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3頁
佳媛才不管那些呢,她只知道,弟弟出息了有能耐了。
而且弟弟還年輕呢,未來還有更多的可能,保不齊再過幾年又晉升呢。
「老曲家這可真是祖墳冒青煙了啊,沒想到還能出來嘉俊這麼出息的。
當然了,其他幾個也都不差。
老曲,往後咱倆閉眼那一天,也算是對得起老曲家的列祖列宗了。」巧蓮看著滿屋子的兒孫們,忍不住感慨道。
「是啊,兒子們都出息了,一個比一個強,這應該是老曲家最輝煌的一代了。
咱倆這輩子,沒白活。」曲維揚也十分激動,各種感慨。
「對了,媳婦啊,要不然咱們年後回老家一趟吧,回去看看,祭拜一下祖先。
咱們這又好幾年沒回去了,該回去看看,趁著咱們還能動彈,家裡還有這麼多車,是吧?」
曲維揚又想起了老家,這人歲數大了吧,就總想著回老家看看去。
「你這老傢伙折騰個什麼勁兒?咱這一大家子多少人啊?折騰的起麼?可別胡鬧了。」巧蓮瞪了曲維揚一眼。
第1418章 好意提醒
曲維揚年紀大了,總惦記著老家。
之前嘉祥他們開車回來的時候,曲維揚就有點兒意動,還跟嘉祥打聽了不少老家那邊的事情。
得知老家這幾年發展不錯,曲維揚還真是想回去看看。
跟曲維揚相比,巧蓮對於老家就那麼惦記掛念,這兩年總是首都東北的來回折騰,巧蓮實在是懶得動彈了。
老家回去那麼勤有什麼用?回去一趟就是勞民傷財浪費時間,閨女兒子都有正經事兒呢,哪能請那麼長時間的假期?
再說那頭也沒什麼近親了,就是些老朋友老鄰居,回去一趟還給人家添麻煩。
隔十來年回去一趟,人家當稀罕事兒,可這才回去幾年啊?又嘚瑟回去幹嘛?
知道的說曲家人念舊情不忘本,不知道的還不得說曲家能嘚瑟?可是發達了有錢了,隔幾年就回來顯擺一次。
還是算了吧,可別惹人煩遭人恨了,老老實實過日子比啥都強。
曲維揚是有這個想法,可巧蓮不同意,他也沒轍。
再一想閨女兒子都上班呢,好不容易請幾天假回來,一家人湊一起熱鬧熱鬧多好啊,非得大老遠顛簸回老家,費那個勁幹嘛?
想到此處,曲維揚也就不說什麼了,只嘿嘿笑著,繼續擀皮兒包餃子。
曲維揚不提回老家的事情,那邊嘉康等人都向嘉俊道喜。
嘉俊這會兒也高興起來,笑呵呵的跟兄弟們聊天,心裡忍不住琢磨,這一次歸隊,他會到哪裡去呢?
一家人都動手包餃子,自然很快,不到五點,餃子就全都包出來了。
那頭銘暄銘昕他們趕緊去生火燒水,兩個鍋底全都燒了火,不多時水燒開,美琳玉淑幾個端著餃子去煮。
嘉康領著男孩子們,拿了鞭炮到外面去點燃。
如今兒子、兒媳婦都在身邊,巧蓮和曲維揚也能輕鬆一些了。
家裡的事情基本上不用他們動手,坐在炕上跟鍾翰軒、馮翠英還有陳思平夫妻嘮嗑就行。
「行啊,嘉俊這回算是熬出來了。
西南戰事逐漸緩和,我看著也沒幾年就該消停了,往後應該不會再有什麼大的戰爭。
和平年代了,嘉俊往後也不會再有什麼危險,好好的領兵、學習,以他這個歲數,將來還會再往上升,前程遠大。」
鍾翰軒這麼大歲數了,經歷過那麼多事情,目光和想法可比一般人強多了。
「我看那些日子嘉俊成天捧著書,那都是巧蓮給找的書吧?
挺好,他這個身份,文化上面必須抓一抓了,別讓人笑話跟不上時代。」
鍾翰軒是個讀書人,最喜歡文化人,在他看來,多讀書是好事情,不會錯。
「維揚、巧蓮,六叔囑咐你們一句啊。
如今,家裡這些孩子們都各自有了自己的工作和前程,眼下來看呢,都差不多算是定型了。
有一點你們得記住了,老三老五他們愛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去,其他這三個,可千萬別讓他們遲了工作去嘚瑟。
咱家現在來說,不差錢,這幾個哪家過得也都挺好,這就行了。
老大在體制內,老二在組織上,老四那是最好的單位。
他們幾個可不能看著兄弟們掙錢就眼熱,老老實實守著工作,安安穩穩上班,比什麼都強。」
鍾翰軒早就想說這事兒了,正好借著今天這個機會,提醒巧蓮夫妻一下。
主要是巧蓮對孩子們太寬鬆了,孩子們愛幹啥就幹啥,幹啥她都支持。
鍾翰軒就怕,年輕人一時興起耐不住寂寞,非得要下海經商去折騰。
巧蓮再不約束著點兒,由著孩子們瞎胡鬧,到最後生意沒經營好,工作還丟了,那損失可就太大了。
「對,你六叔說的對,兩口子吧,總得有一個工作穩定的,另一個折騰點兒不要緊。
我看著嘉俊和玉淑這倆人就挺好,嘉俊在組織上,沒有比這更穩定的工作了,玉淑這又是建廠子又是開門市的,沒少折騰,當然,錢也沒少掙,這就挺好的。
要是兩口子都下來折騰,你說萬一有點兒閃失,這日子可怎麼過?」
那邊馮翠英也挺贊同丈夫的話,在他們老一輩兒的人心裡頭,沒什麼比安穩工作更重要了。
