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頁
趙疏桐拿出的幾種高產糧食,前世的時候都在大齊種過,種植經驗豐富。再加上,他在末世里收集了不少書籍,有農業教材幫著作弊,趙疏桐和這位陳司長相處的比上輩子還要好。
甚至趙疏桐那種直白的說話方式,都得到了陳司長的誇獎。
陳司長因為趙疏桐農業知識的博學,都忍不住想要向皇上請求讓趙疏桐在司農司工作了。
趙疏桐十分感謝陳司長的好意,然後真誠地婉拒了陳司長這個建議。
他上輩子已經給大齊王朝種了一輩子的地了,這輩子只想和棲棲朝朝暮暮,不願意再種地了。
陳司長雖然想要強人所難,但那種方式是對不如自己的人。對於農業上比自己強知識比自己淵博的趙疏桐,陳司長只能尊重他的想法,然後暗地裡各種引誘。
但趙疏桐並不接他的招。
趙疏桐在皇莊上如魚得水,唯一不順心的地方,就是種地他要親力親為。
陳司長是個以身作則的好官。
而且他自己做還不算,對手下的農官還都是這樣要求的。
因而趙疏桐到了農莊,他就一直帶著趙疏桐下地。
甚至以趙疏桐獻的高產種子,大齊沒有種植先例為理由,讓趙疏桐親自給他們示範,每種作物每個階段該如何照料也要手把手的教。
遇到較真的人,趙疏桐只能跟著認真下地,半個月過去,他就曬黑了一圈。悲傷的是異能可以治病,卻不能防曬。
好在兩個半月時間一晃而過,變異紅薯成熟了。
皇帝親自來觀看挖紅薯,等到下人回稟,司農司種的四畝地紅薯畝產都在三千斤以上後,皇帝忍不住紅了眼圈。
「趙潛,你將海外的良種帶回大齊,立了大功。」
「這些作物在大齊也能長的如此好,我祖先的心愿終於可以了卻了。希望這些作物能讓偉大的皇帝陛下您的統治下,再沒有飢餓而需要流落異鄉的人。」
「朕會讓自己的子民和百姓都吃上飽飯的。」
「偉大的皇帝陛下,如今可以證實我帶回的高產作物可以在大齊的土地上生長了,您是否可以放我回去了。我兩個月前剛和我的棲棲確認了戀愛關係,就到了這裡來和那位嚴肅的老大人一起種地,我現在十分想念我的棲棲,我想要回去保護他,沒有我的保護他會受人欺負的。」
皇帝差點被趙疏桐繞來繞去的話繞暈。
他想到趙疏桐宅子裡他的人傳回來的消息,這人把人家侍郎府的哥兒約到自己家,對人動手動腳不說,還當著人家的面說想要親人家抱人家和人家上床,這種露骨的話皇帝就算在妃子的床上都說不出口。現在趙疏桐著急回去,皇帝是一點兒都不意外。
只是這才種出一種糧食,其他的幾種都還沒有成熟呢。
趙疏桐不在皇帝可不放心。
「朕是皇帝,有朕在,不會有人敢欺負裴棲的,你在皇莊上繼續照料其他作物成熟。」
「偉大的皇帝陛下,南瓜要成長五六個月才會成熟,芋頭要七個月。我在這裡待上七個月,我的心上人可能就跟著其他年輕俊俏的小伙子跑了。」
皇帝咳嗽了一聲,忍不住笑意,「裴棲不會跑的,朕馬上給你們賜婚。」
「趙潛從海外帶回良種有功,封為安鄉伯。裴侍郎哥兒裴棲秀外慧中、德行出眾封德陽縣主。」
「非常感謝您偉大的皇帝陛下,我的棲棲有了爵位普通人便不敢再拿他的私事議論他了。」趙疏桐用「新」學的大齊禮節向皇帝謝恩。
