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迄今為止, 王大偉和宋老爺擔心的情況還沒發現, 孩子雖然還不會說話, 可那一雙骨碌碌轉的大眼睛可太靈啦!配上額頭上那紅彤彤的孕痣,簡直像老式掛曆中額頭上點了口紅點兒的福娃娃,又喜氣又漂亮!

  「誒呦我的寶貝乖孫,長大了還不知道要禍害多少家的小子!」宋老爺抱著孩子就不撒手了, 小崽崽也咯咯笑著拍外公的巴掌。

  王大偉自從來到了興安縣,便發現老丈人夫夫兩個十分恩愛, 宋柏和宋樰的名字其實都是夫夫兩個人名字的結合。王大偉便有樣學樣, 給自家大寶取名王頌。

  等小頌十個月的時候, 宋家派人前往小漿鎮所蓋的別苑也已落成, 蔗園也買了幾所需要人前往操持,王大偉便決定帶著一家老小回到了甜柑兒村。

  宋老爺一家很是不舍, 這白白胖胖的小糰子正是最好玩的時候, 要不是孩子的月份不對得去外面轉一圈, 薛白真想把王大偉和宋樰攆去妙竹州, 把小崽子給扣下來自己帶。

  不過現在, 他也只能唉聲嘆氣的給自己的哥兒收拾行李,嘴裡還囑咐著:「在那邊待個兩三年,蔗園上了正軌就回來吧,咱們家不差那點錢。你漢子如今也有個官身在,回來想做點什麼都便宜。不是阿姆不願意你跟著漢子遠嫁,那妙竹州又炎熱蚊蟲又多,多少年的窮困荒蠻之地,阿姆是捨不得你在那頭受苦啊……」

  宋樰坐在腳踏上乖乖的聽著,末了伏在薛白的膝上抱著薛白的腿:「阿姆,你和阿爹待我真好。」

  別人家的小哥兒平日裡再受寵,若是敢做出未婚先孕的「醜事」來,也得被打個半死送到廟裡去。可他的阿爹阿姆,不但沒動過自己一指頭,還費心費力的為他操持為他鋪路,把他的心上人從千里迢迢的妙竹州帶來,又生怕他受委屈給他蓋別苑,從未責怪過他一句。

  薛白揉了揉小兒子的頭髮:「傻孩子,咱家跟別人家不一樣。阿姆就你們三個親骨肉,不待你好待誰好呢?等你跟著小偉回了甜柑兒村,要是受了委屈也不必忍著,帶著孩子回來,還是阿爹阿姆的掌上明珠!」

  宋樰把下巴頦放在薛白的大腿上,甜甜地笑出了兩個小酒窩:「嗯!」

  王大偉當初來興安縣的時候,是被宋柏押著來跟宋樰成親的,一路上自然是日夜兼程地趕路。如今一家四口還鄉,其中還帶著個不滿一歲的小孩子,自然是穩妥要緊,主要以陸路為主。一路上邊趕路邊遊玩,足足走了三四個月才到了妙竹州。

  說起來自王大偉奔赴興安縣,也有快兩年時間,也不知甜杆兒村如今怎樣了。宋家派往妙竹州蓋別苑、買蔗園的家僕雖常有信件往來,時常匯報甜杆兒村的情況,但百聞終究不如一見。

  不過一家人還未來得及回村,便先聽說了那位曾經想要納宋樰為妾的縣令,被撤職發配嶺南的消息。

  「原先是說他治下不嚴,轄區多有掠賣婦孺之事,派了御史來查,又查出他搜刮民脂民膏。」落腳客棧的小二一邊抹桌子一邊說著自己知道的消息:「要我看吶,咱們妙竹州買媳婦買了多少年了都沒人管,偏偏他招來了御史,約麼是得罪人了……」

  得罪誰了?那自然是得罪宋樰了。夫夫兩個對視一眼,王大偉便清咳一聲:「話自然不能這麼說,掠賣本就不對,朝廷派他來做官,他自有糾正民風,禁止掠賣的責任。」可他不但沒盡到這份責任,還助紂為虐,就太不應該了。

  小二在心裡翻了個白眼,心道不知是哪裡來的愛管閒事的,可看著王大偉腳上的官靴,只得賠笑道:「您說的是,小的哪裡懂這些。」

  待這小二走了,古氏餵了小頌喝了一些甜杆兒村產的紅糖水,隨口對王大偉道:「你跟他扯這些做什麼,妙竹州買人成風,你多這嘴,人家嘴上不說,心裡還不知道怎麼罵你多事兒呢。」

  如今古氏在興安縣住了一年多,見得多了也沒從前那麼膽怯了,偶爾薛白還帶著她一起逛街打牌。身上衣服穿得好,氣度也養了一些出來,加上自帶的幾分「慵懶」屬性,倒還真有幾分老夫人的模樣。

  王大偉搖了搖頭:「這怎麼是多事兒呢?就因為百姓們都習以為常,覺得是應該的,掠賣才會在妙竹州成了風氣。若妙竹州人人知法守法,拒絕掠賣,又怎會有人動了歪心思去別處拐人回來賣?」

  雖然他和宋樰的相遇便是源自這掠賣,可王大偉感謝緣分,卻斷不會感謝掠賣。他和宋樰商定了,今後家裡的這些蔗園,自然是要招人來打理。屆時上至管事,下至佃農,家中有買被掠來的婦人小哥兒的人不招,家中有過殺|嬰的人家不招。王大偉如今雖然也算個官身,卻是個沒實權的花瓶兒官,但也想要從這些小事做起,儘可能的帶動妙竹州的風氣,做出一些改變。

  宋家富有,妙竹州的地又便宜,蔗園買了不少。屆時要招的人自然也很多,想來是能起到一些影響的。

  位卑未敢忘憂國,便是如此了。

  一家四口在縣城小做停頓,當晚便去到在小漿鎮修建的別苑中安置了。這院子建得不大,三進剛剛夠住,卻處處精緻,管家是從興安縣宋府來的,又忠心又知道宋樰的喜好,無處不妥帖。之前便已得了書信知道他們近日要到,早已將院中打掃乾淨又雇了兩個使喚的婆子。

  古氏帶著小頌在最後一進的正房住了,王大偉和宋樰兩個便住在第二進的正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