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頁
但求此生同行路,天涯海角不覺遠。
這輩子,下輩子,下下輩子,他要與聞雪朝永生永世,糾纏不休。
*****
「陛下,雲州到了。」石寶兒隔著帘子,小心翼翼地對趙鳳徽道。
他就連說話聲音也是輕的。皇上自打聽聞涇陽老將軍辭世的消息,這幾日情緒都有些低落。宮中上下皆在小心伺候,生怕一個不留神便忤逆了皇上。
皇上月初剛行了弱冠大典,正式親政,沒過幾日便收到了鎮北府發來的訃信,心情自然好不到哪裡去。
其實除此之外,還另有隱情。石寶兒偷偷瞥了一眼遠處馬背上的身影,心裡暗自想。
皇上提前一年便向鎮北府發出敕令,命孟將軍一年後再次返京,參加皇上的弱冠大典。誰能料到,就在大典前五日,西疆的阿穆爾部突然向邊陲小鎮發起了暗襲。孟將軍當日騎上戰馬便率隊追了出去。待打了勝仗折返雲州,早已錯過了京城的大典儀式。
「石寶兒,愣在外頭幹嘛,還不快些啟程。」皇上有些不耐地說。
石寶兒嘿嘿一笑,掀開了輿駕的垂簾:「啟稟陛下,孟將——不,孟大帥在前面候著聖駕呢。」
趙鳳徽扯上帘子,惡狠狠道:「不見。」
石寶兒還欲再開口,就聽到身後傳來了清脆的馬蹄聲響。不過須臾功夫,孟大帥便騎著馬,走近了皇帝的輿駕。
孟樓對石寶兒比了個噤聲的手勢,隨即翻身下馬,在輿駕前跪了下來。
趙鳳徽早早便聽到了馬匹走近的聲音,他又豎起耳朵聆聽了半晌,卻發現帘子外面鴉雀無聲,就連一向聒噪的石寶兒都沒出聲了。
他知道孟樓就在外頭。
可自己可是一國之君,在這當今世上,哪有一國之君主動的道理?
趙鳳徽別過頭,坐在龍椅中巋然不動。
孟樓在輿駕外足足跪了半個時辰,陡然間聽到垂簾處傳來稀稀落落的擺動聲,隔了片刻,一道忿忿不平的聲音自上方傳來:「你還跪在這幹嘛?」
孟樓唇角浮起了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抬眸卻依舊是滿臉肅然:「陛下沒讓末將起身,末將不敢擅作主張。」
趙鳳徽俯首看著跪在地上的英俊青年。上一次孟樓入京述職,還是一年前五哥剛禪位於自己,帶著仙子外出逍遙的時候。如今快一年沒見,這人倒是沒怎麼變。
孟樓這人,別看滿臉正經,一身正氣,實則邪性的很。
有誰能料到,這位北境戰場上的煞神,在回到京城第二日,就憑自身本事爬上了宮中的龍床?
