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概小姑母沒有消息傳回來的事才是大姑母的心病。

  侯爺走後,我溜進寢殿,大姑母坐於床榻上,靠著迎枕,手中拿著奏疏,可許久不見翻動一下,在想著什麼事。

  我故意鬧出了些許動靜,她這才徐徐抬頭,虛弱一笑,招手示意我過去:「意歡。」

  「大姑母好些了嗎?」我迅速跑過去,見榻側還有位置就脫下鞋爬上去,靠近才發現大姑母臉色白得很,就像是殿外的雪,毫無血色。

  我心裡慌了下,還是沒有問小姑母的事,那大概是痛處。

  「那日你是否聽到了什麼?」

  大姑母驀地出聲,我驚得心口顫了顫,還沒有回話就聽到她兀自開口:「此事與你關係不大,你若覺得一人孤單,我也可趁此機會過繼子嗣,當是為你尋個玩伴。」

  語氣低沉,似有難處。我想了想,搖頭拒絕:「我不孤單,反是您自己好像孤孤單單,您何不找些樂子,對您的病也有好處。」

  周侯爺說是心病,我想開心些病就會好。

  「不孤單就算了,那日的話不必當真,若有朝一日你坐上這個帝位莫要忘了我為何過繼你。」

  大姑母素來冷冰冰,今日也說出口的話也不近人情了,倒像是在趕人走,我腦子動了動,回她:「您擔心旁人會欺負小姑母。」

  想想也是,小姑母人不在京罷了,一群老頭子就開始動手腳了,若大姑母不在的一日,豈非變本加厲。

  仔細一想又覺得哪裡不對,孤鶩多次說小姑母這位祖宗不欺負旁人就可,無人敢來尋她不是。

  我就試著安慰大姑母:「小姑母聰慧敢當,不會被人欺負的,倒是您要好好養身體,她回來見您不好會生氣的。」

  大姑母無動於衷,就連眼睛都不眨一下,眸色古井無波,這是不信我的話了,世間能讓大姑母聽話的只有那位祖宗了。

  「意歡,你且回去吧。」

  這是嫌棄孩子吵了。我立馬閉緊嘴巴,默默搖首,在她無力的眼中,忍不住開口:「我陪陪您,不會說話的。」

  大姑母沒有拒絕,臉色好似在片刻間更加差了,我好擔心她下一刻就倒下沒了呼吸,便道:「小姑母很快就回來的。」

  她還是沒有說話,將我攆了出來。

  外間的雪又大了,似柳絮翻飛,綿綿無期之感。

  若竹姑姑轉入廊下,手裡捧著湯藥,見到她行了禮,「小殿下趕緊回寢殿,雪又大了。」

  我點了點頭,順口問她:「小姑母回來了嗎?」

  「還沒有呢。」她的神色都跟著沉了下來,我不禁在想,若小姑母不回來,大姑母的病會不會好。

  我有點害怕,她二人似在一根繩上,相輔相成,不分你我。

  那種害怕愈演愈烈,直到我再次聽到過繼之事,大姑母依舊是毫無波瀾,就像在聽一無趣的事,臣下畏懼天顏,遲遲不敢催促。

  我在一側胡亂抓著點心吃,試圖掩蓋自己的存在,這些人我都記住樣貌了,待小姑母回來慢慢算帳。

  大姑母照舊沒有太大的情緒,像上次那般斥責很久沒有見過了,若竹姑姑在側也是面無表情。

  我很懷念小姑母在的時候。

  臣下勸諫:「陛下已非年少,意歡殿下年歲尚小,怕是不妥,先祖在世早早地立下儲君,防止朝局動盪。」

  他應當還有半句話未曾說出口,怕後宮干政,到時小姑母臨朝攝政,這些人死得悽慘。

  我能明白的事兒,大姑母自然也能想到,偷偷看了一眼,大姑母猶如老僧入定般毫無回復,那人很是煎熬,欲再勸,大姑母終究說話了:「卿家所言,朕也明白。江南缺一安撫使,卿恰好合適。」

  那人驚訝大呼:「陛下、臣、陛下、臣下絕無不敬之意。」

  我白了那個蠢貨一眼,大姑母是女子,你都說她老了,犯了女子的忌諱,分明是大不敬。

  內侍入內,將那蠢貨拖出殿,我嘆息地搖首,同大姑母道:「他不大聰明,怕是不足以殺雞儆猴。」

  大姑母輕飄飄地睨我一眼,似有不耐,嚇得我屁股不敢挨著坐榻,忙站了起來:「兒還有事,先退下了。」

  不待她回應,我便離開了。

  出殿的時候拍了拍自己的胸脯,大姑母冷顏冷色太過嚇人了,好久不曾看過她笑了。

  簡單的君臣對話後,朝堂安靜了幾日,可架不住御史台不要命的勸諫,就像大姑母臥榻多年,即將藥石無靈,撒手而去。

  這些人著實可恨,可惜小姑母不在,我拿他們沒有辦法,只能幹瞪眼。

  又幾日,朝臣勸諫的愈發多了,周侯爺無精打采,我拉住她詢問陛下的病情,她搖搖頭,欲言又止。

  我心裡咯噔一下,廊下站了許多朝臣,各自交談,言辭間都是與過繼有關,無非是哪家兒郎合適,哪家兒郎優秀。

  這些人欺人太甚,我想上前去理論,周侯爺一把攔住我,「小殿下這個性子怎地隨了皇后殿下,凡事要講理。」

  站著說話不腰疼,我不欲理會她,眼前閃過一人影,滿面風霜,熟悉的面孔讓人眼前一亮,那些朝臣紛紛下跪行禮,高呼皇后殿下。

  小姑母回來了!

  我跟著她入殿,沒到內寢就被宮人推了出來,屏風後人影交疊,只聽到裡面低低道歉的聲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