同時在心中暗想,他上輩子世襲三代的安鄉候,這輩子只是個安鄉伯還沒有世襲,大概是因為自己是個來歷不明的外人,皇帝心中可能不自覺地在防備著他。
棲棲封號這個德字倒是妙。
皇帝都承認了棲棲德行出眾,想來沒有人再敢拿棲棲的事情說嘴了。
「我還可以幫你解決你的那位情敵。」皇帝用趙疏桐的語氣道。
「不不不,偉大的皇帝陛下,您並不需要這樣做。在我的家鄉,兩個人同時喜歡上人一個女人或者哥兒,是要上決鬥場的,贏的人才能抱得美人歸。我已經不能用我家鄉的方式贏得棲棲了,不能再用這種讓人不恥的方式,去打壓情敵。對付情敵最好的方法,就是無視他。」趙疏桐道。
皇帝再次被趙疏桐的歪理震驚了,「你不想替你的心上人出氣?說不定裴棲也希望你能幫他報仇。」
「不,我相信我的棲棲不會再願意和他那個負心人再有任何瓜葛。我聽說那位舉人家中還有一位父親要贍養,讓一位老人為了他年長的兒子傷心,這實在是太殘忍了。」趙疏桐道,他選擇不打壓原來的趙疏桐,是因為上一世占了他的身體還有父親,這個情分、因果是他需要償還的,只能先對不起裴棲。至於裴棲對原來趙疏桐的想法,他會在結婚後詢問裴棲,要不要報復,但絕不會這個時候讓皇帝出手。
皇帝說了要幫他出氣,趙疏桐不領情,就不再管這件事。
只是叮囑了趙疏桐好好種地,再多種幾畝紅薯,他下次要帶著文武百官一起來收穫。
趙疏桐想,皇帝大概又要像前世一樣搞形式了。
*
皇上兩道封賞聖旨下去,引起了京城官民大討論。
官員都在關注這個不知道哪裡冒出來的安鄉伯是何人,憑什麼一舉封伯的。百姓們和內宅的內眷關注點都在裴棲身上,裴棲私德有虧是眾所周知的事情,皇上怎麼會給他封縣主,而且封號還是德陽縣主,有俸祿的那種。
甚至趙疏桐那種直白的說話方式,都得到了陳司長的誇獎。
陳司長因為趙疏桐農業知識的博學,都忍不住想要向皇上請求讓趙疏桐在司農司工作了。
趙疏桐十分感謝陳司長的好意,然後真誠地婉拒了陳司長這個建議。
他上輩子已經給大齊王朝種了一輩子的地了,這輩子只想和棲棲朝朝暮暮,不願意再種地了。
陳司長雖然想要強人所難,但那種方式是對不如自己的人。對於農業上比自己強知識比自己淵博的趙疏桐,陳司長只能尊重他的想法,然後暗地裡各種引誘。
但趙疏桐並不接他的招。
趙疏桐在皇莊上如魚得水,唯一不順心的地方,就是種地他要親力親為。
陳司長是個以身作則的好官。
而且他自己做還不算,對手下的農官還都是這樣要求的。
因而趙疏桐到了農莊,他就一直帶著趙疏桐下地。
甚至以趙疏桐獻的高產種子,大齊沒有種植先例為理由,讓趙疏桐親自給他們示範,每種作物每個階段該如何照料也要手把手的教。
遇到較真的人,趙疏桐只能跟著認真下地,半個月過去,他就曬黑了一圈。悲傷的是異能可以治病,卻不能防曬。
好在兩個半月時間一晃而過,變異紅薯成熟了。
皇帝親自來觀看挖紅薯,等到下人回稟,司農司種的四畝地紅薯畝產都在三千斤以上後,皇帝忍不住紅了眼圈。
「趙潛,你將海外的良種帶回大齊,立了大功。」
「這些作物在大齊也能長的如此好,我祖先的心愿終於可以了卻了。希望這些作物能讓偉大的皇帝陛下您的統治下,再沒有飢餓而需要流落異鄉的人。」