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最後被折騰地上不了早朝的人,竟然是自己……
這姓孟的傢伙次日卻仍舊裝出一副無事發生的樣子,在自己面前稟報軍情。
趙鳳徽的臉頓時漲得通紅,他端詳了簾外的孟樓半晌,終是冷冷道:「滾上來。」
孟樓徐徐起身:「末將遵旨。」
*****
雲州大街小巷皆掛滿了白綢,百姓們紛紛走出家門,前來送別這位駐守邊關的名將最後一程。
涇陽將軍的棺槨已在府中停滿七日,經欽天監測算,今日便是出殯的吉日。
站在棺槨最前列的,是當今世上唯二以「帝」尊稱的男人。皇上和太皇帝立在隊首,身後跟著新任鎮北大帥孟樓,以及大芙朝開國以來唯一在禮部封存過玉碟的男皇后,聞玓聞侯爺。
太皇帝在位近十年,整頓吏治,安定民生,乃民心所向的一代明君。待十殿下長至十八歲,太皇帝便正式將皇位禪讓給自家皇弟,帶著聞侯爺隱居殿後,為新帝出謀劃策。
璽和二年,新帝及弱冠,正式統領朝政,太皇帝便帶著聞侯爺離開了京城,從此渺無音訊。
在場的許多大臣在太皇帝離京後,還是第一次見這對兄弟倆並肩而立。
傍晚時分,出殯儀式告一段落,一行人從陵園回到府中。趙鳳徽卸下了平日張牙舞爪的模樣,要不是孟樓還在一邊,就差直接撲進趙鳳辭的懷裡了。
「五哥,我太想你了。」趙鳳徽在兄長面前,也不似平日開口閉口都是「朕」了。他和趙鳳辭意猶未盡地抱了抱,又走到聞雪朝的跟前,有些扭捏道:「仙子。」
聞雪朝嘴唇一勾,摸了摸趙鳳徽的頭:「果真是長大了,比你皇兄當年還要俊俏。」
趙鳳徽見五哥冷冷瞥了自己一眼,忍不住縮了縮脖子。那麼多年過去了,就算自己如今已當上了皇帝,一見到五哥,便還是像從前那隻小雞仔似的,頃刻間便被打回了原型。
兄弟倆許久未見,還有好多話要說,聊著聊著,不知不覺就入了夜。
聞雪朝見趙家這兩人聊得起勁,放下手中茶盞,對身旁滿臉拘謹的孟樓道:「孟小兄弟,隨我出去走走?」
孟樓聽到當年的恩人喊上自己,一時間受寵若驚,跟著聞雪朝便出了院子。
塞北的夜晚皓月當空,星羅雲布,星海浩瀚得看不見盡頭。
孟樓心中有些忐忑,不知聞公子喚自己出來,是要同自己說什麼。
「孟將軍在北境征戰奔波多年,可覺勞碌?」聞公子望著天上星空,問自己。
孟樓連忙挺直起身子,鄭重其事道:「忠不違君,以身許國,末將誓死不悔!」
聞雪朝笑如清風:「皇上得孟將軍如此良臣,也算是天隨人願了。」
這輩子,下輩子,下下輩子,他要與聞雪朝永生永世,糾纏不休。
*****
「陛下,雲州到了。」石寶兒隔著帘子,小心翼翼地對趙鳳徽道。
他就連說話聲音也是輕的。皇上自打聽聞涇陽老將軍辭世的消息,這幾日情緒都有些低落。宮中上下皆在小心伺候,生怕一個不留神便忤逆了皇上。
皇上月初剛行了弱冠大典,正式親政,沒過幾日便收到了鎮北府發來的訃信,心情自然好不到哪裡去。
其實除此之外,還另有隱情。石寶兒偷偷瞥了一眼遠處馬背上的身影,心裡暗自想。
皇上提前一年便向鎮北府發出敕令,命孟將軍一年後再次返京,參加皇上的弱冠大典。誰能料到,就在大典前五日,西疆的阿穆爾部突然向邊陲小鎮發起了暗襲。孟將軍當日騎上戰馬便率隊追了出去。待打了勝仗折返雲州,早已錯過了京城的大典儀式。
「石寶兒,愣在外頭幹嘛,還不快些啟程。」皇上有些不耐地說。
石寶兒嘿嘿一笑,掀開了輿駕的垂簾:「啟稟陛下,孟將——不,孟大帥在前面候著聖駕呢。」
趙鳳徽扯上帘子,惡狠狠道:「不見。」
石寶兒還欲再開口,就聽到身後傳來了清脆的馬蹄聲響。不過須臾功夫,孟大帥便騎著馬,走近了皇帝的輿駕。
孟樓對石寶兒比了個噤聲的手勢,隨即翻身下馬,在輿駕前跪了下來。
趙鳳徽早早便聽到了馬匹走近的聲音,他又豎起耳朵聆聽了半晌,卻發現帘子外面鴉雀無聲,就連一向聒噪的石寶兒都沒出聲了。
他知道孟樓就在外頭。
可自己可是一國之君,在這當今世上,哪有一國之君主動的道理?
