霍政都想離開,不願給恩人添麻煩。

  但陽信侯都將他勸住,告訴他小小的年紀就該好好讀書,大人的事與他無關。

  李承鄴年紀小,在受了他母親的挑唆後,一次與霍政的交手中朝著霍政下了死手,陽信侯發覺了不對勁,為了救下霍政,不惜傷了自己的兒子,至此便落下了病根兒。

  後來,先皇去道觀為邊境戰事祈福,遇上了楊氏母子,這才將他們帶回宮中,後來他們就再也沒見過侯爺夫人,再後來先帝駕崩,霍政登基,這侯爺夫人便傳出病了,後來不久便撒手人寰。

  這是霍政告訴錢宴植的,他沒告訴錢宴植的是每次陽信侯去道觀送東西的時候,他母親都會將他支開。

  偶然一次,他甚至撞見陽信侯與楊氏在破屋裡做親密的事,但他沒有告訴過任何人,只是藏在心裡。

  而陽信侯與楊氏的關係似乎一直有所聯繫,就連楊氏再次入宮後,每年綠梅盛開時,楊氏都會出宮去綠梅園小住,這樣的習慣一直道霍政登基後都沒有間斷過。

  霍政心裡什麼都清楚明白,想著自己母親曾經受的苦,他自然願意縱容自己的母親怎麼快活怎麼來,畢竟這世上對他最好的只有自己的母親。

  漸漸地陽信侯掌控了朝政,便愈發的肆無忌憚,甚至時常出入長樂宮,夜夜留宿。

  霍政偶然在宮中聽過傳聞,不過也只是將傳閒話的宮娥內侍杖斃,嚴禁他們再議論長樂宮。

  只是他沒想過他的處處為母親著想,最後卻成為自己的催命符。

  太后有了身孕,在綠梅園悄悄產子,這就成了陽信侯謀反的理由,他要扶持自己的兒子上位,所以只有除掉霍政。

  只不過成年後的霍政一直在韜光養晦,陽信侯謀反的消息不脛而走,霍政殺了他個措手不及,甚至搶到了他與太后所生的幼子。

  陽信侯謀反失敗被捕,全族下獄,太后找霍政求情。

  霍政原本打算的是認下那個孩子,滅口所有知道內情的人,然後讓那孩子養在太后膝下,等日子一久,陽信侯謀反的事平息,他再告訴太后真相。

  然而幼子被殺的事已經使太后沒有了理智,她指責霍政殘暴無情,連嬰孩都不放過,霍政都一一受了,這也在他意料之內。

  可在他意料之外的是,太后指責霍政忘恩負義,忘記了陽信侯曾經幫助過他們母子的恩情,說他無情,殘暴狠戾,早知如此當初就不該將他養大,霍政也原諒她。

  只是他沒想過太后最後會跪下來求他,求他放過李承鄴一命,她願意以命換命。

  霍政心軟了,看著太后髮髻散亂,神志不清的求情,他原打算先安撫住太后,卻不想她竟然自己撞上了自己的長劍,再傳太醫時,太后已經沒有呼吸。

  霍政抱著自己母親漸涼的遺體,一如幼時母親抱著自己般,沉默了許久。

  事後,他又讓曾經伺候過太后的內侍宮娥殉葬,誓要保住太后的名聲。

  至於自己殘暴無情,手刃生母的傳聞不脛而走的事,他也都置之不理,只是將自己那一母同胞的幼弟當做自己的子嗣養在了宮裡。

  他想疼愛景元,因為他們是一母同胞。

  可他無法賦予景元更多疼愛,因為那也是想殺他的人的兒子。

  後來霍政留下了李承鄴的性命,是因為太后,更是因為他在獄中犯了心疾,這讓霍政想起了他的心脈受損的來歷,自然也就饒過了李承鄴。

  夜晚的山路異常安靜,車內更是一片靜默。

  錢宴植將霍政眼底那抹悲戚藏進了心裡,他不懂霍政究竟經歷了什麼,為何不願直面那抹悲傷,甚至還要將其隱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