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
然而任由她怎麼苦苦哀求,驚駭欲絕的賀蘭欣還是被拖走了。因為這一出意外,謝氏的白綾暫時用不上了,能多活幾天的謝氏卻沒有丁點喜悅,她寧願剛剛和女兒一起死了,起碼不用生不如死。女兒被抓走,肯定會面臨嚴刑拷問,武德司的人會把她屈打成招,讓她指認娘家謀反,而被按上謀反的娘家會面臨滅門之禍。恐懼和絕望塞滿了心臟,謝氏恨得牙齦咬出了血,姬月,她好狠啊!
此時此刻,謝氏悔不當初,當年自己為什麼要看上賀知年這個男人,不然也就沒有今日之禍。再退一萬步,她應該斬草除根的,是她太過輕敵,明知道姬月恨她們入骨,卻自以為是,從不覺得她能成氣候。偏偏她就成了氣候,不僅能攪得賀家雞犬不留,就連娘家都難逃她的魔爪。
濃烈的悔恨在謝氏胸腔內翻滾,情緒激動之下,謝氏生生吐出一口鮮血來。
且說賀蘭欣,她當然不是什麼硬骨頭,更對舅家的陰暗報復心理,稍微一動刑,就承認她知道景陽王府會謀反,只是怎麼知道的,賀蘭欣找不出一個好的藉口。武德司的人哪裡允許她糊弄過去,再次動刑。
沒兩下,賀蘭欣就把自己那點底子說了出來,頗有點破罐子破摔,反正要死只求死前少受一點罪。
可沒人信,死而復生還是復生到多年前,尤其還牽扯到什麼皇貴妃居然嫁給了已經死掉的魏停,還當了皇后,起義暴.亂,宮變,亡國,改朝換代……簡直是找死。
居然如此調戲他們,魏公公神色一厲,大刑伺候。
賀蘭欣開始生不如死,頭一次開始後悔,後悔自己為什麼要死而復生,不然,就不用遭這種非人的折磨。
賀蘭欣被嚴刑拷打成了血人,還是不改那個說法,魏公公氣了個半死,這是發癔症了吧。這種證詞,讓他怎麼交上去,這可牽扯到皇貴妃,還扯到亡國,傳到皇上耳里,只怕他這腦袋都要不保。
出於無功也不能有過的心理,魏公公並沒在證詞上體現這些無稽之談,只寫賀蘭欣是無意中偷聽到景陽王和人密謀造反一事。什麼是無中生有,這就是了。
魏公公滿意地看著按了賀蘭欣手印的證詞:「送她上路吧。」既然不想讓人知道賀蘭欣那些駭人聽聞的癔語,那這個人就不能活了,反正本來就是被賜死的人。
猶豫了下,魏公公還是告訴了姬月,就當個樂子哄貴人高興,想必皇貴妃是樂見她那異母妹妹倒霉受罪的。
姬月瞠目結舌,魏公公覺得賀蘭欣說的是瘋言瘋語,她卻不這麼覺得,蓋因賀蘭欣提到了一年後的那場大洪水。
怪不得突然改變主意要嫁魏停了,合著是想吃回頭草當皇后呢。嘖嘖,姬月十分同情素昧謀面的魏停,要賀蘭欣不重來一回,他妥妥的人生贏家,偏倒了八輩子的血霉被賀蘭欣這個廢物看上,被帶衰了。
賀蘭欣之廢,絕對是姬月平生之罕見,一個重生的居然能混成這樣,真是廢的夠可以,白瞎了這樣天賜良機。想想,也不能全怪賀蘭欣,畢竟重生,只是多了一段記憶,又不是脫胎換骨,廢物重生了照樣是廢物。
第62章 禍國的妖妃6
繼賀家人之後, 開始輪到景陽王府的人懷疑人生。