「朕會讓自己的子民和百姓都吃上飽飯的。」
「偉大的皇帝陛下,如今可以證實我帶回的高產作物可以在大齊的土地上生長了,您是否可以放我回去了。我兩個月前剛和我的棲棲確認了戀愛關係,就到了這裡來和那位嚴肅的老大人一起種地,我現在十分想念我的棲棲,我想要回去保護他,沒有我的保護他會受人欺負的。」
皇帝差點被趙疏桐繞來繞去的話繞暈。
他想到趙疏桐宅子裡他的人傳回來的消息,這人把人家侍郎府的哥兒約到自己家,對人動手動腳不說,還當著人家的面說想要親人家抱人家和人家上床,這種露骨的話皇帝就算在妃子的床上都說不出口。現在趙疏桐著急回去,皇帝是一點兒都不意外。
只是這才種出一種糧食,其他的幾種都還沒有成熟呢。
趙疏桐不在皇帝可不放心。
「朕是皇帝,有朕在,不會有人敢欺負裴棲的,你在皇莊上繼續照料其他作物成熟。」
「偉大的皇帝陛下,南瓜要成長五六個月才會成熟,芋頭要七個月。我在這裡待上七個月,我的心上人可能就跟著其他年輕俊俏的小伙子跑了。」
皇帝咳嗽了一聲,忍不住笑意,「裴棲不會跑的,朕馬上給你們賜婚。」
「趙潛從海外帶回良種有功,封為安鄉伯。裴侍郎哥兒裴棲秀外慧中、德行出眾封德陽縣主。」
「非常感謝您偉大的皇帝陛下,我的棲棲有了爵位普通人便不敢再拿他的私事議論他了。」趙疏桐用「新」學的大齊禮節向皇帝謝恩。
同時在心中暗想,他上輩子世襲三代的安鄉候,這輩子只是個安鄉伯還沒有世襲,大概是因為自己是個來歷不明的外人,皇帝心中可能不自覺地在防備著他。
棲棲封號這個德字倒是妙。
皇帝都承認了棲棲德行出眾,想來沒有人再敢拿棲棲的事情說嘴了。
「我還可以幫你解決你的那位情敵。」皇帝用趙疏桐的語氣道。
「不不不,偉大的皇帝陛下,您並不需要這樣做。在我的家鄉,兩個人同時喜歡上人一個女人或者哥兒,是要上決鬥場的,贏的人才能抱得美人歸。我已經不能用我家鄉的方式贏得棲棲了,不能再用這種讓人不恥的方式,去打壓情敵。對付情敵最好的方法,就是無視他。」趙疏桐道。
皇帝再次被趙疏桐的歪理震驚了,「你不想替你的心上人出氣?說不定裴棲也希望你能幫他報仇。」
「不,我相信我的棲棲不會再願意和他那個負心人再有任何瓜葛。我聽說那位舉人家中還有一位父親要贍養,讓一位老人為了他年長的兒子傷心,這實在是太殘忍了。」趙疏桐道,他選擇不打壓原來的趙疏桐,是因為上一世占了他的身體還有父親,這個情分、因果是他需要償還的,只能先對不起裴棲。至於裴棲對原來趙疏桐的想法,他會在結婚後詢問裴棲,要不要報復,但絕不會這個時候讓皇帝出手。
皇帝說了要幫他出氣,趙疏桐不領情,就不再管這件事。
只是叮囑了趙疏桐好好種地,再多種幾畝紅薯,他下次要帶著文武百官一起來收穫。
趙疏桐想,皇帝大概又要像前世一樣搞形式了。
*
皇上兩道封賞聖旨下去,引起了京城官民大討論。
官員都在關注這個不知道哪裡冒出來的安鄉伯是何人,憑什麼一舉封伯的。百姓們和內宅的內眷關注點都在裴棲身上,裴棲私德有虧是眾所周知的事情,皇上怎麼會給他封縣主,而且封號還是德陽縣主,有俸祿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