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賢妃語畢, 貴妃娘娘手裡的茶頓時就喝不下去了, 往宣成帝看去一眼,只見宣成帝神色淡淡, 似乎並不以大大王的非凡箭術而歡喜。

  「不過雕蟲小技, 也值得你們這般誇讚。韓崇的箭法也很精妙,怎的不見你們也誇誇他了?」宣成帝冷淡飲茶, 瞧不出喜怒。

  貴妃收回目光, 賢妃倒是有些惶恐,不知自己先前誇了大大王是正確還是不正確。

  皇后倒是溫和一笑,對宣成帝勸道:

  「陛下, 您對大大王實在有些嚴厲,依臣妾看來,大大王很好。」

  宣成帝對皇后一嘆,在她手背上輕拍兩下,像是看在皇后的面子上不再多言。

  而遠處箭台之上的比試仍在繼續,哲王年紀最小,射箭技術平平,因此未曾參加,站在一旁為幾位哥哥搖旗,大內侍衛副統領韓崇及十幾個皇家箭師一同上陣,與幾位皇家子弟當陪練。

  達王最後幾箭射歪了,沒在靶上,乾脆收了弓,有宮人立刻上前接過弓箭。

  「長兄,你這三箭齊發也太厲害了,弟弟甘拜下風。」

  達王趙奚與趙肇相差兩歲,母為貴妃,外公乃是當朝丞相,達王為人處世上頗得人心,出了名的賢王,是朝中官員們最看好的儲君人選,也是宣成帝最看重的兒子。

  「世人都說長兄病弱,我看世人真是誤解良多,就長兄這身手,只怕韓崇都不是你對手吧。是吧,韓崇?」

  達王交弓以後,平王也跟著交弓了,交完之後還忍不住對韓崇挑釁一番。

  韓崇退後拱手:「大大王身手了得,臣自不是對手。」

  趙肇將韓崇扶起,似笑非笑的瞥了一眼挑事的平王,將手中弓遞給一旁宮人,披回大氅往帝台那邊去。

  平王盯著趙肇的背影,低聲問達王:「二哥,你有沒有覺得長兄好像變了個人似的?」

  與趙肇比起來,平王、達王、哲王三人都是在父母身邊長大的,只有他們的長兄,十一二歲的時候就被父皇送出大京,在外休養,偶然回京也是低調又低調,像之前良妃生辰,在宴席之上寫下《順意帖》,又如今日在箭術上壓過他們,從前幾乎沒有過。

  「不可妄議長兄。」達王對平王的問話沒有給出明確的回答。

  平王心中腹誹一聲:老二慣會做人。然後才回頭叫上年紀最小的哲王一起往帝后妃嬪所在的宴席去。

  今日乃是皇后在御花園設宴,請了幾位皇子入宮,與妃嬪帝後同樂,席間仍在讀國子監的哲王說起箭術課,平王就提出要給陛下演示一番箭術,才有了這場臨時比試。

  幾人回到席間,一同向帝後行禮,算是復命。

  「肇兒常年不在京中,我們竟不知你有如此箭術。」皇后出言誇讚,問一旁宣成帝:「陛下,您也該誇誇肇兒,這些年叫他一人在外,也是委屈他了。」

  宣成帝將手上扳指轉了轉,並未如皇后所言那般誇讚趙肇,而是淡淡說了句:

  「入座吧。」

  說完之後,宣成帝又對達王趙奚說了句:「奚兒今後仍需更勤奮,莫要荒廢了。」

  達王趙奚心上一驚,知道父皇是在提點他今日敗下之事:「是,兒臣省得,謝父皇提點。」

  貴妃亦起身謝恩,達王、平王、哲王都回到各自母妃身邊的坐席,趙肇便也默不作聲的行禮轉身往自己坐席上去,卻聽皇后喊住他:

  「肇兒留步。」

  趙肇回頭看向皇后:「娘娘還有吩咐?」

  皇后笑吟吟道:「先前說好了是你們兄弟間的比試,既是比試,贏了怎可沒有彩頭。」

  說著,皇后對身旁嬤嬤看了一眼,嬤嬤便領命而去,沒一會兒就帶著一位身著華服的妙齡少女前來,少女手中拿著一塊托盤,托盤上放著兩隻金光閃閃的鳳頭步搖。

  看到那少女及托盤中的鳳頭步搖時,貴妃、良妃和賢妃皆有所覺的對望一眼,以眼神交流了一番。

  「蒹葭,代本宮將這對鳳頭步搖送給大大王。」皇后對那華服少女吩咐道。

  在場眾人都認識這位華服少女,乃是信陽王之獨女蒹葭郡主,皇后的親外甥女。

  只見她裊裊婷婷的來到趙肇面前,微微福身,嬌羞羞的將托盤呈上,趙肇問皇后:

  「娘娘,您送我這步搖是何意,我用不上啊。」

  皇后莞爾一笑:「先收著吧,總有用得上的時候。」

  明眼人看皇后的神情與她今日做的事不難猜出她的意思,這是有意撮合蒹葭郡主和趙肇了。

  「娘娘,我……」趙肇張口欲說什麼,就聽宣成帝從旁開口道:

  「好了,既是皇后賞賜,你便收下吧。」

  陛下開口,趙肇自無話可說,從蒹葭郡主手中接過風頭步搖,謝過皇后,回到自己的坐席,宴會得以繼續。

  宴後,帝後並排走在御花園中散步消食,後面兩排儀仗宮人遠遠的跟隨。

  「陛下,您覺得蒹葭這姑娘怎麼樣?」皇后忽然開口問道。

  宣成帝往她看去一眼,揚眉笑道:「蒹葭是皇后的親外甥女,自然是個好姑娘。」

  皇后溫婉一笑:「那陛下覺得蒹葭這個好姑娘與肇兒相配嗎?」

  宣成帝目不斜視的愣了愣,片刻後才轉過身正面皇后,說道:「皇后有意把蒹葭許給肇兒?」

  「嗯。」皇后頷首:「陛下覺得如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