在賀家出事以後,景陽王料到自家可能被波及,誰讓他們家姑奶奶就是迫害過姬月的繼母, 他們景陽王府也出過力。可以說這幾年, 隨著姬月的上位,景陽王府的日子不甚好過, 全京城都知道他們得罪了聖寵加身的皇貴妃。這世上永遠都不缺落井下石討好上位者的人。
景陽王決定造反,多多少少也有這個原因在裡頭, 不反的話, 只要姬月得寵一天,他們王府就沒出頭之日。當然景陽王自己也是有這野望, 當年他父王離皇位只有一步之遙, 這幾年皇帝又日漸昏聵,景陽王很難不蠢蠢欲動。
他正秣馬厲兵著, 等待著最佳時機, 啪嘰一下,出師未捷身先死, 造反計劃泄露了。
這裡頭魏公公是立了大功的, 挖出一個景陽王同黨, 咦,這個人賀蘭欣提到過, 再挖出過一個景陽王同黨,咦,這個人賀蘭欣也提到過。
魏公公:「……」
魏公公不信邪地去調查賀蘭欣提到過的人, 這個人果然是景陽王同黨。再調查一個,依然是景陽王同黨。
事情好像有點大條了,那個賀蘭欣難道不是胡言亂語, 她真的是死而復生的?
魏公公不敢聲張,要是真的,這麼個有點用場的人被他弄死了,他怎麼跟上頭交代,上頭只怕想弄死他泄恨。他暗搓搓地找上了姬月,他覺得自己和姬月是一國的,事實證明,他們的確是一國的。
姬月讓他扳倒汪春林取而代之,為了避免出現賀蘭欣口中所說的情況:汪春林惹的天怒人怨,影響國泰民安。
不想當武德司大太監的太監不是好太監,魏公公當然是一個好太監,擼起袖子就是干。
汪春林此時尚且不知手下小弟要篡位,他正在兢兢業業地辦景陽王一案,力求辦得漂漂亮亮,讓皇帝高高興興。
如此一來,這案子牽扯的人便越來越多,這裡頭有真的同黨,有的是汪春林趁機想剷除的異己。
只能說,汪春林有點飄了,這次把錯了皇帝脈,皇帝想抓出膽敢反他的人,但是並不樂見小半個朝廷都在反他,那樣他還怎麼愉快地當逍遙皇帝。
此時此刻,謝氏悔不當初,當年自己為什麼要看上賀知年這個男人,不然也就沒有今日之禍。再退一萬步,她應該斬草除根的,是她太過輕敵,明知道姬月恨她們入骨,卻自以為是,從不覺得她能成氣候。偏偏她就成了氣候,不僅能攪得賀家雞犬不留,就連娘家都難逃她的魔爪。
濃烈的悔恨在謝氏胸腔內翻滾,情緒激動之下,謝氏生生吐出一口鮮血來。
且說賀蘭欣,她當然不是什麼硬骨頭,更對舅家的陰暗報復心理,稍微一動刑,就承認她知道景陽王府會謀反,只是怎麼知道的,賀蘭欣找不出一個好的藉口。武德司的人哪裡允許她糊弄過去,再次動刑。
沒兩下,賀蘭欣就把自己那點底子說了出來,頗有點破罐子破摔,反正要死只求死前少受一點罪。
可沒人信,死而復生還是復生到多年前,尤其還牽扯到什麼皇貴妃居然嫁給了已經死掉的魏停,還當了皇后,起義暴.亂,宮變,亡國,改朝換代……簡直是找死。
居然如此調戲他們,魏公公神色一厲,大刑伺候。
賀蘭欣開始生不如死,頭一次開始後悔,後悔自己為什麼要死而復生,不然,就不用遭這種非人的折磨。
賀蘭欣被嚴刑拷打成了血人,還是不改那個說法,魏公公氣了個半死,這是發癔症了吧。這種證詞,讓他怎麼交上去,這可牽扯到皇貴妃,還扯到亡國,傳到皇上耳里,只怕他這腦袋都要不保。