而且弟弟還年輕呢,未來還有更多的可能,保不齊再過幾年又晉升呢。
「老曲家這可真是祖墳冒青煙了啊,沒想到還能出來嘉俊這麼出息的。
當然了,其他幾個也都不差。
老曲,往後咱倆閉眼那一天,也算是對得起老曲家的列祖列宗了。」巧蓮看著滿屋子的兒孫們,忍不住感慨道。
「是啊,兒子們都出息了,一個比一個強,這應該是老曲家最輝煌的一代了。
咱倆這輩子,沒白活。」曲維揚也十分激動,各種感慨。
「對了,媳婦啊,要不然咱們年後回老家一趟吧,回去看看,祭拜一下祖先。
咱們這又好幾年沒回去了,該回去看看,趁著咱們還能動彈,家裡還有這麼多車,是吧?」
曲維揚又想起了老家,這人歲數大了吧,就總想著回老家看看去。
「你這老傢伙折騰個什麼勁兒?咱這一大家子多少人啊?折騰的起麼?可別胡鬧了。」巧蓮瞪了曲維揚一眼。
第1418章 好意提醒
曲維揚年紀大了,總惦記著老家。
之前嘉祥他們開車回來的時候,曲維揚就有點兒意動,還跟嘉祥打聽了不少老家那邊的事情。
得知老家這幾年發展不錯,曲維揚還真是想回去看看。
跟曲維揚相比,巧蓮對於老家就那麼惦記掛念,這兩年總是首都東北的來回折騰,巧蓮實在是懶得動彈了。
老家回去那麼勤有什麼用?回去一趟就是勞民傷財浪費時間,閨女兒子都有正經事兒呢,哪能請那麼長時間的假期?
再說那頭也沒什麼近親了,就是些老朋友老鄰居,回去一趟還給人家添麻煩。
隔十來年回去一趟,人家當稀罕事兒,可這才回去幾年啊?又嘚瑟回去幹嘛?
知道的說曲家人念舊情不忘本,不知道的還不得說曲家能嘚瑟?可是發達了有錢了,隔幾年就回來顯擺一次。
還是算了吧,可別惹人煩遭人恨了,老老實實過日子比啥都強。
曲維揚是有這個想法,可巧蓮不同意,他也沒轍。
再一想閨女兒子都上班呢,好不容易請幾天假回來,一家人湊一起熱鬧熱鬧多好啊,非得大老遠顛簸回老家,費那個勁幹嘛?
想到此處,曲維揚也就不說什麼了,只嘿嘿笑著,繼續擀皮兒包餃子。
曲維揚不提回老家的事情,那邊嘉康等人都向嘉俊道喜。
嘉俊這會兒也高興起來,笑呵呵的跟兄弟們聊天,心裡忍不住琢磨,這一次歸隊,他會到哪裡去呢?
一家人都動手包餃子,自然很快,不到五點,餃子就全都包出來了。
那頭銘暄銘昕他們趕緊去生火燒水,兩個鍋底全都燒了火,不多時水燒開,美琳玉淑幾個端著餃子去煮。
嘉康領著男孩子們,拿了鞭炮到外面去點燃。
如今兒子、兒媳婦都在身邊,巧蓮和曲維揚也能輕鬆一些了。
家裡的事情基本上不用他們動手,坐在炕上跟鍾翰軒、馮翠英還有陳思平夫妻嘮嗑就行。
「行啊,嘉俊這回算是熬出來了。
西南戰事逐漸緩和,我看著也沒幾年就該消停了,往後應該不會再有什麼大的戰爭。
和平年代了,嘉俊往後也不會再有什麼危險,好好的領兵、學習,以他這個歲數,將來還會再往上升,前程遠大。」
鍾翰軒這麼大歲數了,經歷過那麼多事情,目光和想法可比一般人強多了。
「我看那些日子嘉俊成天捧著書,那都是巧蓮給找的書吧?
挺好,他這個身份,文化上面必須抓一抓了,別讓人笑話跟不上時代。」
鍾翰軒是個讀書人,最喜歡文化人,在他看來,多讀書是好事情,不會錯。
「維揚、巧蓮,六叔囑咐你們一句啊。
如今,家裡這些孩子們都各自有了自己的工作和前程,眼下來看呢,都差不多算是定型了。
有一點你們得記住了,老三老五他們愛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去,其他這三個,可千萬別讓他們遲了工作去嘚瑟。
咱家現在來說,不差錢,這幾個哪家過得也都挺好,這就行了。
老大在體制內,老二在組織上,老四那是最好的單位。
他們幾個可不能看著兄弟們掙錢就眼熱,老老實實守著工作,安安穩穩上班,比什麼都強。」
鍾翰軒早就想說這事兒了,正好借著今天這個機會,提醒巧蓮夫妻一下。
主要是巧蓮對孩子們太寬鬆了,孩子們愛幹啥就幹啥,幹啥她都支持。
鍾翰軒就怕,年輕人一時興起耐不住寂寞,非得要下海經商去折騰。
巧蓮再不約束著點兒,由著孩子們瞎胡鬧,到最後生意沒經營好,工作還丟了,那損失可就太大了。
「對,你六叔說的對,兩口子吧,總得有一個工作穩定的,另一個折騰點兒不要緊。
我看著嘉俊和玉淑這倆人就挺好,嘉俊在組織上,沒有比這更穩定的工作了,玉淑這又是建廠子又是開門市的,沒少折騰,當然,錢也沒少掙,這就挺好的。
要是兩口子都下來折騰,你說萬一有點兒閃失,這日子可怎麼過?」
那邊馮翠英也挺贊同丈夫的話,在他們老一輩兒的人心裡頭,沒什麼比安穩工作更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