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
到了自己二十歲之後,那時二皇子也早已長大成人,那自己也就沒有再存在下去的必要了,死了也就死了。
只是為了能成功隱瞞他早已看破聖上謀劃的這一點,他要神醫慢慢給他解毒,於是他時常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做出傷人的事情,而且身體也時常透著一股不久人事的虛弱感,雖然長得一副翩翩君子之態,卻在氣質上卻是沉鬱而危險,時常讓人看到感到背後生寒,於是久而久之,關於他陰鷙暴戾的傳言便越來越多。
但無疑的是,聖上很滿意這一點,也願意放一些權力給他用來掣肘皇后。
而皇后雖然不滿這一點,可楚末承在皇后面前卻是能很好地克制住自己的情緒,並且借著皇后鋪路,順利接手了南寧侯府在朝中的大半勢力,對太子也是極為忠心恭順,所以名聲上欠缺點也能被忽略不計。
這場自他十歲起便開始的雙面偽裝,直到他十六歲之後,才開始有了變化。
起因是皇后察覺到藍貴妃的族人,原本戴罪流放,但中途忽然失去蹤跡的藍氏一族可能藏匿於青陽一帶。
正好,青陽是個鹽產豐富的富碩之地,於是皇后便命他前往青陽,一來是找到藏匿在青陽的藍氏一族,二來是能夠將青陽的勢力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青陽富碩的財力,連皇后都會為之心動,卻又偏偏與藍貴妃有關,於是楚末承在出發到青陽前,試探了一下聖上的態度,但聖上似乎對此事並不知情。
當下,他心裡便有了謀算。
第74章 番外二
楚末承在出發到青陽前, 便找人查了宋大人的背景,資料里,宋大人因為是西山書院的書生, 因此官籍也隨之寫成了西山書院所在的松山縣。但他找人打聽過,宋大人並非松山縣人, 十五歲時才去了西山書院求學。十五歲前他家在何處,卻毫無消息。
倒是有宋大人曾經的同窗, 隱約記得宋大人先前的戶籍,還說宋大人似乎是當地一戶望族之家的養子, 但並不隨那戶人家的姓。
光這些信息就夠了,楚末承心裡已經有了推斷。於是當他到了青陽之後, 首先便是隱藏身份去了宋大人府中。
那時正值深夜,他的忽然到訪著實嚇了宋大人一跳。他問宋大人,可曾記得貴妃藍氏?
他記得當他說出這個名字時,宋大人眼中頃刻之間的異樣, 不過很快恢復如常,宛若他平日裡見慣的官場老油條, 狡猾難纏,能拿出多般理由證明自己與藍貴妃毫無關係, 他說他雖然是養子,但卻不是藍氏的養子。他姓宋, 不姓藍。
「宋大人不承認也無妨, 如今皇后已經察覺到藍氏一族可能藏身在青陽, 我來便是來查明此事的。若是宋大人想我幫你守好這個秘密,最好如實告訴我實情。」
宋大人看著眼前這個忽然出現的青年,心想到底還是年輕人,這是拿他當猴耍呢。他自己都承認是受皇后的派遣前來的, 他要真的如實相告那豈不是自投羅網?
而就在宋大人想著該如何解決掉這個隱患時,楚末承卻又道:「若是宋大人不信我也沒關係,畢竟藍貴妃是我母親,藍氏一族的人便是我的親人,就衝著這一點,我也會護好他們的。」
「你剛才說的什麼?」宋大人以為自己聽錯了。
楚末承知道,想要宋大人徹底相信自己,那就得做出能讓宋大人相信他的事情。
一起幫忙掩護好藍氏一族在青陽的存在,那便是最好的證明。程知州便是宋大人最好的替罪羊,這是他來青陽前就做好的謀劃。
但宋大人卻不忍對程知州他這個多年的好友下手。宋大人重情重義,否則也不會冒著生命危險收留藍氏一族的人,但楚末承卻沒有這方面的顧慮,非但沒有這個顧慮,他還想要宋大人認清他以為對方是好友,可對方卻並不是這麼認為的。
於是在他刻意之下,很快便接觸到了程知州,並向程知州透露了皇后有意收納人才的想法,但青陽卻分兩派,光程知州一人恐怕沒法拍板決定下來青陽的所有決策。而他雖然看重程知州的能力,但是程知州也得向皇后證明他的能力才行。
而程知州果然不滿宋大人掌管青陽青陽半數權利許久,而且明明他與宋大人,一個是知州,一個是通判,知州權利還要勝通判半籌,可青陽百姓卻更愛戴宋大人。楚末承的到來讓程知州積壓在心裡多年的不滿有了一個能夠發泄的地方。
於是程知州當即便聯合了青陽當地數家與宋大人嫌隙已深的世家大族,想要給宋大人致命地來上一擊。
同時程知州還不忘拉攏楚末承這位京里來的貴人,有意把他的女兒程青荷許配給楚末承。怎奈何程青荷眼光奇高,壓根看不上楚末承這個爹不親娘不憐的尷尬存在,哭鬧不成,竟直接與情郎生米煮成了熟飯,好讓這親事定不成。
楚末承壓根就沒把這回事放在心裡,他本就是為了讓程知州露出虛與委蛇的另一面,與程青荷的親事他也不過口頭答應會考慮考慮,可從沒想過真娶了程知州的女兒。
而程知州一直以為自己最後會失敗,是歸咎於程青荷的原因,是她的肆意妄為惹怒了這位喜怒無常的南寧候世子,所以他才會轉而替宋大人說話,捨棄了他,替宋大人搭上了皇后的那條線,而他們家才會以失敗告終。
程知州到死都沒想到,這一開始就是楚末承設下的圈套,若是他不鑽,那什麼事都不會有,偏偏他不但鑽了,還樂在其中,直到死都不知自己原來一直在陷阱之內。