出於無功也不能有過的心理,魏公公並沒在證詞上體現這些無稽之談,只寫賀蘭欣是無意中偷聽到景陽王和人密謀造反一事。什麼是無中生有,這就是了。
魏公公滿意地看著按了賀蘭欣手印的證詞:「送她上路吧。」既然不想讓人知道賀蘭欣那些駭人聽聞的癔語,那這個人就不能活了,反正本來就是被賜死的人。
猶豫了下,魏公公還是告訴了姬月,就當個樂子哄貴人高興,想必皇貴妃是樂見她那異母妹妹倒霉受罪的。
姬月瞠目結舌,魏公公覺得賀蘭欣說的是瘋言瘋語,她卻不這麼覺得,蓋因賀蘭欣提到了一年後的那場大洪水。
怪不得突然改變主意要嫁魏停了,合著是想吃回頭草當皇后呢。嘖嘖,姬月十分同情素昧謀面的魏停,要賀蘭欣不重來一回,他妥妥的人生贏家,偏倒了八輩子的血霉被賀蘭欣這個廢物看上,被帶衰了。
賀蘭欣之廢,絕對是姬月平生之罕見,一個重生的居然能混成這樣,真是廢的夠可以,白瞎了這樣天賜良機。想想,也不能全怪賀蘭欣,畢竟重生,只是多了一段記憶,又不是脫胎換骨,廢物重生了照樣是廢物。
第62章 禍國的妖妃6
繼賀家人之後, 開始輪到景陽王府的人懷疑人生。
在賀家出事以後,景陽王料到自家可能被波及,誰讓他們家姑奶奶就是迫害過姬月的繼母, 他們景陽王府也出過力。可以說這幾年, 隨著姬月的上位,景陽王府的日子不甚好過, 全京城都知道他們得罪了聖寵加身的皇貴妃。這世上永遠都不缺落井下石討好上位者的人。
景陽王決定造反,多多少少也有這個原因在裡頭, 不反的話, 只要姬月得寵一天,他們王府就沒出頭之日。當然景陽王自己也是有這野望, 當年他父王離皇位只有一步之遙, 這幾年皇帝又日漸昏聵,景陽王很難不蠢蠢欲動。
他正秣馬厲兵著, 等待著最佳時機, 啪嘰一下,出師未捷身先死, 造反計劃泄露了。
這裡頭魏公公是立了大功的, 挖出一個景陽王同黨, 咦,這個人賀蘭欣提到過, 再挖出過一個景陽王同黨,咦,這個人賀蘭欣也提到過。
魏公公:「……」
魏公公不信邪地去調查賀蘭欣提到過的人, 這個人果然是景陽王同黨。再調查一個,依然是景陽王同黨。
事情好像有點大條了,那個賀蘭欣難道不是胡言亂語, 她真的是死而復生的?
魏公公不敢聲張,要是真的,這麼個有點用場的人被他弄死了,他怎麼跟上頭交代,上頭只怕想弄死他泄恨。他暗搓搓地找上了姬月,他覺得自己和姬月是一國的,事實證明,他們的確是一國的。
姬月讓他扳倒汪春林取而代之,為了避免出現賀蘭欣口中所說的情況:汪春林惹的天怒人怨,影響國泰民安。
不想當武德司大太監的太監不是好太監,魏公公當然是一個好太監,擼起袖子就是干。
汪春林此時尚且不知手下小弟要篡位,他正在兢兢業業地辦景陽王一案,力求辦得漂漂亮亮,讓皇帝高高興興。
如此一來,這案子牽扯的人便越來越多,這裡頭有真的同黨,有的是汪春林趁機想剷除的異己。
只能說,汪春林有點飄了,這次把錯了皇帝脈,皇帝想抓出膽敢反他的人,但是並不樂見小半個朝廷都在反他,那樣他還怎麼愉快地當逍遙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