趙鳳徽別過頭,坐在龍椅中巋然不動。
孟樓在輿駕外足足跪了半個時辰,陡然間聽到垂簾處傳來稀稀落落的擺動聲,隔了片刻,一道忿忿不平的聲音自上方傳來:「你還跪在這幹嘛?」
孟樓唇角浮起了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抬眸卻依舊是滿臉肅然:「陛下沒讓末將起身,末將不敢擅作主張。」
趙鳳徽俯首看著跪在地上的英俊青年。上一次孟樓入京述職,還是一年前五哥剛禪位於自己,帶著仙子外出逍遙的時候。如今快一年沒見,這人倒是沒怎麼變。
孟樓這人,別看滿臉正經,一身正氣,實則邪性的很。
有誰能料到,這位北境戰場上的煞神,在回到京城第二日,就憑自身本事爬上了宮中的龍床?
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最後被折騰地上不了早朝的人,竟然是自己……
這姓孟的傢伙次日卻仍舊裝出一副無事發生的樣子,在自己面前稟報軍情。
趙鳳徽的臉頓時漲得通紅,他端詳了簾外的孟樓半晌,終是冷冷道:「滾上來。」
孟樓徐徐起身:「末將遵旨。」
*****
雲州大街小巷皆掛滿了白綢,百姓們紛紛走出家門,前來送別這位駐守邊關的名將最後一程。
涇陽將軍的棺槨已在府中停滿七日,經欽天監測算,今日便是出殯的吉日。
站在棺槨最前列的,是當今世上唯二以「帝」尊稱的男人。皇上和太皇帝立在隊首,身後跟著新任鎮北大帥孟樓,以及大芙朝開國以來唯一在禮部封存過玉碟的男皇后,聞玓聞侯爺。
太皇帝在位近十年,整頓吏治,安定民生,乃民心所向的一代明君。待十殿下長至十八歲,太皇帝便正式將皇位禪讓給自家皇弟,帶著聞侯爺隱居殿後,為新帝出謀劃策。
璽和二年,新帝及弱冠,正式統領朝政,太皇帝便帶著聞侯爺離開了京城,從此渺無音訊。
在場的許多大臣在太皇帝離京後,還是第一次見這對兄弟倆並肩而立。
傍晚時分,出殯儀式告一段落,一行人從陵園回到府中。趙鳳徽卸下了平日張牙舞爪的模樣,要不是孟樓還在一邊,就差直接撲進趙鳳辭的懷裡了。
「五哥,我太想你了。」趙鳳徽在兄長面前,也不似平日開口閉口都是「朕」了。他和趙鳳辭意猶未盡地抱了抱,又走到聞雪朝的跟前,有些扭捏道:「仙子。」
聞雪朝嘴唇一勾,摸了摸趙鳳徽的頭:「果真是長大了,比你皇兄當年還要俊俏。」
趙鳳徽見五哥冷冷瞥了自己一眼,忍不住縮了縮脖子。那麼多年過去了,就算自己如今已當上了皇帝,一見到五哥,便還是像從前那隻小雞仔似的,頃刻間便被打回了原型。
兄弟倆許久未見,還有好多話要說,聊著聊著,不知不覺就入了夜。
聞雪朝見趙家這兩人聊得起勁,放下手中茶盞,對身旁滿臉拘謹的孟樓道:「孟小兄弟,隨我出去走走?」
孟樓聽到當年的恩人喊上自己,一時間受寵若驚,跟著聞雪朝便出了院子。
塞北的夜晚皓月當空,星羅雲布,星海浩瀚得看不見盡頭。
孟樓心中有些忐忑,不知聞公子喚自己出來,是要同自己說什麼。
「孟將軍在北境征戰奔波多年,可覺勞碌?」聞公子望著天上星空,問自己。
孟樓連忙挺直起身子,鄭重其事道:「忠不違君,以身許國,末將誓死不悔!」
聞雪朝笑如清風:「皇上得孟將軍如此良臣,也算是天隨人願了。」