只是為了能成功隱瞞他早已看破聖上謀劃的這一點,他要神醫慢慢給他解毒,於是他時常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做出傷人的事情,而且身體也時常透著一股不久人事的虛弱感,雖然長得一副翩翩君子之態,卻在氣質上卻是沉鬱而危險,時常讓人看到感到背後生寒,於是久而久之,關於他陰鷙暴戾的傳言便越來越多。
但無疑的是,聖上很滿意這一點,也願意放一些權力給他用來掣肘皇后。
而皇后雖然不滿這一點,可楚末承在皇后面前卻是能很好地克制住自己的情緒,並且借著皇后鋪路,順利接手了南寧侯府在朝中的大半勢力,對太子也是極為忠心恭順,所以名聲上欠缺點也能被忽略不計。
這場自他十歲起便開始的雙面偽裝,直到他十六歲之後,才開始有了變化。
起因是皇后察覺到藍貴妃的族人,原本戴罪流放,但中途忽然失去蹤跡的藍氏一族可能藏匿於青陽一帶。
正好,青陽是個鹽產豐富的富碩之地,於是皇后便命他前往青陽,一來是找到藏匿在青陽的藍氏一族,二來是能夠將青陽的勢力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青陽富碩的財力,連皇后都會為之心動,卻又偏偏與藍貴妃有關,於是楚末承在出發到青陽前,試探了一下聖上的態度,但聖上似乎對此事並不知情。
當下,他心裡便有了謀算。
第74章 番外二
楚末承在出發到青陽前, 便找人查了宋大人的背景,資料里,宋大人因為是西山書院的書生, 因此官籍也隨之寫成了西山書院所在的松山縣。但他找人打聽過,宋大人並非松山縣人, 十五歲時才去了西山書院求學。十五歲前他家在何處,卻毫無消息。
倒是有宋大人曾經的同窗, 隱約記得宋大人先前的戶籍,還說宋大人似乎是當地一戶望族之家的養子, 但並不隨那戶人家的姓。
光這些信息就夠了,楚末承心裡已經有了推斷。於是當他到了青陽之後, 首先便是隱藏身份去了宋大人府中。
那時正值深夜,他的忽然到訪著實嚇了宋大人一跳。他問宋大人,可曾記得貴妃藍氏?
他記得當他說出這個名字時,宋大人眼中頃刻之間的異樣, 不過很快恢復如常,宛若他平日裡見慣的官場老油條, 狡猾難纏,能拿出多般理由證明自己與藍貴妃毫無關係, 他說他雖然是養子,但卻不是藍氏的養子。他姓宋, 不姓藍。
「宋大人不承認也無妨, 如今皇后已經察覺到藍氏一族可能藏身在青陽, 我來便是來查明此事的。若是宋大人想我幫你守好這個秘密,最好如實告訴我實情。」
宋大人看著眼前這個忽然出現的青年,心想到底還是年輕人,這是拿他當猴耍呢。他自己都承認是受皇后的派遣前來的, 他要真的如實相告那豈不是自投羅網?
而就在宋大人想著該如何解決掉這個隱患時,楚末承卻又道:「若是宋大人不信我也沒關係,畢竟藍貴妃是我母親,藍氏一族的人便是我的親人,就衝著這一點,我也會護好他們的。」
「你剛才說的什麼?」宋大人以為自己聽錯了。
楚末承知道,想要宋大人徹底相信自己,那就得做出能讓宋大人相信他的事情。
一起幫忙掩護好藍氏一族在青陽的存在,那便是最好的證明。程知州便是宋大人最好的替罪羊,這是他來青陽前就做好的謀劃。
但宋大人卻不忍對程知州他這個多年的好友下手。宋大人重情重義,否則也不會冒著生命危險收留藍氏一族的人,但楚末承卻沒有這方面的顧慮,非但沒有這個顧慮,他還想要宋大人認清他以為對方是好友,可對方卻並不是這麼認為的。
於是在他刻意之下,很快便接觸到了程知州,並向程知州透露了皇后有意收納人才的想法,但青陽卻分兩派,光程知州一人恐怕沒法拍板決定下來青陽的所有決策。而他雖然看重程知州的能力,但是程知州也得向皇后證明他的能力才行。
而程知州果然不滿宋大人掌管青陽青陽半數權利許久,而且明明他與宋大人,一個是知州,一個是通判,知州權利還要勝通判半籌,可青陽百姓卻更愛戴宋大人。楚末承的到來讓程知州積壓在心裡多年的不滿有了一個能夠發泄的地方。
於是程知州當即便聯合了青陽當地數家與宋大人嫌隙已深的世家大族,想要給宋大人致命地來上一擊。
同時程知州還不忘拉攏楚末承這位京里來的貴人,有意把他的女兒程青荷許配給楚末承。怎奈何程青荷眼光奇高,壓根看不上楚末承這個爹不親娘不憐的尷尬存在,哭鬧不成,竟直接與情郎生米煮成了熟飯,好讓這親事定不成。
楚末承壓根就沒把這回事放在心裡,他本就是為了讓程知州露出虛與委蛇的另一面,與程青荷的親事他也不過口頭答應會考慮考慮,可從沒想過真娶了程知州的女兒。
而程知州一直以為自己最後會失敗,是歸咎於程青荷的原因,是她的肆意妄為惹怒了這位喜怒無常的南寧候世子,所以他才會轉而替宋大人說話,捨棄了他,替宋大人搭上了皇后的那條線,而他們家才會以失敗告終。
程知州到死都沒想到,這一開始就是楚末承設下的圈套,若是他不鑽,那什麼事都不會有,偏偏他不但鑽了,還樂在其中,直到死都不知自己原來一直在陷阱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